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家居改進計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家居改進計劃 (英語:Home Improvement Programme)是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推行的一項計劃。

歷史

[編輯]
  • 2007年國慶群眾大會時由總理李顯龍發布開始家居改進計劃。此計劃適用於1986年前建屋局所建的組屋,但排除了參與了主要翻新計劃下的組屋。[1] 執政黨(人民行動黨)所管轄的住宅區將享有優先翻新的機會。[2][3] 2011年,李顯龍總理參加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論壇時被問及為何反對黨管轄的區域被排除在後。李總理的回答是 "必須有差異,那些執政黨管轄的住宅區的民眾支持了執政黨。這也意為該民眾支持政府的各項措施,這也包括家居改進計劃。"[1][4][5]
  • 於2017年10萬單位已完成翻新計劃,14萬單位正在翻新中。[6]五分之一的符合翻新資格的單位已經從計劃中受惠。[7]

工作範圍

[編輯]
  • 非擇性的改進項目:這些必要改進是為了公共健康、安全因素或技術原因。例如更換廢水管,修補屋內剝落的混凝土,維修結構性裂縫,提升電力供應。 [1]
  • 選擇性的改進項目:住戶可以選擇退出的任何或所有改進項目。 然而,選擇退出廁所升級的住戶得通過一個廁所漏水測試。例如升級廁所,替換單位的大門,更換垃圾槽的蓋 [1]
  • 於2012年5月,建屋局推出了樂齡以 (英語:Enhancement for Active Seniors (EASE))計劃。這使年長一代有個更安全的居家環境,計劃包括:浴室地板的地磚防滑處理,把手,單位內外增設斜坡等 [1][8]
  • 一個組屋區需要大約一年半到兩年的建築時間,個別單位內部裝修則耗時10天左右。[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What is the Home Improvement Programme (HIP). 建屋發展局. [November 20,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1月20日). 
  2. ^ Chong, Terence. Management of Success: Singapore Revisited.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0: 108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0). 
  3. ^ Muzaini, Hamzah; Pow, Choon-Piew; Neo, Harvey; Huang, Shirlena; Rahman, Noorashikin Abdul Rahman Abdul; Ye, Junjia; Lai, Karen P. Y.; Chang, T. C.; Sin, Harng Luh. Changing Landscapes of Singapore: Old Tensions, New Discoveries. NUS Press. 2013-08-26: 50,51 [2018-06-21]. ISBN 9789971697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0) (英語). 
  4. ^ ‘PM Lee, I don’t get upgrading, so can I pay less tax?’. Yahoo Singapore. 2011-04-06 [2017-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0). 
  5. ^ Penalised for not-voting PAP candidate.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3). 
  6. ^ 家居改进计划 超过10万个组屋单位 已完成翻新工程 - 8频道新闻及时事节目. Channel 8 News.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2). 
  7. ^ 家居改进计划已惠及五分之一组屋. 早報. 2017-10-15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中文). 
  8. ^ $380 million to Make Flats more Elderly-friendly & Bring Lifts to HDB Multi-Storey Car parks. 建屋發展局. [November 20,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1月20日). 

備註

[編輯]
  1. ^ 李總理是以英語發言,這是翻譯版本。原文如下"The answer is that there has to be a distinction. Because the PAP wards supported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olicies which delivered these good things」。[1]

參考資料

  1. ^ Penalised for not-voting PAP candidate.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