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校訓立信 立行 立業
創辦時間2017年
學校類型軍事院校
校長郭雲飛
校址 中國河南省鄭州市洛陽市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
本部河南省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大道62號
鄭州儉學街校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儉學街7號院
洛陽營區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廣文路2號院
網站http://zhaosheng.plaieu.edu.cn
位置
地圖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洛陽市,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網絡空間部隊,擔負着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培養信息領域高層次人才的任務[1]

沿革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

[編輯]
  • 1978年1月,駐河南省洛陽市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第五大隊(無線電工程大隊)奉命在河南省鄭州市擴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2],原洛陽留守部分改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
  • 1983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應用數學系和信息處理系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領導,並遷至鄭州[2]
  • 1986年7月,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2]
  • 1991年6月,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為學院題詞:「發揚嚴格勤奮團結獻身的校風,辦成有特色高水平的重點理工科軍事院校」。
  • 1995年,被解放軍三總部確定為全軍17所重點建設院校之一[3]

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技術學院

[編輯]
  • 1947年秋至1948年夏,以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央工委,受中央機要處委託,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舉辦了一期機要工作訓練班[4]
  • 1949年3月,中央軍委在張家口創辦中央軍委機要通信幹部學校,該校第三部從事機要人員訓練[2]
  • 1952年,中央軍委機要通信幹部學校第三部分出,遷至吉林省長春市[2],和東北軍區司令部機要訓練大隊組建機要青年幹部學校
  • 1954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機要學校[5]
  • 1955年4月,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機要學校為基礎,在長春市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機要學校[6]
  • 1962年下半年,遷出吉林省[6]。1962年10月遷至四川省重慶市北碚[2]
  • 1969年,撤銷[2]
  • 1978年4月,在河南省鄭州市恢復重建,由聶榮臻定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技術學校[2]
  • 1983年6月,經中央軍委批准,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技術學院[2]

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

[編輯]
  • 1946年5月5日,經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批准,在長春創建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測繪學校,隸屬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作戰處建制[2][7]。從部隊抽調一批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幹部和戰士,加上從地方招收的青年學生,共有121人,編為訓練隊第一分隊。
  • 1946年5月19日,因四平失守,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測繪學校隨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撤離長春,1946年5月底遷至哈爾濱市道里地段街一號[7]
  • 1946年8月1日,測繪學校在哈爾濱正式開學,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劉亞樓出席開學典禮並講話,指出:「測繪學校是在戰爭年代誕生,為戰爭服務的。人民軍隊為人民打仗,打仗離不開地圖,要有地圖就得培養自己的人才去測繪和印製地圖。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培養出自己的人才,滿足作戰的需要」。課程設置上除開設大地測量、繪圖技術等測繪基礎課外,還特別開設識圖用圖、要圖標繪和簡易測繪等實用課程,培養部隊作戰急需的測繪人員;當作戰前線需要地圖時,就組織學員晝夜突擊制印地圖。
  • 1946年8月中旬,遷至黑龍江省勃利縣。1947年在勃利縣建成一座可擔負總部地圖印製任務的工廠[7]
  • 1947年4~9月,測繪學校從東北軍政大學調來58名學員,從地方招收120名青年學生,組成第二、第三訓練隊。第一訓練隊121名學員於1947年5月~12月分3批畢業,除12人留校外,其餘學員均分配到作戰部隊任測繪員。1947年5月測繪學校抽調人員、設備,在哈爾濱成立了第二印刷廠;1947年11月接收70餘名新兵和招收的青年工人充實印刷廠,使全廠人數達110餘人,可以擔負民主聯軍總司令部的地圖、圖書和各種戰鬥文書等印刷任務,成為人民軍隊創建以來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管理最正規的印刷廠。
  • 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測繪學校改稱東北軍區司令部測繪學校。從部隊和軍政大學選調220人,組成第四、第五訓練隊,重點學習製圖技術,培養製圖後備力量。遼瀋戰役發起前,將第二、第三訓練隊178學員提前畢業,其中116名到部隊任測繪員,62名留校完成作戰急需的製圖任務。1948年10月測繪學校在校280餘名學員整編成三角、地形和製圖3個隊,調整教學內容,開始正規培養各專業測繪人才。
  • 1948年11月底,測繪學校從勃利遷到瀋陽,為實施統一的教學與管理,將三角、地形、製圖3個隊編為第一大隊,將剛從部隊選調來的335名新學員編為第二大隊;瀋陽解放時接收了國民黨瀋陽經委員印刷廠及先進的日產全開雙色印刷機等設備,瀋陽特別市軍管會主任陳雲決定將「最好的機器給軍隊印刷軍用地圖」,該廠的印刷機、器材和部分人員撥給測繪學校,與剛遷至瀋陽的兩個印刷廠合併為一個,全廠人員增加至200人,明顯增強了地圖制印能力。
  • 1948年底第四野戰軍南下作戰後,東北軍區測繪學校轉以正規訓練,培養能勝任大範圍大地測量、地形測量和地圖製圖專業技術軍官。1949年9月,學校調整學員編隊,分大地、地形、製圖三個專業[7]。同時,測繪學校附設測量隊、製圖隊與印刷廠,組成一個較完整的測繪生產體系。因此,測繪學校既是教學單位,也是測繪生產、保障實體。
  • 1949年12月30日,中央軍委決定,將東北軍區司令部測繪學校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校,歸軍委作戰部建制領導,由東北軍區代管。1950年1月17日,東北軍區奉中央軍委電令,任命東北軍區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石敬平兼測繪學校校長,蒲錫文、(國民黨測繪專家)劉述文任第一、第二副校長,焦仁午任副政治委員,劉達任副教育長;相繼成立華東軍區中南軍區西南軍區測繪學校。朱德批示:「東北軍區測繪學校的幹部不得隨意調動,且對該校的領導還要加強」「國防建設、經濟建設都迫切需要測繪工作先行,學生讀地理課也得有符合實地的課本」。
  • 根據1950年6月全軍第一次測繪工作會議精神,1950年9月15日中央軍委電示,測繪學校按正規大學編制,開辦4年制本科班,2年制專修科和中等科、訓練班。機關教務科、校務科升格為處,增設幹部管理處,教學建制設置了大地、測圖和製圖3個系,學員編15個教學班。為解決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問題,副校長劉述文於1950年到湖南等地,招聘了在解放前從事各專業測繪工作的62名測繪技術人員到校任教,其中包括到校後分別擔任3個系的第一副系主任的唐昌先袁伯仁吳忠性等知名測繪專家。這些專業測繪技術人才的吸納,對測繪學校的正規辦學起到了骨幹作用。設置天文測量、大地測量、大地計算、重力測量、航空攝影測量、航空測量、地圖製圖、地圖制印等8個專業。本科班開設30門課,其中基礎課10門,公共課4門,專業課16門。1951年12月29日,軍委軍事訓練部明確指出:「測繪學校本、專科是培養國防建設的中、高級測繪技術人才的,其性質屬正式大學的專科學校」。[7]為適應高等學校教育的要求,測繪學校於1950~1952年間進行了一系列轉變性的工作,確立了培訓的規格和層次,建立起培養高、中、初三級測繪技術人才的教育訓練體制。
  • 1952年,學校執行總部頒發的新編制,設置大地測量、航空測量、地形、製圖、政治教育、文理6個系,並接收了撤銷後的中南、西南、華東測繪學校的學員[7]。1952年底,測繪學校共有教師14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2名、講師26名、助教38名、中等科教員67名。製圖專家吳忠性教授先後任製圖教研室主任、製圖系副主任等;張楚賓教授先後任數理教授會副主任,基礎課教研室主任等;肖年輝教授,先後任航空攝影測量教授會主任、航測系副主任;唐昌先教授、游存義副教授等。此外,華東、中南測繪學校撤銷後,許多教師調入測繪學院。不斷壯大的教師隊伍為正規化教學奠定了基礎。為急迫需要解決的教材短缺問題,1950年劉述文編印了《誤差理論》,組織教師編寫各類專業教材24本,如《應用天文學》。組織教師翻譯和出版了蘇聯測繪專業教科書10本。
  • 1953年,第一屆天文大地本科班畢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高層次測繪人才。
  • 1953年7月19日,中央軍委電令,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校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8月1日舉行了更名典禮[2][7]。當年,從全國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收學生,入學學生的文化素質明顯提高,也為實現把解放軍測繪學院辦成一所高水平的正規的測繪專科學院提供了條件。
  • 1953年11月20日,學院由瀋陽市遷至北京市學院東路三號[7](1971年後為北京電影製片廠廠址)。
  • 1954年,第一屆製圖本科班畢業。[8]
  • 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批准,學院增設軍師測繪主任專修班,並列編為速成系[7]
  • 1959年4月,海測系列入學院建制。1963年,海測系遷至浙江省江山縣,與綜合系合編為海道測量系。1966年1月,海道測量系移交海軍[7]
  • 1962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校在浙江江山成立,同年併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9]
  • 1968年8月開始,學院大批教員、幹部被送往「五七」幹校勞動[7]
  • 1969年6月21日,學院被正式撤銷[7]
  • 1969年12月,軍委同意重新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校,1969年12月12日任命了學校領導幹部,成立了建校籌備小組[7]
  • 1970年3月,籌備組由北京遷至湖北省武漢市辦公[7]
  • 1970年9月,正式開學,編制實行校隊兩級,編3個部、9個科、7個隊,設大地、航內、航外、製圖4個專業,學制一年[7]
  • 1973年,開辦教師進修班[7]
  • 1974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學校在河南省鄭州市選點建校[7]
  • 1975年,開辦了三年制大專班和二年制中專班[7]
  • 1975年7月,鄭州校址動工建設[7]
  • 1976年,恢復三級制,設天文大地測量系、航空攝影測量系和製圖系,科改為處、成立教研室,專業教研室和學員歸系建制[7]
  • 1976年7月,學校由湖北省武漢市遷至河南省鄭州市[2][7]
  • 1978年1月12日,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校恢復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2][7]
  • 1981年7月,增設測繪勤務系。學院設3個部,4個系,17個專業[7]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編輯]

2017年,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院校合併改革中,以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為基礎重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13][14][15]。其中,以原駐地在洛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為基礎,設立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外國語學院,對外名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洛陽校區,保留外國語言文學類、軍事外語學類、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類專業和偵查情報四個大項專業。語言工程類相關專業併入鄭州本部的信息工程學院。[a][16]原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崑山校區(外訓系)一併併入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成為其外訓大隊。[17][18]

2023年8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外國語學院整體移交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對外名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洛陽校區,後於2024年4月與原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南京校區本部重組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19][20][b]

202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撤銷番號。按照之前隸屬於戰略支援部隊網絡系統部的隸屬關係,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因此劃歸新成立的網絡空間部隊[21]

2024年6月,國防科技大學官網發布項目地址位於崑山的施工招標信息,[22]後根據蘇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布的微信公眾號內容,確認原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外訓大隊移交國防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為其崑山校區。[23]

2024年9月,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重新接收原國防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洛陽校區搬遷駐地後剩餘的校址與營房,並設立「信息工程大學洛陽營區」,作為訓練用途。

歷任領導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技術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專業設置

[編輯]

2017年組建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有78個本科專業,10個全日制專業學位授權領域,7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2個國家特色建設專業,15個軍隊(省級)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建有14個軍隊(省級)重點實驗室、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信息與通信工程排名全國第十、外國語言文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七,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排名全國第二。2024年招生的本科專業有[1]

  • 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偵測工程
  • 水聲工程
  • 測繪工程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軍事地理信息工程
  • 地理科學
  • 作戰環境工程
  • 密碼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信息對抗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網絡工程
  • 密碼工程
  • 信息安全
  • 大數據工程
  • 導航工程
  • 預警探測

校區

[編輯]

2024年經過相關院系再次調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校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儉學街7號、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大道62號,在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廣文路2號院另設用於軍事訓練用途的營區。

校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军校巡礼 第二十一站: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附报考指南). 中國軍網. 2017-06-13 [2017-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河南省地方史志辦公室. 河南省志·军事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2017-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3). 第二章 軍事體制 第四節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三、軍事院校 
  3. ^ 張東文、白新傑、陳家國,鑲嵌在綠色長城上的閃光校徽——記總參信息工程學院,現代兵器1998(8):38-40
  4. ^ 劉林,憶西柏坡機要工作訓練班,百年潮2008(10):59-61
  5. ^ 校史撷英(一). 中國傳媒大學. 2014-10-09 [2017-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5). 
  6. ^ 6.0 6.1 吉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吉林省志·卷十四·军事志.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年: 147.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鄒文剛、鄭健,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歷史簡介,測繪科學技術學報1986(1):41-47
  8. ^ 郭群长 纪秀美 刘箭章:“人民军队测绘建设90年的回顾与思考”,《军事历史》2017年第二期. [2022-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9. ^ 9.0 9.1 9.2 9.3 9.4 测绘工作大事年表选录(1950~1989年). 軍測戰友網.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10. ^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 组建四所新的军队院校. 新華網. 1999-07-02 [2017-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10-30). 
  11. ^ 11.0 11.1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中國軍網. 2014-04-23 [2017-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1). 
  12.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已经由原总参谋部转隶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 澎湃新聞. [2016-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4). 
  13.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学校简介.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招生信息網. 2015-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14. ^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澎湃新聞. 2017-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4). 
  15. ^ 国防部公布调整改革后军队院校名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2017-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16. ^ 2022年军校招生信息|第二十三站: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中國軍網. 2022-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外训大队昆山战略信息工程大学外训大队暑期零星维修工程(重新招标)中标公告. 中國政府採購網. 2020-10-22. 
  18.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外训大队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外训大队2021年综合楼教学楼整修工程中标公告. 機電產品招標投標電子平台. 2022-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19. ^ 六全六坚持,招生进行时!国防科技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工作压茬推进!. 國防科技大學. 2023-12-07 [2024-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9). 
  20. ^ 国防科技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國防科技大學. 2023-10-23 [2024-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7). 
  21. ^ 2024年军队院校招生政策解读——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教育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2024-06-17]. 
  22. ^ 综合楼教学楼顶部防水及综合楼中央空调保温层改造工程招标公告(2024-YKGJGX-G1003). 國防科技大學. [2024-06-19]. 
  23. ^ 市县动态 昆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人武部举行国防教育报告会. 蘇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2024-09-28]. 
  24. ^ 曾云:我向刘伯承报告侦听到了西安事变的通电. 搜狐. 2006-09-09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25. ^ 总参测绘局原顾问刘良同志因病逝世 享年94岁. 搜狐. 2010-01-07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26. ^ 尚爾廣,中國測繪學會94年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測繪技術裝備1994(3)
  27. ^ 周的民同志逝世.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01-05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28. ^ 我院隆重慶祝建校四十周年,解放軍測繪學院學報1986年02期
  29. ^ 辉煌中国 共筑梦想 第十一届清新文化研讨会暨书画展在京胜利召开. 網易. 2014-10-27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30. ^ 普天携手解放军工程大学 欲打造通信产业链. 新浪. 2004-07-12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31. ^ 31.0 31.1 31.2 郑州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中原新聞網. 2006-05-23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32. ^ 32.0 32.1 福牛迈步辞旧岁寅虎踏雪迎新春 省委省政府举行春节团拜会. 新浪. 2010-02-12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33. ^ 总参某部部长孟学政接替郑俊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长. 澎湃新聞. 2015-05-06 [2016-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9). 
  34. ^ 34.0 34.1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郭云飞升任该校校长,接棒孟学政. 澎湃新聞. 2016-06-04 [2016-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9). 
  35. ^ 劉濟華,重溫「三灣改編」 再鑄我軍軍魂——訪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原副校長何繼明少將,赤子旬刊2015(5):5-14
  36. ^ 11月5日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定向运动竞赛开幕. 網易. 2011-11-09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37. ^ 郑州市中心医院信息工程大学高新区分院盛大开诊. 騰訊. 2011-11-30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38. ^ 解放军理工大学高层换血 王金龙少将任校长. 搜狐. 2015-09-27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39. ^ 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开通. 網易. 2012-02-09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40. ^ 40.0 40.1 40.2 王庆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 網易. 2016-11-09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41. ^ 解放军代表会上畅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網易. 2004-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42. ^ 培养更多强军人才 ――五位来自军队院校人大代表的心声. 新華網. 2013-03-15 [2016-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43.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领导班子大调整,宋新斌少将已任该校政委. 澎湃新聞. 2015-05-14 [2016-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4). 
  44. ^ 谢贻平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政委. 搜狐. 2015-05-12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45.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原院长李致中逝世,享年77岁. 澎湃新聞. 2015-12-02 [2017-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2). 
  46. ^ 46.0 46.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政委陈勉已晋升少将军衔. 澎湃新聞. 2015-10-12 [2017-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2). 
  47. ^ 47.0 47.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庆祝建院60周年. 洛陽日報. 2009-10-17 [2017-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5). 
  48.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昆山校区中外官兵参观访问张家港. 蘇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2014-06-17 [2017-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4). 
  49. ^ 宋明武任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 澎湃新聞. 2018-02-22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50. ^ 做好军民融合大文章 助推科技应用大发展. 信陽市科學技術協會.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51. ^ 陳勉. 奋力书写强军兴校新篇章. 中國軍網. 2017-10-31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52. ^ 人事觀察|廣西黨委常委調整 軍區司令員何仁學履新
  53. ^ 原信息工程大学政委马辉升任广西军区政委,原政委姜英宇到龄退休. [2022-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1). 

注釋

[編輯]
  1. ^ 根據教育部門及中國軍網公開發布的相關信息,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的外國語言文學類、軍事外語學類、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類和偵查情報類,這四個專業方向的學員的就讀地址,位於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的洛陽校區,即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外國語學院。
  2. ^ 根據國防科技大學官網發布的研究生招生簡章,聯繫方式中出現的聯繫人0379的電話號碼(0379為洛陽市電話區號)位於國際關係學院一欄。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