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影院評分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影院評分
CinemaScore
公司類型私人公司
成立1979年,​46年前​(1979
創辦人埃德·明茨
總部 美國拉斯維加斯
產業市場研究
產品電影評分
網站www.cinemascore.com

影院評分(英語:CinemaScore)是總部位於拉斯維加斯市場調查機構。該公司調查電影觀眾對觀影體驗的等級評價,報告結果,根據這一數據預測票房收入。

背景

[編輯]

埃德·明茨在對《廉價偵探英語The Cheap Detective》感到失望後,於1979年成立了影院評分。他的兒子表示,父親恨不得事先傾聽「真正的人而非影評人」對這部電影的想法。公司調查了在影院觀影的觀眾,請他們評價電影並指明電影吸引他們的地方[1]。結果在《娛樂周刊》發布。影院評分還通過調查確定觀眾透過視頻租用電影的意願,打破了依照年齡和性別的人口統計方式的弊端,將信息傳遞給Fox Video Corportation等影碟公司[2]

公司民調專家德德·吉爾摩(Dede Gilmore)報道了1993年的趨勢,「大多數電影很容易得到B+評級。我認為前來的人們想要娛樂。他們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他們的評級更加寬鬆。但由於這樣做的觀眾越來越多,他們受到的批評更加猛烈。」1993年,獲得A級的電影包括《聞香識女人》、《好人寥寥》和《怒火風暴》。B級電影則包括《似是故人來》和《心蕩神馳英語Untamed Heart》。C級電影則有《肉體證據英語Body of Evidence (1993 film)[2]

蟄伏三年,公司網站在主席尋求雜誌和視頻公司的贊助後於1999年上線。1999年到2002年,布拉德·佩帕德(Brad Peppard)擔任公司網站主席[3]。網站設有包括含2000部電影資料及其觀眾評價的數據庫。上線前夕,公司在《拉斯維加斯評論報》和《雷諾公報英語Reno Gazette-Journal》公布結果。此外,公司推出向影迷提供的每周電子郵件訂閱的網絡擴展程序,以便追蹤觀眾評價報告。當年,公司為大約140部影片評分,其中著名片商的上映電影占98-99%。公司拉斯維加斯洛杉磯聖地亞哥丹佛密爾沃基聖路易斯達拉斯亞特蘭大坦帕鳳凰城珊瑚泉15個城市站中3個站的雇員們就每部電影調查400-500位觀眾[4]

2002年夏,公司報道本季創下了自1995年以來最高的集體評分。2000年夏,32部電影中的25部獲得A級或B級。2001年夏的30部電影中有26部獲得相似的評分,而2002年夏的34部電影中有32部的評分相近,這是十年來最高的比例[5]

評分

[編輯]
影院評分調查卡示例

北美地區25座大城市共出現35到45支影院評分調查代表隊。五座隨機抽取城市的代表們每逢星期五將一張調查小卡片發給首映日的觀眾[6][7][8]。卡片詢問觀眾年齡、性別、電影在A+到F之間的評分、是否出租或購買電影的DVD藍光版和選擇該電影的原因[7]。通常每部電影公司都會收回四百張卡片[1];公司預估65%的回應率英語Response rate和6%的誤差範圍。評價依照性別和年齡段(21歲以下、21歲-34歲、35歲及以上)歸類[4]。電影製片方及其他訂閱戶大約會在太平洋時間晚上11點收到數據。公司在社交媒體上向公眾發布評價等級,儘管詳細數據是專有的,但評分會在整個媒體和產業迅速傳播開來,使得製片方負責人吹噓自己的成功並嘲笑競爭對手的失敗。得分高的電影經常會在他們之後的廣告中引用其影院評分成績[7][1][8]

通常影院評分A+級的電影的預測票房會很成功。從1982年到2011年8月,僅有52部電影(約每年兩部)獲得最高等級,其中包括八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得獎影片《泰坦尼克號》、《魔髮奇緣》、《王者之聲:宣戰時刻》、《好人寥寥》、《溫馨接送情》、《阿甘正傳》和《玩具總動員2》。然而從2004年到2014年,A+和A級影片總收入分別是他們首周末票房的4.8倍和3.6倍,C-級影片總收入是首周末的2.5倍[8]。由於首映當晚觀眾想必比平日顧客對電影更加熱情,《洛杉磯時報》認為他們給出的C級評價是「壞消息,相當於不及格」[7]。明茨表示,「電影的評價不應該低於C級。C就是失敗。而且F級影片非常少見。我是想說,如果他是F級影片,那它甚至不應該上映。」自2004年到2017年,共有12部電影獲得F級評價,包括2002年史蒂文·索德伯格喬治·克魯尼重製的《飛向太空2002[9]、《災難大電影》(2008年)、布拉德·皮特的《溫柔的殺戮》(2012年)和七部恐怖驚悚片:威廉·弗萊德金艾什莉·賈德的《千瘡百孔英語Bug (2006 film)》(2006年)、《狼溪》(2005年)、《異教徒英語The Wicker Man (2006 film)》(2006年)、《鬼別墅英語Darkness (2002 film)》(2002年)[10]卡梅隆·迪亞茲的《殺人寶盒英語The Box (2009 film)[11]、《心中的惡魔英語The Devil Inside》(2012年)[12]、《寂靜的房子英語Silent House》(2012年)[10]和《母親!》(2017年)。

影院評分的預測基於《時代》雜誌所認為的「準確得令人驚訝」的調查,這是「大多數像在球場上比賽的公司的所選」。2009年,公司準確預測《宿醉》的成功和《失落的大陸英語Land of the Lost (film)》的失敗[7]。影院評分的準確性給好萊塢高管們分類。消息人士告訴《Deadline》,影院評分「並不總是正確的,但它是一個非常好的指標。我依賴它了」,而另一位人士表示公司的競爭者PostTrak「更加厲害......更透徹和深入」[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Cunningham, Todd. CinemaScore Gets 'A' From Studios, Especially When It Counters Critics. The Wrap. 2013-06-18 [201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2. ^ 2.0 2.1 Wieland, Chris. In Springs, everybody's a critic.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Tribune Company). 1993-03-20. 
  3. ^ Proxy Statement to SEC. Rainmaker Systems, Inc. 2004-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8). 
  4. ^ 4.0 4.1 Cling, Carol. CinemaScore expands to Internet to offer moviegoers current information. Las Vegas Review-Journal (Stephens Media). 1999-09-16. 
  5. ^ Bowles, Scott. Movies make the grade with fans, critics alike.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02-08-01. 
  6. ^ McClintock, Pamela. Why CinemaScore Matters for Box Offic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1-08-19 [2013-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0). 
  7. ^ 7.0 7.1 7.2 7.3 7.4 Goldstein, Patrick. CinemaScore's box-office swami. Los Angeles Times. 2009-10-13 [201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7). 
  8. ^ 8.0 8.1 8.2 8.3 Busch, Anita. B Grade For ‘Turtles': What CinemaScores Mean And Why Exit Polling Matters. Deadline Hollywood. 2014-08-09 [2014-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9. ^ Critics may love "Solaris", but moviegoers don't. USA Today. 2002-12-03 [201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30). 
  10. ^ 10.0 10.1 CinemaScore Flunkees: Brad Pitt's 'Killing Them Softly' and 7 Other Movies That Earned an F With Audience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2-12-04 [2013-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11. ^ 'The Box': The movie audiences truly love to hate. Los Angeles Times. 2009-11-10 [201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12. ^ Zeitchik, Steven. Does 'Devil Inside' suggest a new studio-filmmaker relationship?. Los Angeles Times. 2012-01-09 [2012-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