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林添福 (台灣陶藝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林添福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26年7月
日治臺灣臺中州大甲郡外埔莊大甲東(今臺中市外埔區
逝世2019年3月20日(2019歲—03—20)(92歲)
 中華民國臺灣苗栗縣竹南鎮公館里大埔頂
國籍 大日本帝國(1926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19年)
兒女林碧燕(長女)
林瑞華(次子)
父母林啟明(父)
林賴菊(母)
職業陶藝
獲獎民俗技藝特別貢獻獎(1998年)
工藝成就獎(2016年)

林添福(1926年7月—2019年3月20日),臺中市外埔區人,臺灣陶藝家,暱稱「阿公仔」(臺羅A-Kong-á),各界尊稱其為「添福師」,1972年開辦陶瓷廠,為苗栗縣竹南蛇窯創辦人。2016年獲中華民國文化部頒贈「工藝成就獎」。[1]

生平

[編輯]

1926年林添福生於臺中外埔,時其父林啟明買下大甲東「外窯」,更名為「林振新陶瓷工場」,由祖父林國本、叔父林啟榮經營。1938年,林隨福州師傅學陶,14歲始為陶師,正式入廠拉坯生產陶器[2]

發展陶業

[編輯]

1945年因戰後陶器需求量少,為維持生計而在陶廠擔任陶師處理窯廠入窯、燒火及出窯等事務。後因家族分家,窯廠於1952年轉售予沙鹿紀桶鉗,於是林添福輾轉至臺灣中部各地窯場擔任「拉坯師傅」。1953年至苗栗許錦文「台大陶廠」生產公賣局酒甕、1959年至新竹「金煉成陶器工廠」擔任陶師期間習得製造模具技術,陸續開發香爐、花盆等旋坯模具。[2][3][4]

1960年代,中部製陶界掀起製造園藝陶器風潮,林添福與楊寶林師傅合作原型雕塑與分片製模,為大甲東「一成陶器工廠」(內窯)開發大型注漿景觀用陶及立體雕塑,如:黃牛、青蛙等造型,同時至南投縣水里鄉「新成興」、「永昌」陶廠以及嘉義縣「金義發陶廠」等廠開發動物與花盆造型模具。[2][3]

創業發展

[編輯]

1972年,自臺中大甲遷居苗栗縣竹南鎮公館里大埔頂,成立「恆發陶瓷廠」以傳統土角磚砌築一座長25公尺的斜坡型蛇窯,用於生產陶瓷花盆以及傳統民生日用陶具。後因塑膠製品業興起致使陶廠生意受挫,於1983年歇業。轉而前往南投縣魚池鄉協助陶藝師黃金田燒製大型陶藝品。[2][5]

轉型傳承

[編輯]

1983年恆發陶瓷廠歇業後,林添福另設置瓦斯窯,開始製造茶壺及長頸瓶、大型香爐、蟠龍大盤等陶藝創作。1994年,原陶瓷廠改組、更名為「竹南蛇窯」,經營方向轉型為柴燒陶藝創作。2007年,林添福身患腦中風,將創作陶藝當作復健,於高齡81歲至90歲期間完成雙層鏤空系列、鳥獸浮雕、長景瓶系列、福氣瓶以及臺灣牛與黃金兔等動物系列作品。[2]

2019年3月20日,林添福於家中辭世。同年4月4日於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頂7號喪宅前舉行公祭,獲工藝中心主任許耿修代表政府頒贈總統褒揚令[6],全文如下[7]

  竹南蛇窯創辦人林添福,稟賦軒秀,平易通敏。少歲從師潛脩學陶,克承祖基,勤奮操持;專擅手拉坯、手擠坯、原型雕塑,復長浮雕彩繪,開啟近八十載陶冶年歲。爰躬自肇建「竹南蛇窯」,榮登全國歷史建築百景之一,允為臺灣現代陶業史傳奇,結合固有元素技法,恢弘樸渾純粹絕異,橫翔捷出,踵事增華。平居悉力完善製程,創新多元造形設計;研求日用器具項目,提升生活品質內涵;張拓鄉土美學視野,豐富庶民文化底蘊,妙悟覃思,深功博古;蹊徑獨闢,巧若生成。曾獲頒前臺灣省政府文化處「民俗技藝特別貢獻獎」、文化部「工藝成就獎」等殊榮,蜚英騰茂,令譽揚輝。綜其生平,盡瘁柴燒陶瓷工藝保存,厚實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大匠運斤,遺緒聲采;碩行矩範,蓬島芳流。遽聞嵩齡辭世,軫懷良殷,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篤念宿耆之至意。

總   統 蔡英文    
行政院院長 蘇貞昌    

作品風格與典藏

[編輯]

林添福陶藝作品以福州師製陶技藝為基礎,運用柴燒技法呈現傳統造形美學[4]

成就與貢獻

[編輯]
  • 1988年:作品「浮雕羅漢瓶」入選中華民國陶瓷木雕評選展[2]
  • 1998年:獲臺灣省文化處頒發「民俗技藝特別貢獻獎」[2]
  • 2001年:林添福創辦的竹南蛇窯獲選「臺灣歷史建築百景」[2]
  • 2002年:林添福創辦的竹南蛇窯登錄為苗栗縣歷史建築[5][6]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吳垠慧. 與陶土為伍80年 林添福獲2016工藝成就獎. 中時新聞網. 2016-11-30 [2022-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7).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翁玲玲, 吳姿瑩撰文; 郭哲旭主編. 工藝成就獎得獎者專輯. 2016: 臺灣硘聲 林添福.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2017. ISBN 978-986-05-3933-2. 
  3. ^ 3.0 3.1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臺灣硘聲: 林添福86陶藝展. 史博館. 2011. ISBN 978-986-02-8336-5. 
  4. ^ 4.0 4.1 「臺灣硘聲」2016 工藝成就獎得獎林添福先生. imedia.culture.tw.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0) (中文(臺灣)). 
  5. ^ 5.0 5.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30). 
  6. ^ 6.0 6.1 典型在夙昔-永懷「臺灣硘聲」陶藝大師林添福-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最新消息. www.ntcri.gov.tw.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9). 
  7. ^ 總統令. 108年04月03日 褒揚令-林添福.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9-04-10 [2019-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3). 
  8. ^ 文化部-典藏網-《1955年款褐色甕》藏品資訊. web.archive.org. 2022-12-03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3. 
  9. ^ 文化部-典藏網-《黃釉印紋陶甕》藏品資訊. web.archive.org. 2022-12-03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3. 
  10. ^ 文化部-典藏網-《林添福製陶茶壺冠》藏品資訊. web.archive.org. 2022-12-03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3. 
  11. ^ 文化部-典藏網-《盤龍長景瓶》藏品資訊. web.archive.org. 2022-12-03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