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格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格格滿語ᡤᡝᡤᡝ轉寫gege)是滿語詞彙,是滿族人對女性的一種稱謂,一般來說,身份地位較高。其漢語直譯是「小姐」或「女士」。

詞源

[編輯]

「格格」的意思相近於漢語的「小姐」,滿人日常使用時,不分貴賤,只要是年輕女性,尤其是未出嫁者都可稱為「格格」。然而作為封號,或對漢人使用時,則往往是指身份尊貴的年輕女性。

清兵入關前的後金時期,部落酋長或者高級貴族之女都稱為格格,亦作為君主低於福晉妾室稱號。而後,成為清朝政府冊封女性的正式封號的一部分。

在現代流行文化中,受到影視作品的影響,許多漢人以為其意義相當於漢語公主」,其實和真正的詞義差別甚大。

作為正式稱號的一部分

[編輯]

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 《清史稿》記載:「太祖初起,諸女但號『格格』,公主、郡主,亦史臣緣飾雲爾。」這不是正式的冊封。她們的丈夫被稱為額駙,同時將丈夫的部族名加在「格格」之前稱呼,以作區分。如東果格格哈達格格巴約特格格等。

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1]皇太極冊封七位公主,是他的姐妹、女兒等女性親族。此次冊封公主,僅稱固倫公主和碩公主,無公主徽號。但由於制度缺失,皇太極的女兒並非皆有冊封。

順治帝時代,公主冊封制度已完善,確定皇女封號為公主,分固倫公主、和碩公主兩類,需要進行特定的冊封儀式。

順治17年(1660年),又規定除皇女以外,宗室之女依據父親的身份以下封號:「和碩」、「多羅」、「固倫」都是滿語轉音。 「固倫」指「天下」(ᡤᡠᡵᡠᠨ, gurun),「和碩」指「一方」(ᡥᠣᡧᠣ, hošo),「多羅」指「一角」(ᡩᠣᡵᠣ, doro),「固山」就是「旗」(ᡤᡡᠰᠠ, gūsa),都是指所擔當方面範圍的大小,以「固倫」為最大,「固山」為最小。

清朝宗室女子從固倫公主開始由高到低共八級:

  1. 皇帝嫡女封「固倫公主」,即皇后所出的嫡皇女
  2. 皇帝庶女封「和碩公主」,即非皇后所出的庶皇女
  3. 和碩親王之女封「和碩格格」(等同「郡主」;庶女為「郡君」)
  4. 多羅郡王世子(和碩親王之法定繼承人)之女封「多羅格格」(等同「縣主」;庶女為「縣君」)
  5. 多羅貝勒長子(多羅郡王之法定繼承人)之女封「多羅格格」(等同「郡君」;庶女為「鄉君」)
  6. 固山貝子之女封「固山格格」(等同「縣君」;庶女為「宗女」)
  7. 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之女封「格格」(等同「鄉君」)
  8. 不入八分公之女一律不授封,俱稱「宗女」。

作為非正式稱號

[編輯]

在清朝,「格格」有時候也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例如康熙年間,內務府的報告中有稱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的侍女,曾撫養康熙帝)為「蘇麻喇額涅(母親)格格」。

無正式封號的貴族之女可稱格格。《清稗類鈔》稱:「親王之女稱郡主,郡王及貝子、貝勒、輔國公之女稱縣主。然除公主外,雖有郡主、縣主資格,如未奉有正式封號者,皆統稱格格。大抵稱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處子為多。若其長女,未得正式之封號者亦罕。」

另外,清朝親王身份低階的,有時也被叫做格格,位在側福晉之下。《清史稿》記載雍正帝孝聖憲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日常使用

[編輯]

不作為稱號的一部分使用時,相對滿語阿哥age是哥哥,滿語格格gege為姐姐的意思,妹妹為non。

現代用法

[編輯]

現代滿族人中,會講滿語的人已經幾近絕跡,但不少滿族人依然保留了稱未婚女子為「格格」的習慣。

現代以清朝宮廷為題材的文學、電影電視作品中,有時以格格為皇女的正式稱號。例如在小說和電視劇《還珠格格》中,乾隆帝認為小燕子是自己的私生女而將其封為還珠格格。但這和上述的歷史用法不符合。

注釋

[編輯]
  1. ^ 滿文老檔·第十六函·第三十五冊》崇德元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