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伯利岩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3年7月20日) |
金伯利岩(英語:Kimberlite),亦音譯作慶伯利岩,是一種火成岩,同時是金剛石的母岩,因此尋找鑽石礦通常由尋找金伯利岩開始。金伯利岩得名於其首次被發現的地點南非金伯利,1869年於此產出的83.5克拉(16.70g)鑽石南非之星曾在該地引發一場鑽石熱。中國大陸過往曾譯作角礫雲母橄欖岩。
儘管金伯利岩相對稀有,但因其作為鑽石和石榴石的橄欖岩地幔包體到達地球表面的載體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它可能比任何其他火成岩類型都更深的深度,以及它在低二氧化硅(SiO2)含量和不相容的微量元素富集方面所反映的極端岩漿成分,使得了解金伯利岩成因變得重要。
形態學
[編輯]許多金伯利岩結構被放置為胡蘿蔔狀的垂直侵入體,稱為「管道」。這種經典的胡蘿蔔形狀是由於金伯利質岩漿的複雜侵入過程而形成的,它繼承了系統中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少量的H2O,產生了深度爆炸沸騰階段,導致大量垂直燃燒。金伯利岩分類是基於對不同岩相的識別。這些不同的岩相與特定類型的岩漿活動有關,即火山口、火山岩和淺層岩。
從歷史上看,金伯利岩被分為兩個不同的品種,主要根據岩相觀察被稱為「玄武岩」和「雲母岩」。這後來由CB史密斯修訂,他根據這些岩石的同位素標記將這些劃分重新命名為「I組」和「II組」。RogerMitchell後來提出,這些I組和II組金伯利岩顯示出如此明顯的差異,以至於它們可能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密切相關。他表明,與I組金伯利岩相比,II組金伯利岩與菱鎂礦的親緣關係更密切。因此,他將II組金伯利岩重新歸類為橙岩,以防止混淆。[來源請求]
金伯利岩含有很多礦物,其化學成分表明它們是在地幔內的高壓和高溫下形成的。這些礦物,例如鉻透輝石(輝石)、鉻尖晶石、鎂鈦鐵礦和富含鉻的輝石石榴石,在大多數其他火成岩中通常不存在,因此它們特別適合用作金伯利岩的指示礦物。
探勘鑽石步驟
[編輯]由鑽出之岩柱中尋找,如有金伯利岩,則進一步大量開挖。探索頻道節目更進一步介紹投資公司花了幾十萬美元深鑽地表,取出地層岩柱後卻無發現慶伯利岩,故放棄在該地點挖掘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