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大賦格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27年首版《大賦格》的封面(由馬蒂亞斯·阿爾塔利亞德語Matthias Artaria在維也納出版,圖中文字為法語)

降B大調弦樂四重奏大賦格》(德語:Große FugeOp. 133),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於1825年至1826年間創作的單樂章弦樂四重奏,原本打算用作第13弦樂四重奏英語String Quartet No. 13 (Beethoven)的終曲樂章。樂章以技術上難度及其內省性格(即使是貝多芬晚期作品之中)出名。樂曲創作時貝多芬已全聾。

貝多芬起初作此曲作為第13弦樂四重奏的結尾,但由於樂章對於當時樂手的演奏技術要求太高,聽眾亦不太能接受,因而出版者請他另寫一段新的終曲。一向不理會觀眾意見及口味的貝多芬卻同意了,於是以作品編號133出版此賦格。

大多數19世紀樂評都不看好此大賦格。丹尼爾·格里戈里·梅森英語Daniel Gregory Mason批評此曲使人很「反感」(repellent),而路易斯·施波爾就稱它及其它貝多芬晚期作品為「無法解釋和無法修改的恐怖」。但自從20世紀初,人們對其評價逐漸好轉,現在大賦格被認為是貝多芬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斯特拉文斯基說:

分析

[編輯]

全曲時長約18至20分鐘。

樂章開始時是24音節「序幕」(Overtura),介紹賦格的兩主題之一:來自貝多芬第15弦樂四重奏英語String Quartet No. 15 (Beethoven)(Op.132)第一樂章的旋律。接着作品突然跳進強烈的雙賦格,其中第二主題有大幅度的跳音,四支琴發出三連音、斷音及交叉旋律。

接着的賦格是一連串調、節奏、緩急互相對比的樂段。有時一節會忽然斷掉。將近尾時,音樂慢落來,時有長的停頓,接着序幕重現,帶入急速的終結。

像貝多芬其它晚期的終曲(例如第九交響曲歡樂頌)一樣,此賦格可以當作由多段子樂章組成的大樂章。每一小節都建立於原初主題的一次變奏上。作曲的手法亦為同期之代表:夾雜着變奏曲式奏鳴曲式賦格曲

聯彈版大賦格及其手稿

[編輯]
四手聯彈版《大賦格》手稿

1826年初,出版商馬蒂亞斯·阿爾塔利亞德語Matthias Artaria在提出將大賦格從原本的弦樂四重奏作品中分拆之前,已向貝多芬指有「不少意見」希望此曲有一個鋼琴四手的改編版本(由於此曲當時並不受歡迎,因此這有可能僅是出版商的託辭),[1]但當時貝多芬對此並無興趣。因此阿爾塔利亞轉而邀請奧地利作曲家安東·哈爾姆德語Anton Halm改編。然而貝多芬對該改編不甚滿意,於是自行譜寫一更忠於原作的版本。此版本於其第14弦樂四重奏英語String Quartet No. 14 (Beethoven)(Op.131)後完成,阿爾塔利亞以作品134出版。[2]

2005年10月13日,有報導稱賓夕法尼亞州溫尼伍德英語Wynnewood, Pennsylvania柏爾馬神學院英語Palmer Theological Seminary,一名圖書館管理員找到鑑證過的貝多芬1826年手稿,標題為「Grosse Fuge (a piano four-hands version of the op. 133 string quartet finale)」[3][4]。此篇樂章即是貝多芬的鋼琴四手聯彈改編,作品134,已經失蹤了115年。

2005年12月1日,蘇富比拍賣此手稿,以112萬英鎊(合195萬美元)賣給了一名匿名買家。後來此人於2006年2月將此手稿及其它139份罕本原稿送給了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人們這才知道他是億萬富翁布魯斯·科夫勒英語Bruce Kovner

此手稿曾出現在1890年柏林的一次拍賣會上,拍賣給了俄亥俄辛辛那提的一個企業家。1952年,其女兒將該手稿及其他音樂作品(包括莫扎特的幻想曲)送給了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一所教堂。其後那所圖書館不知道用什麼方式得到了此份手稿。

大賦格與大眾文化

[編輯]

這篇作品在大眾文化中得到了回響。P·D·Q·巴赫德語P. D. Q. Bach寫了篇《最大賦格》(Grossest Fugue)。金·史丹利·羅賓遜寫了一本小說《Fifty Degrees Below》(New York: Bantam Books, 2005)說全球暖化,其中一幕,有一個人一邊在發了瘋似的吸塵,一邊將不同的房間中的麥克風聲響開至震耳欲聾,播放大賦格及《槌子鍵琴奏鳴曲》(Hammerklavier)的賦格樂章。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olomon, Maynard. Beethoven. Granada Publishing. 1978. ISBN 0-586-05189-9. 
  2. ^ Cooper, Barry. Beethov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 July 2013]. ISBN 978-0195313314. 
  3. ^ Wakin, Daniel J. A Historic Discovery, in Beethoven's Own Hand. The New York Times. 2005-10-13.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1) (美國英語). 
  4. ^ Handwritten Beethoven score resurfaces. CBC Arts. 2005-10-13 [201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2) (英語). 

延伸閲讀

[編輯]
  • Robert Winter,Robert Martin. The Beethoven Quartet Compan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ISBN 0520082117. 
  • Joseph de Marliave. Beethoven's Quartets. Courier Corporation. 2004. ISBN 0486439658. 
  • Joseph Kerman. The Beethoven Quartets. New York: W.W. Norton & Co. 1966. ISBN 039300909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