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岑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ㄘㄣˊㄕㄣ(715年—770年),荊州江陵人,先世居南陽棘陽(今河南新野縣[1][2][3]唐朝詩人,宰相岑文本曾孫,邊塞詩代表人物,與高適並稱「高岑」。曾任嘉州(今四川省樂山市)刺史,後人因稱「岑嘉州」。公元715年生於河南仙州,父為仙州刺史,770年卒於成都旅社。新舊唐書無傳。[3]

生平

[編輯]

少孤貧,刻苦學習,遍讀經史。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守選三年,釋褐(脫去平民粗布衣)為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岑參有《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云:「三十始一命,宦情都欲闌。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只緣五斗米,孤負一漁竿。」[4]天寶八載(749年),充任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赴安西,第一次出塞。天寶十三載(754年)又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第二次出塞。前後兩次在邊塞駐守安西四鎮焉耆龜茲于闐疏勒)共六年,直到至德二年(757年)才返回中原。岑參把封常清稱作「國士」,有二首詩讚美封常清的軍威「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5]),而又推崇他「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6]。回到朝廷後,杜甫等推薦他為右補闕。岑參自言「早年好金丹,方士傳口訣」[7],後來又擔任了起居舍人等官職。大曆元年(766年),官至嘉州刺史。罷官後,大曆五年(770年),客死於成都[8]有四世孫岑卓兒

早期詩歌多為寫景述懷之作,以風華綺麗見長。宋人許顗在《彥周詩話》中說「岑參詩意自成一家,蓋嘗從封常清軍,其記西域異事甚多……古今傳記所不載也」。岑參死後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遺文,請杜確編成《岑嘉州詩集》八卷。杜確《序》裡說其詩作「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閭里士庶,戎夷蠻貊,莫不諷誦吟習焉」。

現存詩403首,七十多首邊塞詩,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盛唐邊塞詩人有功名者,達者高適,邁者岑參,雙在《唐詩三百首》中。

名音爭議

[編輯]

「參」是多音字。程龍權《人名中「參」的讀音》認為此「參」讀cān,並舉出四首宋詩作為證據。比如下面這首。

全宋詩》卷二五二四有廖行之的《書懷》

萊衣喜氣著青衫,世路從渠裂兩驂。
試問虛名空斗北,何如榮養樂陔南。
鄰牆飽聽新詩句,尊酒相從幾笑談。
聞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誰復似岑參

「參」和「衫」「驂」「南」「談」押韻。孔平仲劉克莊、洪皓也曾以「岑參」押同樣的韻寫律詩。那麼說明宋代認爲「參」此處應該是倉含切,演變到普通話該讀cān。

但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漢語拼音詞彙專名部分 草案》則以規範性辭書的身份規定此「參」讀shēn。在當今大陸的語文教學與學術交流中,人們一般都將此字讀為shēn。這一讀音已具有社會性。

注釋

[編輯]
  1. ^ 北京語言學院《中國文學家辭典》編委會. 岑参. 中国文学家辞典 古代第2分册.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08: 169–171. 
  2. ^ 王輝斌. 岑参(卷三五八). 全唐文作者小传辨证. 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經費資助出版.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 139–140. ISBN 978-7-307-20975-6. 
  3. ^ 3.0 3.1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 岑参&彭兰.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第2卷 随唐五代.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 289. 
  4. ^ 杜確《岑嘉州詩集序》載:「天寶三載,進士高第。解褐右內率府兵曹參軍」。
  5. ^ 《走馬川行》
  6. ^ 《輪台歌》
  7. ^ 《下外江舟懷江南舊居》,《全唐詩》卷一九八
  8. ^ 岑參的生卒年不詳,學界頗多異說。賴義輝《岑參年譜》考證岑參生於開元六年(718年),卒於大曆四年(769年)。聞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證》認為岑參生於開元三年(715年),卒於大曆五年(770年),享年五十六歲;陳鐵民《岑嘉州系年商榷》同意聞一多之說。王勛成《岑參去世年月考辨》疑其於大曆四年十月左右即病逝於東歸時的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