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俄國駐塔城領事館

座標46°44′55.302″N 82°58′38.37″E / 46.74869500°N 82.9773250°E / 46.74869500; 82.977325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俄國駐塔城領事館
原俄國駐塔城領事館水塔
概要
類型領事館
所屬國家/地區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塔城市
座標46°44′55.302″N 82°58′38.37″E / 46.74869500°N 82.9773250°E / 46.74869500; 82.9773250
啟用咸豐二年(1852年)
關閉1955年11月
機構資訊
轄區塔城地區
地圖
地圖
地圖
俄國駐塔城領事館在塔城市的所在地

俄國駐塔城領事館,後成為蘇聯駐塔城領事館,是是俄羅斯帝國蘇聯設立在新疆塔城道(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塔城市)的領事館。先後作為俄國和蘇聯的領事館歷經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期間經歷多次毀壞、關閉、重啟,直至1955年領事館被關閉。如今領事館建築還存有領事館俱樂部和水塔,位於塔城地區貝拉賓館內。

歷史

[編輯]

俄羅斯帝國時期

[編輯]

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簽訂後,俄羅斯帝國獲得設立領事館、通商免稅、駐兵保護貿易等權利。次年8月首任俄國駐塔城領事明常上任,並開始籌建領事館。咸豐三年(1853年),領事館建成並交付使用。領事館建在塔爾巴哈台城東門外,與當地哈薩克貿易亭相鄰。領事館房間8間為領事(匡蘇勒)住房,5間為哥薩克(額哲庫)住房。咸豐五年(1855年),俄國駐塔城領事明常率人前往雅爾噶圖金礦,驅趕、殺害中國採金平民。此舉引發當地民憤,導致塔城貿易圈事件爆發,俄國駐塔城領事館被焚燒,明常等人逃離塔城。[書 1][書 2]

咸豐八年(1858年)十月,中俄簽訂《塔爾巴哈台議定賠償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需出資完成俄國駐塔城領事館的建設。次年八月,位於塔爾巴哈台城西北角的新領事館建設完成。新建的俄國駐塔城領事館房間21間為領事住房,13間為蘇克喱塔拉(秘書)住房。同治三年(1864年),同治新疆回亂在新疆爆發,清政府對新疆的治理崩潰。次年,俄國駐塔城領事館被反清的回民軍隊燒毀。[書 1][書 2]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中俄於光緒九年(1883年)二月簽訂《中俄議定塔爾巴哈台俄屬商人貿易地址條約》,條約規定第三次開設俄國駐塔城領事館。新的俄國駐塔城領事館位於塔爾巴哈台城東北角。新建的俄國駐塔城領事館較前兩處更大,東面一百九十四丈(669.3米),南面一百二十二丈(420.9米),北面二百八十八丈(993.6米)。條約還規定,領事館建成十年後可擴建。[書 1][書 3]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因俄商私運晉茶至塔城的邊境並倒灌中國邊境,俄國駐塔城領事在中方抗爭下,將倒灌邊境茶箱的三分之一充公。此後俄國駐塔城領事和塔城中俄通商局籌議制定對塔城地區運茶限制的運茶章程八條。[書 2]

蘇維埃俄國時期

[編輯]

俄國十月革命後,蘇維埃俄國成立。民國七年(1918年)4月,蘇維埃俄國外務人民委員會俄語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по иностранным делам РСФСР致電北洋政府外交部,宣布將舊政府駐華外交代表和領事革職,並任命國里賀駐塔城領事。5月5日,新任命的駐塔城領事國里賀率25名衛兵抵達俄屬葦塘子(巴克特)準備前往塔城上任。5月21日,中國政府回蘇俄蘇維埃俄國外務人民委員會,稱北洋政府尚未承認俄國蘇維埃政府,改派領事一事應從緩。5月26日,國里賀致電主政新疆的楊增新,希望楊增新能准其帶兵前往塔城就任。然而6月23日,俄羅斯帝國駐塔城領事哆勒布哲福派人將蘇維埃俄國任命的駐塔城領事國里賀暗殺。至此,俄國蘇維埃政府開設蘇維埃俄國駐塔城領事館的嘗試失敗。[書 1][書 3]

自1919年起,蘇維埃俄國連續三次發表《蘇俄對華宣言》,稱放棄俄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放棄中國境內租界、廢除簽訂不平等條約等。於是北洋政府於1920年9月發布大總統令,宣布取消原俄國駐華公使、駐華領事館人員資格。在新疆,蘇俄要求引渡俄羅斯帝國駐塔城領事哆勒布哲福和進入新疆的帝國敗兵,楊增新派出代表曾以不便引渡作答覆。然而由於進入新疆的俄羅斯帝國軍隊首領巴奇赤準備在塔城謀亂,楊增新無法獨自應對,繼而同意蘇俄紅軍進入新疆對巴奇赤部進行圍剿。在巴奇赤和追擊的紅軍離境後,11月中華民國新疆省塔城道尹張健將北洋政府命令照會俄國駐塔城領事哆勒布哲福。哆勒布哲福在將領事館卷宗、房屋、公物列三份表交給中華民國新疆省塔城道後,離開塔城。至此俄羅斯帝國時期的俄國駐塔城領事館正式關閉。[書 3]

蘇聯時期

[編輯]

民國十三年(1924年),中蘇簽訂《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中華民國與蘇聯正式建交,雙方達成在新疆和蘇聯互設五個領事機構的協議。民國十四年(1925年),蘇聯在原俄國駐塔城領事館館址上開設蘇聯駐塔城領事館。領事館新建後,占地面積17700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1929平方米,共有49間辦公用房,31間住房。院內有超過240棵各種樹木。[書 1][書 3]三區革命時期,中國國民黨塔城專員平戎在和蘇聯駐塔城領事館交涉後,離開新疆進入蘇聯。[書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聯駐塔城領事館得以保留並繼續開展工作。別列也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首任駐塔城領事,並延續了蘇領館人員出入中國邊卡不停車、不登記的舊例。直至1952年9月,巴拉姆靜任蘇聯駐塔城領事後,在塔城專區專署交涉的情況下,才開始在中國邊卡停車登記蘇領館人員、車輛。1955年11月,蘇聯關閉駐塔城領事館。12月6日,在蘇聯代表、最後一任蘇聯駐塔城領事羅曼楚克·彼得·基里羅維奇和中方代表、塔城地區專員卡納格托夫·鐵里木哈買提·阿合買托維奇(副專員代理)簽訂《蘇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塔城縣三不動產交文據》,文據附單所列財產交由塔城專區專署使用。相關業務移交蘇聯駐伊犁領事館[書 2]

近處建築為原俄國住塔城領事館俱樂部,現塔城地區貝拉賓館宴會廳,方向自東向西

非領事館時期

[編輯]

領事館關閉後,相關建築曾作為中國共產黨塔城地區委員會辦公室所在地,之後長期作為塔城地區賓館使用。[書 5]

建築

[編輯]

俄國駐塔城領事館現為塔城地區貝拉賓館[a]所在地,留存有20世紀20-30年代修建的領事館俱樂部和水塔建築。兩棟領事館建築在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被建檔。俄國駐塔城領事館俱樂部東側為賓館貴賓樓,西側與賓館主體建築相連,南側為停車場,東南側是原俄國駐塔城領事館水塔。俱樂部平面大致呈長方形,南北長26米有餘,東西寬超過9米,高15米,通高6.5米,牆厚超過0.8米。建筑西側因為與賓館大樓相連,難以辨別;東側外牆基本保留原建築風格。西側窗戶均被封堵,東側原有的6扇窗戶除1扇被封堵外,其餘5扇被改造為塑鋼窗,南側加蓋有6米長的門廳。如今的俱樂部作為賓館宴會廳使用。[書 6][書 5]

原俄國駐塔城領事館水塔塔高16米,共分7層,逐層向內收縮變小,最底層東西長5.5米,南北長5.6米,每層高接近2米,水塔牆厚約1米。砌成水塔的紅磚規格為24厘米×12厘米×5厘米。水塔頂部主要為鐵皮製作,其上有木質小塔頂。水塔自上而下有3個60厘米×90厘米的窗戶。水塔依舊在使用,因為紅磚的風化,部分牆磚破碎。[書 6]2014年,原俄國駐塔城領事館水塔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網 2]

俄、蘇駐塔城領事

[編輯]
時期[刊 1][書 2][書 1] 姓名 任職時間 備註
俄羅斯帝國時期 明常 1852年-1855年 俄文名:А. А. 塔塔林諾夫俄語Татарин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еевич(А. А. Тата́ринов),首任俄國駐塔城領事。1840年代隨東正教北京傳道團前往北京,在京期間習得漢語和滿語。回俄國後就職外交部,咸豐元年(1851年)奉命前往伊犁,參與《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的談判與簽訂。出任俄國駐塔城領事後,籌建領事館。參與組織塔城貿易圈事件的導火索——殺害金礦礦工一事。
孔琪庭 1859年-1865年 俄文名:К. А. 斯卡契科夫俄語Скачков, Константин Андрианович(К. А. Скачков),或被譯作孔氣[書 2]/孔會[書 1]。曾多年在北京任外交官,回國後任外交部亞洲司官員。任俄國駐塔城領事後,參與《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的談判。
巴勒喀什·巴爾喀什 1882年-1891年 俄文名:鮑戈亞夫連斯基(Н. Б. Богоявленский)曾為俄國外交部職員,著有《長城外的中國西部地區》。任俄國駐塔城領事後,參與《中俄塔爾巴哈台西南界約》《中俄議定塔城俄屬商人貿易地址條約》的談判、租借巴爾魯克山的談判。
寶德林 1891年-1893年 原為俄國外交部翻譯官。任俄國駐塔城領事後,參與歸還租借期滿的巴爾魯克山的談判。任內病死。
柏羅典 1893年-1896年 伯勒滿,任俄國駐塔城領事後,參與歸還租借期滿的巴爾魯克山的談判、《中俄收回巴爾魯克山文約》的簽訂。
索科福 1897年-1911年
哆勒布哲福 1911年-1920年 俄國駐塔城領事館關閉後離任。
蘇聯時期 普□□□ 1925年-1927年
波羅沃伊 1927年-?
愛信 ?-?
高里洛夫 ?-1942年
達巴申 1942年-1943年
巴列也夫 ?-1952年
波羅木丁 1952年-1954年
羅曼楚克·彼得·基里羅維奇 1954年-1955年

機構設置情況

[編輯]

俄國駐塔城領事館建立之初設領事、副領事。到了光緒七年(1881年),領事館除領事外,還有幫辦領事1人,翻譯官1人,書記官1人,醫官1人,護衛馬隊武官1人,隊兵100人。附屬學校1所,設漢蒙回文教習各1人。還附設郵政局1所,電報局1所,道勝銀行1所。而清末領事館駐兵最多超過千人。[1]

注釋

[編輯]
  1. ^ 原塔城地區賓館[網 1]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書目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塔城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塔城地区志.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7: 648–651. ISBN 7-228-03947-5. 
  2. ^ 2.0 2.1 2.2 2.3 2.4 2.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疆通志·外事志》編纂委員會編編. 新疆通志.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5: 60–61. ISBN 7-228-03800-2. 
  3. ^ 3.0 3.1 3.2 3.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 伊宁市文史资料 第10辑. 1994: 122–131. 
  4. ^ 徐玉圻主編; 新疆三區革命史編寫組編. 新疆三区革命史.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8: 75. ISBN 7-105-03219-7. 
  5. ^ 5.0 5.1 賀振平編著. 塔城记忆. 五家渠: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版社. 2011: 153. ISBN 978-7-80756-309-9. 
  6. ^ 6.0 6.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 (編). 不可移动的文物·塔城地区(卷1). 烏魯木齊: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5: 114–116. ISBN 978-7-5469-6639-7. 
網站
  1. ^ 塔城地区贝拉宾馆有限责任公司.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2023-08-04]. 
  2. ^ 关于公布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 2014-03-13 [202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2). 
期刊
  1. ^ 房建昌. 近代俄苏英美三国驻新疆总领事馆及领事馆的渊源和历任总领事及领事考——兼论外交机构的沿革及其主要活动. 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74–82. 
  1. ^ 趙劍鋒. 晚清俄国驻新疆领事馆考述.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 42 (4): 64–67. doi:10.13568/j.cnki.issn1000-2820.2014.0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