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光
周智光 | |
---|---|
出生 | 不詳 唐朝 |
逝世 | 767年2月16日 唐朝華州 |
職業 | 同華節度使 |
周智光(生年不詳,卒於大曆二年正月十三甲子;即公元?—767年2月16日),籍貫不詳,唐朝同華節度使。為人桀驁不馴,與同僚不合,屢次擅自謀害朝廷命官,劫掠貢物。後陰謀發動叛亂,最後眾叛親離,被帳下部將所斬而失敗。
生平
[編輯]早年與初仕
[編輯]周智光出身卑賤,因而其籍貫、先世都付之闕如。早年因其騎射本領,從軍任俾將。魚朝恩任觀軍容使出鎮陝州時,周為其部將,與他十分親近。後魚朝恩屢次在代宗面前為他請賞,累封華州刺史[參1]、同華節度使及潼關防禦使[參2]、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參3][參4]
居功擅殺
[編輯]永泰元年九月(765年),僕固懷恩再次引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奴剌等部數十萬人入侵唐朝內地。九月己酉,為防備入侵,關中地區調整軍事部署,周智光屯同州。[參5][參6]九月底,周智光在澄城北部大破吐蕃軍,繳獲大量駝馬軍資。隨後,北逐敗軍至鄜州。周智光先前就與鄜坊節度使杜冕不和。恰逢杜冕駐屯坊州,而家屬安置在鄜州。因此,至鄜州後,擅殺鄜州刺史張麟,阬殺杜冕家屬八十一口。又焚燒坊州屋舍三千餘間。[參3][參4][參7]十月底,周智光回京報捷,宿兩夜後返回。此次返京,朝廷並未就擅殺一事處置周智光。因此周智光返回之後,代宗頓生悔意。[參8]周智光返回華州之後,日益驕橫,抗詔不朝。無奈,命杜冕使梁州避仇。周智光獲知後,仍派兵希望在商山截獲杜冕,未果。[參9]
抗命謀叛
[編輯]自鄜坊專殺一事之後,朝廷將周智光視為禍患。周智光自知罪重,為求自保招攬亡命之徒至數萬,又縱其劫掠以籠絡他們。因同華二州是進出關中的主要通道,周智光藉地利多次劫掠來往貨物。運往關中的轉漕米兩萬石一次就被他悉數劫走。各藩鎮進奉的貢物,周智光常截殺監運使者,奪取貨物。一次,淮南節度使崔圓自淮南攜方物入朝覲見,半數方物被其截留。[參10]
大曆元年十二月中,他先是殺了正服喪的前任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龐充。[參3]後於二十二日(767年1月26日),又擅殺了陝州監軍張志斌。周智光與鄰近的陝州刺史皇甫溫也不合。此次,張志斌路過華州進京奏事,周智光很輕慢地招待他。張志斌因而責備周智光,引得周智光大怒,呵斥道:「僕固懷恩先前哪曾有謀反之意,都是你們這些宦官監軍作福作威的結果,以致不敢入朝。我也本不想謀反,但今天就因你而起了。」於是,命人斬了張志斌,教手下分食其肉。其後各州進京趕考的士子因畏懼周智光,都偷偷地改道同州。周智光派部將在乾坑店攔截,很多人都死於非命。[參11]
二十七日戊申(1月30日),為安撫周智光,下詔加封檢校尚書左僕射,派中使余元仙宣詔。在余元仙面前,周智光對此非常不滿,認為朝廷應該加封自己宰相頭銜同平章事,要求控制陝、虢、商、鄜、坊五州,說自己的兒子們都是能拉二百斤弓的萬人敵、出將入相之材,並歷數朝中大臣過失,甚至說自己「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長安城」,妄圖「挾天子以令諸侯」。[註1][參12]
事敗被殺
[編輯]大曆二年元月初六丁巳(767年2月9日),代宗密詔關內河東副元帥郭子儀率兵討伐周智光,允許其便宜行事。因為當時由京兆府通往河東的兩個主要關口——潼關與蒲津關,都在周智光防區之內。所以,傳詔頗費了一番周折。代宗先召郭子儀的女婿工部侍郎趙縱,口授機密。趙縱再將密詔寫在帛上,內藏蠟丸之中,最後交由家童從小路到河中府,送至郭子儀手中。郭子儀旋即命部將渾瑊、李懷光駐軍於渭水沿岸。智光軍中將士聽聞之後,都懷有貳心。正月初八,周智光大將李漢惠率同州所領部眾向郭子儀投降。十一日,貶周智光為澧州刺史,散官勛封不變,允許一百人隨身。十三日(2月16日),華州牙將姚懷、李延俊殺周智光,獻上首級及周智光二子周元耀、周元干。[註2]十六日,於皇城南街將周智光梟首,將二子腰斬示眾。同時伏誅的還有判官監察御史邵賁、都虞侯蔣羅漢。餘黨分別定罪。[參13][參3][註3]
正史記載
[編輯]在兩部正史《舊唐書》與《新唐書》中,周智光都有傳。其中《舊唐書》評論:「智光逆子。」[參3]另《新唐書》將其列為「叛臣」,與僕固懷恩、梁崇義、李懷光、陳少游和李錡合傳。
歷任主要官職 | |
---|---|
|
家庭
[編輯]其中二子姓名於史有載:
- 周元耀
- 周元幹
注釋
[編輯]- 本文之公曆和農曆轉換參考自《中華五千年長曆》。
參考資料
[編輯]- 文內引用
- ^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81頁
- ^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一一四六頁
- ^ 3.0 3.1 3.2 3.3 3.4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四·列傳第六十四·周智光傳》
- ^ 4.0 4.1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四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周智光傳》
- ^ 《資治通鑑·永泰元年》:「己酉......同華節度使周智光屯同州......」
- ^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125頁
- ^ 《資治通鑑·永泰元年》:「周智光引兵邀擊,破之于澄城北,因逐北至鄜州。智光素與杜冕不協,遂殺鄜州刺史張麟,坑冕家屬八十一人,焚坊州廬舍三千餘家。」
- ^ 《資治通鑑·永泰元年》:「甲申,周智光詣闕獻捷,再宿歸鎮。智光負專殺之罪未治,上既遣而悔之。」
- ^ 《資治通鑑·永泰元年》:「周智光至華州,益驕橫,召之,不至,上命杜冕從張獻誠於山南以避之。智光遣兵於商山邀之,不獲。」
- ^ 《資治通鑑·永泰元年》:「智光自知罪重,乃聚亡命、無賴子弟,眾至數萬,縱其剽掠以悅其心,擅留關中所漕米二萬斛。藩鎮貢獻,往往殺其使者而奪之。」
- ^ 《資治通鑑·大曆元年》:「十二月,癸卯,周智光殺陝州監軍張志斌。智光素與陝州刺史皇甫溫不協,志斌入奏事,智光館之,志斌責其部下不肅,智光怒曰:「僕固懷恩不反,正由汝輩激之。我亦不反,今日為汝反矣!」叱下斬之,臠食其肉。朝士舉選人,畏智光之暴,多自同州竊過,智光遣將將兵邀之於路,死者甚眾。
- ^ 《資治通鑑·大曆元年》:「戊申,詔加智光檢校左僕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授之。智光慢罵曰:『智光有大功於天下國家,不與平章事而與僕射!且同、光地狹,不足展材,若益以陝、虢、商、鄜、坊五州,庶猶可耳。』因歷數大臣過失,且曰:『此去長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長安城,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惟智光能之。』元仙股慄。」
- ^ 《資治通鑑·大曆二年》:「春,正月,丁巳,密詔郭子儀討周智光,子儀命大將渾瑊、李懷光軍於渭上;智光麾下聞之,皆有離心。己未,智光大將李漢惠自同州帥所部降於子儀。壬戌,貶智光澧州刺史。甲子,華州牙將姚懷、李延俊殺智光,以其首來獻。」
- 來源明細
- (繁體中文)劉昫等. 《旧唐书》. 中華書局. 1975年5月. ISBN 978-7-101-00319-2.
- (繁體中文)歐陽修等. 《新唐书》. 中華書局. 1975年2月. ISBN 978-7-101-00320-8.
- (繁體中文)司馬光等. 《资治通鉴》. 中華書局. 2011年9月. ISBN 978-7-101-08112-1.
- (繁體中文)郁賢皓. 《唐刺史考全编》. 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0. ISBN 7-81052-265-5.
- (繁體中文)吳廷燮. 《唐方镇年表》. 中華書局. 1980年8月. ISBN 7-101-04157-4.
- (簡體中文)《中華五千年長曆》編寫組編. 《中华五千年长历》. 氣象出版社. 2002年10月. ISBN 7-5029-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