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侵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包括在內的許多哺乳動物會露出牙齒作為侵犯性的標誌,這是警戒作用的一種形式。

心理學、其他社會學行為科學領域,侵犯是一種通常意圖造成傷害或痛苦的敵對和對抗行為,包括物質和非物質二方面[1]。侵犯行為可能會被動地或無刺激地發生。在人類中,侵犯性可能是由多種觸發因素引起的。例如,由於目的的實現受阻或被認為不尊重而積累的挫敗感[2]。人類的侵犯行為可以分為直接侵犯行為和間接侵犯行為; 前者的特點是旨在對某人造成傷害的身體或言語行為,而後者的特點是旨在損害個人或群體的社會關係的行為。作為行為,即使沒有造成實際的傷害或痛苦可能是侵犯;意外造成傷害或者痛苦不是侵犯,造成財產損失或其他破壞性的行為可能被定義為侵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aremmani I., Avella M.T., Novi M., Bacciardi S., Maremmani A.G.I.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 The Heroin Use Disorder as a Case Study. Addict. Disord. Treat.. 2020;19(3):161-173. doi:10.1097/ADT.0000000000000199
  2. ^ DeBono, Amber; Muraven, Mark. Rejection perceptions: feeling disrespected leads to greater aggression than feeling dislike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 November 2014, 55: 43–52. ISSN 0022-1031. doi:10.1016/j.jesp.2014.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