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牯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牯嶺,原稱牯牛嶺,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南郊廬山風景區的中心,是一座海拔1167米的公園式的美麗繁榮的獨特的「雲中山城」,包括環繞牯嶺的東谷西谷牯嶺鎮面積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3萬,為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所在地。

廬山牯嶺
中心廣場一瞥

雲中山城

[編輯]
中四路283號,原美國聖公會耶穌升天堂
廬山基督教禮拜堂

牯嶺的街區經過嚴格的規劃,乾淨整潔的街道兩旁,溪水潺潺,綠樹成蔭,遮天蔽日。上千棟歐美各種風格的別墅、教堂、賓館、飯店,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綠葉叢中。與周圍環境十分和諧。號稱東方瑞士。 過度的開發,已經使牯嶺不堪重負。

繁華的正街

[編輯]

弧形的半面街道牯嶺正街上,各種商店、酒樓舞廳鱗次櫛比,夜間燈火通明,霓紅閃爍,遊人如過江之鯽。宛如山下的繁華都市。中段的街心公園,恰臨剪刀峽豁口,是清晨看日出、白天憑欄遠眺長江或觀賞雲海,入夜欣賞牯嶺、九江上下兩城萬家燈火的絕佳去處。

歷史

[編輯]

開發以前

[編輯]

牯嶺和蘆林一帶原是明代的禁山。1411年永樂皇帝勅封天池寺,這一代都在禁區之內,嚴禁采樵放牧。因此原本森林覆蓋率較高。

西方教士的開發

[編輯]

1886年,英國循道會傳教士李德立(1864年-1939年)上廬山,看中了這裡的涼爽氣候,打算在牯牛嶺長沖(東谷)租地建別墅,招徠外僑上山避暑。1895年,李德立從中國官府得到租契,開始把這裡逐步開發為避暑勝地。並根據英文cooling(清涼)的音譯,把牯牛嶺簡稱為牯嶺。這塊避暑地由董事會和類似租界工部局牯嶺公司房根據《牯嶺約法》進行行政管理。編號出售土地,徵收捐稅,派設警察,進行市政建設。在此配合地形和水系規劃建設了縱橫交錯的道路,設立路燈,沿河灘種植了上萬株樹木,規定每號3.7畝的土地只准蓋一幢別墅,保證建築密度控制在15%以下。形成溪水潺潺,綠樹成蔭,一派田園城市風格的風景優美的居住環境。1904年又簽訂了推廣租地合約。此後先後有20多個國家的傳教士、商人以及中國各界人士,競相到牯嶺興建避暑別墅,到1928年別墅總數達712棟。其中屬於外國人的有518棟,屬於中國人的有194棟。宛如萬國建築博物館。每年夏天,從長江流域各省來山上避暑的外國人越2000人,其中僅英美兩國傳教士就有1000多人,常住人口也有約1000人。

在同一時期均由西方傳教士開發的中國幾大避暑勝地中,以江西牯嶺的規模最大。其次是河北北戴河、浙江武康(今屬德清莫干山和河南信陽雞公山。規模較小的還有福建福州郊外的鼓嶺(英文:Kuliang)等。

道路

[編輯]
  • 河東路
  • 河西路
  • 中路
  • 上中路
  • Edinburgh Rd (愛丁堡路),今中一路
  • Auditorium Rd(演 廳 路),今中二路
  • Epworth Rd(愛普華氏路),今中三路
  • Cambridge Rd(劍 橋 路),今中四路
  • Oxford Rd(牛津 路),今中五路
  • Northfield Rd(羅斯菲爾路),今中六路
  • Harvard Rd(哈佛路),今中七路
  • Yale Rd(雅禮路),今中八路
  • Cardiff Rd(克地弗路),今中九路
  • Pennsylvania Rd(賓夕法尼亞路),今中十路
  • Azalea Rd(脂紅路)
  • Hankow Gorge Rd(漢口峽路)
  • Berlin Rd(柏林路),今柏樹路

交收

[編輯]

1935年12月30日,中英就交收牯嶺避暑地達成協議。1936年元旦,中國政府正式接收這一避暑地。

胡適的話說:「廬山有三處史跡代表三大趨勢:(一)慧遠的東林,代表中國「佛教化」與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二)白鹿洞,代表中國近世七百年的宋學大趨勢。(三)牯嶺,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1]

蘆林

[編輯]

東谷南面不遠處的蘆林避暑地由俄國東正教會開闢,規模較小。1919年租給漢口俄租界。1924年連同漢口俄租界一起被湖北省政府接收。1929年轉歸江西省廬山管理局。1955年攔水形成一個風景優美的水庫(蘆林湖)。蘆林一號是1961年建造的毛澤東別墅。現在是廬山博物館。

夏都

[編輯]

名人別墅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廬山遊記》,載《胡適文存三集》,載胡適. 胡适文集.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138. ISBN 978730103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