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瑪格達·戈培爾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格塔·戈培爾
出生Johanna Maria Magdalena Ritschel
(1901-11-11)1901年11月11日
 德意志帝國柏林
逝世1945年5月1日(1945歲—05—01)(43歲)
 納粹德國柏林元首地堡
死因自殺
國籍德國
知名於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的妻子
在納粹政權倒台之際毒殺了自己六個子女後與丈夫雙雙自殺
政黨納粹黨
配偶君特爾·匡特
1921年結婚—1929年離婚)

約瑟夫·戈培爾1931年結婚)
兒女7
父母奧古斯特·貝倫,奧斯卡·里切爾

瑪格塔·戈培爾(德語:Johanna Maria Magdalena "Magda" Goebbels,1901年11月11日—1945年5月1日),全名約翰娜·瑪麗婭·瑪格德萊娜·戈培爾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的妻子。她是納粹黨的重要成員,也是阿道夫·希特勒的親密盟友和政治上的支持者。

二戰末期柏林即將被蘇軍攻占時,瑪格塔與丈夫戈培爾先是毒殺了他們的六個孩子,然後雙雙自殺。

童年與青年

[編輯]

瑪格塔1901年出生於柏林,父親奧斯卡·里切爾是一位工程師,母親奧古斯特·貝倫德則是其父家中的女管家。在私生女瑪格塔出生後,兩人在1901年底結婚[1],後又迅速於1904年離婚。一些資料中提到瑪格塔的父母在其出生前已經結婚——意味着瑪格塔是合法的婚生子[2]:13,但並沒有什麼證據能夠支持這一點[3]

瑪格塔的童年頗為不幸。五歲時,她的母親將她帶到科隆交給她的父親。後者將瑪格塔帶往布魯塞爾,並在那裡將她交給了菲爾福爾德的一家修道院[2]:16。修道院中的人們對她的記憶是「一個活潑、聰慧的小女孩」[4]

瑪格塔的母親後來結識了理查德·弗里德蘭德,後者是一位德國猶太人,也是一位成功的成衣商。兩人於婚後的1908年前往布魯塞爾,與瑪格塔團聚[2]:16。瑪格塔在新組建的家庭中享受了一段幸福時光,瑪格塔還主動將姓氏由生父的里切爾改為繼父的弗里德蘭德,並一直將該姓使用了多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入侵比利時,為了躲避比利時人對德國僑民的報復,瑪格塔全家成為難民,離開了比利時[1]。瑪格塔的母親也在這時與日漸窮困的弗里德蘭德離婚[1]。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位對瑪格塔頗為慈愛的猶太繼父,後來正是死於納粹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中。

瑪格塔與母親在她上高中時搬到柏林,在那裡瑪格塔結識了後來成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領袖的海姆·阿羅佐羅夫的妹妹,麗莎·阿羅佐羅夫。兩人的共同猶太背景使她們很快成為朋友,而按照一般的說法,瑪格塔不久就與海姆·阿羅佐羅夫相戀。但阿羅佐羅夫最終還是離開了瑪格塔,前往巴勒斯坦投身猶太復國主義事業,於1933年在巴勒斯坦遭到暗殺[5]

與君特爾·匡特的婚姻

[編輯]
瑪格塔的第一任丈夫,君特爾·匡特

17歲那年,在返校的火車上,瑪格塔結識了君特爾·匡特——一位持有寶馬戴姆勒-奔馳大量股份,比她歲數大上一倍的德國工業巨頭。喪偶的匡特對瑪格塔一見傾心。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匡特在追求瑪格塔時卻可謂費盡心機,比如在瑪格塔的學校里心甘情願地為其修腳以獻殷勤[2]:29。婚前,匡特要求瑪格塔將姓氏改回里切爾,並由天主教改宗新教[2]:31。兩人在1921年1月4日結婚,當年11月1日,她的第一個孩子,哈拉爾德誕生。哈拉爾德也是瑪格塔的孩子中唯一的戰爭倖存者。

因為與匡特聚少離多,瑪格塔很快便對婚姻感到失望[3]。不久,這位23歲的少婦就對她年方18歲的繼子赫爾穆特·匡特產生了濃厚興趣[3]——然而後者卻在1927年因闌尾炎併發症去世。之後瑪格塔與丈夫在美國駕車旅行了半年,其間瑪格塔又讓時任美國總統胡佛的侄子對她想入非非[2]:61。後來瑪格塔與匡特離婚之後,這位年輕人還不遠萬里從美國來到德國向瑪格塔求婚——這幕鬧劇的結局是一場車禍,瑪格塔受了重傷[2]:77

匡特僱請了私家偵探來調查瑪格塔的出軌,並在1929年不得不與之離婚。儘管如此,匡特在離婚時還是做出了相當大方的財產分配安排。

與約瑟夫·戈培爾的婚姻

[編輯]
約瑟夫·戈培爾與瑪格塔·戈培爾夫婦

年輕漂亮又不用工作的瑪格塔,聽從朋友的建議,參加了納粹黨的一次會議。一位演講者——當時的納粹柏林地區領導人,約瑟夫·戈培爾給瑪格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1930年9月1日加入納粹黨,雖然一開始未被鑑定為積極分子,卻也做了些志願工作。後來她從地方支部被調往黨中央,擔任戈培爾副手漢斯·曼思豪森的的秘書,不久之後則被戈培爾邀請負責管理他的私人文件[2]:82 。1931年12月19日,瑪格塔與戈培爾結婚,結婚地點是其前夫匡特在梅克倫堡的農場,證婚人則是希特勒。

按照奧托·瓦格納的說法,瑪格塔也是在那段時間見到了阿道夫·希特勒,並且兩人似乎都頗為對方所吸引,而瑪格塔與戈培爾的結合從某種程度上則是希特勒的安排。據說,由於希特勒打算終身不婚,因此作為納粹最為名高位顯的官員——宣傳部長——的妻子,瑪格塔曾被暗示她最終可能會扮演第三帝國「第一夫人」的角色。而瑪格塔的社交圈子和上流社會風範據說也多多少少影響了戈培爾的愛好取捨[6][7]

瑪格塔曾經的上司曼思豪森,對此的回憶則有所不同。雖然他也認為希特勒對瑪格塔頗為傾心[2]:91,但對於戈培爾夫婦而言,希特勒更是他們年輕時的一位極其親密的朋友。那時希特勒常常深夜造訪戈培爾家,希特勒也常一邊把戈培爾的長女海爾佳抱在膝蓋上,一邊與戈培爾徹夜長談。在1933年遭遇一次未遂的投毒陰謀之後,希特勒更是讓瑪格塔來負責他的所有飲食[2]:97-99

戈培爾和瑪格塔育有六個子女[2]:240-241

  • 海爾佳·蘇珊妮·戈培爾
  • 希爾德加德·特勞德爾·戈培爾
  • 赫爾穆特·克里斯蒂安·戈培爾
  • 赫爾丁·凱瑟琳·戈培爾
  • 海德維希·約翰娜·戈培爾
  • 海德倫·伊麗莎白·戈培爾

戈培爾與瑪格塔結婚後,仍與許多女性保持着婚外情。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女性之一就是捷克女演員利達·巴洛娃[8]。由於對巴洛娃迷戀至深,戈培爾甚至抱怨過不該和瑪格塔結婚。有一次,瑪格塔參加了電影《太爾西特之旅》的首映式,結果影片的內容是一位德國良家婦女眼睜睜地看着一個外國女人勾引了他的丈夫——與戈培爾一家的情形巧合地相似——瑪格塔當即拂袖而去[8]。瑪格塔向希特勒請求允許與戈培爾離婚,結果則是巴洛娃被打發走了事。戈培爾為此十分消沉,以致於他要被貶去做駐日大使的流言一度甚囂塵上[2]:194。瑪格塔本人也被傳出有幾段婚外情,對象之一就是戈培爾的副手卡爾·漢克[9]:278

戰爭年代

[編輯]
希特勒與戈培爾一家

瑪格塔與戈培爾兩人都從他們與希特勒的密切關係中獲益良多。作為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的戈培爾與妻子始終在政治上支持希特勒。儘管如此,瑪格塔也在私下裡表露過對前景的懷疑,尤其是在東線戰局開始不利的情況下。1942年11月9日當和一群朋友一起聆聽希特勒的演講時,她關掉了收音機並且大喊道:「我的天,都是扯淡」[2]:219。據說她還在1944年評論希特勒說:「他已經聽不進理性的聲音了,他只相信那些順着他耳根子說話的人」[2]:222

沒有證據表明瑪格塔曾經試圖從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中營救她的猶太繼父,儘管他的最終結局不得而知,但一般認為他死在了集中營裡,死時用的是「馬克斯·弗里德蘭德」的假名。他的一位猶太學校友人代她女兒提出的請願書表明,他似乎也在集中營中落下了耳聾的疾病[3]。有人曾問起瑪格塔她丈夫的反猶立場究竟如何,對此她答道:「元首希望這樣,約瑟夫就必須遵從」[2]:127

從戰爭一開始,瑪格塔的全部熱情就投入到的丈夫的宣傳機器中。她的其他官方活動則包括招待外國國家元首的夫人們,慰勞軍隊和戰爭遺屬等等。

瑪格塔與匡特的孩子,哈拉爾德,成為了一名德國空軍飛行員並在前線作戰。與此同時瑪格塔則按一名「愛國母親」的標準參加了紅十字會的護士訓練,並且到電子公司工作,她堅持和其他工人一樣坐公共汽車上班[3]

戰爭臨近結束之際,瑪格塔忽然患上了三叉神經痛[9]:302。病情影響到她的一條面部神經,雖然不甚有害但卻能導致嚴重疼痛,並且難以治療[10]。這使得她在之後經常臥病在床,在1944年8月底還曾一度為此住院[2]:141,228,234

自殺身亡

[編輯]

1945年4月底蘇聯紅軍攻入柏林,關於蘇軍在進軍時大肆奸淫擄掠的事情也在柏林傳開。戈培爾舉家遷到帝國總理府花園下方、連接着元首地堡的「前地堡」中[11]。他們所住的房間中,有一間要騰出來給希特勒的私人醫生西奧多·莫雷爾居住;只有一個浴室還是屬於希特勒本人的,不過希特勒特別准許瑪格塔和孩子們使用這個浴室。

在自殺前兩天,瑪格塔給正被關押在北非戰俘營中的兒子哈拉爾德寫了一封訣別信。這封信也是瑪格塔的唯一遺書:

親愛的兒子!我們已經在元首地堡里待了6天了,爸爸(指戈培爾)、你的6個弟弟妹妹還有我,都準備要為榮耀的最後獻出我們的國家社會主義的生命了……你要知道,我是違背了你爸爸的意願留下來的,而且上星期天元首也希望讓我突圍出去。可你是曉得你的母親的,我們流着相同的血,你知道我不會在這種時候動搖。我們的偉大理想被摧毀了,我此生所知的一切美好壯麗的事物亦將不復存在。沒有了元首,沒有了國家社會主義,苟活亦無意義,因此我將帶着孩子們一起自殺,因為將來的世界容不下他們的美好。相信當我對他們施以救贖之時,仁慈的主亦能諒我苦心……這些孩子們多好啊……不哭不鬧,沒有一句怨言。爆炸的衝擊波搖晃着這地堡,年長的孩子護佑着他們的弟妹。他們在這裡就是一種祝福,總能讓元首會心微笑。願上帝給予我力量,度過最後的難關。我們只剩下一個目標:忠於元首,直至死亡。哈拉爾德,我親愛的兒子,我想告訴你我用這一生所學到的:那就是忠誠!忠於自己,忠於人民,忠於我們的國家!……為我們自豪吧,把我們留在珍貴的回憶中……

戈培爾一家。其中哈拉爾德·匡特(後排站立者)是通過修改被加進了這張照片中
戈培爾一家最後所居住的「前地堡」平面圖

戈培爾的最後遺言,則是口述並由希特勒的秘書特勞德爾·榮格用打字機記錄。戈培爾在遺囑中說,瑪格塔和孩子們支持了他拒絕撤離柏林和在地堡內求死的決心。他還在遺言中強調說,要是孩子們年齡足夠大,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一定會支持他的(自殺)決定[2]:260

希特勒和他的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在4月30日下午自殺[12]。第2天也就是1945年5月1日,戈培爾夫婦首先給6個孩子灌下嗎啡將其麻醉,然後在他們口中掐碎氰化鉀膠囊將他們毒死。各種記錄對於瑪格塔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記述有所不同。有些文獻中說是黨衛隊軍醫路德維希·施圖姆菲格給孩子們餵的氰化鉀,但由於沒有當事人在戰後倖存(施圖姆菲格於當天晚些時候失蹤,後被證實在突圍未果後自殺),因此此事也就無法查明。

歷史學家奧唐奈爾則認為雖然施圖姆菲格可能參與了對孩子們的毒殺,但真正下手的還是瑪格塔·戈培爾本人。多數目擊者們之所以指稱是施圖姆菲格所為,可能是由於歸罪於這樣一個失蹤者較為容易。根據奧唐奈爾的記錄,施圖姆菲格本人也可能被下了藥,以使他在執行下毒命令時更加聽話可靠[13]

另一位歷史學家漢斯-奧托·邁斯那則認為施圖姆菲格當時拒絕了參與毒殺孩子們的任務,而且「一個鄉下醫生,從敵占的東部地區忽然出現在地裡里,執行完一個駭人的任務之後又匆匆消失」,這樣的說法聽起來也太不可思議[2]:270

總之瑪格塔似乎早在1個月前就打定主意要殺死孩子們,這樣的想法也從她的談話中透露出來[2]:242。她拒絕過許多人包括阿爾伯特·斯佩爾所提出的,將孩子們偷運出柏林的方案。

孩子們的屍體晚些時候被攻入地堡的蘇軍發現。他們死時穿着睡衣,女孩子的頭髮上還綁着絲帶。在年紀最大的孩子12歲的海爾佳身上發現了瘀傷,證明她曾一度醒來並在被殺前有過一番掙扎。

元首地堡的最後倖存者,羅胡斯·米施,曾這樣告訴BBC記者他目擊到的情形[14]

希特勒剛死,戈培爾夫人就帶着孩子們走到地堡下面來了。她開始着手準備殺死他們。這些事她不能在地面上處理,大家都會看見的,會阻止她的。所以她才要下到地堡里,一般人是不許進來的。她下來就是為了殺死他們。那些孩子就在我旁邊,在我背後,我們都知道將要發生什麼、明白的很。我看見了希特勒的私人醫生,施圖姆菲格博士,給了孩子們些東西喝,那是些糖漿之類的東西,後來施圖姆菲格過去幫着殺死了他們。所有我們這些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過了一兩個小時,戈培爾夫人哭着出來了。她坐在桌邊,開始玩紙牌遊戲,千真萬確,這就是當時發生的事。

殺死孩子們之後,戈培爾夫婦走出地堡,來到外面的花園。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需要其他人在他們自殺後搬運他們的屍體(希特勒夫婦自殺後就是這種情形)。有一些記述中說,當時瑪格塔不由自主地全身晃動。至於他們究竟是怎樣自殺的,各種記錄也莫衷一是。一位黨衛軍軍官說他們都服下了氰化鉀,然後由一隊黨衛軍軍人射殺;也有說按照他們的要求,他們是被機關槍打死的。在另一份記述中,約瑟夫·戈培爾先射殺了瑪格塔,然後飲彈自盡。影片《帝國的毀滅》裡面,採取的就是這種說法。之後兩人的屍體被用汽油浸泡,但只燒了部分並且沒有掩埋。5月2日蘇軍士兵發現了被燒成炭的屍體,而戈培爾被燒壞的面部照片也廣為流傳。

在那之後,戈培爾一家的屍體被反反覆覆地挖出和掩埋,遭遇相同命運的還有希特勒、愛娃·布勞恩、漢斯·克萊博斯將軍以及希特勒的狗[15]:111,333。最後一次掩埋是在1946年2月21日,地點是馬格德堡的一處蘇軍特種部隊設施中。到了70年代,克格勃領導人尤里·安德羅波夫下令摧毀這些遺骸[15]:333。1970年4月4日,一支克格勃秘密小隊憑着詳細的墓葬地圖,發掘出了5具木製棺材,並將其中的屍體火化,骨灰粉碎後拋入易北河的一條支流彼得利茲河中[15]:335-336

後世影視作品中的瑪格塔·戈培爾

[編輯]
  • Helga Kennedy-Dohrn在1955年的西德電影《希特勒的最後十天》中扮演瑪格塔·戈培爾;
  • Barbara Jefford在1973年的英國電影《希特勒的最後十天》中扮演瑪格塔·戈培爾;
  • 派珀·勞瑞在1981年的美國電視劇《地堡》中扮演瑪格塔·戈培爾;
  • Jill Richardson在2003年的英國電視片《震撼世界的日子》中扮演瑪格塔·戈培爾;
  • Corinna Harfouch在2004年的德國影片《帝國的毀滅》中扮演瑪格塔·戈培爾[1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Magda Goebbels biograp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Berlin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Meissner, Hans Otto, Magda Goebbels, First Lady of the Third Reich
  3. ^ 3.0 3.1 3.2 3.3 3.4 Arditti, Michael, Magda Goebbels by Anja Klabun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terary Review, 22 May 2002
  4. ^ de Launay, Jaques, Hitler en Flandres, 1975
  5. ^ Shindler, Colin, First Lady of the Third Rei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erusalem Post, 16 August 2002 confirmed by Highbeam Resear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Wagener, Otto, Hitler: Memoirs of a Confidant
  7. ^ The Special Chest of Magda Goebbels: Provenance
  8. ^ 8.0 8.1 Cinzia Romani, Tainted Goddesses: Female Film Stars of the Third Reich p86 ISBN 0-9627613-1-1
  9. ^ 9.0 9.1 Klabunde, Anja, Magda Goebbels
  10. ^ What is Trigeminal Neuralg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NA Website
  11. ^ Mollo, Andrew & Ramsey, Winston, ed. After the Battle, Number 61, Seymour Press Ltd., London, 1988, pp 28, 30
  12. ^ Hitler's last days: "Preparations for death"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3-11.
  13. ^ James O'Donnell: The Bunker (Da Capo Press, 1978) ISBN 0-306-80958-3
  14. ^ I was in Hitler's suicide bunker. BBC News. 3 September 2009 [12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3). 
  15. ^ 15.0 15.1 15.2 Vinogradov, V. K., et al. Hitler's Death: Russia's Last Great Secret from the Files of the KGB, Chaucer Press, 2005
  16. ^ Magda Goebbels (Character). IMDb.com. [8 Ma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