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崔斯坦與伊索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德語:Tristan und Isolde)是理查德·瓦格納的一部歌劇,他自己稱之為一部三幕劇。於1865年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宮廷與國家劇院首演。這部歌劇是瓦格納和馬蒂爾德·維森東克的戀情寫照,被視為古典-浪漫音樂的終結、新音樂的開山之作(特里斯坦和弦)。

這部歌劇在西方古典作曲家中產生了巨大影響,為安東·布魯克納古斯塔夫·馬勒理查·施特勞斯阿爾班·貝爾格阿諾德·勳伯格本傑明·布里頓等作曲家提供了直接的靈感。其他作曲家,如克勞德·德布西莫里斯·拉威爾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他們的風格與華格納的音樂遺產形成鮮明對比[1]。許多人將特里斯坦視為擺脫常見做法和聲和調性的里程碑,並認為它為20世紀古典音樂的走向奠定了基礎[2]

背景

[編輯]

該故事的情節,最早來源於凱爾特人的故事集中關於阿圖斯國王與特里斯坦的傳說,後者見於戈特弗里德·馮·斯特拉斯堡(13世紀)的一長篇詩體小說。瓦格納不但讀過這中世紀後期的文字,而且還讀過同時代奧古斯都·馮·帕拉藤,卡爾·利特和尤利烏斯·摩瑟的改編版本。

除此之外,劇情中也可見諾瓦利斯的詩集「夜之頌」的蹤影。

該故事描述在一次愛爾蘭針對康沃爾(前者向後者索取進貢)的戰爭中,特里斯坦殺死了伊索爾德的未婚夫愛爾蘭人莫洛爾德,但自己也受了重傷。他用化名(坦特里斯,Tantris)在伊索爾德下得到了醫治。伊索爾德在特里斯坦的劍上找到了一處缺口,正好與莫洛爾德頭上傷口所藏的碎片吻合。她拿起劍要報仇,但當特里斯坦一睜開眼睛就愛上了他,她舉劍的手也隨之下沉了。

創作歷程

[編輯]

1842年瓦格納讀到了尤利烏斯·摩瑟的特里斯坦之詩,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故事。

1854年逃亡瑞士之時,瓦格納讀到了卡爾·利特的特里斯坦戲劇,這激發了他要將之改編為歌劇並編寫劇本的欲望。但當時他的精力大多花在尼伯龍根的指環中,這個計劃不了了之。

1857年與維森東克的戀情使得特里斯坦計劃再度浮出水面。在8月尾,瓦格納與其妻子敏娜遷入維森東克在蘇黎世的花園公寓。瓦格納與其贊助人奧托·維森東克的妻子有曖昧,受此刺激,他首先創作了歌曲集《維森東克的歌》,後來更是停下手中《齊格弗里德》的譜曲工作,全力投入到特里斯坦的創作之中。劇中人物因而有了自傳的意味:瓦格納和馬蒂爾德就是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奧托就是馬克國王。9月18日特里斯坦詩稿完工,瓦格納將作品給瑪蒂爾特過目並在朋友圈內朗誦。12月完成第一幕音樂初稿。

1858年8月末,第一幕總譜完工,瓦格納到威尼斯旅遊,並在那裡完成了第二幕。

1859年3月,瓦格納回到瑞士,在盧塞恩他完成了第三幕。8月中,整部歌劇完工。

出版

[編輯]

角色

[編輯]
  • 特里斯坦(男高音)
  • 馬克國王(男低音)
  • 伊索爾德(女高音)
  • 庫文納爾(男中音)
  • 梅洛特(男高音)
  • 布蘭甘特(女中音)
  • 牧羊人(男高音)
  • 舵手(男中音)
  • 一個年輕海員(男高音)
  • 水手,騎士和鄉紳,伊索爾德的侍女

劇情

[編輯]

第一幕

[編輯]

康和國王馬克派遣心腹特里斯坦到愛爾蘭,迎接愛爾蘭公主伊索爾德到康沃爾作王后。在乘船去康和的途中,伊索爾德受不了屈辱,要侍女布蘭甘特取出毒酒,將自己與特里斯坦雙雙毒死。但是布蘭甘特竟給出了愛藥。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墮入愛河。

第二幕

[編輯]

伊索爾德與特里斯坦不顧布蘭甘特的警告,在午夜值馬克國王打獵之際幽會。這是歌劇史上最長的愛情二重唱之一。國王隨從梅洛特預感到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關係,並且建議國王回程。因此國王正好撞上兩人的幽會。特里斯坦也不辯護,只問伊索爾德,是否願意以死相隨。梅洛特拔劍刺傷特里斯坦。

第三幕

[編輯]

崔斯坦的僕人庫爾文納將崔斯坦帶到布列塔尼自己先輩留下來的半破落的城堡中,讓後者養傷。崔斯坦雖然已神志不清,但仍在等待伊索德的到來。最後船出現在地平線上,崔斯坦在伊索德的懷中死去。這時出現了第二艘船,庫爾文納認為是敵人到來,便關上了門。這其實是馬克國王,他想成全兩人。庫爾文納拒絕讓他們進入。雙方開始打鬥,結果庫爾文納和梅洛特傷重死亡。馬克國王看到崔斯坦已死,十分驚愕。伊索德在崔斯坦旁邊唱盡一曲《愛之死》("Liebestod",原文"Mild und leise wie er lächelt",直譯:恬淡輕柔如同他的微笑)後悄然逝去。

首演

[編輯]

1862年在維也納,經過艱難的談判後,歌劇才得以彩排,但經過77次的排練後,在1863年,首演仍然是被擱置下來了。

1865年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促成了歌劇的首演。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宮廷和國家劇院首演舉行。由漢斯·馮·彪羅指揮。主角由Ludwig Schnorr von Carolsfeld和其妻子Malvina擔任。

分析

[編輯]

配器

[編輯]

3支長笛(第3長笛也擔任短笛),2支雙簧管英國管,2支單簧管,低音單簧管,3支巴松,低音大管,4把圓號,3把小號,3支長號,低音大號,1對定音鼓,鈸,三角鐵,豎琴,16把第一小提琴,16把第二小提琴,12把中提琴,12把大提琴,8把低音提琴。(瓦格納的指示:弦樂儘可能的完善。)舞台音樂:英國管,6把圓號,3把小號,3把長號。值得一提的是,特里斯坦的結束和弦並非和傳統的一樣以樂隊全奏完成,英國號有間斷,理查德·施特勞斯稱之為:毒藥起效了。

音樂特色

[編輯]
特里斯坦和弦

錄音節選

[編輯]

除了完整的歌劇錄音外,不少指揮家都喜歡演奏此劇的序曲,或將序曲和終曲《愛中死》一同演奏。

參考文獻

[編輯]
  1. ^ Vazsonyi, Nicholas. The Cambridge Wagner Encyclopedi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110700425X. 
  2. ^ Millington 1992,第301頁.

原始文獻

[編輯]
  • John Deathridge/Martin Geck/Egon Voss, Wagner Werk-Verzeichnis. Verzeichnis der musikalischen Werke Richard Wagners und ihrer Quellen, Mainz (Schott) 1986, ISBN 978-3-7957-2201-2.
  • Richard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首版總譜, Mainz (Schott) 1865.
  • Richard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總譜手稿複製本, München (Dreimasken Verlag) 1923.
  • Richard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WWV 90, 歷史評註版, ed. Isolde Vetter, 3 voll., Mainz (Schott) 1990-1994.
  • Richard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WWV 90, 歷史評註版, document volume, ed. Egon Voss & Gabriele E. Mayer, Mainz (Schott) 2009.
  • Richard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總譜手稿複製本, Kassel (Bärenreiter) 2013.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