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奧克拉荷馬市爆炸案

典範條目
座標35°28′22.4″N 97°31′01″W / 35.472889°N 97.51694°W / 35.472889; -97.51694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
Oklahoma City bombing
爆炸過去兩天後的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
位置美國俄克拉荷馬州俄克拉荷馬市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
座標35°28′22.4″N 97°31′01″W / 35.472889°N 97.51694°W / 35.472889; -97.51694
日期1995年4月19日(星期三)
CDT上午9:02(UTC-5
目標美國聯邦政府
類型卡車炸彈本土恐怖主義濫殺
死亡168
受傷680+
主謀提摩太·占士·麥克維特里·尼科爾斯Terry Nichols
動機針對紅寶石山脊韋科慘案的報復

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發生在1995年4月19日,是針對美國俄克拉荷馬城市中心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發起的本土恐怖主義炸彈襲擊,也是2001年九一一襲擊事件前美國本土最嚴重的恐怖襲擊,共導致168人死亡[1],另有超過680人受傷[2],方圓16個街區的324幢建築物受損或被毀,86輛車遭燒毀或由衝擊波摧毀,震碎附近258幢建築的玻璃[3][4],共造成至少價值6.52億美元破壞[5]。事發後地方、州、聯邦乃至世界各地機構開展大量救援工作,全美各地大筆捐款。聯邦緊急措施署派出包含665名救援人員的11支城市搜索與救援任務組開展搜救和恢復工作[6][7]

爆炸發生僅90分鐘後,俄克拉荷馬州巡警攔下了駕駛無牌車輛的提摩太·占士·麥克維,並以涉嫌非法攜帶槍支將其逮捕[8][9]。很快,法醫證據證實麥克維和特里·尼科爾斯與案件有關係,尼科爾斯隨即被捕[10],兩人都在幾天內受到起訴。偵察人員之後還確定邁克爾·福捷和洛里·福捷夫婦是案件的同謀。麥克維是一位曾參加過海灣戰爭的退伍軍人,對美國的民兵運動抱有同情,他把一輛租來的卡車裝滿炸藥後停在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前,然後引爆了炸藥。特里·尼科爾斯是麥克維的同謀,他對炸彈的製備進行了協助。麥克維仇視聯邦政府,認為政府對1992年的紅寶石山脊事件和1993年的韋科慘案處理失當,他把自己的攻擊時間定在韋科慘案以多人死亡告終這天的兩周年紀念日(韋科慘案發生時麥克維人在現場,甚至有記者訪問他)[11][12]

官方對案件所進行的調查人稱「OKBOMB」,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刑事調查案例。聯邦調查局探員進行了2.8萬次面談,收集了3.2噸證據,收集的各類資訊有近十億份[13][14][15]:vii。幾位炸彈襲擊者於1997年受到起訴並全部定罪,麥克維於2001年6月11日以注射執行死刑,尼科爾斯被判處無期徒刑。邁克爾(Michael Fortier)和洛里·福捷(Lori Fortier)夫婦作為污點證人出庭作證指控麥克維和尼科爾斯,其中邁克爾因未能警告聯邦政府獲刑12年,洛里則透過自己的證詞進行控辯交易得到豁免。

這起爆炸案促使聯邦政府通過了1996年《反恐怖主義及有效死刑法》,其中收緊了美國人身保護令的應用標準[16],還通過立法提高了對各地聯邦建築的安全性保護標準來防止今後的恐怖襲擊事件。2000年4月19日,俄克拉荷馬市國家紀念堂在原本的默拉聯邦大樓舊址落成,紀念爆炸案的受害者,爆炸發生後每年同一時間都會舉行紀念活動。

策劃

[編輯]

動機

[編輯]
1993年聯邦政府在韋科慘案中針對大衛教派的行動失當導致多人死亡。

爆炸案的兩位主謀提摩太·占士·麥克維和特里·尼科爾斯於1988年在班寧堡接受美國陸軍基本訓練時相識[17]。邁克爾·福捷是麥克維在軍中的室友[18]。三人對生存主義有着共同的興趣[19][20]。1992年,聯邦調查局與蘭迪·韋弗Randy Weaver)之間的對峙以血案告終;1993年,聯邦調查局與大衛教派展開長達51天的僵持也以雙方火拼導致多達76人死亡劃上句點。麥克維等人對此深感憤怒,認為聯邦政府處理失當[21]。1993年3月,麥克維曾在雙方對峙期間到訪韋科當地,事情結束後又去了一趟[22]。之後他決定透過炸毀一座聯邦大樓來表明自己的立場[12][23][24][25]

選擇目標

[編輯]
爆炸前的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

麥克維起初只打算摧毀一幢聯邦建築物,但之後他改變了主意,覺得爆炸中死的人越多,越能夠清晰明瞭地表達自己的立場[26]:224。他對潛在攻擊目標的選擇標準是,其中至少要有三大聯邦執法機構的兩個: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聯邦調查局和美國緝毒局。他還把像美國特勤局美國法警之類的其他執法機構視為額外目標[26]:167

麥克維居住在亞利桑那州金曼,他先後考慮過密蘇里州、亞利桑那州、德克薩斯州阿肯色州的目標[26]:167。麥克維在自己授權的傳記中表示,他希望將非政府人員的傷亡降到最低,因此排除了位於阿肯色州小岩城高40層的大都會國家銀行大廈,因為那裡的一樓有家花店[26]:168-169。1994年12月,麥克維和福捷前往俄克拉何馬城參觀了前者選定的目標: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23]。該樓早在1983年10月就曾是白人至上主義組織主之聖約、劍及武裝The Covenant, The Sword, and the Arm of the Lord)的目標,該組織創始人詹姆斯·埃里森(James Ellison)和理查德·斯內爾Richard Snell)等人曾預謀在「該聯邦大樓前(停放)一輛小貨車或拖車,並用定時引爆的火箭彈將其炸毀」[27]。之後斯內爾因謀殺兩人而被判死刑,這兩人與他的炸彈襲擊陰謀沒有任何關聯,最終他的上訴被法院駁回,死刑也在爆炸案發生的同一天執行[28]

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高九層,建於1977年,以一位同名聯邦法官命名,大樓中有包括美國緝毒局、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社會保障局在內的14個聯邦機構,還有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招募辦事處[29]。麥克維選中這幢樓一來是因為其前方都是玻璃制的大門和落地窗,預計可以在炸彈的衝擊下粉碎,造成儘可能大的傷害,二來還因大樓臨近處是廣闊且開放式的停車場,可以吸收和消散爆炸的部分威力,保護附近那些非聯邦大樓內的人[26]:168-169。此外,麥克維還認為大樓周邊的廣闊空間可以讓人拍照時更方便,這樣事件的宣傳效果也就更好[26]:168-169。他計劃在1995年4月19日實施這場襲擊,這天既是韋科慘案兩週年,還是列星敦和康科德戰役的220週年[26]:226

獲取原料

[編輯]
「租輛卡車——250美元。化肥大約要……要麼250美元,要麼500美元吧。硝基甲烷挺貴的,可能要1500美元。實際上嘛,讓我算算,900,2700……啊,一共應該是3500……然後咱加起來看看。我只是告訴你主要的支出款項,大概五千美元吧……是五千吧?」
——蒂莫西·麥克維談及炸彈原料所花費的成本。[30]

麥克維和尼科爾斯購買和竊取了製造炸彈所需的原料,並將之存放在租來的工棚里。1994年8月,麥克維從槍支收藏家羅傑·E·摩爾(Roger E. Moore)處獲得了二元炸藥,然後與尼科爾斯一起在後者位於堪薩斯州赫靈頓Herington)的家門外將之激活[31][32]。1994年9月30日,尼科爾斯從堪薩斯州麥克弗森縣縣城麥克弗森McPherson)的中堪薩斯州合作社購買了40包硝酸銨,每包重22.68公斤,這足夠給4.24英畝的農田施肥,每英畝的含氮量可以提高約72.57公斤(所購買的硝酸銨共40×22.68≈907公斤,每公斤硝酸銨含氮0.34公斤,所以每英畝所提高的72.57公斤的氮相當於72.57÷0.34≈213.44公斤硝酸銨,共907公斤硝酸銨除以213.44,約等於4.24),有助於種植玉米。尼科爾斯還於1994年10月18日另買了一袋22.68公斤重的硝酸銨[23]。麥克維聯繫了福捷,邀請他加入進行協助,但受到了拒絕[33][26]:201

據稱,麥克維等人洗劫了槍支收藏家羅傑·E·摩爾的家,搶走了價值6萬美元的槍支和金銀珠寶,並用摩爾的小貨車運走[33]。麥克維曾到訪摩爾的農場,不過對於他和尼科爾斯是否就真的是搶劫摩爾的人曾存在不同意見。首先,劫匪戴着滑雪面具,所以受害人不可能作出肯定性的指認,而且對劫匪的描述也與尼科爾斯不符[34];其次,雅利安共和軍的劫匪當時也在摩爾農場附近區域活動[35];第三,炸彈的原料耗費只要五千美元左右,所以麥克維也不需要籌資。其中租輛卡車用了約250美元,化肥不到500美元,硝基甲烷2,780美元,還有一輛廉價汽車用來逃離現場[26]:175-176。麥克維給摩爾寫了封信,其中聲稱搶劫他的是政府探員[26]:197-198。之後,辦案人員在尼科爾斯的家裡以及他租下的儲存工棚中發現了摩爾被搶的物品[36][37]

1994年10月,麥克維向邁克爾·福捷和洛里·福捷夫婦展示了自己所繪的一份圖解,其上畫的就是自己打算製造的炸彈[38]。這個炸彈中含有超過2,268公斤硝酸銨化肥,混合約544.3公斤的液態硝基甲烷和158.76公斤托威克斯水膠炸藥。再加上16個用來盛放爆炸性混合物,規格55加侖(約合208.2升)的滾筒,整個炸彈的重量將達到約3,175公斤[26]:163-164。麥克維原本還打算使用聯氨火箭燃料,但之後因其過於昂貴而作罷[33]。1994年10月,麥克維假扮成摩托車賽車手,以自己和一些賽車同好需要盛取燃料為幌子獲得了三桶硝基甲烷,每桶約有208.2升[39]

麥克維租下了一處儲物間,在裡面儲存了7板條箱45.7公分長的水膠炸藥卷,88線軸的激波管,500條電氣起爆雷管,這些是他和尼科爾斯從堪薩斯州馬里昂縣縣城馬里昂的馬丁·瑪麗埃塔集料採石場偷來的。他還在那裡找到了18,143.7公斤的銨油炸藥,但認為這些炸藥的威力不夠大,所以沒有竊取,不過之後他又從另一處來源獲得了17包的銨油炸藥用於製作炸彈。麥克維在一個塑料佳得樂壺裡裝上硝酸銨小顆粒,液態硝基甲烷,一條托威克斯水膠炸藥卷和一截起爆雷管制作了一顆原型炸彈[26]:165,為了逃避偵察,原型彈的引爆是在沙漠中進行[26]:165

「把這些人都想成是《星球大戰》裡面的衝鋒隊員。以單獨的個體來說他們或許都是無辜的,但他們都為銀河帝國賣命,(所以)他們都有罪。」
——麥克維這樣形容爆炸中的死難者。[26]:166

麥克維之後這樣談及自己在準備過程中的軍事思維:「在軍隊裡,你會學會如何處理殺人(的情況),我能面對後果,你也要學會去接受。」他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與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而不是珍珠港事件相提並論,認為這是防止更多生命損失的必要之舉。[26]:166

1995年4月14日,麥克維到達堪薩斯州的章克申城,租下「夢境」(Dreamland汽車旅館的一個房間[26]:209。次日他以假名羅伯特·D·克林(Robert D. Kling)租了一輛1993年的福特F-700卡車,他選擇用這個假名是因為自己認識一位姓克林(Kling)的陸軍士兵,並且這個名字讓他想起《星際旅行》中的克林貢士兵[26]:199, 209[40]。4月16日,他與同謀特里·尼科爾斯一起駕車前往俄克拉何馬市,並且已經在距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數個街區以外停了一輛用於逃離現場的汽車[26]:212。附近麗晶大廈公寓樓大堂的監視器拍下了尼科爾斯把小卡車開往聯邦大樓的影像[41]。他把車牌取下後留下了一張紙條蓋住車輛識別號碼,上面寫道:「不是拋棄不要(的車)。請不要拖車。會在4月23日開走。(需要電池和線纜)」,之後兩人都返回了堪薩斯州[23][26]:206-208

製作炸彈

[編輯]

1995年4月17至18日,麥克維和尼科爾斯把準備好的物品從他們堪薩斯州赫靈頓的倉庫轉移,其中製作炸彈的原料都裝到了租來的卡車上[26]:215。然後兩人驅車前往基爾湖州立公園,在那裡給卡車裝上釘板以容納13個大桶,並使用塑料桶和浴室秤來混合調配化學品[26]:216。每一個裝滿的桶重量接近227公斤[26]:217-218,麥克維還在貨艙的司機一側增加了更多的炸藥,這樣萬一主炸彈一開始沒有爆炸,他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格洛克21手槍從近距離引爆,只不過這樣實際上也等同於自殺[26]:219。之後邁克爾·福捷的妻子洛里·福捷在麥克維出庭受審時表示,後者曾聲稱已經準備了多桶炸藥來構成錐形裝藥[38]。即用硝酸銨肥料的包裝搗固卡車的鋁側板,達到將爆炸威力朝建築物方向引導的目的[42]。具體來說即是麥克維將桶排列成倒過來的字母「J」形狀,他之後還稱,如果純粹是為了增大破壞力的目的,他可以把桶全都堆到貨艙上最靠近默拉聯邦大樓的一側,但是,這樣做會導致超過3噸的重量分布不均,壓斷車軸,導致卡車翻車,或至少會令車朝一邊傾斜,引起他人的注意[26]:217-218

接下來,麥克維安裝了一套可以從卡車駕駛室啟動的雙保險引爆系統,他在駕駛室的座位下和卡車車身上各鑽了兩個孔,每一個孔都接通了一條綠色的大炮引信到達駕駛室。這些延時引信從駕駛室開始經魚缸的塑料油管連至兩套非電力類起爆雷管,可以引爆麥克維從一個採石場偷來的約158.8公斤高爆炸藥[26]:217-218。他還將油管漆成黃色,與卡車的外觀相符,並用膠帶將其固定在車廂側翼,令其難以受外力拉扯影響[26]:217-218。引信已設置為啟動狀態,可以透過激波管和158.76公斤的托威克斯水膠炸藥卷引爆桶內的化學品。13個桶中有9個裝滿了硝酸銨和硝基甲烷,另外4個裝有化肥和約15.14升柴油的混合物[26]:217-218。還有其他在製作炸彈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和工具都留在卡車裡,以便在爆炸中銷毀。卡車爆炸做好後,尼古拉斯返回赫靈頓的家中,而麥克維則開車前往章克申城[26]:217-218

爆炸

[編輯]
紅色線路表示麥克維在案發當天開卡車前往目標地點的行進路線,藍色線條則是他徒步逃離現場的路線。
爆炸後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北面的鳥瞰圖。

麥克維原計劃在上午11點引爆炸彈,但到了1995年4月19日拂曉,他決定提前到9點開始[26]:220。麥克維開着卡車前往默拉聯邦大樓時身上帶有一個信封,其中裝有《特納日記》的書頁,該書中虛構了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在上午9點15分用卡車炸彈炸毀聯邦調查局總部來引發革命的故事[23]。麥克維身穿一件印有弗吉尼亞州口號「Sic semper tyrannis」(拉丁語,意為「這就是暴君的下場」,據傳馬爾庫斯·尤尼烏斯·布魯圖在刺殺尤利烏斯·凱撒時第一個說出這句話,並且約翰·威爾克斯·布斯刺殺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得手後也立即大身喊出過這句話)和托馬斯·傑斐遜的名言「自由之樹一定要時時用愛國者和獨裁者的血來澆灌」字樣的印花T[26]:226。他還帶有另一個信封,其中盛有反政府的宣傳素材,如印有托馬斯·傑斐遜另一句名言「當政府害怕人民時,就有了自由;當人民害怕政府時,就便是專制」(When the government fears the people, there is liberty. When the people fear the government, there is tyranny.)的保險槓貼紙。麥克維還在下面寫道:「或許從今以後,就會有自由!」還有一份約翰·洛克名言的手抄,聲稱人有權殺死奪走自己自由的人[23][26]:228

麥克維於早上8點50分進入俄克拉荷馬城[26]:229。8點57分,於三天前錄下尼科爾斯開着小卡車的麗晶大廈公寓樓大堂安防攝像機也記錄到他的卡車前往默拉聯邦大樓[43]。與此同時,麥克維引燃了需時5分鐘的引信。三分鐘後卡車距目標還剩一個街區,他引燃了2分鐘的引信。他把卡車停在建築物下一家日托中心的落客區,下車並上鎖,然後朝自己的逃脫車輛走去,並在幾個街區外扔掉了卡車的鑰匙[44]

上午9點02分(協調世界時下午14點02分),裝有超過2177公斤[45]硝酸銨肥料、硝基甲烷和柴油燃料混合物的卡車在九層高的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北面爆炸[38],上百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三分之一的建築物被完全炸毀[46],在大樓相鄰的西北第五街炸出了一個9.1米寬,2.4米深的彈坑[47]。爆炸還令方圓16個街區的324幢建築物受損或被毀,並且震碎了附近258幢建築物的玻璃[3][4]。單破碎的玻璃導致的死亡人數就占遇難者總數的5%,默拉聯邦大樓外受傷的人數裡也有69%是因飛濺的玻璃碎片造成[4],大樓周圍還有86輛車被燒毀或由衝擊波摧毀[3][48]:52。多幢建築物遭受的破壞還導致成百上千的人們流離失所,俄克拉何馬市中心的多個辦事處也予以關閉[49]。估計這次爆炸一共造成了至少6.52億美元的損失[5]

爆炸的威力相當於超過2268公斤TNT[42][50],並且遠在89公里外都能聽到和感覺到[49]。位於6.92公里外的俄克拉荷馬州科學博物館和位於25.91公里外諾曼地震儀都記錄下了這次爆炸,其強度相當於黎克特制地震震級的三級[51]

逮捕

[編輯]

聯邦調查局起初對這場爆炸案的始作甬者提出了三種假設。第一種是國際恐怖分子,很可能與兩年前的世貿中心爆炸案屬同一團伙所為;第二種是販毒集團透過這一行動打擊報復美國緝毒局探員,因為大樓內有美國緝毒局的辦事處;最後一種假設則屬陰謀理論,認為是基督教法西斯主義團伙執行了這場襲擊[15]:62-63

聯邦調查局所使用的素描(左)與麥克維本人的照片(右)。

麥克維在爆炸發生僅90分鐘後就受到了拘捕[52],當時他正開着一輛1977年產的黃色水星侯爵轎車沿35號州際公路向北行至俄克拉荷馬州諾布爾縣佩里Perry)附近。俄克拉荷馬州巡警查理·漢格爾(Charlie Hanger)發現麥克維的車上沒有車牌,因此將他攔下,之後又發現車上暗藏武器而將其逮捕[8][53]。麥克維謊稱自己的家位於密歇根州,所說的是特里·尼科爾斯兄弟詹姆斯(James)的地址[54]。將麥克維送入監獄並登記後,漢格爾搜查了自己的警車,找到一張麥克維戴着手銬時藏匿的名片[55]。這是一張來自威斯康星州軍用存貨商店的名片,其背面寫着「TNT每份5美元,需要更多」[56]。這張名片之後在麥克維受審時成為其中一件呈堂物證[56]

聯邦探員透過對爆炸卡車車軸上的車輛識別號碼以及殘留的車牌進行調查發現,這輛卡車來自章克申城的其中一家租賃公司。接下來探員在該公司業主埃爾登·埃利奧特(Eldon Elliot)的幫助下繪製了一幅草圖,把麥克維與爆炸案聯繫起來[13][23][15]:65。夢境汽車旅館的里亞·麥戈溫(Lea McGown)也確定麥克維涉嫌,他記得麥克維曾在停車場停放過一輛黃色的卡車,麥克維入住汽車旅館時使用的是自己真名,所填寫的家庭住址也與他偽造的駕駛執照以及佩里警察局的控罪書上地址相符[9][23]。麥克維之前曾在多次交易中使用假名,但在汽車旅館卻簽下了真名。對此麥戈溫指出:「人們都習慣於簽下自己的真名,如果他們要簽假名,那麼他們幾乎總是會在寫字前眼睛向上看,試着想起自己想要簽的新名字是什麼。(麥克維)就是這樣,當他向上看的時候,我開始和他交談,所以他分了心(簽了真名)。」[23]

1995年4月21日,即將離開俄克拉荷馬州佩里地方法院的麥克維。

1995年4月21日,佩里的地方法院完成針對麥克維的非法持槍案件審理後,聯邦探員開始對他進行拘留,同時也在繼續調查爆炸案[23]。麥克維拒絕與調查人員合作,要求得到律師幫助。一些民眾從前來現場的警察等人口中得到消息,監獄中現在關押着一個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於是躁動的人群開始在監獄外聚集。麥克維要求政府探員給自己穿上防彈背心或是用直升機轉移,但受到了拒絕[57],不過當局之前還是用直升機把他從佩里送到了俄克拉荷馬城[58]

聯邦探員獲得搜查令對麥克維的父親比爾(Bill)的家進行了搜查,他們破門而入,在房子和電話上裝上了竊聽器[26]:270。聯邦調查局的調查人員利用獲得的資訊,以及麥克維曾使用過的假家庭住址開始對特里·尼科爾斯和詹姆斯·尼科爾斯兩人的家進行搜索[54]。1995年4月21日,得知自己正在遭到追捕的特里選擇了投案自首[10]。調查人員在他的家裡發現了多件罪證:硝酸銨和起爆雷管,用來鑽開採石場鎖的電鑽,有關炸彈製造的書籍,一本白人民族主義者,民族聯盟創始人兼領導人威廉·皮爾斯著,1989年發行的小說獵人》(Hunter),還有一份手繪的俄克拉荷馬市中心地圖,上面標出了默拉聯邦大樓以及麥克維用於逃跑的車輛所藏匿的地點[59][26]:274。經過九個小時的審訊,特里·尼科爾斯受到聯邦羈押,直到出庭受審時為止[60]。1995年4月22日,詹姆斯·尼科爾斯也受到逮捕,但由於證據不足,他在32天後得以釋放[61]。麥克維的妹妹詹妮弗受到非法將子彈郵寄給哥哥的指控[62],不過之後她透過以證詞指控麥克維的控辯交易得到豁免[63]

約旦籍美國人易卜拉欣·艾哈邁德於1995年4月19日離開自己在俄克拉荷馬的家前往約旦看望家人,他也在最初的拉網式調查中被捕。因為辦案人員起初擔心中東恐怖分子可能是這起襲擊的幕後主使,但在經過進一步調查後,辦案人員確認艾哈邁德與爆炸案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64][15]:63

傷亡

[編輯]
此圖列明了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每一位死難者的具體位置。

炸彈爆炸時,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內估計有646人[65]:61。到這天深夜,已有14位成人和6名兒童確認死亡,超過100人受傷[66]。最終共確認有168人死亡,還有一條斷腿與確認身份的受害者不符,很可能屬於身份不明的第169位死者[67]。大部分受害人並非直接因炸彈爆炸死亡,而是由於大樓的倒塌遇害[68]。所有死者中有163人在默拉聯邦大樓內,一人身在雅典大廈,還有街對面停車場的一位女性,俄克拉荷馬水資源大樓內的一男一女,以及一位被土石砸中頭部的救援人員[69]

受害者中年齡中最小的只有3個月大,最年長的則為73歲。受害者中還包括三名孕婦[1][69]。所有死者中共有99人為聯邦政府工作[26]:234,8人是聯邦執法人員, 其中4人隸屬美國特勤局,兩人為美國海關總署工作,一人是美國緝毒局探員,還有一人來自美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有19名兒童遇害,其中15人身在美國兒童日托中心[70]。全部168具遇難者遺體都是在現場設立的一個臨時太平間加以辨認[48]:82,一組由24名工作人員組成的鑑別團隊使用全身X光掃描、牙齒檢查、指紋識別、抽血化驗以及DNA檢測來確定死者身份[26]:234[48]:96-97[15]:73。有超過680人受傷,其中大部分人的傷情為擦傷、嚴重燒傷和骨折[2]

麥克維之後用這樣的話來為自己在爆炸中殺害兒童辯護:「這場衝突中的交戰規則不是我定的,這些規則都是由侵略者定的,只不過沒有寫下來而已。這很殘忍,可謂不擇手段。韋科和紅寶石山脊也有女人和孩子被殺,這都是(政府)種下的因所結的果。」[26]:225

響應和救援

[編輯]
美國空軍人員和消防員在營救工作中去除瓦礫。

上午9點03分25秒,緊急醫療服務管理局收到了第一通與爆炸案有關的9-1-1求助電話,隨後一共接到了超過1800通這樣的電話[71]。並且這個時候已經有多輛救護車以及許多警察和消防員在聽到爆炸聲後趕赴現場[72]。附近的多位看到或聽到爆炸的平民也趕到現場對受害人和救援人員提供幫助[46]。爆炸發生後不到23分鐘就已經設立了州緊急行動中心,其中包括來自州內公共安全、人性化服務、軍事、衛生和教育部門的代表。包括美國國家氣象局美國空軍民航巡邏隊美國紅十字會在內的多個機構向州緊急行動中心提供協助[6]俄克拉何馬國民警衛隊也有465位成員在一小時內趕到現場提供保安服務,還有民用應急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也立即提供了協助[72]

爆炸發生後現場幾乎立即就設立了緊急醫療服務指揮所,負責監管分診、治療、運輸和淨化工程。現場設立了簡單的計劃——目標執行原則:對傷者的治療和轉運必須儘快完成,馬上就需要有物資和人員對大量病人進行處理,屍體需要先移至臨時太平間,直到可以轉送驗屍房,此外還需要建立長遠的醫療運作措施[73]。默拉大樓一旁設立了分診中心,所有的傷者都將送到這裡。對傷者的治療和運輸都以十萬火急的步伐完成。210位病人在爆炸後的前兩個小時內就已轉送到附近多所醫院的主要分診中心[73]

默拉聯邦大樓在爆炸發生後的第一個小時內有50人獲救[74]:36。整個地區的每間醫院都接收了傷者。到第一天的救援工作結束時,距爆炸地點8個街區的聖安東尼醫院已收治153人,還有超過70人送往長老會醫院,41人送至大學醫院,18人送到兒童醫院[48]:68。為了使用靈敏的聲音設備通過檢測人體心跳來找到倖存者,爆炸現場多次進入暫時的寂靜狀態。部分極端情況下,為避免傷者陷入致命性的昏迷狀態,需要對其在未經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截肢,來將他們從廢墟中解救出來[75]。警察還收到信報聲稱大樓內放置有其他的炸彈,因此現場還周期性地進行了疏散[57]

上午10點28分,救援人員發現了一件他們認為很可能是第二枚炸彈的物體。部分救援人員拒絕離開現場,直至警察下令對方圓四個街區實行強制撤離[71][48]:78。經過確認,該物體是一枚0.9米長的陶式導彈,用來訓練聯邦探員和嗅彈犬[3][76],這枚導彈實際上已屬惰性,但執法部門當初為了在計劃的一場行動中誤導軍火販子而給導彈標上了「活性」(live)的字樣[76]。結果現場在檢驗確定導彈是惰性的過程中浪費了45分鐘的救援時間[76][77]。晚上19點左右,救援人員從倒塌的大樓底部救出一名15歲的少女,這也是案發當天救出的最後一位倖存者[78]

超過12000人加入了次日的救援行動。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派出了包含665名救援人員的11支城市搜索與救援任務組[6][7]。一名護士在實施救援的過程中因被土石砸中頭部而遇難,還有另外26位救援人員因受傷而需入院治療[65]:62。24支K-9警犬搜救隊以及多條從外州運來的警犬到達現場在廢墟中尋找倖存者和屍體[3][48]:103[74]:34。為了儘可能找到更多的屍體,從1995年4月24日到29日,現場每天都清理掉了91到318噸的瓦礫[48]:86

爆炸案發生一個多月後的1995年5月23日,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予以爆破拆除。使用的炸彈安置在一輛卡車上,與上圖左下方的那輛卡車類似。

救援和恢復工作在5月5日中午12點05分結束,這時所有遇難者的遺體只剩三具沒有找到[46]。為安全起見,大樓原計劃在救援完成後不久予以拆除,但麥克維的律師史蒂芬·瓊斯Stephen Jones)提出動議,要求延遲拆除,以便辯方可以斟查現場來對庭審做準備[79]:140。爆炸案發生一個多月後的5月23日早上7點02分,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予以爆破拆除[46][80]:234。緊急醫療服務指揮中心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每天24小時都有工作人員值班,直到大樓拆除後才予以關閉[73]。營救人員在大樓拆除後找到了最後三具屍體,其中兩名是信用社職工,一位是顧客[81]。之後數天裡,工作人員用卡車以每天730噸的速度清理廢墟。部分碎片之後在對案犯的庭審中用作證據,有些送到了紀念館,有些捐給了當地學校,還有一些予以出售來籌集救援資金[79]:142-144

人道主義援助

[編輯]

全國性的人道主義援助迅速展開,部分情況下甚至有些過火。人們捐贈了大量的手推車、瓶裝水、頭盔燈、護膝、雨具,甚至還有橄欖球頭盔[6][15]:62-63。捐贈品數量之大甚至導致物流和庫存管理上出現問題,直到設立派送中心來接收貨物並給其分類才得以解決[46]。正在城裡舉辦貿易展的俄克拉何馬州餐館協會在超過10天的時間裡向救援人員提供了15000到20000頓膳食[79]:47

救世軍向救援人員提供了超過10萬頓膳食和超過10萬件披風、手套、安全帽和護膝[82]。當地及更遠地區的居民參與了獻血[15]:60[83],總計獻血量超過9000個單位,一共只使用了131個單位,剩下的則存放到了血庫[84]

聯邦和州政府援助

[編輯]
1995年4月23日,比爾·克林頓就爆炸案發表講話,其上還有他所做的改動和註解。

爆炸當日上午9點45分,俄克拉荷馬州州長弗蘭克·基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命令俄克拉荷馬城區域所有非必要工作崗位上的工人全部下班,以免遭受危險[46]總統比爾·克林頓在上午9點半左右得知了爆炸案的發生,當時他正在白宮會見土耳其總理坦蘇·奇萊爾[66][15]:46。克林頓在向全國發表講話前曾打算禁止俄克拉何馬城地區的所有飛機升空,防止肇事者乘機逃離,但還是決定不這麼做[15]:57-58。下午16點左右,總統宣布俄克拉何馬城進入聯邦緊急狀態[72]並向全國發表演說:[66]

俄克拉何馬城的爆炸案是一起針對無辜兒童和手無寸鐵平民的襲擊。這是懦弱的行徑,也是邪惡的行為。美國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我不會讓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邪惡的懦夫嚇倒。

克林頓下令所有聯邦建築下半旗30天來紀念死難者[15]:71。4天後的1995年4月23日,克林頓在俄克拉何馬城發表講話[85]

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的倖存者沒有獲得大筆的聯邦財政援助,但事件發生後設立的默拉基金收到了超過30萬美元的聯邦撥款[6]。該市還收到超過4000萬美元捐款用於幫助救災並補償受害者。起初基金分配給了那些需要錢來重新開始的家庭,剩下的則轉為信託形式,用於長遠的醫療和心理治療所需。捐款到2005年時還剩下1800萬美元,其中部分指定用於在爆炸中失去父親或母親甚至雙親的兒童提供大專以上教育所需[86]。一個由善待殘疾人工業高管丹尼爾·科頓巴赫(Daniel Kurtenbach)主持的委員會也向倖存者提供了財政援助[87]

國際社會的反應

[編輯]

國際社會對於爆炸案的反應不一。克林頓收到許多慰問信,其中包括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印度總理納拉辛哈·拉奧[88]伊朗譴責針對無辜民眾的爆炸襲擊,但也將其歸咎於美國政策的煽動。科威特議會議員艾哈邁德·巴吉爾(Ahmed Baqer)表示,「這是一種任何宗教和法律都不會容許的犯罪行為,大量的平民和兒童遭殺害。這是違反人權、違背邏輯的行徑,我們反對這樣的行為。」[88]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聯合國歐盟等國家和組織都表示了哀悼[88][89]

多個國家主動提出對救援和調查工作加以協助。法國提議派出一支特別救援分隊[88]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提出派在反恐方面有專業素養的探員幫助展開調查[89]。克林頓總統謝絕了以色列的好意,因為不希望進一步激起反穆斯林情緒,對美國穆斯林構成威脅[15]:57-58

受到影響的兒童

[編輯]
查爾斯·波特所拍這張消防員克里斯·菲爾德抱住垂死嬰兒貝里·阿爾蒙的照片贏得了1996年普利策獎的現場新聞攝影獎。萊斯特·拉魯也拍攝了一張類似的照片。[90]

爆炸發生後,全美各地的媒體都特別報導了19名遇難者是嬰兒或兒童,其中大部分當時正在日托中心這一細節。爆炸案發時全美的7900幢聯邦大樓中有100家日托中心[15]:57-58。麥克維之後表示,他在選中默拉大樓作為目標時並不知道有這家日托中心的存在,如果他知道的話,「……或許我會考慮另尋目標。以附帶傷亡來說,這個數字有些太大了」[91]。但聯邦調查局認為,麥克維曾於1994年12月對大樓內部進行查探,並且很可能在爆炸案前就知道日托中心的存在[23][91]。2010年4月,當年負責起訴麥克維的檢察官約瑟夫·哈茲勒(Joseph Hartzler)對這個問題提出質疑,表示麥克維之前僅因發現有一個花店就決定放棄目標,但到了默拉大樓時卻沒有發現「那兒有一家兒童日托中心,還有家信用社和社保辦事處?」[92]

全國各地的學校都提前放學並暫時關閉。公用事業公司職工查爾斯·H·波特四世(Charles H. Porter IV)拍下了一張消防員克里斯·菲爾德(Chris Fields)抱着嬰兒貝里·阿爾蒙(Baylee Almon)的照片,阿爾蒙之後不久在附近的醫院夭折。這張照片在全世界範圍轉載,成為這起爆炸案的象徵,還獲得了1996年普利策獎的現場新聞攝影獎[93]:98[94]。媒體報告中多位兒童死亡的影像又嚇到了許多孩子們,之後的研究表明,一些孩子表現出了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的症狀[95]

兒童成為爆炸案後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關注焦點,許多與緩解炸彈心理影響相關,老年人和兒童都同樣適宜的服務也融入了社區之中。俄克拉荷馬州的公立學校也進行了這樣的工作,向近4萬名學生提供了服務。俄克拉何馬城在爆炸過去7星期後對初中和高中學生開展了一次臨床研究,這也是當地最早且有組織的心理健康活動之一。這項研究主要在與爆炸案受害者沒有任何關聯的初中和高中學生中進行,結果顯示這些學生雖然深受事件之震憾,而且表現出對這一事件的無力感,但他們在日常的學校和家庭生活上並不存在多少困難。相比之下,與爆炸案的受害者存在關聯的學生情況就糟得多,許多人都存在創傷後應激障礙。[96]

多位兒童在爆炸中失去了一位甚至多位至親,還有報道稱七位單親家庭的兒童失去了自己僅有的家長。這些兒童之後由單親家長、養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撫養。失去親人讓這些兒童在心理和情感上遭受磨難,還有一份採訪表明爆炸產生的孤兒中至少有十位經歷了許多不眠之夜,還對死亡產生痴迷。[97]

克林頓總統表示,當他看到廢墟中拉出嬰兒的圖像後,自己已經「出離憤怒」到想要「一拳打穿電視機」[15]:54。他和第一夫人希拉里要求助手們向兒童護理專家學習如何與那些和爆炸案相關聯的孩子們進行溝通。總統還在爆炸案三天後向全國發表演說稱:「我不希望我們的孩子因為這件可怕的事情而去相信生活、未來以及成年人中有一些可怕的東西……大部分成年人都是好人,他們想要保護我們孩子的童年,我們一定會挺過這一關。」[98]1995年4月22日,總統夫婦在白宮與超過40位聯邦機構工作人員及其子女站到一起,透過現場直播的電視和廣播向全國發表演說,表達了他們對兒童的關切[99][100]

媒體報道

[編輯]
「這是為了什麼?麥克維用一場滔滔雄辯說出了原因,但我們的統治者和他們的媒體優先考慮要將他描繪成一個嗜血成性的瘋狂怪物……他們這樣無異於是在踢皮球。」
——戈爾·維達爾,2002年[101]

新以百計的新聞卡車和媒體雇員趕到事發地點展開報道,新聞界立即就注意到,這場爆炸案發生的日期正是韋科慘案兩周年[66]。起初的新聞報道中很多都推測這是由伊斯蘭恐怖分子開展的襲擊,並具體提及了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爆炸案的幕後主使[26]:249[102][15]:55。這些報道也導致一些穆斯林和阿拉伯裔受到攻擊[79]:140[103]

由於起初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其他可能性,因此媒體在呈現給公眾的報道中對中東組織和個人橫加指責[104]。這一時期美國對阿拉伯裔存在的成見對國內生活的許多阿拉伯裔美國人造成了不利影響[105]。這些成見可能對一些個人在爆炸案發生後的行為構成了影響,並且還可能正是媒體假定中東團體對事件負有責任的重要原因[106]。阿拉伯裔美國人反歧視委員會主席漢姆茲·莫格拉比(Hamzi Moghrabi)批評媒體在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發生僅數天後就對穆斯林和阿拉伯裔予以攻擊[64]

隨着救援工作接近尾聲,媒體的報道重點也轉移到案件調查、逮捕,蒂莫西·麥克維和特里·尼科爾斯的庭審以及對另一位人稱「無名氏二號」的嫌疑人。多位目擊者聲稱自己看到過第二名形跡可疑的人,並且與尼科爾斯和麥克維都不像[107][108]

庭審和判刑

[編輯]
一支救援隊於救援工作期間在牆上寫下訊息要求懲治兇徒。

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的正式調查由聯邦調查局領頭,人稱「OKBOMB[109],由特別探員韋爾登·L·肯尼迪(Weldon L. Kennedy)擔任負責人[110]。他手下監管着900名聯邦、州和地方的執法人員,其中有300位聯邦調查局探員,200名俄克拉何馬城警察局警員,125位俄克拉何馬國民警衛隊成員,還有55名俄克拉何馬州公共安全部職員[15]:76。這也是繼前總統約翰·F·肯尼迪遇刺以來最大規模的犯罪專案組[15]:76OKBOMB創下了美國歷史上刑事案件規模的新紀錄,聯邦調查局探員進行了2.8萬次面談,收集了3.2噸證據,獲得的各類資訊多達近十億份[13][15]:vii[14]。聯邦法官理查德·保羅·馬奇(Richard Paul Matsch)下令將案件審理地點從俄克拉何馬城改為科羅拉多州丹佛,因為他認為被告在俄克拉荷馬州無法得到公正的審判[111]。相應的調查令麥克維、尼科爾斯和福捷分別受到獨立審判並定罪。

提摩太·占士·麥克維

[編輯]

1997年4月24日,麥克維的案件審理以開庭陳辭拉開了帷幕。代表美國聯邦政府的一組檢察官由約瑟夫·哈茲勒領頭,他在開庭陳述中概述了麥克維的動機,以及所掌握的證據。他說,麥克維在陸軍服役時看過了《特納日記》一書,從此產生了對政府的憎恨。他將民兵反對增稅和《布雷迪法案》通過的意識形態視為自己信念的支撐,並且韋科慘案紅寶石山脊事件的發生讓這一信念得以進一步加強[11]。控方傳喚了137名證人,其中包括邁克爾·福捷和洛里·福捷夫婦,還有麥克維的妹妹詹妮弗(Jennifer),所有人都作證確認麥克維對政府的仇視,以及採取激進手段加以對抗的願望[112]:10。福捷夫婦都作證稱麥克維曾告知他們炸毀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的計劃,邁克爾還透露了麥克維所選的日期,洛里則作證表示自己製作了麥克維用來租車的假證件[113]

麥克維的辯護團隊中有6位主要律師,領頭的是史蒂芬·瓊斯[114]。據法學教授道格拉斯·O·林德(Douglas O. Linder)稱,麥克維希望瓊斯進行「必要的辯護」,即辯稱他受到來自政府的「迫在眉睫的危險」,他製造這場爆炸案的目的,是防止政府將來再犯下諸如韋科慘案或是紅寶石山脊事件這樣的罪行[113]。麥克維認為,「迫在眉睫」和「立即」並不能劃上等號,「如果一顆彗星飛向地球,並且已經越過冥王星軌道,那麼它雖然不會立即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卻是迫在眉睫的威脅」[26]:285-286。不過,瓊斯並沒有按麥克維期望的方式進行辯護,他試圖透過合理懷疑的角度為當事人減輕罪責。瓊斯還認為,麥克維只是一個更大陰謀的組成部分,並嘗試把他描繪成「預先指定的替罪羊」[113],但麥克維不同意瓊斯的辯護策略。經過一場聆訊,馬奇法官作出獨立裁決,認為有關更大陰謀的證據缺乏實質性,所以不能呈庭[113]。瓊斯辯稱,這起爆炸案不可能僅由兩人來達成,而且也沒有任何人親眼看到麥克維出現在犯罪現場附近,並且對案件的調查工作只進行了兩個星期,希望以此來讓陪審團對案情存在合理懷疑[113]。瓊斯在一個星期的時間裡共傳喚了25位證人出庭做證,其中包括聯邦調查局的弗雷德里克·懷特赫斯特Frederic Whitehurst)博士。懷特赫斯特在法庭上批評聯邦調查局對爆炸現場的調查和關鍵證據的處理存在草率了事的情況,但他卻無法指出任何自己所知曉的直接證據有可信度存疑的情況[113]

案件審理過程中,爆炸案發生後在現場發現的一條斷腿成為雙方爭論的焦點。起初的觀點認為這是一條男性的腿,之後才確認這條腿實際上屬於爆炸中喪生的一位美國空軍女性成員拉凱莎·利維(Lakesha Levy[115]。利維的遺體已經與另一條不匹配的斷腿一起下葬,結果只能重新開棺換回她自己的腿後再次下葬。重新取出棺材的腿已經過防腐處理,所以辦案人員無法透過檢驗DNA來確定其歸屬[67]。瓊斯辯稱,這條腿有可能屬於另一位嫌犯無名氏二號[67]。控方駁斥了這一說法,稱一共有8名死難者下葬時都沒有左腿,這條斷腿有可能屬於其中任何一位[116]

麥克維的辯護過程中出現了多起對他非常不利的泄密情況,泄露的內容看起來是他和辯護律師之間的談話,還有一段供述罪行的談話內容在不經意間存入了電腦磁盤並落到了媒體手中,麥克維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危及了自己獲得公正審判的可能性[113]。庭審期間法官頒布了禁言令,雙方律師都不得向媒體談論證據、法律程序或對審判過程的看法。辯方得以將聯邦司法部一份517頁報告中的6頁作為呈堂證據,這份報告批評了聯邦調查局的犯罪實驗室以及該機構的爆破專家大衛·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作出了欠科學且存在偏見的結論。報告聲稱,威廉姆斯並沒有根據法醫證據來做出自己的判斷,而是在調查中進行反向推導。[26]:315-317

經過23個小時的商議,陪審團於1997年6月2日判決麥克維的全部11項謀殺和陰謀罪名成立[117][118]。辯方要求不要判死刑,減為終身監禁,但麥克維還是被判死刑[119]。2001年5月,聯邦司法部宣布,聯邦調查局的工作中出現了失誤,有超過3000份文件沒有向麥克維的辯護律師提供[120]。司法部還宣布,死刑因此將推遲一個月,以便辯方可以對這件文件加以檢閱。6月6日,聯邦法官理查德·保羅·馬奇裁決這些文件不能證明麥克維的清白,下令死刑予以執行[121]。時任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批准死刑執行後(麥克維是聯邦囚犯,聯邦法律規定聯邦囚犯的死刑需經總統批准),麥克維的死刑於6月11日在特雷霍特的聯邦懲戒所以注射形式執行[122][123][124]。執行過程透過閉路電視進行轉播,讓爆炸案中受害者的親屬可以見證麥克維的死亡[125]。麥克維也是38年來經死刑處決的第一位聯邦囚犯[112]:17

特里·尼科爾斯

[編輯]

尼科爾斯一共受審了兩次。他首度受審是在1997年,法庭判決他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八起聯邦官員過失殺人罪名成立[126]。1998年6月4日,法院判處他終身監禁且不得假釋。俄克拉荷馬州於2000年以161起一級謀殺(160位不是聯邦探員的遇難者和一名胎兒)起訴尼科爾斯,要求判處死刑[127]。2004年5月26日,陪審團裁決所有控罪罪名成立,但在是否要判死刑的問題上出現僵局。主審法官史蒂芬·W·泰勒Steven W. Taylor)於是判定刑期為161個無期徒刑連續執行,排除假釋的可能性[128]。2005年3月,聯邦調查局根據線報對尼科爾斯的故居再次進行搜查,從一處窄小空隙中找到了更多之前遺漏的炸藥[129]。截至2009年,尼科爾斯仍然在弗羅倫斯聯邦超級戒備監獄服刑[130]

邁克爾·福捷

[編輯]

邁克爾·福捷和洛里·福捷夫婦由於對爆炸案的策劃知情,因此被視為麥克維的幫凶。邁克爾協助麥克維對聯邦大樓進行了考察,洛里也幫麥克維製作了之後用來租車的假駕照[38]。邁克爾同意出庭作證指控麥克維來進行控辯交易,為自己爭取減刑,同時也讓自己的妻子得到豁免[131]。1998年5月27日,他因未能及時警告有關部門這起襲擊而被判入獄12年,並處罰款7.5萬美元[132]。2006年1月20日,已經服刑十年半的邁克爾因表現良好獲得提前釋放,他得以進入證人保護計劃,獲得了新的身份[133]

其他嫌疑人

[編輯]

辦案人員始終沒有找到「無名氏二號」,那條不相符的腿也一直沒有找到主人,政府之後再也沒有公開調查過任何與爆炸案相關的嫌疑人。雖然麥克維和尼科爾斯庭審時各自的辯護律師都提出有其他犯罪嫌疑人涉案,但法官史蒂芬·W·泰勒認為,沒有任何可信、相關或法律上認可的證據能夠說明除麥克維和尼科爾斯外,還有第三個人直接與爆炸案有關[113]。面對是否還有其他同謀的問題,麥克維這樣回答:「是不是因為我炸掉了默拉大樓,然後大家覺得單一個人就可以造成這麼嚴重的破壞這點實在太可怕了?」[134]。就在麥克維即將受死刑處決的當天早上他發布了自己所寫的一封信,裡面寫道:「對那些拒絕接受事實、執迷不悟的陰謀論者,我打開天窗說亮話:你倒是說說看,我到底在哪個環節上還需要別人的幫助?錢財?運輸?專業技能?智商?戰略?……證明一下:到底在什麼地方我會需要這麼一位神秘莫測的『X先生』!」[135]

餘波

[編輯]
爆炸案的倖存者將這棵名為「倖存者之樹」的榆樹作為俄克拉荷馬市國家紀念堂的象徵。

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是2001年的九一一襲擊事件前美國本土所遭受最為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136]。根據估算,整個俄克拉荷馬城都會區有約38.7萬人和直接受爆炸案影響的某人相識,佔其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86][79]:71[137]

爆炸發生後48小時內,受到攻擊的聯邦辦事處在總務管理局的協助下已經得以在市裡的其他地點開展工作[138]。據南方貧困法律中心出版物及信息總監馬克·波托克(Mark Potok)表示,他的組織從1995至2005年間追蹤到了另外60起規模較小的本土恐怖主義陰謀[139][140],其中雖然有許多都得以及時發現並制止,但還是有多起造成了基礎設施破壞,人員傷亡或其他破壞。波托克還透露,1996年時,美國境內一共有約858個本土民兵或其他反政府組織,不過到了2004年時這個數字已大幅下降到152個[141]。爆炸案發生後不久,聯邦調查局又聘請了500名雇員對可能出現的本土恐怖主義襲擊進行調查[142]

立法

[編輯]

爆炸案發生後,美國聯邦政府制定了多項立法,其中又以1996年《反恐怖主義及有效死刑法》最具影響[16]。由於對案犯的審理移交到了另一個州進行,克林頓總統於1997年3月20日簽署《受害人訓示澄清法》,讓爆炸案和將來任何暴力行徑的受害人有權對案件審理進行觀察,並在量刑聽證會上提供會對量刑構成影響的證詞。對此克林頓表示:「刑事司法程序應該圍繞受害人,而不是從旁觀者的角度進行。」[143]

爆炸發生後的幾年裡,科學家、安全專家,以及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都受到聯邦國會的傳喚,參與要求顧客在購買硝酸銨化肥時出示身份證明立法的制定,法案還要求銷售商保有銷售紀錄。法案的批評者認為,農民本來就需要大量使用化肥,購買化肥也是合法的行為[144],截至2009年,只有內華達州南卡羅萊納州要求買方提供身份證明[144]。1995年6月,國會頒布立法,要求在炸藥中摻入化學追蹤劑,這樣其製造的炸彈也就可以追溯到生產商[145]。2008年,霍尼韋爾宣布開發出了一種即便與燃油混合也不能引爆的氮基肥料。該公司得到了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協助,開發出這種化肥(Sulf-N 26)作為商業用途[146],其中透過使用硫酸銨來降低化肥的爆炸性[147]

俄克拉荷馬州學校課程

[編輯]

爆炸過後數年裡,俄克拉荷馬州的公立學校一直因沒有要求把爆炸案列入強制性的歷史課程內容而受到批評。根據法律規定,俄克拉荷馬州歷史是一項時長一個學期的課程,學生必須參與這一課程的學習才能畢業,但在教科書上,涉及這一爆炸案的內容只有一頁,最多的也只有兩頁。該州對學生的學術技能優先級標準中沒有要求學習掌握這起爆炸案的知識,更多的是關注於像腐敗和黑色風暴事件之類主題[148]。2010年4月6日,州長布拉德·亨利Brad Henry)簽署了《2750號眾議院法案》(House Bill 2750),要求將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納入該州學校的州、美國和世界歷史課程[149][150][151]

州長亨利在簽署這條法案時表示:「雖然1995年4月19日發生的這起事件已經深深地刻在我們和所有記得那一天的俄克拉荷馬州人民心裡,但我們的後代可能會對那天的事情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我們虧欠這一悲慘事件的所有遇難者和倖存者,也虧欠所有受到其影響的人們,我們必須記住1995年4月19日,理解這一事件到底意味着什麼,並且對這個州乃至這個國家仍然意味着什麼。」[151]

建築安全和施工

[編輯]
爆炸案發生三個月後,原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的所在已夷為平地。

爆炸案發生後的幾個星期內,聯邦政府下令用預製的紐澤西護欄把所有大城市的聯邦大樓圍住來防止出現類似的襲擊[152]。這些臨時性的護欄之後大部分都替換成了永久性的安全屏障,成為美國聯邦建築保安長遠計劃的一部分。新的安全屏障看上去更美觀,並且深植地下,令其更加堅固[153][154]。此外,所有新建的聯邦建築物必須配備可以抵抗卡車衝撞的障礙,周邊街道也要跟車流有一定的距離,將大樓面對卡車炸彈可能遭受的破壞程度降至最低水平[155][156][157]。例如聯邦調查局的大樓就必須距車流要有至少30米的距離[158]。爆炸案發生後對全國所有聯邦大樓保安措施改善的總計花費達到6億美元[79]:29

默拉聯邦大樓曾被認為非常安全,以至之前只聘請一位保安[15]:41。1995年6月,美國總務管理局發布了《聯邦設施漏洞評估》,又稱《法警報告》(The Marshals Report),這份報告導致全國所有的聯邦建築都經歷了全面安全評估,還建立了一套對聯邦政府擁有或租用的1300個聯邦設施安全性進行分級的系統,把所有聯邦設施分為五個安全級別,其中第一級所需要的保安措施最為寬鬆,第五級則最嚴格[159],而艾爾弗雷德·P·默拉大樓分在第四級[160]。全部52種保安改進分為多個類別,分別是物理屏障、閉路電視監控、場地規劃和訪問、強化建築外牆來增加對爆炸衝壓波的抵抗力,施釉門禁系統以減少玻璃碎片及其導致的傷亡,還有結構工程設計來防止出現連續性的倒塌[161][162]

這場襲擊還促使了工程上的改進,讓建築物更能承受巨大的力量,這些改進都已經應用到了俄克拉何馬州新建的聯邦大樓中。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系列《重返危機現場》中提出,如果默拉聯邦大樓起初是按照加利福尼亞州的抗震設計規範來建造,那麼它很可能可以經受住這次爆炸。[163]

反思和探討

[編輯]

不少傾向支持麥克維政治觀的人都認為他的行徑只會適得其反,大部分意見都針對無辜兒童的死亡作出批評,甚至認為麥克維應該選擇去暗殺某一位政府領導人。麥克維之前曾考慮刺殺聯邦司法部長珍妮特·雷諾,以及曾參與韋科慘案和紅寶石山脊事件行動的聯邦調查局人質拯救隊狙擊手朗·崛內Lon Horiuchi[24],他在爆炸案後也曾表示有時會希望自己沒有實行這起爆炸案,改為進行一系列的暗殺[164]。那些對麥克維表示同情的人大多將其行徑描述為戰爭行為,戈爾·維達爾的文章《蒂莫西·麥克維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imothy McVeigh)就抱持這一看法[165][166];還有記者將他與美國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相提並論[167]

麥克維相信,這次炸彈襲擊對政府政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並舉出多個例子為證,如1996年蒙大拿自由人對峙的和平解決;爆炸案過後四個月,政府與蘭迪·韋弗和他倖存的孩子以310萬美元達成和解;還有2000年4月比爾·克林頓表示後悔決定強攻大衛教派營地的聲明。麥克維聲稱:「只要你把惡霸的鼻血打出來,讓他知道自己還要再挨一拳,他就不敢再回來了。」[26]:378-383

陰謀理論

[編輯]

爆炸案引出了多種陰謀理論,一些說法宣稱政府中人,甚至包括總統比爾·克林頓都知道會有這一慘案發生卻故意沒有採取任何行動[168][15]:219。也有一些說法側重於地方新聞中有關大樓中尚未爆炸其它炸彈的確認,還有一些看法着眼於爆炸案的其他同謀[80]:265。此外,還有說法宣稱爆炸案是由政府一手操縱,旨在抹黑民兵運動,或是為新的反恐立法提供動力,麥克維只是個替罪羊[168][15]:219[169][93]:159;或是有外國特工,特別是伊斯蘭恐怖分子參與其中[108][170][171]。多位專家對這些陰謀理論進行過爭論,政府也多次針對這些說法開展過調查[169][172][173]

疏散問題

[編輯]

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前發生爆炸後,周邊的街道立即陷入一片混亂。那些能夠逃離大樓的人都離開了,其他被廢墟所困的人則就地等待救援人員和志願者的協助。根據CNN的報道[174],雖然市中心區域的其他聯邦大樓沒有完全疏散,但能夠離開該市的人都被勸告儘快離開;大樓周邊的人們同時離開,令該處的交通流量急增,因而阻礙了救援人員和各機構前往現場救災。包括聯邦公路管理局[175]和俄克拉荷馬城在內的多個機構事後一同對爆炸案發生後的緊急響應機制進行評估,並針對阻礙救援工作順利展開的問題提出了更加完善的響應方案。由於當時街道人潮擁擠,又有多個響應機構同時前往事發地點,致使政府分支機構與救援人員之間的溝通出現混亂。此外,不同的救援組織之間亦因欠缺溝通,未有協調彼此的工作,為搜救工作造成不少紛爭和延誤。俄克拉何馬市在之後的報告中宣布,如果建立一個獨立的機構專門負責在多個機構間進行溝通,將更有助於救災工作的協調進行[176]

2001年的九一一襲擊事件發生後,聯邦公路管理局經過對包括俄克拉何馬城爆炸案在內多個事件加以考量後提議,給主要的大都市地區創建平民疏散路線,這些突出顯示的路線將讓救援人員和政府機構得以更加迅速地趕赴災區。希望能夠透過幫助平民迅速撤離,救援人員快速到達,讓人員傷亡減少到最低限度。[177]

紀念

[編輯]

俄克拉荷馬市國家紀念堂

[編輯]
俄克拉荷馬市國家紀念堂全景,從左到右分別是紀念椅,時間之門和倒影池,倖存者之樹以及紀念樓

爆炸案過後的兩年間,成千上萬的人們來到默拉大樓舊址,留下毛絨玩具、十字架、信件以及其它個人物品紀念死難者[93]:105[178]。俄克拉荷馬城收到了很多建造合適紀念館的建議,但一直到1996年上半年才成立了正式的紀念館籌備委員會[79]:119,這個委員會名為默拉聯邦大樓紀念館專責工作組,由350人組成,其工作目標是制訂紀念爆炸案死難者紀念館的建築方案[98]。1997年7月1日,由15名成員組成的小組一致同意全部624份提交方案中的一份入選[179]。獲選的紀念館方案預計其建設成本為2900萬美元,這些資金將透過公共和私人基金籌集[93]:109[180]。紀念堂屬國家公園服務的一部分,由俄克拉荷馬城建築師漢斯·巴茲(Hans Butzer)、托里·巴茲(Torrey Butzer)和斯文·伯格(Sven Berg)設計[178],於2000年4月19日,爆炸案五周年紀念日這天由總統克林頓揭幕[179][181],之後第一年內就有70萬人前來參觀[178]

紀念堂有一個倒影池,其上有兩扇刻有時間的大門,一扇刻的是9:01,另一扇9:03,水池則代表着爆炸的那一刻(9:02)。紀念堂最南面是一片青銅和石頭造成的椅子,每張椅子都代表了一位死難者,排列的位置也與各人當時在建築物內的樓層和位置相對應,還代表了遇難者的親人餐桌前的空椅子,同時代表兒童的椅子也比成人的要小。這些椅子的對面則是「倖存者之樹」,這棵樹原本是默拉聯邦大樓的一道景觀,經歷這場爆炸和火災後仍然頑強地存活下來。紀念館還保有大樓沒有受損的部分地基,讓遊客可以看到爆炸的破壞程度。經俄克拉荷馬城紀念基金會點算,人們一共在用鏈條圍繞的爆炸現場周圍留下了超過80萬件個人物品作紀念,這些紀念品如今都轉移到了紀念堂的西部邊緣。紀念堂北面則是紀念樓。[182]

舊聖約瑟夫大教堂

[編輯]

紀念堂臨近的角落有一尊由舊聖約瑟夫大教堂豎立,題為「And Jesus Wept」(意為「耶穌哭了」)的雕塑,聖約瑟夫是俄克拉荷馬城的第一座由磚頭和砂漿建造的教堂,1995年4月19日的爆炸幾乎將之徹底摧毀[183][184]。不過,這座雕像並不是紀念堂的一部分[185]

紀念活動

[編輯]

俄克拉荷馬城每年都會為這起爆炸案的死難者舉行紀念活動。一年一度的紀念馬拉松比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參賽,運動員也可以對受害者提供援助[186][187]。2005年俄克拉荷馬州在爆炸案發生十周年之際舉行了持續24天的活動,其中還包括一個從4月17日到24日,為期一星期的「國家希望之周」系列活動[188][189]。像往年一樣,十周年的紀念活動以上午9點02分進行的儀式開始,標誌着炸彈爆炸的瞬間,然後是168秒的默哀,代表168名死難者。儀式中還會由兒童念出死難者名單,兒童則代表着俄克拉荷馬城的未來[190]

副總統迪克·切尼,前總統克林頓,俄克拉荷馬州長布拉德·亨利和爆炸案發生時擔任州長的弗蘭克·基廷以及其他政要出席了儀式並致辭強調「善良戰勝邪惡」[191]。死難者的親屬和爆炸案的倖存者也參加了在俄克拉荷馬城第一聯合衛理公會教堂舉行的儀式[192]

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在一份周年紀念活動的書面聲明中寫下了筆記,其中呼應了他於2001年同意對麥克維執行死刑時的講話:「對於這起犯罪的倖存者和失去親人的家庭們來說,痛苦仍然在繼續。」[193]。布什獲得了邀請,但未能出席紀念儀式,因為他當時正前往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揭幕,切尼代表他出席了儀式[191]

相關戲劇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Victims of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USA Today. Associated Press. 2001-06-20 [2014-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5). 
  2. ^ 2.0 2.1 Shariat, Sheryll; Sue Mallonee and Shelli Stephens-Stidham. Summary of Reportable Injuries in Oklahoma. Oklahoma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1998-12 [200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0). 
  3. ^ 3.0 3.1 3.2 3.3 3.4 Oklahoma City Police Department Alfred P. Murrah Federal Building Bombing After Action Report (PDF). Terrorism Info: 58. [2008-12-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12-18). 
  4. ^ 4.0 4.1 4.2 Case Study 30: Preventing glass from becoming a lethal weapon. Safety Solutions Online. [2007-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3). 
  5. ^ 5.0 5.1 Hewitt, Christopher. Understanding Terrorism in America: from the Klan to al Qaeda. Routledge. 2003: 106 [2014-04-03]. ISBN 978-0-415-27765-5. 
  6. ^ 6.0 6.1 6.2 6.3 6.4 Responding to Terrorism Victims: Oklahoma City and Beyond: Chapter II: The Immediate Crisis Respons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2000-10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8). 
  7. ^ 7.0 7.1 FEMA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USAR) Summaries (PDF).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64. [2008-12-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12-18). 
  8. ^ 8.0 8.1 Timothy McVeigh is apprehended (Video, 3 minutes). NBC News Report. 1995-04-22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5). 
  9. ^ 9.0 9.1 Ottley, Ted. License Tag Snag. truTV. 2005-04-14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10. ^ 10.0 10.1 Witkin, Gordon; Karen Roebuck. Terrorist or Family Man? Terry Nichols goes on trial for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U.S. News & World Report. 1997-09-28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1. ^ 11.0 11.1 Feldman, Paul. Militia Groups Growing, Study Says Extremism: Despite negative publicity since Oklahoma bombing, membership has risen, Anti-Defamation League finds (Fee required). Los Angeles Times. 1995-06-18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2. ^ 12.0 12.1 McVeigh offers little remorse in letters. The Topeka Capital-Journal. Associated Press. 2001-06-10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3. ^ 13.0 13.1 13.2 Serano, Richard A. One of Ours: Timothy McVeigh and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8: 139–141. ISBN 0-393-02743-0. 
  14. ^ 14.0 14.1 Lessons learned, and not learned, 11 years later. MSNBC. Associated Press. 2006-04-16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5.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Hamm, Mark S. Apocalypse in Oklahoma. : 62–63 [2014-04-04]. ISBN 1-55553-30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8). 
  16. ^ 16.0 16.1 Doyle, Charles. Antiterrorism and Effective Death Penalty Act of 1996: A Summary. FAS. 1996-06-03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17. ^ Swickard, Joe. The Life Of Terry Nichols. The Seattle Times. 1995-05-11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18. ^ Bombing Trial. Online Focu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1997-05-13 [2011-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2). 
  19. ^ Johnson, Kevin. As Okla. City date nears, militias seen as gaining strength. USA Today. 2010-04-16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4). 
  20. ^ Means, Marianne. Search for meaning produces scapegoats. The Tampa Tribune (Fee required). 1996-04-20. 
  21. ^ Caesar, Ed. The British Waco survivors. The Sunday Times (London). 2008-12-14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22. ^ Baker, Al; Dave Eisenstadt, Paul Schwartzman, and Karen Ball. Revenge for Waco Strike Former Soldier is Charged in Okla. Bombing. New York Daily News. 1995-04-22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23. ^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Collins, James; Patrick E. Cole and Elaine Shannon. Oklahoma City: The Weight of Evidence. Time. 1997-04-28: 1–8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5). 
  24. ^ 24.0 24.1 McVeigh's Apr. 26 Letter to Fox News. Fox News. 2001-04-26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8). 
  25. ^ Russakoff, Dale; Serge F. Kovaleski. An Ordinary Boy's Extraordinary Rage. The Washington Post. 1995-07-02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26.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26.14 26.15 26.16 26.17 26.18 26.19 26.20 26.21 26.22 26.23 26.24 26.25 26.26 26.27 26.28 26.29 26.30 26.31 26.32 26.33 26.34 26.35 26.36 26.37 26.38 26.39 26.40 Michel, Lou; Dan Herbeck. American Terrorist. 2001. ISBN 0-06-039407-2. 
  27. ^ Thomas, Jo; Ronald Smothers. Oklahoma City Building Was Target Of Plot as Early as '83, Official Says.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0). 
  28. ^ White Supremacist Executed For Murdering 2 in Arkansas. The New York Times. 1995-04-21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29. ^ Lewis, Carol W. The Terror that Failed: Public Opin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Bombing in Oklahoma City (Registration require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0 May–June, 60 (3): 201–210 [2014-04-04]. doi:10.1111/0033-3352.000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30. ^ The McVeigh Tapes. 2010-04-19 [2014-04-04]. MSNBC.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The truck rental — $250. The fertilizer was about... it was either $250 or $500. The Nitromethane was the big cost. It was like $1,500. Actually, lemme see, 900, 2,700,... we're talking $3,500 there... Lets round it up. I just gave you the major expenses, so go to like five grand... what's five grand?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31. ^ Smith, Martin. McVeigh Chronology. Frontline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3). 
  32. ^ Scarpa Jr., Greg. AP Report of Possible Subcommittee Inquiry into Oklahoma City Bombing, Recent Intelligence Concerning (a) Involvement of FBI Informant; and (b) Imminent Threat (PDF). Forensic Intelligence International. [2014-04-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0-29). 
  33. ^ 33.0 33.1 33.2 Ottley, Ted. Imitating Turner. truTV.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34. ^ McCoy, Max. Timothy McVeigh and the neo-Nazi Bankrobbers. Fortean Times. 2004-11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6). 
  35. ^ AP: FBI suspected McVeigh link to supremacist robbers. USA Today. Associated Press. 2004-02-25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4). 
  36. ^ Evidence builds up against Nichols in trial. Boca Raton News. Associated Press. 1997-12-16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5). 
  37. ^ Thomas, Jo. Bomb Suspect Hid Cash, Ex-Wife Testifies. The New York Times. 1997-11-20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38. ^ 38.0 38.1 38.2 38.3 Thomas, Jo. For First Time, Woman Says McVeigh Told of Bomb Plan. The New York Times. 1996-04-30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39. ^ Florio, Gwen. McVeigh's Sister Takes the Stand Against Him He Spoke of Moving From Antigovernment Talk to Action, She Testified, and of Transporting Explosives.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97-05-06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1). 
  40. ^ Chronis, Peter. Key a 'stroke of genius'. Denver Post.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41. ^ Rita, Cosby; Clay Rawson and Peter Russo. G-Men Recall Hunting Down McVeigh, Nichols. Fox News. 2005-04-15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42. ^ 42.0 42.1 Rogers, J. David; Keith D. Koper. Som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Forensic Seismology (PDF).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35. [2014-04-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29). 
  43. ^ Tim, Talley. Man testifies axle of truck fell from sky after Oklahoma City bombing.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2004-04-15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3). 
  44. ^ A Study of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Homeland Security Television. 10:42 記錄於. 2006. 
  45. ^ Irving, Clive. In Their Name. 1995: 76. ISBN 0-679-44825-X. 
  46. ^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The Oklahoma Department of Civil Emergency Management After Action Report (PDF). Department of Central Services Central Printing Division: 77. 1996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1-21). 
  47. ^ City Of Oklahoma City Document Management. Final Report. 1996: 10–12. ISBN 0-87939-130-8. 
  48. ^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Irving, Clive. In Their Nam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5 [2014-04-04]. ISBN 0-679-4482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49. ^ 49.0 49.1 Responding to Terrorism Victims: Oklahoma City and Beyond: Chapter I, Bombing of the Alfred P. Murrah Federal Building.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2000-10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8). 
  50. ^ Mlakar, Sr., Paul F.; W. Gene Corley, Mete A. Sozen, Charles H. Thornton.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Analysis of Blast Damage to the Murrah Building.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1998-08, 12 (3): 113–119. doi:10.1061/(ASCE)0887-3828(1998)12:3(113). 
  51. ^ Holzer, T. L.; Joe B. Fletcher, Gary S. Fuis, Trond Ryberg, Thomas M. Brocher, and Christopher M. Dietel. Seismograms Offer Insight into Oklahoma City Bombing.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96, 77 (41): 393, 396–397 [2014-04-04]. doi:10.1029/96EO002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8). 
  52. ^ Library Factfiles: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The Indianapolis Star. 2004-08-09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2). 
  53. ^ Crogan, Jim. Secrets of Timothy McVeigh. LA Weekly. 2004-03-24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7). 
  54. ^ 54.0 54.1 Zucchino, David. Tracing a Trail to Destruction; The Clues from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Have Led to; A Small Circle of Malcontents – Not a Wide Network (Fee required).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95-05-14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55. ^ Morava, Kim. Trooper who arrested Timothy McVeigh shares story. Lerner Newspapers (Shawnee News-Star). 2009-02-24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2). 
  56. ^ 56.0 56.1 Turning to evidence: axle and fingerprints. Kingman Daily Miner. Associated Press. 1997-04-21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5). TNT at $5 a stick. Need more. 
  57. ^ 57.0 57.1 Ottley, Ted. Innocence Lost. truTV. 2005-04-14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7). 
  58. ^ April 22, 1995 Bomb Suspect Charged. The Oklahoman. 1995-04-22. 
  59. ^ A Study of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Homeland Security Television. 11:07 記錄於. 2006. 
  60. ^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Case: The Second Trial. CourtTV News. [2009-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1). 
  61. ^ Michael Moore didn't libel bomber's brother, court says. USA Today. Associated Press. 2007-02-20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62. ^ Michel, Lou; Susan Schulman. McVeigh Tried to Have Ammo Mailed His Sister Picked Up Supply After Store Refused His Request to Ship It (Fee required). The Buffalo News. 1995-04-29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63. ^ Church, George J.; Patrick E. Cole. The Matter of Tim McVeigh. Time. 1995-08-14: 2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5). 
  64. ^ 64.0 64.1 Fuchs, Penny Bender. Jumping to Conclusions in Oklahoma City?.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199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65. ^ 65.0 65.1 Figley, Charles R. treating Compassion Fatigue. [2014-04-04]. ISBN 1-58391-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3). 
  66. ^ 66.0 66.1 66.2 66.3 April 19, 1995. World News Tonight With Peter Jennings. 第31季. 1995-04-19. ABC. 
  67. ^ 67.0 67.1 67.2 Thomas, Jo. McVeigh Defense Team Suggests Real Bomber Was Killed in Blast.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97-05-23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68.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sign of Buildings to Resist Progressive Collapse (PDF).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005-01-25: 14 [2014-04-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24). 
  69. ^ 69.0 69.1 Mallonee, Sue; Sheryll Shariat, Gail Stennies, Rick Waxweiler, David Hogan, and Fred Jordan. Physical Injuries and Fatalities Resulting From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6-08-07, 276 (5): 382–387 [2014-04-04]. PMID 8683816. doi:10.1001/jama.276.5.3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5). 
  70. ^ Romano, Lois. Prosecutors Seek Death For Nichols. The Washington Post. 1997-12-30: A3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71. ^ 71.0 71.1 Eddy, Mark. April 19, 1995. The Denver Post.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72. ^ 72.0 72.1 72.2 Winthrop, Jim.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Immediate Response Authority and Other Military Assistance to Civil Authority (MACA). The Army Lawyer. 1997-07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73. ^ 73.0 73.1 73.2 Davis, G. Victims by the Hundreds: EMS Response and Command. Fire Engineering. 1995, 148 (10): 98–107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5). 
  74. ^ 74.0 74.1 Giordano, Geraldine.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New York: Th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Inc. 2003. ISBN 0-8239-3655-4. 
  75. ^ Ottley, Ted.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Bad Day Dawning. truTV. 2005-04-14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5). 
  76. ^ 76.0 76.1 76.2 Solomon, John. Gov't had missile in Murrah Building. Associated Press. 2002-09-26 [2014-04-05]. (原始內容 (Registration required)存檔於2012-11-04). 
  77. ^ Talley, Tim. Nichols Jury Hears Recording of Bombing. HighBeam Research. Associated Press. 2004-04-23 [2014-04-05]. (原始內容 (Registration required)存檔於2011-02-27). 
  78. ^ Driver, Don; Marty Sabota. Rescuers search through chill for a miracle (Registration required). San Antonio Express-News. 1995-04-23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79. ^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Linenthal, Edward. The Unfinished Bombing: Oklahoma City in American Mem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14-04-05]. ISBN 0-19-51610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 
  80. ^ 80.0 80.1 Stickney, Brandom M. All-American Monster. ISBN 1-57392-088-6. 
  81. ^ Candiotti, Susan. Federal Building Demolition. CNN Interactive. 1995-05-23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9). 
  82. ^ $10 million collected for bombing victims. The Pantagraph. Associated Press. 1995-06-05. 
  83. ^ San Diego Blood Bank History. San Diego Blood Bank.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84. ^ Heinrich, Janet. Maintaining an Adequate Blood Supply Is Key to Emergency Preparedness (PDF).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2002-09-10 [2014-04-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24). 
  85. ^ Keating, Frank. Where Terrorists Belong.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99-08-3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86. ^ 86.0 86.1 Witt, Howard. Torment lingers in OK City. Chicago Tribune. 2005-04-17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9). 
  87. ^ Meet Our President/CEO. Goodwill Industries.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2). 
  88. ^ 88.0 88.1 88.2 88.3 Friend, Foe United in Vilifying Attack Reaction: Compassion for victims' families, disgust at blast's callousness run as common threads through world leaders' responses (Fee required). Los Angeles Times. 1995-04-2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5). 
  89. ^ 89.0 89.1 'How Deeply We Share the Sorrow' Rabin Also Offers Help; Boutros-Ghali Condemns 'Cowardly Attack'. St. Louis Post-Dispatch. 1995-04-20. 
  90. ^ A Mother's Pain For Ever Frozen in Time. The Star. Associated Press. 2005-04-19. 
  91. ^ 91.0 91.1 FBI: McVeigh knew children would be killed in OKC blast. CNN. 2001-03-29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0). If I had known there was an entire day-care center, it might have given me pause to switch targets. That's a large amount of collateral damage. 
  92. ^ Schoenburg, Bernard. McVeigh prosecutor: Focus on victims of Oklahoma City bombing. The State Journal-Register.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0). 
  93. ^ 93.0 93.1 93.2 93.3 Sturken, Marita. Tourists of History.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14-04-05]. ISBN 0-8223-4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94. ^ 1996 Pulitzer Prizes-Spot News Photography. Pulitzer Prize.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95. ^ Pfefferbaum, Betty. The impact of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on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Fee required). Military Medicine. 2009-04-23, 166 (12): 49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9). 
  96. ^ Pfefferbaum, Betty; Sconzo, Guy M. Flynn, Brian W. Kearns, Lauri J. Doughty, Debby E. Gurwitch, Robin H. Nixon, Sara Jo Nawaz, Shajitha. Case Finding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Childre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Journal of Behavioral Health Services & Research. 2003, 30 (2): 215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5). 
  97. ^ Leland, John. The orphans of Oklahoma City. Newsweek. 1996-04-22, 127 (17): 40 [2012-11-27]. [永久失效連結]
  98. ^ 98.0 98.1 Loe, Victoria. Berlin-Based Team's Design Chosen for Bomb Memorial; Winning Entry Evokes Images of Reflection, Hope (Fee required).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1997-07-05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99. ^ Martin, Gary. President demands execution for bombers (Fee required). San Antonio Express-News. 1995-04-24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100. ^ Thomma, Steven. With his swift response, Clinton grabs center stag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95-04-23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5). 
  101. ^ Gore Vidal. Perpetual War for Perpetual Peace (PDF). Nation Books. 2002: 1, 81 [2014-04-05]. ISBN 978-156025405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4-05). 
  102. ^ Kellner, Douglas. Guys and Guns Amok. : 102 [2014-04-05]. ISBN 1-59451-49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5). 
  103. ^ Progler, J.A. The Utility of Islamic Imagery in the West. Al-Tawhid.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8). 
  104. ^ Johnson, David. At Least 31 Are Dead, Scores Are Missing After Car Bomb Attack in Oklahoma City Wrecks 9-Story Federal Building. : 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105. ^ Miller, Kyle. United We Stood (PDF). : 1–19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4-05). 
  106. ^ Paul. Common Stereotypes. : 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2). 
  107. ^ Kifner, John. June 11–17: John Doe No. 2; A Dragnet Leads Down One More Blind Alley. The New York Times. 1995-07-18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108. ^ 108.0 108.1 Krall, Jay. Conspiracy buffs see Padilla, Oklahoma City link. Chicago Sun-Times. 2002-06-18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1) –透過HighBeam Research. 
  109. ^ Statement of Special Agent in Charge Danny Defenbaugh Regarding OKBOMB Documents (新聞稿). FBI. 2001-05-1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10. ^ Ostrow, Ronald. Chief of Oklahoma Bomb Probe Named Deputy Director at FBI. Los Angeles Times. 1995-08-09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5). 
  111. ^ Bombing trial moves to Denver. Gainesville Sun. Associated Press. 1996-02-2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5). 
  112. ^ 112.0 112.1 Wright, Stuart A. Patriots, Politics, and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521-87264-5. 
  113. ^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Linder, Douglas O.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 The Trial of Timothy McVeigh. Famous Trials: Oklahoma City Bombing Trial.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 2006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114. ^ Petition for Writ of Mandamus of Petitioner-Defendant, Timothy James McVeigh and Brief in Support. Case No. 96-CR-68-M.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Tenth Circuit. 1997-03-25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15. ^ Johnston, David. Leg in the Oklahoma City Rubble Was That of a Black Woman.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95-08-3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116. ^ Miller, Richard Earl. Writing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New York: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2005: 100 [2014-04-05]. ISBN 0-8229-588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6). 
  117. ^ U.S. v. McVeigh. Oklahoma State Courts Network.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 
  118. ^ Eddy, Mark; George Lane, Howard Pankratz, Steven Wilmsen. Guilty on Every Count. The Denver Post. 1997-07-03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7). 
  119. ^ Pellegrini, Frank. McVeigh Given Death Penalty. Time.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5). 
  120. ^ Bierbauer, Charles; Susan Candiotti, Gina London, and Terry Frieden. McVeigh execution rescheduled for June 11. CNN. 2001-05-1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7). 
  121. ^ Judge Won't Delay McVeigh Execution. The Washington Post. Associated Press. 2001-06-06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 
  122. ^ Mears, Bill. Bush approves execution of Army private. CNN. 2008-07-28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8). 
  123. ^ McVeigh Execution: A "completion of justice". CNN. 2001-06-1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1). 
  124. ^ Day of Reckoning (execution of Timothy McVeigh) (Video). NBC News Report. 2001-06-1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125. ^ Frieden, Terry. Okla. families can watch McVeigh execution on TV. CNN. 2011-04-12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 
  126. ^ Thomas, Jo. December 21–27; Nichols Found Guilty In Oklahoma City Case. The New York Times. 1997-12-28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127. ^ Davey, Monica. Nichols found guilty of murder.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4-05-27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5). 
  128. ^ Talley, Tim. Nichols gets 161 life sentences. The Register-Guard. 2004-08-10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5). 
  129. ^ FBI: Explosives Found in Nichols' Old Home. Fox News. Associated Press. 2005-04-02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0). 
  130. ^ Bennett, Brian. Where Moussaoui Is Likely to Spend Life in Prison. Time. 2006-05-04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5). 
  131. ^ Transcripts. CNN. 2006-01-20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32. ^ 12-Year Sentence Given Again to Witness in Oklahoma Bombing.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99-10-09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133. ^ Hamilton, Arnold. New life, identity await Fortier as he leaves prison.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HighBeam Research). 2006-01-18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 
  134. ^ Jo, Thomas. 'No Sympathy' for Dead Children, McVeigh Say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1-03-29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135. ^ Ottley, Ted. McVeigh in Good Spirits in Final Hours, June 11, 2001. crimelibrary. 2001-06-11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6). 
  136. ^ Kahn, Joseph. A Trend Toward Attacks That Emphasize Death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1-09-12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137. ^ Kifner, John. In Oklahoma City, remembrance time '95 bombing that killed 168 to be marked.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5-04-18 [2014-04-06]. (原始內容 (Registration required)存檔於2011-03-18) –透過HighBeam Research. 
  138. ^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Federal Building Security: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Public Building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mmittee on Transport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104th Congress, April 24, 1996. Interview with Dave Barram, Administrator of GSA, p. 6
  139. ^ Talley, Tim. Experts fear Oklahoma City bombing lessons forgotten.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2006-04-17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40. ^ Blejwas, Andrew; Anthony Griggs and Mark Potok. Almost 60 Terrorist Plots Uncovered in the U.S.: Terror From the Right. 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 2005 Summer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141. ^ MacQuarrie, Brian. Militias' era all but over, analysts say. The Boston Globe. 2005-04-19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02). 
  142. ^ The Enemy Within. BBC News. 2001-06-07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3). 
  143. ^ Cassell, Paul. Barbarians at the Gates? A Reply to the Critics of the Victims' Rights Amendment. Utah Law Review. 1999, 479 [2014-04-06]. [永久失效連結]
  144. ^ 144.0 144.1 Condon, Patrick. Bomb ingredient restricted in 2 states. The Boston Globe. 2004-06-12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 
  145. ^ Gray, Jerry. Senate Votes to Aid Tracing of Explosives. The New York Times. 1995-06-06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146. ^ Company Creates Hard-to-Ignite Fertilizer to Foil Bomb-Makers. Fox News. Associated Press. 2008-09-23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0). 
  147. ^ Honeywell Sulf-N ® 26: A New Fertilizer for a New World (PDF). Honeywell. 2011-07 [2014-04-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09). 
  148. ^ Alex Cameron. 15 Years Later: Time To Teach Students The Murrah Bombing?. NewsOn6. 2010-03-30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149. ^ Ed Vulliamy. Oklahoma: the day homegrown terror hit America. the Guardian. 2010-04-11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7). 
  150. ^ Jennifer Pierce. Governor Henry Signs Bill Making Murrah Bombing Required Learning. News9. 2010-04-06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6). 
  151. ^ 151.0 151.1 Ricky Maranon. Bill adds OKC bombing to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Oklahoma Daily. 2010-04-07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7). 
  152. ^ Manjoo, Farhad. Cityscape of fear. Salon.com. 2006-08-26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153. ^ Hill, John. Changing Place/Changing Times. Invisible Insurrection. 2004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54. ^ Duffy, Daintry. Hidden Strengths. CIO Magazine. 2003-12-09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155. ^ Safeguarding Building Perimeters For Bomb Attacks. Security Management Consulting.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56. ^ Dixon, David. Is Density Dangerous? The Architects' Obligations After the Towers Fell (PDF). Perspectives on Preparedness. 2002-10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24). 
  157. ^ Nadel, Barbara A. High-risk Buildings Placed In a Class All Their Own. Engineering News-Record. 2002-03-25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58. ^ Markon, Jerry. FBI's Fairfax Agents Packing For Pr. William. The Washington Post. 2006-10-25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 
  159. ^ WBDG Safe Committee. Security for Building Occupants and Assets. Whole Building Design Guide. 2008-10-31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60. ^ WBDG Safe Committee. Justice Department Issues Recommendations For Upgrading Federal Building Security.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1995-06-28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161. ^ Nadel, Barbara A. Oklahoma City: Security Civics Lessons 2 (4). Buildings.com. 2007-04 [2009-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8). 
  162. ^ Nadel, Barbara A. Designing for Security. Architectural Record.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6). 
  163. ^ The Bomb in Oklahoma City (Oklahoma City). Seconds From Disaster. 第1季. 2004-07-20.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164. ^ McVeigh Considered Assassination of Reno, Other Officials. Fox News. 2001-04-27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0). 
  165. ^ Vidal, Gore. The Meaning of Timothy McVeigh. Vanity Fair. 2001-09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1). 
  166. ^ Gibbons, Fiachra. Vidal Praises Oklahoma Bomber for Heroic Aims. London: guardian.co.uk. 2001-08-17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67. ^ Finkelman, Paul. Analogies: Was Timothy McVeigh Our John Brown?. History News Network. 2001-07-06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5). 
  168. ^ 168.0 168.1 Crothers, Lane. Rage on the Right: The American Militia Movement from Ruby Ridge to Homeland Securit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 135-136. ISBN 0-7425-2547-3. 
  169. ^ 169.0 169.1 Knight, Peter. Conspiracy Theories in American History: An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CA: ABC-CLIO. 2003: 554-555. ISBN 1-57607-812-4. 
  170. ^ Berger, J.M. Did Nichols and Yousef meet?. Intelwire.com.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 
  171. ^ Rohrabacher, Dana; Phaedra Dugan.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Was There A Foreign Connection? (PDF). Oversight and Investigations Subcommittee of the Hou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mittee. [2012-10-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0-04). 
  172. ^ Nichols' Lawyers Say Government Leaked Information to the Media. Rocky Mountain News (HighBeam Research). 1997-09-20 [2014-04-06]. (原始內容 (Registration required)存檔於2011-03-18). 
  173. ^ Call to reopen Oklahoma bomb case. BBC News. 2007-03-02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0). 
  174. ^ Oklahoma City Government Buildings Evacuated. CNN. 1995-04-19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9) –透過What Really Happened. 
  175. ^ 1 Introduc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176. ^ After Action Report: Alfred P. Murrah Federal Building Bombing, 19 April 1995 in Oklahoma City, Oklahoma (PDF). The Oklahoma Department of Civil Emergency Management.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1-21). 
  177. ^ Amy Donahue; Robert Tuohy. Lessons We Don't Learn: A Study of the Lessons of Disasters, Why We Repeat Them, and How We Can Learn Them. Homeland Security Affairs (NPS Center for Homeland Defense and Security). 2006-07, II (2)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4). 
  178. ^ 178.0 178.1 178.2 Yardley, Jim. Uneasily, Oklahoma City Welcomes Tourists. The New York Times. 2001-06-11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179. ^ 179.0 179.1 About the Designers. Oklahoma City National Memorial.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0). 
  180. ^ McLeod, Michael. Hundreds still live with scars of Oklahoma City bombing every day. The Orlando Sentinel. 2007-06-01 [2011-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9). 
  181. ^ Oklahoma City National Memorial.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3). 
  182. ^ White, Zachary. The Search For Redemption Following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Amending the Boundarie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Grief. San Diego: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1998: 70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183. ^ Oklahoma Historical Society. Oklahoma City.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Stillwater.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184. ^ Koetting, Thomas B. Compelled, They Come: Visitors To The Blast Site—Oklahoma City/One Year Later. The Seattle Times. 1996-04-16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85. ^ 'And Jesus Wept' Statue Vandalized. KOCO-TV. 2003-11-14 [2012-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5). 
  186. ^ Harper, Justin; Matt Patterson and Jason Kersey. 2007 Oklahoma City Memorial Marathon: Notebook (Fee required). The Oklahoman. 2007-04-30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87. ^ Tramel, Berry. Emotion makes Memorial different. The Oklahoman (HighBeam Research). 2006-04-29 [2009-04-29]. (原始內容 (Registration required)存檔於2009-04-29). 
  188. ^ Page, David. OKC Memorial plans 24 days of events to mark bombing anniversary. The Journal Record. 2005-01-06 [2009-04-29]. (原始內容 (Registration required)存檔於2009-04-29). 
  189. ^ AFGE Commemorates Oklahoma City Bombing (新聞稿). AFGE. 2005-04-06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5). 
  190. ^ Kurt, Kelly. Children's pain – Victims speak on bombing anniversary. The Portsmouth Herald.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9). 
  191. ^ 191.0 191.1 Vice President's Remarks at Day of Remembrance Ceremony (新聞稿). whitehouse.gov. 2005-04-19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192. ^ Oklahoma City Marks Bombing Anniversary. CNN. 2005-04-19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3). 
  193. ^ President's Statement on Tenth Anniversary of Oklahoma City Bombing (新聞稿). whitehouse.gov. 2005-04-19 [201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5). 

擴展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