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吳蘊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蘊初(1891年9月29日—1953年10月15日),字葆元,男,江蘇省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區)人,中國氯鹼工業的創始人,化工實業家。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味精廠、廠、耐酸陶器廠、生產合成硝酸的工廠。

生平

[編輯]

1911年,畢業於上海兵工學堂,主修化學。1913年,於漢口漢冶萍公司,任漢陽鐵廠化驗師。1916年,任漢陽鐵廠磚廠廠長。漢陽兵工廠擔任理化課課長及製藥課課長。1919年,任漢口燮昌火柴廠工程師兼廠長。1920年,吳蘊初在上海創辦熾昌牛皮膠廠。

20世紀20年代,繼日本發明「味之素」之後,年輕的吳蘊初在自己的實驗室里從穀物中研製出了中國人自己的味精,即用小麥蛋白為原料加氫氧化鈉製成穀氨酸鈉。可是走出實驗室的吳蘊初卻處處碰壁,直到他遇見了浙江籍醬業大王張逸雲,正是張的獨具慧眼和鼎力出資,開創了民族工業資本與技術的完美結合,也將原本灰布長衫、埋頭在實驗室搞發明的化學家吳蘊初,造就成人人皆知的味精大王。

1923年,味精的字樣出現在張逸雲的連鎖店張氏醬園的門面上,「佛手」的廣告遍布上海大街小巷。天廚味精廠在市場飛快壯大,而真正的老闆張逸雲卻始終甘居幕後。當年的股份清單上,記載着吳蘊初占有10%的股份,其實他投入的5000銀圓全是張逸雲送的。同時,天廚的所有味精包裝上都標明「吳蘊初先生創製」。

1934年,張逸雲出資10萬銀圓為抗日捐贈了一架戰鬥機,卻在捐贈人一欄寫上了吳蘊初的名字,這架標有「天廚」二字的戰鬥機轟動了全國。此後,張、吳二人又攜手創辦起天原和天利化工廠,完成了天字號企業的成功構建。(3)

1928年,吳蘊初為中華化學工業會副理事長。1939年,任國民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資源委員會經濟部計劃委員會委員。為中華工業協會理事長、遷川工廠聯合會副理事長。

1949年,中國共產黨接管上海,吳蘊初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委員、上海市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全國工商聯籌備委員、上海市化工原料工業同業公會主任委員。1953年,吳蘊初被選為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分會副主任委員。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