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楊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苡
攝於1936年
本名楊靜如
性別
出生(1919-09-12)1919年9月12日
 中國直隸省津海道天津縣
逝世2023年1月27日(2023歲—01—27)(103歲)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職業翻譯家、作家
親屬楊憲益(兄)
楊敏如(姐)
代表作

楊苡(1919年9月12日—2023年1月27日[1]),本名楊靜如漢族,中國女性翻譯家作家[2]。她的譯著《呼嘯山莊》至今仍然暢銷[3]Wuthering Heights 最初被梁實秋先生翻譯為「咆哮山莊」,而楊苡的翻譯更為傳神,成為公認的佳譯。楊苡出生於一個文學家庭,其兄長楊憲益也是著名文學家和翻譯家。楊苡的丈夫趙瑞蕻也是著名翻譯家。楊苡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巴金的筆友和朋友,兩人有長達六十餘年的友誼,有跨越半個世紀的書信往來,是珍貴的歷史檔案。

生平

[編輯]

家庭

[編輯]

楊苡原名楊靜如,祖籍江蘇盱眙,1919年出生於天津[4]。楊苡所在的家族是一個書香世家,祖輩有四位曾在晚清時考入翰林[4]。楊苡的父親楊毓璋有三房太太,楊毓璋年輕時曾留學日本學習經濟,回國後曾任中國銀行天津分行行長[5],是中國第一代銀行家[6],但其在楊苡出生不久便因病死於1920年[4]。楊苡的母親徐燕若是楊毓璋的第二位太太,因楊毓璋的大太太懷有八胎卻只活了兩胎女嬰而娶徐燕若做二房,徐燕若育有一子兩女,即楊苡與楊苡的哥哥楊憲益[6],楊苡的姐姐(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楊敏如[3]

讀書

[編輯]

1927年,楊苡進入美國美以美會[7]在天津創辦的教會學校天津中西女校就讀小學,因該校採用英文課本教學,為其日後的翻譯家生涯打下了中英文基礎[4][3]。1933年,出於安全考慮,楊家賣掉了位於天津日租界花園街8號宅邸,搬到了法租界[8]

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十七歲的楊苡受封建家庭限制,未能參加此次學生運動,便投筆給流行小說《》的作者巴金寫信,以傾訴心中積鬱,未曾想巴金竟然回信楊苡,從此楊苡與巴金結下緣分,兩人一生中多次互寄書信溝通[4]。同年[9],楊苡在觀看中國旅行劇團表演的《雷雨》後用筆名曉黛發表了其處女作,即發表在天津《庸報》上的話劇點評文章《評中旅〈雷雨〉的演出》[9][7]。此後亦發表過幾篇小詩[7]

1937年,楊苡在接受了十年的教會學校教育後畢業[7],以優異的成績保送至位於天津南開大學,但受七七事變的影響,南開大學校舍被日軍轟炸淪為焦土[3]。天津淪陷後,楊苡常用筆名為一家主編叫邵冠祥的雜誌社投稿詩歌,內容多為控訴侵略者、讚美抗日軍民,但隨主編邵冠祥被捕,雜誌社被查抄,楊苡害怕被牽連遂致信巴金與哥哥楊憲益,並在楊憲益的建議下選擇離開天津[5]。此後因侵華日軍進入天津租界,其母親出於擔心,將楊苡發表的稿子和楊苡與巴金、巴金哥哥李堯林來往的書信燒毀[5]

1938年7月7日[5][a],楊苡乘英國太古輪船公司雲南號從天津開往香港的航班南下[10],在香港待十日後,轉程越南後乘火車向昆明西南聯大中文系進發[10][7][3]。楊苡抵達昆明後與沈從文相識,並受其勸導影響,進入西南聯大外文系學習[2]。大學就讀期間,楊苡的舍友有蕭珊(巴金粉絲,後為巴金妻子)[6]與王樹藏(蕭乾女友)等人[11]。楊苡還參加了校內穆旦等人組織[8]的高原文學社[5]。在楊苡的大學時光中,她參加了全國抗戰文藝協會雲南分會的活動,並在《大公報》上發表過多篇詩歌散文,其譯自英國詩人拜倫所著的敘事長詩《棲龍的囚徒英語The_Prisoner_of_Chillon》在《現代文藝》雜誌上獲得發表[7]

1940年,楊苡接受了趙瑞蕻的求婚[6]。並於同年8月13日[10]與同為同學[7]的趙瑞蕻在淞滬戰役抗戰紀念日登報結婚[10]。同年,楊苡與去西南聯大看望蕭珊的巴金首次見面,巴金在看過楊苡的譯稿後鼓勵其應認真的慢慢翻譯,並在得知楊苡準備翻譯呼嘯山莊時予以支持,允諾會出版該譯本[4]。1941年,楊苡在昆明生育趙苡[3]。婚後,楊苡轉至金陵女子大學就讀,但因生育導致課程被耽誤[6]。同年冬,楊苡的丈夫趙瑞蕻到重慶南開中學任教,並於次年進入重慶中央大學外文系擔任助教[4]。楊苡也於1942年隨趙瑞蕻到中央大學外文系借讀[4]。1945年11月22日,楊苡的好友[12]李堯林病逝[6],多年後,楊苡寫下《夢李林[b]》一文以作紀念[8]

工作

[編輯]

大學畢業後,楊苡擔任過中學教師,抗日戰爭勝利後,楊苡在南京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擔任翻譯工作,參與了《羅馬帝國衰亡史》和《馬可波羅遊記》的翻譯工作[7][2]1949年後,楊苡擔任過語文教師[2]。1950年,楊苡加入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南京詩聯[7]。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派楊苡丈夫趙瑞蕻去東德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任訪問教授,擔任東方語文學院講師[2]教授中國文學,楊苡欲帶孩子同行未獲批准後便留在國內繼續工作[8]

1954年,楊苡開始了翻譯《呼嘯山莊》的工作[4]。翻譯期間,楊苡並不滿意此前梁實秋的中譯本將此書名譯為《咆哮山莊》[3]。至一日雨夜中狂風驟雨降臨,遂激發其靈感,將其譯著定名為《呼嘯山莊》[3]。1955年,楊苡譯著《呼嘯山莊》由巴金主持的上海平明出版社[7]出版[3]。1956年,楊苡奉派前往原民主德國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教授了一年中國現代文學後回國[7]。1957年,楊苡成為江蘇省作協會員,其從英譯本轉譯的《永遠不會落的太陽》、《俄羅斯性格》銷量極大[7]

回國後的楊苡擔任起《雨花》文學月刊的特約編輯,並開始創作兒童文學作品,其作品受京滬地區文壇名家歡迎,但在江蘇遭到他人批評,楊苡被指責其《成問題的故事》、《電影院的故事》等作品是為右派分子翻案,是配合右派分子和修正主義分子向中國共產黨發動進攻,醜化祖國的花朵[7]反右運動中,楊苡譯著《呼嘯山莊》也遭到他人批評,稱有右派分子引用外國古典作品中的內容宣傳資產階級思想[7]。同時,楊苡的作品《北京-莫斯科》被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1958年兒童文學選》,1959年楊苡的兒童詩《自己的事自己做》獲得建國十年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獎[7]。1959年,北京大學西語系學生批評《呼嘯山莊》(楊苡譯著)、《紅與黑》(趙瑞蕻譯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三部外國古典名著的言行引發文藝界領導關注,被指三部作品有兩部譯自楊苡家,楊苡被批判,但未被扣帽子[7]

1960年,楊苡開始在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任教師[7]。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楊苡的哥哥楊憲益被捕入獄[8]。楊苡也因其譯著的《呼嘯山莊》和此前發表的《成問題的故事》、《電影院的故事》兩篇童話作品而被批鬥成是宣揚階級調和論階級鬥爭熄滅論、愛情至上,楊苡遭到六年的批鬥和拳腳,期間被多次要求做檢查、長期隔離,參加勞動改造[7]。楊苡與楊憲益至1972年才被解放[7],其譯著《呼嘯山莊》亦因文革期間被扣上的罪名而銷聲匿跡[8]。此後,楊苡繼續在南京師範大學工作,後被調到聯合國文件翻譯組,1980年,楊苡以教員職稱辭職退休[7][8]

退休

[編輯]

1980年,楊苡發表講述巴金的訪問記《堅強的人》散文獲海內外多家報刊刊發[7]。同年,楊苡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7],其譯著《呼嘯山莊》受《譯林》雜誌創始人李景端的促成下獲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8],再版後的首次印刷即達35萬冊[4]。1986年,楊苡譯著《呼嘯山莊》獲得1979-1986南京市作協首屆金陵文學獎中的翻譯獎[7],同年楊苡懷念巴金夫人蕭珊並思考自己人生道路的《夢蕭珊》被《人民文學》雜誌的讀者評為最喜愛的作品[7]

1987年,出版家范用出版《雪泥集:巴金致楊苡書簡劫餘全編》一書,該書收集了巴金寄給楊苡的67封書信,但受戰亂影響,這些書信只是兩人書信中的一部分,楊苡亦為此書中的書信做注[4]。1988年,楊苡作品《三座大山》與《月色如夢》分別獲得全國首屆微型小說二等獎與全國首屆金陵明月散文大賽二等獎[7]

1990年,楊苡譯著《呼嘯山莊》轉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其精裝本被英國勃朗特故居博物館英語Brontë_Parsonage_Museum收藏[7]

1999年,楊苡的丈夫趙瑞蕻因心臟病病發去世[6]。楊苡遵其先夫遺囑,將家中大部分藏書捐給先夫故鄉溫州溫州大學圖書館,但2018年,楊苡友人發現該批贈書被流入孔夫子舊書網,並將其高價購入的趙瑞蕻簽字本《艾青詩選》拿給楊苡看,楊苡為此書題字作念[13]。2009年,楊苡的哥哥,翻譯家楊憲益去世,享年95歲[6]。2013年,94歲的楊苡出版了《青春者憶》一書,寫下了與巴金交往的故事[4]。2017年,楊苡的姐姐,古典文學專家楊敏如去世,享年102歲[6]

2022年9月12日,其口述自傳《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由其本人自述,南京大學教授余斌撰寫,後經譯林出版社出版。該書也是她生前唯一的口述自傳[14]

2023年1月27日20時30分,在南京去世,享年104歲[1]

作品

[編輯]

譯著

[編輯]

著作

[編輯]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腳註

[編輯]
  1. ^ 另有來源指該日期為1938年7月8日[10]
  2. ^ 李堯林筆名李林[8]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黃茜. 104岁杨苡驾鹤西去,因翻译《呼啸山庄》闻名于世. 南方都市報. 2023-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8). 
  2. ^ 2.0 2.1 2.2 2.3 2.4 欣聞. 中国作协致信祝贺杨苡一百零三岁华诞. 中國作家網. 文藝報. 2022-09-16 [202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劉夢妮. 百岁杨苡的翻译人生. 新華每日電訊. 2022-09-16 [202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7).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王瑩. 杨苡:一个人,一本书,一世纪. 記者觀察. 2021-03-05 [202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5. ^ 5.0 5.1 5.2 5.3 5.4 《環球人物》記者王晶晶. 翻译家杨苡回忆西南联大里的爱情. 海外網. 《環球人物》雜誌. 2015-08-07 [2022-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李舒. 杨苡:岁月呼啸去,依旧少女心. 同舟共進. 2021-09-01 [2022-09-18]. doi:10.19417/j.cnki.tzgj.2021.09.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勿罔. 杨苡和《呼啸山庄》. 出版廣角. 1995-06-15 [202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宋春丹. 百岁杨苡:“已故少女”回忆录. 參考網. 中國新聞周刊. 2021-02-08 (2021年4期) [2022-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9. ^ 9.0 9.1 北京青年報 陳虹. 百岁翻译家杨苡的少年戏剧梦. 光明網. 文摘報. 2021-06-10 [2022-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趙蘅. 杨苡:她是呼啸而来的奇女子. 中國作家網. 北京青年報. 2018-09-12 [202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11. ^ 楊苡. 杨苡:忆萧珊. 作家文摘. 2022-08-25 [2022-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12. ^ 一丁. 巴金的两个哥哥:百岁巴老何以恸哭.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社. 2005-10-17 [2022-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13. ^ 張昌華. 与先生们的通信:【杨苡:“我是可以写长信的,当然全是废话”】. 廣東政協網. 2022-07-19 [2022-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9). 
  14. ^ 鄭璇真. 追忆著名翻译家杨苡:《呼啸山庄》译名灵感来源于一个雨夜. 南方都市報. 2023-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