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中阿決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阿決裂阿爾巴尼亞語Pushim Kinë-Shqipëri),又稱中阿分裂,是指1972年—1978年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外交關係逐漸惡化有關的一系列事件。

背景

[編輯]
中國和阿爾巴尼亞的地理位置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向阿爾巴尼亞提供援助,而大規模援助則是在1961年阿蘇關係破裂以後才開始提供,「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援阿達到高潮。1971年7月15日,阿爾巴尼亞等23國發起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議案,因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排在發起國的最首位,故該提案又稱為「兩阿提案」或「阿爾巴尼亞提案」。這一提案的通過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在聯合國的權利[1]

導火索

[編輯]

1971年7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作為總統特使秘訪北京,確定美國總統尼克松於1972年2月正式訪問中國。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恩維爾·霍查得知這一消息後,於同年8月上旬,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中央的名義寫了一封萬言長信給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全面闡述阿爾巴尼亞方面的立場,反對中國同美國改善外交關係,認為這是背叛世界革命事業的行徑。隨後,霍查等阿爾巴尼亞主要領導人對中方先進行內部指責,繼則公開影射,進而阿爾巴尼亞媒體發表不點名批判文章,批評中國的外交政策[1]

霍查與「三個世界」

[編輯]
1966年,恩維爾·霍查會見周恩來

1974年,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它一提出就遭到霍查的強烈反對,認為是「階級鬥爭熄滅論」。此後,兩國關係日益惡化[1]

至1976年,阿爾巴尼亞與中國的分歧已經表面化,開始對其國內的一些中國人提出公開的批評。該年1月,阿爾巴尼亞政府逮捕數以千計支持中國的幹部。同年9月,毛澤東去世後,阿爾巴尼亞和中國的關係更加緊張[1]

1977年7月7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黨報《人民之聲報》根據第一書記霍查在阿勞「七大」上所作的報告的論調,撰寫了長篇編輯部文章《革命的理論與實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批判三個世界理論是「反馬克思主義的,反革命的」,是國際共運中的「機會主義變種」,旨在熄滅階級鬥爭,否認當代基本矛盾;說三個世界理論是宣揚和推行種族主義,要統治全世界,奴役全人類,是反革命和沙文主義的理論;說不結盟國家的理論主張是「中庸」路線,是「調和矛盾的路線」,「不結盟國家的理論和三個世界的理論,是帝國主義的兩頭怪物」,說「中國要當第三世界的領袖,坐不結盟的第一把交椅」。霍查還批判華國鋒政府推行「修正主義」。作為還擊,中國方面撰文抨擊霍查為「托洛茨基分子」、「阿爾巴尼亞修正主義者」[2]

完全決裂

[編輯]

1978年,在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兼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的指示下,中國於7月7日宣布對阿爾巴尼亞全面停止援助。[3]7月29日,阿勞中央和阿部長會議致函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作為答覆。該信標誌着中阿關係的公開破裂。至此,中阿只剩下形式上的外交關係。[4]

同年,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霍查公開發表理論著作《帝國主義與革命》,猛烈抨擊「毛修正主義」,認為「毛澤東的思想絕不是馬克思主義」。霍查本人帶病親自上陣,對中國當時的內政外交進行全面抨擊、全盤否定,對中國主要領導人指名道姓地進行批評,認為「中國是最危險的敵人,比蘇聯更危險,因為中國打着反修的旗幟,而實際上是真正的修正主義」。[5]與此同時,世界上大部分「反修正主義」政黨(如新西蘭共產黨巴西共產黨加拿大共產黨(馬列)哥倫比亞共產黨(馬列)厄瓜多爾馬列主義共產黨)紛紛發表聲明,擁護霍查和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的政治路線,反對毛主義三個世界理論。霍查遂開始以國際共運領袖自居,並提出了霍查主義理論,還標榜阿爾巴尼亞是當時「唯一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國家」,地拉那是「國際馬列主義運動的中心」和「馬列主義的櫥窗」。[6][1]

後續

[編輯]

中國援助的停止使依賴中國援助多年的阿爾巴尼亞經濟一時陷入困頓,但也迫使阿爾巴尼亞走上了自力更生發展經濟的道路。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霍查譴責中國為「侵略者」。1983年後,中阿關係開始得到些許改善。1985年拉米茲·阿利雅出任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後,中阿關係逐漸恢復正常[1]

在流行文化中

[編輯]

阿爾巴尼亞著名作家伊斯梅爾·卡達萊於1988年在法國發表的作品《冬末的音樂會》描繪了中阿決裂。[7]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王洪起. “山鹰之国”亲历. 新華出版社. 2008年1月. ISBN 9787501182343. 
  2. ^ 安娜·法麗亞,《阿爾巴尼亞修正主義者反對辯證唯物主義》,葡萄牙共產黨(馬列)《人民團結報》1977年7月28日
  3. ^ 阿尔巴尼亚领导在反华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被迫停止对阿援助和接回专家 外交部照会阿驻华使馆,列举大量事实,指出阿方蓄意设置种种障碍,制造事端,破坏协议,应负全部责任(1978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4. ^ 邓小平为什么果断叫停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 MSN中國. 2008-12-22 [2020-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8). 
  5. ^ Glossary of People: Ho. www.marxists.org. [2020-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3). 
  6. ^ Cheek, Timot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Ma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08-23: 299. ISBN 978-1-139-78904-2 (英語). 
  7. ^ 谁是伊斯梅尔·卡达莱. [2015-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