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俾斯麥侯爵號裝甲巡洋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俾斯麥侯爵號
艦名出處 奧托·馮·俾斯麥
建造方 基爾帝國船廠
鋪設龍骨 1896年4月
下水日期 1897年9月25日
入役日期 1900年4月1日
除籍日 1919年6月17日
結局 1919-1920年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船級 獨級艦
船型 裝甲巡洋艦大巡洋艦
排水量
  • 設計:10690噸
  • 滿載:11461噸
船長 127米
型寬 20.40米
吃水 7.80米
動力輸出 13500匹指示馬力
動力來源 三軸,三台三脹蒸汽機
船速 18.7節
續航力 3230海里以12節
乘員 621人
武器裝備
裝甲

俾斯麥侯爵號[1](德語:SMS Fürst Bismarck[註 1])是德國的第一艘裝甲巡洋艦,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於二十世紀之交單獨德語Einzelschiff建造,並為紀念首任德國宰相——奧托·馮·俾斯麥侯爵德語Fürst而命名。其設計較此前的維多利亞·路易絲級防護巡洋艦有所改進,體積顯著增大,武器裝備也更好。

俾斯麥侯爵號主要是用於執行殖民地任務,並作為東亞分艦隊的一員服役直至1909年被替換,然後返回德國。艦隻於1910年至1914年間進行了重建,而當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它曾被短暫地用作岸防艦。事實證明俾斯麥侯爵號無法勝任這項任務,因此它退出現役,在戰爭結束前一直擔任工程師的教練船。艦隻於1919年除籍並最終出售拆解。

設計

[編輯]
俾斯麥侯爵號通過威廉皇帝運河

俾斯麥侯爵號是在英德海軍造艦競賽開始之前設計的。海軍上將弗里德里希·馮·霍爾曼德語Friedrich von Hollmann是當時主管國家海軍辦公室的國務大臣。鑑於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導地位,以及在他看來與之競爭是不現實的,霍爾曼設想了一個基於德國海域打造、由魚雷艇岸防艦組成的小型艦隊。除此之外,還將有一些巡洋艦作為補充,用於包括通商保護在內的海外值勤。[2]

作為德意志帝國海軍設計的第一艘裝甲巡洋艦,俾斯麥侯爵號是維多利亞·路易絲級防護巡洋艦的增大版本,其排水量幾乎是前級的兩倍,武器也更加強大。艦隻計劃供海外使用,特別是用作支持德國設於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殖民地。儘管遭到強烈的政治反對,這艘新艦還是得到了帝國議會的批准,並於1896年4月以「萊比錫代艦(Ersatz Leipzig)」為代號在基爾帝國船廠開始架設龍骨。至1900年4月1日,即奧托·馮·俾斯麥誕辰85周年之際,俾斯麥侯爵號正式投入使用,共計斥資1894.5萬黃金馬克[3]

俾斯麥侯爵號在建造之初被歸類為「一等巡洋艦(Kreuzer I. Classe)」,而此前建造的奧古斯塔皇后號和維多利亞·路易絲級等五艘大型巡洋艦則被歸類為「二等巡洋艦(Kreuzer II. Classe)」。隨着此後建造的海因里希親王號引用了《艦隊法》所規定的新類別「大巡洋艦」,這一類別也追溯轉用至包括俾斯麥侯爵號在內的既有艦隻。

整體特徵

[編輯]

俾斯麥侯爵號的水線長度全長分別為125.7公尺(412英尺5英寸)和127公尺(416英尺8英寸),有20.4公尺(66英尺11英寸)的舷寬,以及7.80公尺(25英尺7英寸)的前吃水和8.46公尺(27英尺9英寸)的後吃水。它的設計排水量為10,690公噸(10,520長噸),滿載排水量則可達11,461公噸(11,280長噸)。[4]俾斯麥侯爵號被視為非常優秀的遠洋船具;對掌舵指令的反應十分靈敏。然而,在高速航行的狀態下,艦隻會出現嚴重的橫搖和振動問題。其穩心高度為0.72米(2英尺4英寸)。[5]

船體採用橫向和縱向鋼框架構造;外牆由單層木板組成,表面再覆以延伸至水線上方.95公尺(3英尺1英寸)的芒茨合金英語Muntz metal包板,以防止積垢英語fouling。艦隻的下部,包括艦艏和艦艉的下部,都以鍍銅船殼板覆蓋。艦隻分為十二個水密艙室和一個占龍骨長度比重為59%的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5]

機械裝置

[編輯]

俾斯麥侯爵號的推進系統由三台立式四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所組成。它們由柏林日耳曼尼亞機械工程公司(Maschinenbau-AG „Germania“)生產的四台桑尼克羅夫特德語John I. Thornycroft & Company鍋爐和八台圓筒鍋爐提供動力。其中桑尼克羅夫特鍋爐各有兩個燃燒室英語Firebox (steam engine),共計八個;而圓筒鍋爐各設四個燃燒室,共計三十二個。三台蒸汽機各負責驅動一副三葉螺旋槳。中心槳的直徑為4.4公尺(14英尺5英寸),兩個外槳則略大,直徑為4.8公尺(15英尺9英寸)。推進系統的額定功率為13,500匹指示馬力(10,100千瓦特),最高速度為18(33公里每小時)。在試驗中,蒸汽機曾被推至最高13,622匹指示馬力(10,158千瓦特),但仍然只能維持18節的最高速度。電力由五台發電機供應,可在110伏特的電壓下輸出325千瓦特(436匹馬力)的總電功率。[5]

裝甲保護

[編輯]
俾斯麥侯爵號於1902年的石板畫

俾斯麥侯爵號的裝甲由克虜伯滲碳鋼英語Krupp armour組成,於某些情況下甚至比後來的設計更厚。裝甲帶在艦隻中部厚200公釐(7.9英寸),向艦隻兩端延伸則逐漸減弱至200公釐(7.9英寸)。在裝甲帶之後還設有100公釐(3.9英寸)厚的盾塊,用於保護艦隻的關鍵區域。主甲板和斜面分別有30公釐(1.2英寸)和50公釐(2.0英寸)厚。前司令塔具有200毫米厚的側部和40公釐(1.6英寸)厚的頂部;後司令塔則有100毫米的側面和30毫米厚的頂部。主炮炮塔有200毫米厚的側部和40毫米厚的頂部。150毫米炮的炮塔則有100毫米厚的側部和70公釐(2.8英寸)的炮擋英語gun shield廓裝炮英語Casemate也配有100毫米厚的擋板。[5]

相比之下,後續的裝甲巡洋艦設計——例如海因里希親王號僅設100毫米厚的裝甲帶和150毫米厚的炮塔側部裝甲[5]。即便是作為德國最後一艘裝甲巡洋艦的布呂歇爾號,也僅有一條180公釐(7.1英寸)厚的裝甲帶和180公釐(7.1英寸)厚的炮塔側部裝甲,儘管其整體防護範圍比俾斯麥侯爵號更為全面。[6]

武器裝備

[編輯]

俾斯麥侯爵號的主艦炮為四門24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24 cm SK L/40[註 2],它們安裝在分居中央艦艛一前一後的兩座Drh.L. C/98型雙聯裝炮塔[8]。炮管可降至-4度俯角和提升至30度仰角,最大射程為16,900公尺(18,500[5]。它們在發射140公斤(310英磅穿甲彈初速為690公尺每秒(2,300英尺每秒)。推進劑裝藥重43.35公斤(95.6英磅),並儲藏在黃銅表殼內。[8]艦隻共可貯存312發該類彈藥,其中每門配備78發[5]

副炮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包括有十二門架設於MPL型炮廓英語Casemate[註 3]內的15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0 naval gun[9]和十門結合了炮廓和炮擋安裝的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30 naval gun[5]。其中150毫米炮可提升至20度仰角,射程為13,700公尺(15,000碼);它們可以保持每分鐘4至5發的射速,並且每門配備有120發彈藥[9]。88毫米炮在發射10公斤(22英磅)炮彈時的初速為590公尺每秒(1,900英尺每秒),每門配備250發彈藥[10]。此外,俾斯麥侯爵號還安裝有六具450公釐(17.7英寸)魚雷發射管和十六枚魚雷;其中一具布設在艦艉的旋轉支架上,四具浸沒在舷側的水線英語Waterline下方,第六具則置於艦艏,同為浸沒式。[5]

服役歷史

[編輯]
俾斯麥侯爵號於馬尼拉

在完成海上試航後,俾斯麥侯爵號即被派往海外服役。它於1900年6月30日啟程前往東亞,在海軍少將庫爾特·馮·普里特維茨·翁德·加弗龍德語Curt von Prittwitz und Gaffron的率領下,連同運輸艦法蘭克福號德語Köln-Klasse (NDL)維杜金德號德語Willehad (Schiff)一起,於8月13日抵達青島,並將海軍陸戰隊的首批增援部隊帶到東亞。然後它繼續進入黃海加入東亞分艦隊,並於8月17日成為分艦隊司令、海軍中將菲利克斯·馮·本德曼德語Felix von Bendemann旗艦。由於義和團運動的爆發,俾斯麥侯爵號需要承擔各種國際維穩任務。[5]1902年2月12日,海軍中將理夏德·馮·蓋斯勒德語Richard von Geißler接任東亞分艦隊司令。他於1903年拜訪了日本明治天皇,並於8月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訪問俄國太平洋艦隊[11]隨着新式大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於1909年抵達青島並取代俾斯麥侯爵號擔任東亞分艦隊的新旗艦,後者受命返回德國[12]。在1909年6月抵達基爾後,艦隻退役,然後進入了一個漫長的現代化改造過程,一直持續至1914年,期間曾被用作魚雷艇教練船[13]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俾斯麥侯爵號獲重新啟用以進行海岸防衛值勤,但很快便又撤出現役。在戰爭餘下的時間裡,俾斯麥侯爵號都固定在基爾用作宿營船和工程師教練船。艦隻武器於1916年9月被完全拆除,並於1918年12月31日退役。在短暫被用作辦公船後,俾斯麥侯爵號於1919年6月17日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並出售,後於1920年在倫茨堡拆解報廢。[5]

注釋

[編輯]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2.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24 cm SK L/40。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40表示炮管長度,即40倍徑[7]
  3. ^ MPL(Mittel-Pivot-Lafette)表示「中心樞軸炮架」。[7]
引用
  1. ^ 劉楊,第6頁.
  2. ^ Padfield,第37頁.
  3. ^ Gardiner & Gray,第142頁.
  4. ^ Gröner,第48頁.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Gröner,第49頁.
  6. ^ Gröner,第53頁.
  7. ^ 7.0 7.1 Grießmer,第177頁.
  8. ^ 8.0 8.1 DiGiulian (24 cm/40).
  9. ^ 9.0 9.1 DiGiulian (15 cm/40).
  10. ^ DiGiulian (8.8 cm/30).
  11. ^ "Naval Notes — Germany",第1321頁.
  12. ^ Gröner,第52頁.
  13. ^ Gardiner,第254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