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新現代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現代主義(neo-modernism)是哲學上一個偶發地出現的名詞,是後現代主義的一個分支。新現代主義者主要是要回歸現代主義的先鋒者行為,但回應了後現代主義的批判,否定現代主義的普同性。他們的思想帶有後現代主義反二元對立和對矛盾的愛好。這種思想,普遍出現在哲學、美學中,從而影響到建築及其他方面的設計。

哲學

[編輯]

在哲學上的新現代主義又名布達佩斯學派,是1960年代在盧卡奇影響下形成的一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東歐馬克思主義流派,代表學者有赫勒(Ágnes Heller)及卡洛斯·埃斯庫德(Carlos Escudé),其他知名人物尚有:費赫(Ferenc Fehr)、喬治·馬爾庫斯(Gyrgy Mkus)、瓦伊達(Mihly Vajda)、塔馬斯(G·M·Tams)、弗多爾(Gza Fodor)、拉德洛蒂(Sndor Rdnti)等[1]。新現代哲學植根於溝通理論大師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對後現代哲學的批判,主要在於認為道德普遍主義審辯式思維人權的兩個必要元素,使人權在某些文化上具有凌駕性。簡而言之,均等主義相對主義是互相矛盾的。

設計

[編輯]

這思想大概在1994年後藝術設計的學院或設計師中成為INDIE地下文化共同意識型態思想。現時新現代主義在香港方面的理論有陳祖龍創的哲學星座學派(造型/色彩/音階)心理結構。強調在其中心中的邊緣事件,在其自身內而非其自己的革命性設計女性公式容格阿尼瑪政治設計學。新現代主義主要以強調大量的單色,還有回應色彩和造型對心理上的要求。(造型/色彩/音階)都有他們自己的原型意象,設計目的是給出能有交往的事件情景,強調交往共同體,追求一種像說明文的詩。用直接的表達,但背後沒有原因的方式設計行動,哲學星座說明這主要設計目的要人們追問行動的原因,但背後沒有原因來設計,這就是容格的阿尼瑪原型有政治色彩的設計學。外國方面的文化有如EMO文化的造型設計。

建築

[編輯]
位於瑞士蘇黎世的新現代主義建築。

新現代建築是一種從20世紀末期到21世紀初的建築風格,最早在1965年出現。新現代建築透過新的簡約平民化的設計[2]而對後現代建築的複雜建築結構及折衷主義的回應,是一種對現行建築風格的反思。

文學

[編輯]

在文學方面,新現代主義,也稱為現代派詩群,源自於1953年由紀弦所創辦的《現代詩》季刊。

《現代詩》成立之後,形成了有鄭愁予羊令野楊喚林泠元思等參加的詩人群,在這個基礎之上,紀弦提出了現代派的自由詩運動口號,並大力推動新現代主義詩歌運動的發展。

新現代主義是1930年代的中國現代派詩群的延續,同時也標誌着台灣現代詩歌運動的崛起。

參考

[編輯]
  1. ^ 傅其林文集:文章:美學理論:《布達佩斯學派重構美學思想評述》[永久失效連結]
  2. ^ 建築新紀元. 澳門藝術博物館:解構新建築. [2008年2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1月18日). 

參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