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沃夫戰役 (1939年)
外觀
利沃夫戰役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中德、蘇入侵波蘭的一部分 | |||||||
1939年利沃夫城內的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 | |||||||
| |||||||
參戰方 | |||||||
德國 蘇聯 | 波蘭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斐迪南·舍爾納 菲利普·戈利科夫 |
瓦迪斯瓦夫·朗納 弗朗西斯澤克·西科爾斯基 | ||||||
兵力 | |||||||
德軍: 第1山地師、第2山地師,第7步兵師一部、第5裝甲師一部 蘇軍: 第六軍 |
11個步兵營 5個砲兵台(主要為75釐米火炮) 2列裝甲火車 1個騎兵單位 1個工兵排及從其他地方撤至該城的小股部隊 | ||||||
傷亡與損失 | |||||||
德國第1山地師:484人戰死(其中116人來自第99山地步兵團) 超過926人負傷 超過608人患病 | 未知 |
利沃夫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陸軍在利沃夫抵抗德蘇兩軍的一場戰役。利沃夫被視作羅馬尼亞橋頭堡的關鍵城市,波方曾計劃不惜一切代價守衛城市。
1939年9月22日,波蘇兩方在溫尼基的郊區簽署投降協定。蘇聯紅軍接受了瓦迪斯瓦夫·朗納將軍提出的所有條件:守城波軍士兵和士官將獲准離開城市,接受蘇方登記後回家。軍官則獲準保留個人物品,之後離開波蘭,去到任何願意接納他們的國家。之後,蘇軍入城,並占領利沃夫。午後不久,蘇聯人就打破了投降協議,內務人民委員部開始逮捕所有波蘭軍官。後者先被押送至捷爾諾波爾,之後被送到俄國境內的多座古拉格,大部分人都被送進了舊比利斯克古拉格。波蘭軍官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將在1940年的卡廷大屠殺中被蘇方殺害[1]:84。
參考文獻
[編輯]- ^ Zaloga, S.J., 2002, Poland 1939,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Ltd., ISBN 978184176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