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用户:Waylon1104/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左上:参加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德国士兵;右上:戈尔利采—塔尔努夫攻势中的奥匈士兵;左中:凡尔登战役中的法国士兵;右中:索姆河战役中的Mark I 坦克;左下: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的法国机枪手;右下:瓦尔达尔攻势中的保加利亚电信站
日期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
(4年4个月又2周)
和约
地点
结果

协约国胜利

参战方
同盟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兵力
  • 12,000,000人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8,660,000人[k]
  • 大英帝国 5,839,253人[l]
  • 义大利王国 5,093,000人
  • 美国 4,744,000人
  • 英属印度 1,680,000人
  • 罗马尼亚 1,234,000人
  • 大日本帝国 800,000人
  • 塞尔维亚王国 (近代) 707,000人
  • 加拿大 629,000人
  • 澳大利亚 417,000人
  • 比利时 380,000人
  • 希腊王国 230,000人
  • 葡萄牙第一共和国 200,000人
  • 南非联邦 136,000人
  • 新西兰自治领 129,000人
  • 黑山王国 50,000人
  • 汉志王国 50,000人
总计:42,928,000人[1]
  • 德意志帝国 13,250,000人
  • 奥匈帝国 7,800,000人
  • 奥斯曼帝国 2,998,321人
  • 保加利亚王国 1,200,000人
  • 总计:25,248,321人[1]
伤亡与损失
  • 军人死亡:
  • 5,647,600人[2]
  • 军人受伤:
  • 11,964,900人[2]
  • 详情
  • 军人死亡:
  • 4,410,000人[2]
  • 军人受伤:
  • 8,388,000人[2]
  • 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至1918年爆发的全球军事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涉及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及所有大国,双方分成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即协约国同盟国。这次战争是当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各国动员至少6,700万人参与这场军事冲突。主要战场位于欧洲地区,但也外溢至中东非洲亚太等地区。欧洲战场的参战国皆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全部经济、工业、科学技术用于战争之上,火炮机枪毒气武器得到广泛使用,而西线战场因军队部署密度过高出现堑壕战这一作战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最致命的军事冲突之一,军人死亡人数达1千万、受伤人数达2千万,另有数百万平民死于种族灭绝饥荒流感。这场战争导致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解体,大量新国家诞生。

战争源自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和巴尔干半岛胶著的局势,以及欧洲工业化新帝国主义导致的大国竞争。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波士尼亚塞族普林齐普刺杀,触发各大列强间的外交与政治危机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王国应对此负起责任,于7月28日对后者宣战。7月30日,俄罗斯帝国发布总动员令以保卫塞尔维亚,连锁反应导致法国德国英国也进入战争状态。战争初期,德国总参谋部按西攻东守的战略向法国大规模进攻,但在9月上旬的马恩河战役折戟后,西线逐渐陷入僵局,转变成从北海瑞士堑壕战。至于东线战场俄罗斯帝国东普鲁士加利西亚两地大规模进攻,在前者遭遇惨败,但在后者重创奥匈军队,间接帮助塞尔维亚击败奥匈军队。1915年,协约国在西线及加里波利同盟国发动大型攻势,而同盟国将主攻方向置于东线,迫使俄军放弃广阔领土。至于南线战场,意大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分别加入协约国与同盟国,导致奥匈军队需调兵至阿尔卑斯山区,而塞尔维亚被占领。

1916年,西线德军对凡尔登防区发动进攻,意图消耗协约国主力部队法军的人员,法德两军在此处交手近十个月。协约国为了牵制德军对此处的进攻,于同年夏在东线发动布鲁西洛夫攻势及在西线发动索姆河攻势。1917年初,俄罗斯帝国因作战不力被推翻,法军对德军发动代价高昂的尼维尔攻势。同年,美国因无限制潜艇战加入协约国,而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与德国签署停战协议。1918年初,苏俄被德军迅速击败,签署和约退出战争。同年3月,德军鉴于东线局势已定,对西线战场发动大规模攻势,但在第二次马恩河战役被法军击败,后者遂发动反攻。下半年,法国等国从西线巴尔干发动大规模攻势,先迫使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退出战争,然后迫使德意志帝国在11月11日签订停战协定

1919年至1920年的巴黎和会订立了对战败国的处置,德国根据凡尔赛条约需割让部分领土、支付战争赔款及解除武装,而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的解体导致大量新国家诞生,包括波兰芬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然而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未能应对战间期的紧张局势,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背景

[编辑]

俾斯麦之“大陆政策”

[编辑]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

威廉二世之“世界政策”及法俄同盟

[编辑]

英德海军造舰竞赛

[编辑]

三国协约

[编辑]

战争前奏

[编辑]

塞拉耶佛事件

[编辑]

七月危机

[编辑]

战争经过

[编辑]

战争爆发(1914年)

[编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塞尔维亚王国宣战,在隔天炮轰其首都贝尔格莱德[3][4]俄罗斯帝国得知此事后,于7月30日颁布全面动员令,德意志帝国也向俄发布最后通牒作为回应[5]。8月1日下午4时与5时,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帝国分别颁布全面动员令,后者也向俄递交宣战书[6]。8月3日下午6点,德意志帝国驻法大使舍恩递交对法宣战书,德军开始经中立国比利时入侵法国[7]。此举也让英国基于伦敦条约向德发布最后通牒,在未得到回应后进入战争状态[8]。至此,除义大利王国外的欧洲大国均已加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

边境战役法德两军态势图

西线方面,德军按照总参谋长小毛奇修改后的“施里芬计划”西攻东守,其主力部队踏过比利时,准备向南迂回至法军后方[9][10]。法军决定在8月14日发动大规模反击,以配合俄罗斯帝国东线的攻势[11][12]。8月14日当日,法军对洛林发动辅助攻势,意图将德军引向南方,然后用左翼部队击垮德军中央,威吓正在比利时进军的德军右翼[13]。法军在头几天不断深入洛林,但被德军于20日的反击推回攻势起点[14]。8月21日,法军主力部队向德军中央前进,前者误以为该地区的德军防御较为薄弱,在阿登战役被德军打的措手不及,法军战略计划失败[15][16]。同时部署在桑布尔河附近的法军也与德军相遇,在8月22日的沙勒罗瓦战役中战败,向南撤退以防被德军包围[17][18]。8月24日,法军总司令霞飞下令撤退,并从法军右翼调派大量部队至巴黎周遭[19]。与此同时,德军右翼继续朝马恩河推进,直到小毛奇下令其在巴黎外围防守[20]。9月5日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爆发[21][22],双方接下来几天僵持不下,直到德军在9月9日晚向后撤往埃纳河[23]。之后,法军向埃纳河推进,法德两军不断尝试包抄敌方的侧翼,一路从法国北部移动至北海,最终在10月中旬重新部署部队,结束“奔向大海[24]。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德军在佛兰德数次进攻法军阵地,但都效果不彰[25]。之后,一条从大西洋延伸至瑞士边境的前线诞生,双方在这条漫长的战壕中对峙,大量部队转入阵地防御[26]

东线方面,俄军与西线法军同步发动攻势,入侵德国领地东普鲁士与奥匈帝国领地加利西亚[27][28]。俄军起初在东普鲁士方向进展顺利,但在坦能堡战役遭遇惨败,第一次马祖里湖战役

各自为战(1915年)

[编辑]

西方战线(1915年)

[编辑]

1915年1月,协约国叫停去年12月对香槟阿图瓦发动的攻势,修整准备在同年春再度夹攻德军突出部[29][30]。2月16日,法国第四军团香槟发动攻势,但在接续一个月都未能突破德军阵线,于3月17日停止进攻[31]。与此同时,英军在里尔以南的新沙佩勒英语Battle of Neuve Chapelle发动一次与战略计划不符的攻势,同样也是一无所获[32]。4月5日,法国第一军团圣米耶勒突出部南北两侧发动向心攻击,但因为进攻部队配合不佳,再度宣告失败[33][34]。4月22日,同样想要突破敌军阵线的德国总参谋部对英国第三军团与法国第二十军的衔接处发动进攻,并施放大量毒气辅助进攻部队,造成大量中毒伤员[35]。然而德军虽成功打开敌军缺口,却因为缺乏预备队停止攻势[36][35][37]


之后,霞飞决定再一次发动攻势英语Second Battle of Artois,“以中央攻击突破的一点,为从阵地战过渡到运动战创造条件”。他先总结春季攻势时得到的经验,在4月16日与5月2日分别发出作战细则,提到步兵应在炮兵破坏敌军阵地后立刻进攻。按照最终计划,法国第十军团将在阿拉斯进攻,英国第一军团将在新沙佩勒进攻,两军同时向杜埃方向突破[38]。5月9日,法国第十军团对德军阵地进攻,在当天结束前打开一个正面6公里宽、纵深4公里长的突破口。5月10日,法军再次发动攻势,但在接下来几天因德军预备队抵达进攻效果不彰,于5月15日停止攻势[39][40]。与此同时,英国第一军团在新沙佩勒的攻势受挫,从5月9日至5月25日仅推进600米[39]。6月16日,法国第十军团发动新一轮的进攻,但因为德军防御增强,战果远不如第一次进攻[39]协约国高层对于此次联合作战相当不满,双方经过讨论协商后,英军同意增加其西线部署兵力,但再度拒绝将其部队纳入统一指挥[39]

7月7日,法国战争部长米勒兰协约国战争会议在尚蒂伊召开,与会者有霞飞、英军总司令弗伦奇、俄国驻法武官伊格纳季耶及其他协约国军事代表团[41]。霞飞在会议中指出,协约国不该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局限于一个战区,而应该在西线东线巴尔干统一行动[41]。会议按照此指导思想拟定1915年下半年对德作战的整体战略,按照该计划,法军与英军将在西线实施新一波攻势,以帮助此时深陷颓势的俄罗斯帝国[41][42]。霞飞与各军团司令于7月12日商议,决定在香槟及阿图瓦发动两股攻势,目的是突破敌军防御,为协约国在总攻过程合围与歼灭法国北部的德军创造条件[41]。香槟地区的进攻部队将是贝当的法国第二军团及朗格勒的法国第四军团,共计32个步兵师与5个骑兵师,有2,440门各类火炮;而阿图瓦地区的进攻部队将是迪尔巴的法国第十军团及黑格的英国第一军团,共计27个步兵师与3个骑兵师,有2,350门各类火炮[43]。8月下旬,英国政府同意将法军置于霞飞指挥之下,随后霞飞下令中央集团军司令卡斯泰尔诺指挥法国第二军团及第四军团,北方集团军司令福煦指挥法国第十军团英语10th Army (France))及英国第一军团[43]。9月14日,霞飞向各军团司令下达进攻前的最后指示,写道:“进攻应该是总攻......参加进攻的各部队的任务不仅是夺取敌人的钱前沿掩体,而且要日以继夜地穿过第二线和第三线,到达开阔地[43]。”

9月25日上午9时15分,法国第二军团及第四军团发动进攻,起初取得极好的战果,但因为德军的防御工事与火炮,原先有组织的进攻变成了零星的分散攻击[44][45],部分法军突入德军第二线阵地,但很快就被击退,双方持续多天激烈交火,最终法军在10月7日叫停攻势。之后,法军击退德军的反攻,在占领区域设防固守[46]。与此同时,阿图瓦的法国第十军团及英国第一军团也面临著相同情况,攻入德军阵地后就因为德军顽强的防守失去冲击力,无法突破德军阵线[47]。霞飞长时间筹备,旨在实现“战略大突破并以解放法国本土为既定目标”的秋季作战失败[47]

东方战线(1915年)

[编辑]

其他战线(1915年)

[编辑]

三场大战(1916年)

[编辑]

协约国动荡(1917年)

[编辑]

同盟国进攻(1917年-1918年)

[编辑]

协约国胜利(1918年)

[编辑]

后果

[编辑]

影响

[编辑]

伤亡人员与战争罪行

[编辑]

社会形态转变

[编辑]

战法与技术演变

[编辑]

注解

[编辑]
  1. ^ 协约国参战与退出战争时间点不同,俄罗斯帝国于1914年参战,1917年政权瓦解义大利王国于1915年参战;美国于1917年参战;罗马尼亚王国于1916年参战;希腊王国于1917年参战;葡萄牙共和国于1916年参战;中华民国于1917年参战;汉志王国于1916年参战;亚美尼亚共和国于1918年参战;暹罗于1917年参战;西共和国于1917年参战;捷克斯洛伐克于1918年参战
  2. ^ 1915年起
  3. ^ 美国未批准巴黎和会的任何条约。
  4. ^ 保加利亚于1915年10月14日加入同盟国
  5. ^ 美国于1917年12月7日对奥匈帝国宣战
  6. ^ 奥地利被认为是奥匈帝国的继承国之一
  7. ^ 美国于1917年4月6日对德国宣战
  8. ^ 匈牙利被认为是奥匈帝国的继承国之一
  9. ^ 鄂图曼帝国于1914年8月2日同德国达成秘密同盟协定,并于1914年10月29日作为同盟国一方参战
  10. ^ 原先计划通过色佛尔条约结束协约国与鄂图曼帝国战事,但鄂图曼帝国从未批准。在土耳其独立战争后,协约国与鄂图曼帝国继承国土耳其共和国就洛桑条约达成协议
  11. ^ 其中569,000人为居住在法属殖民地的法裔或当地兵源
  12. ^ 其中134,837人为除英属印度加拿大澳洲纽西兰南非等自治领以外之殖民地兵源

注脚

[编辑]
  1. ^ 1.0 1.1 Tucker(2005年),第273页
  2. ^ 2.0 2.1 2.2 2.3 Prost(2014年)
  3. ^ 哈特(2014年),第20页
  4. ^ 史蒂文森(2018年),第8页
  5. ^ 史蒂文森(2018年),第49页
  6. ^ 费伊(2020年),第681页
  7. ^ Doughty(2008年),第53页
  8. ^ 8.0 8.1 费伊(2020年),第689页
  9. ^ Horne(2012年),第49页
  10. ^ 史蒂文斯(2014年),第10页
  11. ^ Doughty(2008年),第56页
  12. ^ Greenhalgh(2014年),第38页
  13. ^ Doughty(2008年),第57页
  14. ^ 梅尔(2011年),第90页
  15. ^ Doughty(2008年),第66-68页
  16. ^ 梅尔(2011年),第93页
  17. ^ Greenhalgh(2014年),第42-43页
  18. ^ Doughty(2008年),第74页
  19. ^ Herwig(2009年),第219页
  20. ^ 基根(2014年),第96页
  21. ^ Horne(2012年),第52页
  22. ^ 梅尔(2011年),第135页
  23. ^ 基根(2014年),第103页
  24. ^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335页
  25. ^ Doughty(2008年),第104页
  26. ^ 基根(2014年),第116页
  27. ^ 吉尔伯特(2016年),第36页
  28. ^ 威尔默特(2014年),第38页
  29. ^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539-540页
  30. ^ 基根(2014年),第165页
  31. ^ 威尔默特(2014年),第102页
  32. ^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548-549页
  33. ^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546页
  34. ^ 梅尔(2011年),第195页
  35. ^ 35.0 35.1 梅尔(2011年),第196-198页
  36. ^ 史蒂文斯(2014年),第59-61页
  37. ^ 哈特(2014年),第99页
  38. ^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546-550页
  39. ^ 39.0 39.1 39.2 39.3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552-554页
  40. ^ 梅尔(2011年),第214页
  41. ^ 41.0 41.1 41.2 41.3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555-556页
  42. ^ 梅尔(2011年),第220页
  43. ^ 43.0 43.1 43.2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557-561页
  44. ^ 梅尔(2011年),第231页
  45. ^ Greenhalgh(2014年),第92页
  46. ^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562-563页
  47. ^ 47.0 47.1 罗斯图诺夫(1982年),第564-565页

参考文献

[编辑]
  • (中文)斯科特‧安德森. 阿拉伯的勞倫斯:戰爭、謊言、帝國愚行與現代中東的形成. 新雨. 2016. ISBN 978-9862272091. 
  • (中文)麦克‧卡佛 (编). 二十世紀名將評傳. 麦田出版. 1996. ISBN 978-9577084224. 
  • (中文)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梦游者:1914年,欧洲如何走向“一战”. 中信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08646992. 
  • (中文)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钢铁帝国:普鲁士的兴衰. 中信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08679778. 
  • (中文)安格斯·康斯塔姆. 日德兰1916:胜败攸关12小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52027471. 
  • (中文)悉德尼·布拉德肖·费伊.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大国博弈之殇.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14226270. 
  • (中文)弗里茨·费舍尔. 争雄世界:德意志帝国1914-1918年战争目标政策. 商务印书馆. 1987. ISBN 978-7100003599. 
  • (中文)尼尔‧弗格森.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戰爭的悲憐. 广场出版. 2016. ISBN 978-9869190992. 
  • (中文)乔纳森·芬比. 企鹅一战中国史. 上海三联书店. 2021. ISBN 978-7542672674. 
  • (中文)诺曼·弗里德曼.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对抗:战略、战术和技术. 海洋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02797676. 
  • (中文)马丁·吉尔伯特.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35483010. 
  • (中文)西蒙·赫弗. 凝视上帝:大战中的英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20184243. 
  • (中文)约翰·霍恩 (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政府、社会和动员.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64013004. 
  • (中文)彼得·霍普柯克. 新大博弈:一战中亚争霸记.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13931328. 
  • (中文)彼得·哈特. 世界大战1914-1918:一战中的关键战役和重要战场. 新华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6609552. 
  • (中文)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20130356. 
  • (中文)詹姆斯·乔尔; 戈登·马特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商务印书馆. 2020. ISBN 978-7100190060. 
  • (中文)伊恩·克肖.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 中信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08683003. 
  • (中文)詹姆士·S.科鲁姆.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军.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13933841. 
  • (中文)多米尼克·利芬. 走向火焰:帝国、战争与沙皇俄国的终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20161824. 
  • (中文)尼克·劳埃德. 帕斯尚尔:碎入泥沼的希望.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52031812. 
  • (中文)西恩·麦克米金. 一战倒计时:世界是如何走向战争的. 新华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16606490. 
  • (中文)西恩·麦克米金. 終局之戰:鄂圖曼帝國的瓦解,和現代中東的形成. 左岸文化. 2019. ISBN 978-9865727994. 
  • (中文)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 中信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08683027. 
  • (中文)G.J.梅尔. 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1914-1918. 新华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1197361. 
  • (中文)雅克·梅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8068971. 
  • (中文)赫尔弗里德·明克勒. 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20167963. 
  • (中文)赛门·蒙提费欧里. 沙皇時代: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年史. 马可孛罗文化. 2018. ISBN 978-9578759305. 
  • (中文)休·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索姆河:穿越火线.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52034561. 
  • (中文)巴里·波森. 军事学说的来源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国、英国和德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ISBN 978-7208098916. 
  • (中文)诺曼·里奇. 大国外交: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ISBN 978-7300213194. 
  • (中文)尤金‧罗根. 鄂圖曼帝國的殞落: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東. 猫头鹰. 2016. ISBN 978-9862623060. 
  • (中文)戴维·史蒂文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首1914.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ISBN 978-7301291450. 
  • (中文)菲利普·史蒂文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8746389. 
  • (中文)休·斯特拉坎 (编). 牛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47738856. 
  • (中文)马克·斯坦伯格; 弗拉基米尔·赫鲁斯塔廖夫. 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新华出版社. 1999. ISBN 978-7501142729. 
  • (中文)И.И.罗斯图诺夫 (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上海市: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OCLC 885441801. 
  • (中文)亚当·图兹. 滔天洪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秩序的重建.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11382788. 
  • (中文)约翰·托兰.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3964016. 
  • (中文)H.P.威尔默特.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记录. 新世纪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40585174. 
  • (中文)亚历山大·沃森. 铁壁之围:一战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 九州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10895845. 
  • (中文)杰伊·温特 (编). 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3. ISBN 978-7308202138. 
  • (中文)杰伊·温特 (编). 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3. ISBN 978-7308215596. 
  • (中文)杰伊·温特 (编). 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3卷).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3. ISBN 978-7308233781. 
  • (中文)乔福瑞‧瓦夫罗. 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 左岸文化. 2014. ISBN 978-9865727147. 
  • (中文)陈进.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中文)徐弃郁. 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 新华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1196425. 
  • (中文)吴春秋. 俄国军事史略:1547-1917. 知识出版社. 1983. ISBN 978-7802377547. 
  • (中文)吴征宇 (编). 《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49552344. 
  • (中文)章骞. 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47405413. 
  • (英文)Barrett, Michael B. Prelude to Blitzkrieg: The 1916 Austro-German Campaign in Romani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253008701. 
  • (英文)Buttar, Prit. Collision of Empires: The War on the Eastern Front in 1914.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4. ISBN 978-1782009726. 
  • (英文)Buttar, Prit. Germany Ascendant: The Eastern Front 1915. Bloomsbury USA. 2015. ISBN 978-1472807953. 
  • (英文)Buttar, Prit. Russia's Last Gasp: The Eastern Front 1916–17. Bloomsbury USA. 2016. ISBN 978-1472812766. 
  • (英文)Clayton, Anthony. Paths of Glory: The French Army, 1914-18. Orion. 2015. ISBN 978-1474603331. 
  • (英文)Doughty, Robert A. Pyrrhic Victory: French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the Great Wa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674034310. 
  • (英文)Greenhalgh, Elizabeth. Victory Through Coalition: Britain and France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1139448475. 
  • (英文)Greenhalgh, Elizabeth. The French Arm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1107012356. 
  • (英文)Gray, Randal. Kaiserschlacht 1918: The Final German Offensive. Bloomsbury USA. 1991. ISBN 978-1855321571. 
  • (英文)Gooch, John. The Italian Arm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521193078. 
  • (英文)Haythornthwaite, Philip. Gallipoli 1915: Frontal Assault on Turkey. Bloomsbury Publishing. 1991. ISBN 978-1855321113. 
  • (英文)Herwig, Holger H. The Marne, 1914: The Opening of World War I and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2009. ISBN 978-0812978292. 
  • (英文)Hughes, Matthew; Philpott, William. The Palgrave Concise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ISBN 978-1403904348. 
  • (英文)Lloyd, Nick. Hundred Days: The End of the Great War. Penguin Books Limited. 2013. ISBN 978-0141968872. 
  • (英文)Martin, William. Verdun 1916: ‘They Shall Not Pass’. Bloomsbury USA. 2001. ISBN 978-1855329935. 
  • (英文)McCluskey, Alistair. The Hindenburg Line 1918: Haig’s Forgotten Triumph.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7. ISBN 978-1472820327. 
  • (英文)Mombauer, Annika. Helmuth Von Moltk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1316348512. 
  • (英文)Neiberg, Michael S. The Second Battle of the Marn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253003546. 
  • (英文)Philpott, William. Bloody Victory: The Sacrifice on the Somme. Abacus. 2010. ISBN 978-0349120041. 
  • (英文)Porch, Douglas. The March to the Marne: The French Army 1871-191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521545921. 
  • (英文)Prost, Antoine. War Losse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First World War. 2014. 
  • (英文)Showalter, Dennis E. Tannenberg: Clash of Empires, 1914. Brassey's, Incorporated. 2004. ISBN 978-1597974943. 
  • (英文)Smith, David. The East Africa Campaign 1914–18: Von Lettow-Vorbeck’s Masterpiece.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2. ISBN 978-1472848932. 
  • (英文)Stone, David R. The Russian Army in the Great War: The Eastern Front, 1914-1917.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15. ISBN 978-0700620951. 
  • (英文)Tucker, Spencer (编).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 ABC-CLIO. 2005. ISBN 978-1851094202. 
  • (英文)Zabecki, David T. The German 1918 Offensives: A Case Study in the Operational Level of War. Routledge. 2006. ISBN 978-041535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