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漢堡市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堡紋章
版本

漢堡小紋章

漢堡海事紋章
細節
使用者自由及漢薩城市漢堡
冠飾三瓣孔雀翎和六幅矛旗,銀白色及紅色的覆巾。
紅色,三塔城堡為銀白色
扶盾兩隻躍立的黃色獅子頭朝後望,舌頭為紅色。
基地黃色基座
其他元素銀白色十字架置於中央塔樓頂部,銀白色六角星分別置於每個外側塔樓頂部。
使用小紋章僅供政府及公法機關使用;大紋章僅供州議會和市議會使用;海事紋章僅供政府船隻使用。

漢堡市(州)徽或稱漢堡紋章(德語:Landeswappen Hamburgs)是漢堡作為聯邦州漢薩德語Hansestadt自由市通用的徽記。漢堡紋章連同旗幟以及紅白色的聯邦代表色均受到漢堡憲法德語Verfassung der Freien und Hansestadt Hamburg(第五條)的規管,其中僅州旗及民用紋章德語Wappenzeichen in Deutschland可供任何公民自由使用。而最古老的一個城堡版本可追溯至1245年的印章。

用作城市印章的小紋章最早可追溯至12至13世紀,它展示的是在紅色盾牌內的一個白色城堡。帶有十字架的中央塔樓被解讀為中世紀的主教座堂,這是奉獻給城市守護神的瑪麗教堂德語Hamburger Dom (Alter Mariendom)。作為「瑪麗之星」,其兩旁的側塔也有兩顆六角星。城堡最初為紅色而基部為白色。如今的配色方案最早是在1751年的參議院決議中確定。此外,中間的塔樓和城門隨着時間的推移有過顯著的變化。它有時呈關閉狀、有時呈開放狀,有時則移除了吊閘。在1834年/1835年間,參議院根據中世紀的印章為藍本統一了城市印章及紋章的樣式,並且除了細微的變化外一直保持至今。與此同時,當前紋章及旗幟的配色方案也得到最終確定。

小紋章

[編輯]
帶有蕁麻葉的漢堡紋章(1605年)
諾伊維克燈塔德語Leuchtturm Neuwerk上的紋章(1310年)
烏爾斯騰地區德語Land Wursten里策比特爾地區德語Amt Ritzebüttel之間的界碑(1589年)
1619年漢堡硬幣上的紋章

小紋章的徽記圖案如今作為漢堡當局的聯邦州徽和政府標誌可供公法機關使用,其基本特徵從一開始便維持不變。

起源及城市印章

[編輯]

早在12世紀,流通於德國北部的許多布萊克梯特硬幣德語Brakteat便已印有三塔建築的圖案,這很有可能是受到了當時的鄉紳、不來梅大主教德語Erzbistum Bremen荷爾施泰因伯爵德語Grafen von Schauenburg und Holstein的影響。因此人們相信,這些硬幣中帶有皇冠的中央塔樓呈現的是主教的印記,而塔樓上方的皇冠着象徵着其對漢堡舊城的統治地位[1]

在正式應用紋章之前,但在公民不斷參與城市自治後,漢堡現存最古老的城市印章(1241年)已經呈現了著名的城堡圖案,連同一個中央塔樓、一個十字架和兩顆星。與其它城市印章需要展開猜想相比,漢堡印章中心的城堡呈現的是實際存在的教堂,於是城市印章也從舊城主教區轉移至統一的整個城市。至於此時所展示的城堡或城牆是特指哈馬堡德語Hammaburg、建於10世紀的市內城堡(例如主教塔德語Bischofsturm (Hamburg))、亦或是1240年翻新和擴建的城市防禦設施,已不可考[2]。帶有閉合城門的城堡和城牆通常被解讀為在荷爾施泰因伯爵喪失軍事主權後,市民們保衛自己的決心。瑪麗星最初也可能只是一個占位符,直至城市守護神和主教座堂的說法出現。

所謂的第四款城市印章特徵與最古老的印章基本保持一致。其印框為圓形,直徑8.9厘米,並由一個字圈所環繞。鑄文上書為「+ Sigillum + Burgensium * de * Hammenburch」。印章圖案展現的是一個大門閉鎖的城堡和三個塔樓。其中右塔有4個、左塔有5個城齒德語Zinne,狹窄的塔樓連同伸長的穹頂占據主導地位,其上方還矗立有一個十字架。兩側塔樓則懸掛有2顆六角星。該印章是逾五百年來,漢堡作為自由市漢薩城市德語Hansestadt的自決獨立性的最顯著象徵。現存印有這一標記的最古老文獻是來自於1304年聖誕節時,規管漢堡至呂貝克間國道安全性的一份文件[3]。直至1811年,該印章仍然是財政和外交政策中使用的所有契約的認證。然而,這枚由青銅鑄造、正面鍍金的第四款漢堡城市印章如今已不再由城市所擁有。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一座鹽礦與其它貴重物品被交換消失,並在1980年代重現於藝術品市場。市政府曾要求購買者退還,但在多道訴訟程序中敗訴[4][5]。2012年,印章在科隆蘭佩茨拍賣行德語Lempertz被重新提請拍賣。漢堡商會德語Handelskammer Hamburg隨即連同漢堡經濟史基金會發動召回行動:胡貝圖斯·瓦爾德基金會(Hubertus Wald Stiftung)和由漢堡商人組成的財團平分費用購回印章[6]。自2013年4月29日起,這枚城市印章可以在漢堡商會的展廳對公眾開放參觀[7]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城市紋章出現過多個版本。其中城門有時會呈開放狀或有一個向上延伸的樓梯。塔樓也有過各種形態。十字架和星星曾被省略過幾次,或者增加一個月亮及來自荷爾施泰因伯爵紋章的蕁麻葉德語Nesselblatt[8]

首個上色的紋章出現在15世紀,它展示的是在白色盾徽內的一個紅色城堡。這種顏色來源於漢堡在城市建設中所廣泛採用的典型紅磚,它歷經數個世紀,並深植在各種圖像之中。一些設計,尤其是在漢堡對外應用的紋章圖案中,城堡建築會以白色顯示。然而在漢堡自身的使用中,例如在城市軍隊的制服或是安置在易北河航標上,城堡都被證實標記為紅色,直至19世紀初。

1835年,在參議院決定統一州旗後,紋章才得以正式採用,但此時已將配色方案調轉。而紅白配色也最終成為了漢堡的主色調。自那時起,紋章僅有過細小的變動。最近的一次發生在1950年代,它也僅作了輕微的簡化,即將不明顯的砌磚再次刪除[9]

紋章中採用緊閉的大門,而不是像阿爾托納區徽(自1937年起成為漢堡的一部分)那樣採用開放的大門,這是否適合漢堡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形象,直至20世紀仍存在爭議。在1998年開發的漢堡標誌則採納了這個異議。然而阿爾托納的開放之門代表的並非是城市的寬容性,而是特指領地主在隨時都有進入的權利。這並不符合漢堡在數百年來為免受外部勢力控制所作出努力的歷史[10]

大紋章及標誌

[編輯]

大紋章僅供州議會市議會使用。它展現的是一個印有銀白色城堡德語Burg (Heraldik)圖形的盾徽。盾徽由兩隻直立、頭朝後望的金色(或黃色)獅子所持有,並站在一個基座上。盾徽上方是一個帶有盾環垂飾德語Helmdecke絲絨飾環德語Helmwulst盔飾,並伴以三瓣孔雀翎及象徵州旗的矛旗英語Pennon作為點綴。帶有翎飾及小旗(最初也是配以紅色城堡的白旗)的盔飾最早出現在16世紀,並形成了中紋章。即便是源於模仿王侯德語Fürst紋章、包含持盾獅子的大紋章,其面世估計也不會晚於16世紀。它於1695年被首次應用於錢幣上[11]。大紋章的圖案在1952年至1955年的《漢堡憲法德語Verfassung der Freien und Hansestadt Hamburg》修訂過程中,通過省略一些細節進行了簡化。其中獅子伸出的舌頭表現得更為激烈,而由於未知的原因,基座樣式也作了更換[12]

此外,漢堡還有一款由設計師彼得·施密特德語Peter Schmidt (Designer)在1998年設計的漢堡標誌。為了表現城市的國際化形象,它根據紋章刻畫了一個帶有開放式大門的紅色城堡,並伴有一條藍色的波紋,象徵着城市及港口的活力以及其航海傳統。這一標誌是由城市通過聯邦州機關授權使用,並給出一個統一的表現形狀。它也將受商標保護[9]

海事紋章

[編輯]

海事紋章可供政府船隻使用。在1624年漢堡海事局德語Hamburgische Admiralität作為港口管理部門成立,負責監督海洋法的實施和航運安全。它最初下設有領航、軍用和護航船隻,據信它們最晚在1642年開始使用自己的紋章,這是由一個被三塔漢堡城堡半遮的船錨所組成。當漢堡於1811年被法國占領後,海事局也在1814年解散,並由港口及航運代表處(Schifffahrts- und Hafendeputation)所取代,但該紋章則一直被沿用至今[9]

民用紋章

[編輯]

由於州徽作為權力機關的標誌,僅可由漢堡州政府及經其授權的機構所使用,參議院便受委託開發出了一款民用紋章。它的面世使得個人、協會和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將其應用至所屬於或關聯至「本地」的文件之中。每個可供自由使用的漢堡圖標都是根據官方小紋章進行細微修改,其中經過簡化的城堡圖案可以完全在盾徽中央見到。

德國時代周刊德語Die Zeit》曾於1946年在自己的版頭使用一款對大紋章進行修改的版本,然而當時的漢堡參議院卻表示不能也不會接受[9]。這款由插畫家卡爾·奧托·西茲契卡德語Carl Otto Czeschka設計的、帶有開放式大門的變體一直被使用至同年五月的第13期,然後再沒有得到任何後續出版許可。這使得西茲契卡不得不更換版頭標識。從1946年第14期起(在獲得不來梅市長威廉·凱森德語Wilhelm Kaisen的批准後),時代周刊開始在版頭使用不來梅紋章德語Bremer Wappen[1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Erik Verg: Das Abenteuer das Hamburg heißt. Hamburg 1977, S. 25.
  2. ^ Tim Albrecht, Stephan Michaelsen: Entwicklung des Hamburger Stadrecht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2-21.. Anhang IV.
  3. ^ Ankündigung des Auktionshauses Lempertz. April 2012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Hamburger Abendblatt vom 14. September 1993 Gericht entschied: Kölnerin darf Hamburger Stadtsiegel behalten (PDF[永久失效連結])
  5. ^ BGH, Urt. v. 5.10.1989 - IX ZR 265/88 (Köln). uni-duesseldorf.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8). 
  6. ^ Hamburger Stadtsiegel Endlich heimgeholt. Handelskammer Hambur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4). 
  7. ^ Kieler Nachrichten vom 29. April 2013 Historisches Stadtsiegel ist jetzt öffentlich zugänglich[失效連結]
  8. ^ Abbildung eines Hamburger Wappens mit Nesselblatt (links, daneben das Bremer Wappen) aus Conrad Bote, Cronecken der Sassen, Mencz (Mainz): Peter Schöffer. 6 März 1492: pp. 50 (德文) 
  9. ^ 9.0 9.1 9.2 9.3 Hamburg-Logo, Flaggen und Wappen. Stadt Hamburg. [2015-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10. ^ Hamburger Abendblatt vom 16. August 2001 Als sich das Tor zur Welt öffnete[永久失效連結]
  11. ^ Hamburger Abendblatt vom 3. Juli 1982 Die weiße Burg[永久失效連結]
  12. ^ Hamburger Abendblatt vom 28. Juli 1988 Warum Hamburgs Raubtiere auf dem falschen Bein stehen [2][永久失效連結]
  13. ^ Unser Wappen. Die Zeit. 1946-04-27 [2015-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7). 
參考書籍
  • Heinrich Reincke: Geschichte der hamburgischen Flagge. In: Friedrich Stichert in Verbindung mit dem Überseeklub Hamburg (Hrsg.): Hamburger Übersee-Jahrbuch 1926. Verlag Übersee Jahrbuch, Hamburg 1926.
  • Helga Kutz-Baur: Einige Anmerkungen zum Hamburger Wappen. In: Paul O. Vogel: Kleine Geschichte Hamburgs von 1918 bis zur Gegenwart und zwei weitere Beiträge. La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Hamburg 2000, S. 32–38 (PDF; 392 kb)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ichael Zander: Das Hamburg-Symbol. Ein modifiziertes Stadt- und Landeswappen. In: Der Herold. Vierteljahrsschrift für Heraldik, Genealogie und verwandte Wissenschaften. Jg. 55, Nr. 3, 2012, S. 360–363.

相關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漢堡市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