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戰爭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12月20日) |
宋金戰爭 | |||||||
---|---|---|---|---|---|---|---|
| |||||||
參戰方 | |||||||
宋朝(北宋 → 南宋) | 金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君主: 宋徽宗(被俘) 宋欽宗(被俘) 宋高宗 宋孝宗 宋光宗 宋寧宗 宋理宗 將臣: 岳飛 關勝 李綱 宗澤 韓世忠 劉錡 張俊 劉光世 吳玠 吳璘 張浚 李寶 虞允文 韓侂胄 杜杲 畢再遇 孟珙 王稟 張孝純(被俘) |
金太宗 完顏宗翰 完顏宗望 完顏宗弼 完顏婁室 完顏昌 完顏銀術可 完顏希尹 完顏宗輔 完顏杲 韓常 完顏活女 赤盞暉 徒單克寧 紇石烈志寧 完顏亮 金章宗 金宣宗 金哀宗× 仆散安貞 |
宋金戰爭,是從1125年-1141年金軍南侵,滅北宋、占領中原開始,1161年-1164年;1206年-1207年;1216年-1219年,金軍屢次對宋朝進行的侵略性戰爭,直到端平元年(1234年)蔡州之戰,南宋聯合蒙古帝國滅亡金朝。
前奏
[編輯]宋徽宗統治時期,女真人在首領完顏阿骨打帶領下崛起,金國建立並發動對宗主國遼朝的戰爭(詳見金滅遼之戰)。北宋主動派人同金朝簽訂海上之盟,聯合攻打遼朝。金軍連奪遼朝四京,而宋軍在攻打遼南京時卻被遼朝大將耶律大石擊敗,於是金朝出兵奪取遼南京,至此遼朝五京全部陷落。1125年,遼天祚帝在逃亡西夏的途中被金軍截擊俘虜,遼朝滅亡。金朝在滅遼之戰中見到北宋的軟弱無能,便萌生滅宋之意,但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執意要與宋和好,所以宋金之間暫時沒有戰爭。1123年金太祖病逝後,其弟完顏吳乞買即位,史稱金太宗,太宗皇帝即位後着手準備發動對宋戰爭。
女真人久居北方寒冷之地,不耐酷暑。金軍一般是盛夏休戰,而於秋冬季節弓勁馬肥之際南侵,攻勢一般從秋天開始,春天結束,宋人於是稱之為「防秋」。春末金軍退兵,即將進入盛夏季節,則是宋軍北伐之時[1]。
過程
[編輯]靖康之恥
[編輯]金奪中原戰爭
[編輯]金朝攻滅北宋後,1127年五月初一,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被擁立為帝,史稱宋高宗,建立南宋,當時仍然控制河南與關中地區。金國聞訊後又派兵南下,意圖滅亡宋朝殘餘勢力。宋高宗害怕,逃到了建康。同時中原抗金隊伍四起,而南宋還有開封留守宗澤等人堅決抵抗金軍,宗澤一直主張渡黃河出擊金國,但是宋高宗一味偏安江南,宗澤最後憂憤而死。
金國於1130年派遣完顏兀朮南下,一度渡過長江,直逼臨安,將宋高宗追到海裡,在燒殺搶掠一番後撤軍,途中在黃天盪之戰被宋將韓世忠截擊圍困四十日之久,直至金軍趁大風日火攻逃過宋軍防線才得以倖免。同年秋,完顏兀朮率大軍攻打川陝,意圖在宋朝防線西部打開缺口,再自四川順長江流而下。宋金兩軍戰於富平,宋軍敗績,大將吳玠奪得兵權,在重整宋軍後,先後在和尚原之戰、饒鳳關之戰和仙人關之戰中大破金軍,為宋金戰爭中金軍最大的一次敗績。
金國在北方扶植漢人劉豫建立「劉齊」政權,企圖透過傀儡政權「以漢治漢」,但該政權每次南下都被宋軍擊敗,而名將岳飛於1134年北進奪回了襄陽六郡,岳家軍聲名大振,金人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韓世忠等人北伐中原,收復大片土地。1135年金太宗病逝,金熙宗即位,金朝厭倦為救援劉齊而出動兵馬,遂在1137年撤銷劉齊,與南宋簽訂「天眷議和」,金割讓河南、陝西等新佔地,以黃河為界,南宋固守半壁江山,取得暫時和平。
之後完顏兀朮殺完顏昌,權傾朝野,於1140年再度南下伐宋,攻佔河南、陝西。之後宋將八字軍劉錡於安徽順昌之戰大敗兀朮。岳飛聞訊後率軍北伐,在郾城之戰中大破金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大宋故都汴梁。但是宋高宗在宰相秦檜勸阻下決定屈膝求和,連下12道金牌令岳飛撤軍。岳飛在悲憤中退回南方後,宋高宗下詔剝奪了岳飛、韓世忠等人的兵權,並且殺害岳飛於風波亭。宋金於1141年簽訂「紹興和議」,宋朝屈膝稱臣,並與金以秦嶺淮河線為界,此後90年大致以此界南北對峙。
海陵王侵宋失敗
[編輯]1161年(紹興三十一年)九月,金主完顏亮在弒金熙宗篡位後撕毀和約,傾全國60萬大軍南下滅宋[註 1][註 2]。宋高宗採納宰相陳康伯的建議,主導抗金。南宋積極應對,四面迎敵。危難之際,陳康伯要求宋高宗親征建康(今南京)。九月,西路金軍由鳳翔府大散關入川界三十里,以騎兵攻黃牛堡,守將李彥堅向四川宣撫使吳璘告急,吳璘抱病指揮,擊退金軍,趁勢收復秦洮隴華陝商虢七州[4]。金中路軍自蔡州攻光化軍,鄂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吳拱遣游奕軍統制張超增援,超率軍剛入城,金軍數百騎隨即而至,兩軍展開巷戰,金軍敗績[2]後金軍相繼攻下信陽軍、羅山縣、光州,圍樊城,吳拱自鄂州率軍進駐襄陽府,派軍馳援樊城,金軍受阻樊城護城河,統制官張平以百騎遇敵破之,副將翟貴和部將王進率軍自樊城殺出,金軍大敗,翟王二將乘勝追擊,遇伏戰死。宋知均州事武鉅乘河南金軍兵力空虛之際,以民兵和官軍復鄧州。
十月,京湖宋軍大舉反攻,相繼克復光州、蔡州、新蔡和平輿[5]。兩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李寶率水軍三千,戰船一百二十艘北上,先解海州之圍,後北上至密州膠西唐島,乘金軍無備突襲,火箭齊發,金軍跳海溺死者甚眾,宋軍俘金軍三千,繳獲統軍符印、文書、器甲和糧斛數以萬計[6][7]。金東路軍十月初進至淮河北岸,江淮浙西制置副使、建康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王權未做抵抗聞風而逃,至使金人渡過淮河,相繼佔領壽春府、廬州、和州、滁州和揚州,逼近長江[8][9]。宋廷此時遣中書舍人虞允文往前線勞軍,虞允文到達前線後收集潰兵一萬八千人,以步騎列陣江岸,水軍分為五隊,兩隊巡江,一隊部署江中,兩隊隱蔽港中[10][11]。宋軍在采石之戰中運用火炮擊退完顏亮大軍,金軍被迫退守和州,意圖從瓜州渡江[12]。此時金國後又發生兵變,完顏亮的堂弟曹國公完顏雍於遼陽即位為金世宗,貶完顏亮為海陵王。完顏亮聞訊大怒,命大軍於明日渡江出擊,金軍不願送死,於是兵變殺死完顏亮。
戰爭使宋高宗稱臣求和的政策失敗,其後退位。
隆興北伐
[編輯]宋孝宗即位後,立即進行北伐戰爭,最後因宋軍的失敗、金軍也無力南下而告終。
金世宗在穩定局面後與宋議和,繼續維持紹興和議,宋金簽定隆興和議,戰爭告一段落。
開禧北伐
[編輯]金三道攻宋之戰
[編輯]宋蒙滅金
[編輯]隨著蒙古節節勝利,金國已經四面楚歌。1231年蒙軍欲借道宋境,繞道攻金後方,宋拒絕,蒙古拖雷強行通過。蒙軍在1232年三峰山之戰消滅金國的主力部隊,金國實際上已無力回天。宋理宗看到金滅亡在即,無屏蔽之用,就同意聯合蒙古滅金。隨後蒙古攻破汴梁,金哀宗想逃入川中,被宋將孟珙截擊。金哀宗被迫逃入蔡州。1234年,宋蒙聯軍圍住了蔡州城,金哀宗不想做亡國之君,於是傳位於末帝完顏承麟。蔡州城破後金哀宗自縊,末帝死於亂軍之中,金國遂滅亡。
宋金戰爭年表
[編輯]1125年-1141年,金國攻占北宋都城開封後,宋高宗稱帝並定都臨安,依靠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吳玠、吳璘諸將抵禦住了金軍的入侵。到1141年訂立紹興和議,宋朝向金朝稱臣,承認秦嶺淮河線以北屬於金朝。
- 太原之戰 1125年-1126年
- 金國占領開封 1125年-1127年
- 邵興抗金 1127年-1128年
- 八字軍抗金 1127年-1133年
- 紅巾軍抗金 1127年
- 東京之戰 1127年
- 宋平丁進之戰 1127年
- 宋攻李成之戰 1129年-1131年
- 宋金川陝爭奪戰 1130年-1134年
- 黃天盪之戰 1130年
- 建州之戰 1130年-1132年
- 下沚江之戰 1130年-1131年
- 富平之戰 1130年
- 縮頭湖之戰 1131年
- 和尚原之戰 1131年
- 德安之戰 1132年
- 饒鳳關之戰 1133年
- 固石洞之戰 1133年
- 陽武口之戰 1133年
- 仙人關之戰 1134年
- 社木寨之戰 1134年
- 岳飛北伐 1134年、1136年、1140年
- 岳飛收復襄陽六郡之戰 1134年
- 大儀之戰 1134年
- 順昌之戰 1140年
- 郾城之戰 1140年
- 柘皋之戰 1141年
- 剡家灣之戰 1141年
1161年-1164年,金國皇帝完顏亮南侵,欲滅亡南宋,最終失敗,金世宗在遼陽即位,完顏亮被殺。宋孝宗時派張浚北伐,未能成功,簽訂隆興和議。
1206年-1207年,韓侂胄北伐,宋軍失敗,宋金簽訂嘉定和議。
1216年-1219年,金宣宗為「取償於宋」令僕散安貞南侵,宋軍成功擊退金兵。在大蒙古國侵襲下,金國只好停止南侵。
1233年-1234年,南宋聯合大蒙古國滅亡金國,即聯蒙滅金。
- 蔡州之戰 1233年-1234年
注釋
[編輯]- ^ 分諸道兵為神策、神威、神捷、神銳、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鋒、武勝、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銳、武揚、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勝、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三十二軍,置都總管、副總管各一員,分隸左右領軍大都督及三道都統制府,置諸軍巡察使、副各一員。以太保、樞密使昂為左領軍大都督,尚書右丞李通副之;尚書左丞赫舍哩良弼為右領軍大都督,判大宗正事富里琿副之;御史大夫圖克坦貞為左監軍,同判大宗正事圖克坦永年為右監軍;皆從金主出壽春。以工部尚書蘇保衡為浙東道水道都統制,益都尹程嘉副之,由海道趨臨安府;太原尹劉萼為漢南道行營都統制,濟南尹布薩烏哲副之,進自蔡州取荊襄;以河南尹圖克坦哈喜為西蜀道行營都統制,平陽尹張宗彥副之,由鳳翔府取散關[2]。
- ^ 面對金人逾約,宋廷先前以寧國軍節度使、殿前司選鋒軍都統制李顯忠充池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保寧軍承宣使、知金州事兼金房開達州安撫使、節制屯駐御前軍馬王彥為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充金房開達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寧武軍承宣使、侍衛親軍步軍司前軍都統制戚方為江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淮南四路馬步軍副總管兼知黃州事李寶,改添差兩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平江府駐紮兼副提督海船;鎮南軍承宣使、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荊南府駐紮御前前軍右軍統制李道為荊南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3];少保、奉國軍節度使、令御前諸軍都統制職事、判興州事吳璘為四川宣撫使;以慶遠軍節度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成閔為京西湖北制置使,率三萬人赴武昌;太尉、威武軍節度使、鎮江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劉錡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節制諸路軍馬;潭州觀察使、知襄陽府事吳拱代田師中衛鄂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2]
參考文獻
[編輯]- ^ 《s:新唐書/卷166》、《s:上李太尉論北邊事啟》杜牧獻言。《s:三朝北盟㑹編_(四庫全書本)/卷176》、《s:厯代名臣奏議_(四庫全書本)/卷090》呂頤浩奏。
- ^ 2.0 2.1 2.2 《s:續資治通鑑/卷134》
- ^ 《s:續資治通鑑/卷133》
- ^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192 紹興三十一年九月
- ^ 《s:續資治通鑑/卷135》
- ^ 《s:宋史/卷370》
- ^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193
- ^ 《三朝北盟會編》卷235
- ^ 《中國軍事通史第十三卷》第九章第三節
- ^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194
- ^ 《三朝北盟會編》卷241
- ^ 《s:金史/卷5》本紀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