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劍川縣第一中學

座標26°32′04″N 99°53′54″E / 26.5345°N 99.8983°E / 26.5345; 99.898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6°32′04″N 99°53′54″E / 26.5345°N 99.8983°E / 26.5345; 99.8983

劍川縣第一中學
地址 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劍川縣金華鎮西門外街11號
郵遞區號671300
原名金華書院
州立高等小學堂
劍川縣立初級中學
劍川縣人民中學
雲南省劍川中學
劍川縣第四中學
類型公立普通高級中學
建校日期1938年
校園面積97畝[1]
建築面積20107.75平方米[1]
地圖

劍川縣第一中學,簡稱劍川一中,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縣城之西,金華山東北麓,是雲南省一級三等普通高級中學

劍川一中的前身為創辦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的金華書院;1905年降為州立高等小學堂;在此基礎上,1938年,劍川縣立初級中學成立;新中國成立後開辦高中,先後更名為劍川縣人民中學、雲南省劍川中學、劍川縣第四中學,最終定名劍川縣第一中學。[2][1][3]:174

歷史

[編輯]

金華書院

[編輯]

從廣義的教育而言,劍川屬於雲南省較早出現教育活動的地區。漢武帝時期劍川部落首領就已接觸漢文化。唐宋時期,漢文教育進入劍川地區,元代開始出現一定規模的私塾出現,各個階層已廣泛學習使用漢文。隨着佛教和儒學思想傳播以及漢族移民的遷入,劍川設館施教於寺觀廟宇的教育形式得到進一步發展,湧現出一批既熟知漢文又通曉梵文的師僧。明洪武初,明太祖平定大理後,採取了寓兵於農,移民實邊政策。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浙江寧波等籍的戍軍及家屬,先後來到劍川戍邊種地。從此,中原內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教育,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更深地對本地各民族產生了影響。對興教化,辦學校,育人才起到了扒動的作用,為設置學宮,書院創造了條件。[來源請求]

金華書院是劍川一中最早的前身,創辦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是劍川教育史上開辦時間早,持續年限長,文風素著,人才輩出頗具民族教育特色的一個書院。李元陽萬曆雲南通志》載,劍川州治所西南金華山,溪壑幽絕,林木密深,昔人以其地作院址,故名金華書院。後因舍榭鮮少,嚴冬風烈,加上交通不便,漸趨頹廢。至明朝隆慶三年(1568年)知州胥弦利用原土官府宅舊址,將書院移建金華山左麓(即今劍川一中校址)。書院於隆慶四年(1570年)之春興建,「告成於是歲之夏」。「金玉其躬,得門而入,華藻之筆,載道乃尊」是邑人趙藩為金華書院撰寫的大門楹聯。金華書院的辦學曾得到當時雲南幾位名家學者的支持指教。明隆慶年間,李元陽特撰《金華書院記》。楊慎與李元陽赴石寶山遊覽及在大理講學期間,學院學子紛紛受業其門下,得博約之教。清乾隆五十年(1789年)荔扉到劍川任州學正,親自出任金華書院山長。錢南園(錢豐)亦親筆為書院題贈楹聯。金華書院設山長一員,學長一員,總管一至二員。歷屆教學人員均為桑梓教育含辛茹苦,盡心盡力,頗多建樹。[3]:62

當時的「金華書院」就是「文獻名邦」的重要的標誌之一。明代李東儒,年方十九,一舉中雲南、貴州合闈解元;劍陽甲榜開先者楊鑰,任浙江樂清州官,御倭立大功,饋金拒不收,受到當地百姓稱頌;萬曆巳未年(1619年),「劍(劍川)之(赴京)試於春闈者三人,兩登正榜,一登付榜」(占雲南中進士四人的一半);楊棟朝上疏彈劾奸臣魏忠賢,段高選殉烈的事跡,在《明史》中均有記載。明末,趙炳龍在雲南文壇上顯露頭角,成為白族中有影響的一個詩人。清代文學家彭端淑寫過一篇《為學》,立意題旨與趙炳龍《喻游》一文相似,《為學》一文,世人所知,《喻游》知者甚少,長期淹沒,殊甚可惜。明末,劍川又出現了一個女詩人趙爾秀,其詩文至今仍存雲南省圖書館。清代的趙藩,以及近代的周忠岳趙式銘等亦頗有建樹,成為雲南有名望的人物。

金華書院還以藏書眾多而飲譽雲南,當時金華書院的藏書之多,版本之精良,為省內罕見。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特別詔令增加雲南各州縣進取文童額數。題准 「劍川州金華書院為向系大學」按府一級標準取童生20名,廩生30名,增生30名,三年兩貢。[3]:62

清末至1949年

[編輯]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廢科舉,興新學,清政府下令各府,直隸廳創立中學堂,劍川因系小州,未獲辦中學堂的資格,金華書院降格改為州立高等小學堂。第一任學堂校長是趙式銘。州立高等小學堂文風之盛,冠於麗江府各州縣,以致麗江知府提升學堂校長趙式銘到麗江府中學堂講學任教。特別突出的是,培養的學生,其文學造詣,寫作水平和書法功底不亞於高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1919年,五四運動影響波及全國,劍川也深受影響,改用白話文教學。

1925年,在地方有識之士的倡導下,當時的縣長在金華高等小學校內創辦了一個初中班,但隨後因為經費的問題,只辦了一個學期即告停辦。

1934年秋,在金華高等小學校里增辦了「劍川縣簡易師範班[3]:174,學制兩年,後改為四年。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大清華南開及私立華中大學等遷至雲南,對邊疆民族的教育水平推動很大。1938年春,由張丁達楊仲符等參加籌建,修葺金華高等小學校舍,添置設備,半年之後,正式創建「劍川縣立初級中學」,是年8月,開始招收學生,如期開學。之後,一些優秀的教師人才也來到這裡進行教學活動,例如英語教師張義昌香港大學英語系畢業,曾任麗江六屬聯合中學校長,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在白族學生中,培養了一批英語人才。

1949年後的發展

[編輯]

1949年8月1日,劍川縣政務委員會成立。接着選派歐陽占奎楊敦福等具體籌備劍川中學複課事宜。之後於9月1日正式複課。並批准改校名為 「劍川縣人民中學」(初中),歐陽占奎兼任校長,楊敦福任教務主任。1949年11月10日,雲南省教育廳發文確定全省公立中學名稱,「劍川縣人民中學」更名為「雲南省劍川中學」。

1951年春,經報省教育廳批准,劍川中學開辦完全中學。高一班開始招生,共招新生34名(其中女生5名)。劍川中學成為劍川第一所完全中學。1953年秋,麗江專區(當時劍川縣隸屬於麗江專區)教育行政部門撥款25萬元興建教學大樓,並於1954年6月建成,建築形式為宮殿式U字形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共16間,教學條件進一步得到了改善。

1957年11月,劍川中學全體教職工與縣級機關一起開展「反右派鬥爭」。50多天的運動,劃出「右派」2名,送往姜寅、賓川農場去「勞動教養」,另有4名給予「下放勞動改造」的錯誤處分。(1986年以後這些教師均先後得到平反並按照政策給予了安排)。

1958年9月,劍川、鄧川洱源三縣合併為一個縣,劍川中學改稱劍川縣第四中學

1958年秋,劍川四中停課支援「大煉鋼鐵銅」,學生按照軍事化要求,編成「遠征軍」開赴三甸箐。教師到馬登文筆山鐵廠勞動。此段過程長達4個月之久。1960年,全縣糧食減產,缺糧嚴重。劍川中學也受此影響,學生流動率高達30%,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1961年10月1日,劍川、洱源分縣,劍川縣恢復原建制,將五中拆並四中,復名劍川中學

1962年9月,根據云南省教育廳「人口不到十萬的縣不設高中」的規定,辦了十年並且頗有成效的劍川中學高中被迫再次停辦;初中新生只招了兩個班99名,為1951年以來招生最少的一年。

1966年6月27日,劍川中小學開始了「文化大革命」學習,開始進入長達十年的文革混亂時期,教學設備儀器遭到破壞,教學秩序被搞亂,導致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的下降。

1973年9月,改校名為「劍川縣第一中學」。[3]:174

1977年,「文革」結束,學校的秩序開始恢復。1977年10月,恢復高中招生文化考試。1978年8月,中斷四年的初中恢復招生,按照縣文教局劃定的招生區,招收尖子生兩班90名,學制三年。1979年9月,被定為縣重點中學[3]:174

2013年5月,被評為雲南省一級三等高級中學。[4]

知名校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1. ^ 1.0 1.1 1.2 《雲南教育大全》編委會編. 云南教育大全 单位卷. 昆明: 雲南教育出版社. 2007: 827. ISBN 978-7-5415-3288-7. 
  2. ^ 馬有良主編. 云南教育大观. 南寧: 廣西民族出版社. 1997: 937. ISBN 7-5363-3242-4. 
  3. ^ 3.0 3.1 3.2 3.3 3.4 3.5 劍川縣教育局編. 剑川县教育志.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4. ISBN 7-5367-0893-9. 
  4. ^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大理州年鉴 2014.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4: 548. ISBN 978-7-5367-6404-0.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