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風俗畫
朝鮮風俗畫,又稱韓國風俗畫,是一種寫實性描繪朝鮮社會生活,特別是社會底層生活的繪畫,在朝鮮繪畫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1。朝鮮風俗畫興起於17世紀,18世紀達到頂峰,主要代表性人物有尹斗緒、趙榮祏、金弘道、金得臣、申潤福等[1]:252-258[2]。其中金弘道、申潤福、金得臣三人並稱朝鮮三大風俗畫家[2]。
歷史
[編輯]遠古時期的石刻畫是最早反映朝鮮半島風俗的繪畫作品,以韓國蔚山廣域市蔚州郡彥陽邑大谷里的盤龜台岩刻畫最具代表性[3]:8-12[1]:35-42,是韓國第285號國寶[4]。三國時期古墓中有關狩獵、摔跤、舞樂等壁畫真實反映出當時朝鮮半島社會的風俗與生活[1]:43-75。
朝鮮王朝早、中期的風俗畫主要是描繪上流社會禮儀、宴會、出遊等活動的士人風俗畫。士人風俗畫畫工精細,多為大場面、人物眾多的華麗宮廷繪畫,代表性作品有《戶曹郎官契會圖》等[5]。17世紀,隨着朝鮮實學的發展,真景山水畫和平民風俗畫等現實主義寫實性繪畫也開始興起[1]:252-258[2]。這一時期的代表性畫家尹斗緒在朝鮮17世紀傳統山水畫風中描繪人物風俗畫,開始了朝鮮傳統山水畫向風俗畫的轉變,被譽為朝鮮風俗畫的開創人[1]:190-191。尹斗緒的畫風得到其弟子、宗人、和後世畫家的傳承[1]:221。趙榮祏時期朝鮮風俗畫做為一種畫派在朝鮮畫壇得以確立起來[1]:203-204。
18世紀,朝鮮風俗畫的發展達到頂峰,出現了金弘道、金得臣、申潤福等代表性風俗畫畫家。其中金弘道和申潤福並稱朝鮮風俗畫的兩座大山。這些畫家的作品多以奴婢、農夫、手工業工匠、妓生等社會底層人物為主角。主要代表性作品有金弘道的《檀園風俗圖帖》、申潤福的《蕙園風俗圖》和金得臣的《兢齋傳神畫帖》等。[1]:318-322[2][6]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韓)鄭炳模著; 金青龍、趙亮譯. 《韩国风俗画》.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5年. ISBN 978-7-100-11204-8.
- ^ 2.0 2.1 2.2 2.3 申英淑. 申润福与朝鲜王朝晚期风俗画. 《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 2009年01期.
- ^ 吳焯. 《朝鲜半岛美术》.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年. ISBN 978-7-3001-1930-4.
- ^ 蔚山大谷里盘龟台岩刻画. 韓國旅遊發展局. [2018-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7).
- ^ 朴春子. 朝鲜王朝风俗人物画的发展及影响.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2003年04期.
- ^ 金娟我. 从金弘道和申润福看18世纪末朝鲜半岛的风俗画. 《裝飾》. 200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