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
宋哲宗 | |||||||||||||
---|---|---|---|---|---|---|---|---|---|---|---|---|---|
宋朝(北宋)第7位皇帝 | |||||||||||||
統治 | 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14年328天) | ||||||||||||
前任 | 宋神宗趙頊 | ||||||||||||
繼任 | 宋徽宗趙佶 | ||||||||||||
出生 | 宋神宗熙寧九年十二月七日 1077年1月4日 | ||||||||||||
逝世 | 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 1100年2月23日 (23歲) | ||||||||||||
安葬 | |||||||||||||
| |||||||||||||
政權 | 宋朝(北宋) |
宋哲宗趙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為宋神宗第六子,母親為欽成皇后朱氏。原名傭,曾封為延安郡王。生於熙寧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時立他為太子。元豐八年,神宗駕崩,趙煦登基為皇帝,是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二十三歲,葬於今天河南鞏義市的永泰陵。
生平經歷
[編輯]早年
[編輯]宋哲宗生於熙寧九年(1076年)十二月七日,初名傭。十年(1077年)十二月,授特進、檢校太尉、天平軍節度使、封均國公。元豐五年(1081年),遷開府儀同三司、彰武軍節度使,進封延安郡王。元豐七年(1084年)三月,逢神宗於集英殿宴請群臣,延安郡王陪同,因舉止有度,宰相於是恭賀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二月,神宗病重,銀青光祿大夫、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王珪請建儲君,並建議由皇太后暫時垂簾聽政。神宗同意後,當年三月,皇太后在福寧殿垂簾,將延安郡王為神宗祈福的手抄佛經出示給宰相等人[2]。於是,奉制立延安郡王為皇太子,改名煦。最初,太子宮中常有紅光。此後,紅光更如火光一般。
登基
[編輯]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初五日,神宗駕崩,皇太子即皇帝位。次日,大赦天下,並遣使告喪於遼國。初七,尊高太后為太皇太后,向皇后為皇太后,生母德妃朱氏為皇太妃。並由宰相王珪為山陵使,營建神宗陵寢。三月二十一日,由於群臣再三請求,哲宗才正式與太皇太后一同聽政。 哲宗登基時,只有9歲,由高太皇太后執政。高太皇太后執政後,任用保守派大臣司馬光為宰相,「凡熙寧以來政事弗便者,次第罷之」[3]。司馬光上台後,不顧一切盡罷新法(熙寧變法),「舉而仰聽於太皇太后」。宋哲宗對此感到不滿。
親政
[編輯]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高太皇太后去世。十月,哲宗親政。哲宗親政後表明紹述,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黨人於嶺南(今廣西、廣東、海南),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復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減輕農民負擔,使國勢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紹聖」,並停止與西夏談判,多次出兵討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死因成迷
[編輯]宋哲宗自幼時有嚴重的肺結核,在當時已形成不治之症。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至十月時,其子女連續夭折,哲宗十分悲傷。元符三年正月,哲宗開始病重,無法上朝。同月十二日(1100年2月23日),崩於福寧殿[4][5][6]。但南宋史料《續資治通鑑長編》中"哲崇暴崩,無子,欽聖定冊立太上皇帝。"[7]對哲宗的死法描寫是暴崩,暗指他非正常死亡。北宋太師蔡京之子蔡絛所寫的《鐵圍山叢談》中說"國朝實錄、諸史,凡書事皆備春秋之義,隱而顯。若至貴者以不善終,則多曰"無疾而崩","崩"似當作"薨",三本並同。姑仍之。大臣親王則曰"暴卒",或雲"暴疾卒"。無疾者,雁里及張本並作"以疾者"。今從吳本。如李谷是也。暴疾卒,如魏王德昭是也。大凡前書不若後書。前書猶庶幾,至後書生紛兢更易,本"生"作"多"。則益闊疏,難取信矣。吳本無"闊疏"二字。"[8]根據時任宰相曾布《曾公遺錄》的記載宋哲宗"精液不禁,又多滑泄",說明宋哲宗死於縱慾過度導致的生理疾病。[9]並且宋史學者王曾瑜和張邦煒都採納了宋哲宗死於性生理疾病的說法。[10]
廢后爭議
[編輯]紹聖三年(1096年)章惇以巫蠱詛咒的罪名,要求宋哲宗廢宣仁太后所立的孟皇后,改立劉皇后,連宋哲宗都大嘆:「章惇壞我名節!」。《宋史》的記載方式令後人感覺孟皇后沒有行巫蠱,是被誣害,宮人口供也是被梁從政屈打成招的[11]。但《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卻有整段關於孟皇后及親屬行巫蠱的細節[12]。
評價
[編輯]正面評價
[編輯]- 以章惇為相,主持恢復熙豐新法,史稱「紹述」,北宋國力因而得以恢復發展,更取得對西夏的多次戰略性軍事勝利。
- 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脫脫等的評價是:「哲宗以沖幼踐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馬、呂諸賢,罷青苗,復常平,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幾仁宗。奈何熙、豐舊奸枿去未盡,已而媒櫱復用,卒假紹述之言,務反前政,報復善良,馴致黨籍禍興,君子盡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13]
負面評價
[編輯]- 哲宗是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不過在新黨與舊黨之間的黨爭始終未能獲得解決,反而在宋哲宗當政期間激化[14],多少造成朝廷的動盪。
- 哲宗親政後,絕大部分支持司馬光的舊黨黨人都被放逐,甚至於貶到嶺南等蠻荒地區;宰相章惇也進行言論控制,設立元祐提制局等單位對於反對新法的言論加以控制,甚至於在宮廷內部興獄。
身後之事
[編輯]1100年正月,宋哲宗患病,不數日死去,二月十日開工建陵,限五月十日完工。宋哲宗停喪七個月,於八月下葬永泰陵。陵台今日尚有17米高,底邊每邊長約50米,陵台正北有一段神牆殘存,高約4米,是現今宋陵僅存的神牆遺蹟。陵前石刻雕像還有11件保存完好,僅缺「象奴」一件(完整的為12件),以「象」的刻制最為生動完美,有「東陵獅子、西陵象」的說法。「西陵」就是指的永泰陵與東邊的永裕陵相對。皇后劉氏陪葬在陵台西北,相距不足20米。永泰陵正西四五十米處,有哲宗第四女楊國公主墓。
僅石材一項,石匠就有4,600多人,採用的各種石材達3萬多塊,調用民工、役兵超過1萬人,山陵使章淳等官員督工急,民工們不堪虐待,紛紛逃亡,工地上飢餓、病、累而死的日日不斷,死者多被棄屍荒野亂石之中。《採石場碑記》記載說:「居山土人皆云,至久積陰晦,常聞山中有若聲役之歌者,意其不幸橫夭者,沉魂未得解脫逍遙而然乎」。
1130年,劉齊政府盜掘北宋陵寢,陵上建築被破壞殆盡,陵內洗劫一空。永泰陵的水晶柱子賣到杭州。元朝初年,此陵再次遭劫。
家庭
[編輯]祖先
[編輯]先祖 | ||||||||||||||||||||||||||||||||||||||||||||||||||||||||||||||||||||||||||||||||||||||||||||||||||||||||||||||||||||||||||||||||||||||||||||||||||||||||||||||||||||||||||||||||||||||||||||||||||||||||||||||||||||||||||||||||||||||||||||||||||||||||||||||||||||||||||||||||||||||||||||||||||||||||||||||||||||||||||||||||||||||||||||||||||||||||||||||||||||||||||||||||||||||||||||||||||||||||||||||||||||||||||||||
---|---|---|---|---|---|---|---|---|---|---|---|---|---|---|---|---|---|---|---|---|---|---|---|---|---|---|---|---|---|---|---|---|---|---|---|---|---|---|---|---|---|---|---|---|---|---|---|---|---|---|---|---|---|---|---|---|---|---|---|---|---|---|---|---|---|---|---|---|---|---|---|---|---|---|---|---|---|---|---|---|---|---|---|---|---|---|---|---|---|---|---|---|---|---|---|---|---|---|---|---|---|---|---|---|---|---|---|---|---|---|---|---|---|---|---|---|---|---|---|---|---|---|---|---|---|---|---|---|---|---|---|---|---|---|---|---|---|---|---|---|---|---|---|---|---|---|---|---|---|---|---|---|---|---|---|---|---|---|---|---|---|---|---|---|---|---|---|---|---|---|---|---|---|---|---|---|---|---|---|---|---|---|---|---|---|---|---|---|---|---|---|---|---|---|---|---|---|---|---|---|---|---|---|---|---|---|---|---|---|---|---|---|---|---|---|---|---|---|---|---|---|---|---|---|---|---|---|---|---|---|---|---|---|---|---|---|---|---|---|---|---|---|---|---|---|---|---|---|---|---|---|---|---|---|---|---|---|---|---|---|---|---|---|---|---|---|---|---|---|---|---|---|---|---|---|---|---|---|---|---|---|---|---|---|---|---|---|---|---|---|---|---|---|---|---|---|---|---|---|---|---|---|---|---|---|---|---|---|---|---|---|---|---|---|---|---|---|---|---|---|---|---|---|---|---|---|---|---|---|---|---|---|---|---|---|---|---|---|---|---|---|---|---|---|---|---|---|---|---|---|---|---|---|---|---|---|---|---|---|---|---|---|---|---|---|---|---|---|---|---|---|---|---|---|---|---|---|---|---|---|---|---|---|---|---|---|---|---|---|---|---|---|---|---|---|---|---|---|---|---|---|---|---|---|---|---|---|---|---|---|---|---|---|---|
|
妻
[編輯]妃嬪
[編輯]子女
[編輯]子
[編輯]- 獻愍太子趙茂,母昭懷皇后劉氏,出生二個月後夭折。
女
[編輯]授予官職
[編輯]宰相
[編輯]副相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宋會要輯稿·禮五八·歷代帝諡》: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初諡欽文睿武昭孝。
- ^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第九十
- ^ 《宋史·后妃傳》
- ^ 《曾公遺錄》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520:(元符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不受朝……(丁丑)三省、樞密院詣內東門問聖體,至申時,入對於福寧殿。上著帽,背坐御座,神色安愉……戊寅,三省、樞密院詣內東門入問聖體,上坐榻上,神採光澤如常……己卯,上崩於福寧殿,壽二十有五。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哲宗少年,乃染疾咯血,而極諱病。二三年間,咯唾不能進唾壺,只使左右內侍以帕子承唾。唾皆有血,內侍隨唾入袖,不容人知,無敢泄其病證。國醫診視,不許言氣虛弱,養成瘵疾,終不可治。至元符三年正月十三日暴崩
- ^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哲崇暴崩,無子,欽聖定冊立太上皇帝。」
- ^ 蔡絛《鐵圍山叢談》:「國朝實錄諸史,凡書事皆備春秋之義隱而顯。若至貴者以不善終,則多曰無疾而崩,大臣親王則曰暴卒,或雲暴疾卒。以卒者,如李縠是也。暴疾卒,如魏王德昭是也。大凡前書不若後書,前書猶庶,至後書生紛競更易,則益闊疏,難取信也。」
- ^ 曾布《曾公遺錄》:「辛未,宅引。是日,御藥劉友端傳宣三省、密院,罷初五日紫宸宴。上自十二月苦痰嗽、吐逆,既早膳,至晚必吐,又嘗宣諭以腰疼,便旋中下白物。醫者孔元、耿愚深以為憂,以謂精液不禁,又多滑泄。」
- ^ 王曾瑜論文《宋帝御集和御筆述論》中提到:「他在位,前後橫跨九年時間是高太后掌政,元佑末、紹聖和元符的親政時間橫跨八年。他心胸遍狹,親政後就對元佑臣僚實施過度的報復。宋哲宗患前列腺炎、肺結核等病,縱慾過度,卻向臣僚隱瞞病情。」張邦煒論文《宋徽宗角色錯位的來由》提到「哲宗的病情對外公開的說法是:"故冬以來,數冒大寒,浸以成疾,藥石弗效,遂至彌留。"(卷七《元符遺制》)所幸,知樞密院事曾布的日記《曾公遺錄》部分保存至今。從中可知,哲宗並非因傷風感冒而死,而是死於性生理疾病。」
- ^ 《宋史》卷243:未幾,後養母聽宣夫人燕氏、尼法端與供奉官王堅為後禱祠。事聞,詔入內押班梁從政、管當御藥院蘇珪,即皇城司鞫之,捕逮宦者、宮妾幾三十人,搒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獄成,命侍御史董敦逸覆錄,罪人過庭下,氣息僅屬,無一人能出聲者。敦逸秉筆疑未下,郝隨等以言脅之。敦逸畏禍及己,乃以奏牘上。
- ^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13:堅坐以家藏雷公式示法端,又以所得南方楓木,同法端即光教院造式作後禱祠,有「所厭者伏,所求者得」等語;式成,恐門戶幾察,以生棗覆之而入。法端坐與堅同造式,又嘗令堅求閭巷間,所謂驢駒媚蛇霧叩頭蟲者欲以進,後令佩侍上寢殿。燕氏坐上過後合,作歡喜字燒符取灰,將置茶中以進,會上不欲茶而止;又用和水以灑御道,冀上數來;又令堅繪劉婕妤像,以大釘釘其心;又欲取五月中瘵死宮人燒秘灰,置劉婕妤寢,幾其以此疾患死;又取七家針各一,燒符置劉合中,皆以厭惡,卒無驗。獄成,侍御史董敦逸錄問。
- ^ 《宋史·哲宗本紀》. [2011-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一所云:「上(哲宗)所以銜諸大臣者,匪獨坐變更,後數數與臣僚論昔垂簾事,曰:『朕只見臀背。』」
宋哲宗 出生於:1077年逝世於:1100年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 宋神宗 趙頊 (父) |
宋朝皇帝 1085年-1100年 |
繼任: 宋徽宗 趙佶 (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