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灰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灰鵐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鵐科 Emberizidae
屬: 鵐屬 Emberiza
種:
灰鵐 E. variabilis
二名法
Emberiza variabilis
Temminck, 1836[1]
Emberiza variabilis

灰鵐學名Emberiza variabilis)為雀科鵐屬鳥類,俗名黑蒿鳥。其種加詞variabilis」意為「變化的」。體長16-17.5厘米。喙短,呈圓錐形,堅實而尖;切緣微向內曲。鼻孔半遮以短額須。翅頗發達,第一枚初級飛羽常退化,第2-5枚近乎等長。爪彎曲,後爪短於後趾。夏羽的整體羽毛為灰黑色,雄成鳥背羽有黑色縱斑,次級及三及飛羽有褐色羽緣。雌鳥整體羽毛為褐色,背部有黒褐色的縱斑,頭央線及眉斑為淡褐色。喉部至尾部為淡黃褐色帶有褐色縱斑、尾羽外側無白色。

灰鵐每年5-8月育雛,以樹枝上的昆蟲育雛。分布於勘察加半島、薩哈林島、烏蘇里斯克、日本以及中國江蘇、寧夏等地。

灰鵐屬於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亞種

[編輯]
  • Emberiza variabilis subsp. musica (Kittlitz, 1858)
  • 指名亞種 Emberiza variabilis subsp. variabilis Temminck, 1836

形態特徵

[編輯]

雄性成鳥:上體從頭至上背石板灰色,頭和頭側的羽尖煙褐色;肩羽褐,羽緣黃褐而先端有黑褐色斑點;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純煙灰色;尾羽黑褐,中央一對的邊緣栗色,最外一對尾羽內翈淡灰,羽尖近白色;翼覆羽和三級飛羽深褐色,覆羽羽緣石板灰色,先端紅褐,內側次級飛羽羽緣和先端均紅褐;飛羽石板灰色,外緣棕色;下體煙灰色,腹部中央灰白色;尾下覆羽暗灰,具白色邊緣;腋羽和翼下覆羽均煙灰色。

雄性成鳥(秋羽):上體各羽具鏽褐色羽緣,腹面淺灰色。

雌性成鳥(春羽):上體黃褐色,頭部二條縱帶和耳羽均為鏽褐色,背上有黑色縱紋,尾上覆羽呈鏽紅色;尾羽褐色,中央一對尾羽沾鏽紅色,其餘尾羽具鏽色窄緣;飛羽角褐,羽緣褐色,中和大覆羽的羽端色較淺,內側次級飛羽的羽緣鏽色;下體污白,具橄欖褐色斑紋,兩脅的斑紋較寬,在胸部形成橄欖色胸帶。

虹膜褐色;嘴暗黑色,下嘴肉褐色;腳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65-170克,嘴峰♂12-13.5毫米,♀11-15毫米;翅♂83-91毫米,♀74-90毫米;尾♂65-71毫米,♀60-81毫米;跗蹠♂20-22毫米,♀19-24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編輯]

繁殖期棲息於山地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和林緣灌叢,冬季多棲息於竹林、灌叢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生活習性

[編輯]

繁殖期間多成對或單獨活動,非繁殖期成3至8隻小群活動。生性隱秘,藏匿於山區森林中的竹林及多蔭的林下覆蓋。鳴聲為簡單的短句接輕柔的拖長音。叫聲為偏高的zhii聲似灰頭鵐。以植物種子為主食。

分布範圍

[編輯]

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聯邦和美國。繁殖於日本北部及堪察加南部,越冬至日本南部及琉球群島。有記錄偶見於中國東部沿海、台灣及寧夏的賀蘭山。

繁殖方式

[編輯]

繁殖期在6至7月,營巢於地上草叢中或灌木低枝上,巢呈杯狀,用細的枯枝、枯草、細根、樹皮等材料組成,內墊有獸毛。每窩通常產卵5枚,卵白色或灰白色,被有小的黑褐色、灰青色或紫灰色斑點。

保護現狀

[編輯]
保護級別
[編輯]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698項)。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灰鹀.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