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
伏牛山 | |
---|---|
最高點 | |
海拔 | 2216米 |
母峰 | 玉皇頂 |
座標 | 33°39′45.42″N 111°47′12.07″E / 33.6626167°N 111.7866861°E |
地理 | |
位置 | 河南省西部 |
所屬山脈 | 秦嶺 |
伏牛山位於中國河南省西部,為秦嶺的東延余脈,呈西北至東南走向。它西至河南與陝西省交界,東至方城北部,北接熊耳山和外方山,南至南陽盆地[1]。長400餘公里,寬約40至70公里,山脈主脊高度約1500公尺,總面積約為20,000平方公里[1][需要更多來源]。是黃河、淮河、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名稱最早見於唐初李泰所著《括地誌》一書,亦名猛山[註 1]。
伏牛山絕大部分屬中山,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玉皇山(海拔2057.9米)、龍池曼(海拔2129米)、老君山(海拔2192.1米)、雞角尖(海拔2212.5米),最高峰是白雲山玉皇頂(海拔2216米)。
伏牛山岩層由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和花崗岩體等組成,主要研產礦產有銅、鉛鋅和鉻等,山區有森林及草原分布,有林業及牧業發展,植被依高度呈垂直分布,從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向北亞熱帶常綠落葉混交林過渡[2][需要更多來源]。該地區的土壤主要為棕壤、黃棕壤和褐土[2]。
名稱來歷
[編輯]形狀說
[編輯]伏牛山以「狀如伏牛」得名之說為主流, 河南省地方志和地名志多採用此種說法[3][4][5]。因形得名說亦遭質疑,史料中記載的伏牛山大致位於嵩縣南、魯山縣西之汝水所出之山。乾隆時期《嵩縣誌》稱為大曼山,《資治通鑑》和《水經注》名猛山,俗名龍池曼。酈道元曾描述汝水源頭景觀[註 2],描述中體現不出 「伏牛」 形狀。且古代技術條件也不能瞰其全貌,現代觀測形態也並不具有伏牛之狀。伏牛山得名於形似伏牛的說法,缺乏地貌上和直觀視覺上的依據。[6]
神話說
[編輯]伏牛山之名源於傳說的現存記載最早見於明代撰刻的兩塊《伏牛山雲岩寺記》 石碑。一塊是明代兵部郎中喬縉所撰:「 ……至今山人於野牛嶺鑄鐵牛以像之,故號伊闕伏牛,自在禪師也……野牛降伏而山名,白雲吐岫而寺號。」 另一塊是1518年王官之所撰:「嵩治城南三百里山曰伏牛。考之邑志,有唐號自在禪師者,次嶺巔聞野牛獰惡噬人,師適遇牛,偎首臥地者降伏然,故名之。」 清代汪價所著《中州雜俎》亦載:「唐自在禪師學道既成,欲幽棲名山,問於師,師曰:逢牛則止。行至嵩縣南山問路, 或告之曰此野牛嶺也。嶺上一野牛截路噬人。自在作法祝之,牛馴服,遂跨以行,至上雲岩寺,下牛趺坐,而牛奔突,直上後山,絕頂躍入池中,俄而雲起晝晦,有龍奮騰東南兩山之上,自在祝之曰娑伽。娑伽夙性未化,見大法身無駭徒眾,可仍入池中,吾為說法,投以杖使束,而小龍斂形,復入池中。今山頂小池圍丈曰龍池。遂名其山為伏牛山。佛經譯語:牛化龍曰娑伽龍雲。」清代康熙版《河南通志》關於雲岩寺也有類似記載。[6]
訛傳說
[編輯]伏牛山區多伏流,東魏時曾在這裡設置伏流城。隋唐時期該地區地名有伏流嶺、伏流阪的稱謂。伏牛山河水多伏流,從龍池曼而下,溪流河水多潛伏於傾山蔭渚、茂林臥石之地下,伏流地貌特徵明顯。學者推斷,東魏築伏流城,隋朝廢伊陽郡,改在伏流城南二十里傍伊水置伏流縣, 棄北魏以前的天息山、猛山、大盂山、還歸山、燕泉山、高陵山之名不用,而採用伏流山稱謂 。「伏流」 、「伏牛」 讀音相近,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混淆口音,至李泰《括地誌》統一為 「伏牛山」 , 而後「伏流」 一說再無出現。清代嘉慶版《魯山縣誌》載:「伏牛當即伏流之轉」。《元和郡縣誌》載:「陸渾縣伏流城東魏孝靜帝二年所築, 以城北焦澗水伏流地下, 西有伏流坂, 因以為名。伏流坂當為伏牛山異名」。 [6]
自然概況
[編輯]伏牛山是中原地區面積最廣、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屬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帶氣候、中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過渡帶氣候。也是秦嶺山地與黃淮海平原的過渡地帶[1]。森林覆蓋率為56%左右、植被覆蓋率達70%以上,夏季平均氣溫26.5至28.5°C,相對濕度一般70%左右。四季氣候分明,加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溫泉資源,使之成為適宜人類居住養生的山地環境空間。[7]
伏牛山區大部分動植物種類的數量占河南省總數的70%以上,是河南物種集中區域,也是中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伏牛山保存着大量原始次生林和天然的景觀群落。伏牛山地質歷經天山構造期、燕山構造期、喜馬拉雅構造期等滄桑演變,形成了豐富奇特的地質奇觀。[7]
伏牛山地區建有三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伏牛山保護區、寶天曼保護區和南陽保護區。伏牛山和寶天曼保護區主要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前者的重點是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後者則包括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動植物。南陽保護區是古生物遺蹟類型保護區,致力於保護恐龍蛋化石。[1]
人文地理
[編輯]伏牛山地區是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的交匯地,是中原文化與荊楚、巴蜀文化的過渡帶,文化要素與其他區域相比上具有不同特點,自二十一世紀初開始被看作一個文化單元來研究,稱之為伏牛山文化圈,屬於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區是伏牛山主體所在的豫西山地。伏牛山文化圈是在伏牛山的地理環境和多重人文社會因素聯合作用下,經過長期歷史演進,逐步孕育和形成的文化區域。[8]
考古發現表明,伏牛山地區人類進化有比較完整的序譜,這一地區出土的鄖縣人距今約80—100萬年,欒川人距今約70萬年,南召人距今約50萬年,大荔人距今15—20萬年,盧氏人距今10萬年,許昌人距今8-10萬年。就中國現有考古發掘而言,伏牛山地區的遠古人種演進序譜在整個中國僅此一地具有如此相對完整的延續性。另外,伏牛山地區有大量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存。典型分布於伏牛山東麓的新石器時代賈湖遺址,遺址中發現的賈湖契刻符號具有表意的文字特徵,賈湖骨笛更是將中國音樂文化上推至9000至7000年。[8]
旅遊資源
[編輯]屬性分類 | 規模數量 | 典型代表 |
---|---|---|
地質現象類型 | 3個 | 宛西恐龍蛋化石群、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 |
一般山地景區類型 | 22個 | 堯山、犄角尖、玉皇頂、老君山 |
丹霞景區 | 1個 | 南召丹霞山 |
地表岩溶景區 | 1個 | 老君山峰叢 |
峽谷景區 | 9個 | 重渡溝、老鸛河、寨溝、石龍溝 |
島嶼類型 | 2個 | 丹江大觀苑、魯山昭平台金山環島 |
洞穴境域 | 9個 | 雞冠洞、內鄉天心洞、西峽老君洞 |
非峽谷風景河流景型 | 7個 | 白河風景區、西峽老鸛河、內鄉湍河景區 |
湖泊水庫景型 | 16個 | 丹江口水庫、陸渾水庫、鴨河口水庫 |
瀑布景型 | 16個 | 西峽龍潭溝瀑布群、白雲山白龍瀑布 |
泉景型 | 10個 | 堯山溫泉群、欒川九龍山溫泉、汝陽溫泉 |
天文氣象景型 | 6個 | 犄角尖觀日、玉皇頂觀日、老君山觀日 |
空氣景型 | 5個 | 白雲山、寶天曼等地高密度負離子空氣 |
季節景型 | 4個 | 龍浴灣、老界嶺、老君山等避暑勝地 |
原始植物群落景型 | 3個 | 寶天曼、龍池曼、木札嶺等地原始次生林 |
風景林景型 | 33個 | 寺山、龍浴灣、白雲山等國家森林公園 |
觀賞花草景型 | 5個 | 白雲山高山杜鵑群、寶天曼野菊花群落 |
野生動物棲息地景型 | 7個 | 老界嶺、寶天曼、堯山等自然保護區 |
其他自然景觀景型 | 2個 | 長江黃河分界嶺 |
內文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Dong, Qingdong; Chen, Chaonan; Li, Yanhong; Zhao, Tixia; Sun, Zixin; Zhang, Zhe; Zhu, Lianqi. Assessing the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and spillover/leakage effects of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group of Funiu Mountain area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NPP and human disturbance index. Biodiversity Science. 2023-05-20, 31 (5): 22503. doi:10.17520/biods.2022503.
- ^ 2.0 2.1 張曉東, 朱文博; ZHANG Xiaodong, ZHU Wenbo. 伏牛山地森林植被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地理學報. 2018-01-31, 73 (1): 41–53. doi:10.11821/dlxb201801004.
- ^ 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5頁
- ^ 洛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洛陽市志:自然環境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 ^ 南陽市地名委員會辦公室.《南陽市地名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544頁
- ^ 6.0 6.1 6.2 何沛東. 豫西“ 伏牛山” 名称考略.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2年6月, 30 (3): 9–12頁. ISSN 1672-3910. doi:10.15926/j.cnki.hkdsk.2012.03.010. CNKI LGXB201203004. NCPSSD 42176716.
- ^ 7.0 7.1 丁曉楠.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甘肅聯合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1年5月, 第25卷 (第3期): 45–48頁. ISSN 1672-691X. doi:10.13804/j.cnki.2095-6991.2011.03.011. CNKI GXJB201103015.
- ^ 8.0 8.1 張清廉. 《伏牛山文化圈概论》.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348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