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切斯瓦夫·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切斯瓦夫·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

切斯瓦夫·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波蘭語Czesław Młot-Fijałkowski,1892年–1944年),波蘭軍官,銜至准將。

1892年4月14日,切斯瓦夫·菲亞烏科夫斯基在奧卡萊沃(現位於雷平縣,時屬俄羅斯帝國)出生。1912年,他從斯凱梅維采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畢業,離開波蘭會議王國,來到列日,就讀列日大學。他加入當地的波蘭步槍小隊組織,成為該組織比利時分支的首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回到波蘭,在1914年8月加入波蘭軍團。他投身前線,先在軍團第5步兵團指揮一個排,後來指揮一個連,最終指揮一個營。那時他獲得暱稱「姆沃特」(Młot,波蘭語中意為「鐵錘」),這個暱稱後來成為他的姓的一部分。1917年宣誓危機後,他被囚禁在貝尼亞米努夫,但在1918年5月被釋放,並被獲准加入波蘭軍,同時與波蘭軍事組織秘密合作。

早在1918年11月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便以上尉銜加入重建的波蘭陸軍,參與保衛切申西里西亞以抵禦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後來參與波烏戰爭。在被證實為少校後,他在1920年晉升為中校。菲亞烏科夫斯基在波蘇戰爭中擔當參謀職務,為期幾乎一年。1920年代末他成為駐紮在普烏圖斯克的第13步兵團指揮官,隨後晉升為上校。作為和平年代富有經驗的指揮官,他先後在波蘭第26步兵師(副指揮官;1926年-1928年)和波蘭第7步兵師(1928年-1929年)擔當指揮職務。1930年,他再次晉升為准將,並被委派到駐紮在沃姆扎波蘭第18步兵師,直到戰間期結束前,他一直指揮此師。

1939年,在動員準備與德國的戰爭時,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被任命為新成立的納雷夫集團軍指揮官,負責保衛波蘭在納雷夫河一線的邊界及其與立陶宛別布扎河一線的邊界。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麾下有兩個騎兵旅和2個步兵師(第11師與第33師),他命令他的手下偵測敵軍並偵查敵方領土。因此他的部隊成為波蘭保衛戰中唯一進入德國領土的波蘭軍隊。然而,1939年9月7日,駐紮在納雷夫集團軍以西的莫德林集團軍被迫不斷向南撤退,而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也受到同樣命令。但是,那時古德里安軍團成功擊敗波蘭第18步兵師,並對波軍形成側翼包抄之勢,波軍只能進行突破,而這樣做雙方都會受到非常大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騎兵旅倖存下來,並從那時起轉由齊格蒙特·波德霍爾斯基將軍指揮,而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成為前者幕僚的一員。

9月20日,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與波德霍爾斯基的混編軍一同抵達比亞沃維扎,而新編騎兵師「扎扎」也在那裡形成。它立即向南急行軍,以與其他在盧布林托馬舒夫盧貝爾斯基的波軍會合。9月29日,這支軍隊最終抵達維普日河地帶,並在那裡成為弗蘭齊謝克·克里伯格將軍指揮的波利西亞獨立集團軍一員。切斯瓦夫·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和這支部隊參與科茨克戰役,而這也是波蘭戰役最後一次大會戰。

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被德軍俘虜,隨後輾轉於各個德國戰俘營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中包括柯尼格斯泰因IV-B戰俘營穆爾瑙VII-A戰俘營,1944年4月17日,菲亞烏科夫斯基在穆爾瑙戰俘營去世。

榮譽勳章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總:
  1. (波蘭文) Artur Kuprianis. Generał brygady Czesław Młot-Fijałkowski (1892-1944). Warsaw: Trio. 2004: 304. ISBN 83-88542-82-6. 
  2. (波蘭文) Zbigniew R. Muszyński. Młot-Fijałkowski Czesław (1892-1944). Gazeta Wyborcza. January 2001, (2001–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