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福建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福建歷史為現在的福建省的歷史。福建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遠古先民、古閩人(戰國後期以前)、閩越人(戰國後期至西漢初年)、漢族(西漢初年至今)。

史前時期(前306年以前)

[編輯]

由於史前考古不足,導致福建在這一段歷史時期的資料嚴重缺乏。福建首例有明確地層記錄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化石遺址,是1988年發現的清流縣狐狸洞,最新的晉江市深滬灣舊石器遺址則表明距今80—5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已經有古人類頻繁活動於福建海岸地區。

11萬年前,台灣海峽的海平面比現在低130—140米,福建沿海島嶼和大陸是連在一起的,此後海平面不斷上升,直到距今4000—3500年前左右,海平面到達最高水平,海水侵蝕沿海地區和島嶼。這可以從目前發現的8000年前的復國墩遺址、6000年前的殼丘頭遺址、5500年前的熾坪壠遺址看出。5000多年前的曇石山遺址、4500多年前的大帽山遺址、4000年前的黃瓜山遺址、4000多年前的莊邊山遺址、3500年前的浦邊遺址等發現證據。

3400年—2900年前(相當於商朝中後期至西周前期),晉江九龍江流域出現受中原商周文化強烈影響的早期青銅文化,即浮濱文化

閩越

[編輯]
閩越王無諸
閩越疆域圖

福建古代為百越的一支古閩人七閩)所居住之地。

前306年,越國楚國打敗,越王無彊被殺,部分越國王族向南遷徙,建立閩越,與福建的古閩人融合成閩越人

前222年,秦國勢力進入閩越地區,廢除閩越王無諸的王號,貶為君長,但仍由他統治新設置的閩中郡(轄今福建省大部,今福建省漳州市南部當時屬南海郡)。秦末大亂時,無諸和閩君率軍追隨番君吳芮,由閩中北上中原,參與楚漢戰爭。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封無諸為閩越王,轄今福建省大部(今福建省漳州市南部則屬於南越國)。無諸定都於東冶(今福州),後東越王余善武夷山城村修建閩越王城,國勢日強,積極擴大領地,成為西漢勁敵。閩越又稱東越,因西漢封餘善為東越王之故。

前195年,漢高祖冊封閩越國的南武侯織為南海王,建立南海國,存續20年左右。其疆域為今福建省汀江流域和廣東省潮汕地區以及江西省贛州市的一部分[1](一說在今江西省東北部[2])。國都可能在今福建省武平縣境內的萬安劉屋後背山遺址。

漢朝

[編輯]

西漢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1年),因閩越國叛漢之故,派朱買臣率領大軍滅閩越國,焚毀城池宮殿,將閩越王族及軍吏全部遷至江淮之間,無意經營閩越國故地(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全省),當時福建遍布森林的崎嶇山區,難以派駐軍隊和行政人員。到西漢後期才設置了第一個縣——冶縣(今福州),屬會稽南部都尉,隸屬會稽郡,而到二百多年後的東漢末也僅有五縣。少量中原移民從海路南下,進入福建。當時東南沿海一帶,從寧波向南數千里的東南沿海一帶,居民基本上仍是以閩越人為主。

六朝

[編輯]
陳寶應割據時期的閩州疆域圖(564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孫吳在196年-257年五次出兵(196年—約203年的侯官之戰、203年的建安、漢興、南平之亂、207年—208年的東冶五縣之亂、235年的隨春之亂和257年的會稽南部山民起義),才完全掌控福建地區。此時,開始有江南人經海陸兩路移居福建,206年,在今建甌設置建安郡,下轄5個縣。

西晉於282年從建安郡分設晉安郡,下轄8個縣(侯官、原豐、溫麻、晉安同安新羅宛平羅江),閩北的建安郡也有8個縣(建安吳興東平建陽邵武將樂延平、綏城)。

晉惠帝永嘉年間,發生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大批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入閩。傳說有八姓入閩,但目前學術界認為該說沒有依據。

南朝梁天監年間(502年—519年),又從晉安郡分置梁安郡,郡治設今南安市豐州鎮

547年(梁太清元年),發生侯景之亂長江流域的主要城市:建康(南京)、江陵、江州(九江)、廣陵(揚州)等都受到戰火破壞,大批三吳難民南下入閩避難。

永定元年(557年),為羈縻割據閩中的陳寶應,在晉安郡置閩州(不久改為豐州,治所在今福州),為福建歷史上的第一個省級建制,轄晉安建安梁安三郡。陳天嘉五年(564年),陳朝消滅陳寶應的割據勢力;六年(565年),撤閩州,其地併入東揚州光大二年(568年),置豐州,改梁安郡為南安郡

隋唐

[編輯]
殷國疆域圖(943年)
閩國疆域圖(945年)
李仁達割據時期的威武軍疆域圖(946年)

開皇九年(589年),,廢三郡置泉州,後又改為建安郡

隋滅陳之後,採取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江南豪強受到嚴重打擊,紛紛發動武裝叛亂。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市鼓樓區南安縣豪強王國慶也自稱大都督,起兵反隋,陷郡縣,殺官吏。開皇十年(590年)十一月,隋文帝命上柱國、內史令、越國公楊素為行軍總管,率大軍南征。隋軍從越州渡海至泉州。王國慶棄城逃走,其部眾或退守山區,或逃踞海島。不久,王國慶接受楊素勸降[3]

大業七年(611年)十月,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州市鼓樓區)農民「執長吏」響應全國性農民起義。大業十年(614年)六月,建安郡的鄭文雅林寶護再次領導三萬農民起義,攻克建安郡城,太守楊景祥戰死。這是閩中首次大規模農民起義[4]

唐太宗李世民依山河形勢分全國為十道,福建屬江南道,下轄豐州(治所在今南安市豐州鎮)、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市鼓樓區)、建州(治所在今建甌市)。

唐朝在福建地區共設置了5個州、23個縣:福州8縣、建州5縣、泉州4縣、漳州3縣和汀州3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軍區長官職稱),第一次出現「福建」之名。

總章二年(669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進入福建,治理嶺南地區,平息廣東陳謙與「蠻僚」首領苗自成、雷萬興等發動的「寇亂」,呈請設立漳州並在此開墾。但關於陳元光家族的事跡,由於正史無載,僅見於民間筆記以及較晚出現的族譜和地方志,尚存較大爭議[5]

景福二年(893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領導的光壽軍攻占福州,開啟新一輪入閩的移民潮,史稱「十八姓從王」。

唐代,伴隨着一波波的移民潮,福建的人口與經濟規模漸長。

附郭縣
福州 閩縣 侯官縣萬安縣長樂縣連江縣古田縣長溪縣尤溪縣
建州 建安縣 建陽縣唐興縣邵武縣將樂縣沙縣
泉州 晉江縣 南安縣莆田縣清源縣    
汀州 長汀縣 黃連縣雜羅縣
漳州 漳浦縣 龍溪縣懷恩縣

五代十國

[編輯]
南唐吳越清源軍三分閩地形勢圖(957年)
五代十國時期的福建君主
閩帝王延政
知閩國事李仁達
晉江王留從效
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

後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後梁封為閩王,定都福州。在他的統治下,閩地的經濟、文化得以迅速發展,他被後世尊為「開閩聖王」。940年以後,閩國由於王氏家族內鬥,分裂出殷國並發生內戰。天德三年(945年),閩國被南唐所滅,共歷6主36年。閩國時期對後來福建的文化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兄篡位稱帝,升福州為長樂府

945年,閩國被南唐滅亡,但南唐僅得建州、汀州。福州先是為李仁達所據;947年,李仁達把兵權交給吳越,結束割據。泉、漳二州,為原閩國泉州都指揮使留從效割據,南唐封留從效為晉江王、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死後,由清源軍統軍使陳洪進繼續割據。陳洪進割據漳州、泉州達15年之久,擁有近2萬人的武裝部隊。964年,清源軍改名平海軍,名義上臣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上《納地表》,將其所轄漳、泉二州12縣獻給宋廷,自此北宋才完全控制整個福建地區。

宋朝

[編輯]
西平王林居裔
宋帝趙昰

北宋的福建地區屬於福建路,設置6個州、2個軍和47個縣——福州12縣、建州7縣、泉州7縣、南劍州5縣、汀州5縣、漳州4縣、邵武軍4縣、興化軍(為安撫追隨林居裔的起事者而於979年設立太平軍,次年改稱興化軍)3縣。此後,福建地區長期保持8個州府級的行政區劃,因此稱為「八閩」。

北宋末年,兵占領中原,漢族第三次大規模南遷,有相當一部分在福建定居。宋代福建戶數已突破百萬大關,到嘉定年間戶數達到159萬多。

南宋單獨設置了福建路,設置1個府、5個州、2個軍和48個縣——建寧府7縣、福州12縣、泉州7縣、南劍州5縣、汀州6縣、漳州4縣、邵武軍4縣、興化軍3縣,福建路治所設在福州。

南宋初,葉濃范汝為先後在建州發動起義。南宋紹興淳熙年間,福建人朱熹對北宋以來的理學思潮進行了一次全面總結,閩學發展成熟。

德祐二年(1276年),軍占領臨安,益王趙昰在福州即位,改號景炎,提升福州為福安府,定為行都。

宋朝時福建的經濟文化達到鼎盛。海外貿易發達,泉州成為東方第一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文教方面,兩宋(淳祐二年,即1242年以前)福建總計考取進士5,986名,狀元19名,分居全國第一、第二。

宋朝時福建出身最多駙馬和郡馬,是史上罕有的。

駙馬、郡馬 描述
林存 娶宋寧宗和曹美人女趙玉屏
葉益 娶魏王趙從政妹趙環娘
吳翁保 宋末三主時娶郡主趙氏
陳立可 娶廣王之女趙氏,居赤砂
陳植 娶安定郡王趙伯澤女郡主趙孟姬,趙氏1224至1297,陳植1212至1293。
陳概 1210至1286,娶安定郡王趙伯澤女,和陳植是襟兄弟。[6]
黃天從 娶郡主趙溫淑
黃材 黃天從和趙溫淑之子,娶宋度宗女趙貞靜
林真子 宋理宗時娶郡主趙氏
州、軍 附郭縣
福州 閩縣侯官縣 懷安縣福清縣長樂縣永福縣閩清縣連江縣羅源縣古田縣長溪縣寧德縣
建州 建安縣甌寧縣 建陽縣崇安縣浦城縣松谿縣關隸縣
泉州 晉江縣 南安縣惠安縣同安縣清溪縣永春縣德化縣 
南劍州 劍浦縣 順昌縣將樂縣沙縣尤溪縣
汀州 長汀縣 上杭縣武平縣寧化縣清流縣
漳州 龍溪縣 漳浦縣長泰縣龍巖縣
興化軍 莆田縣 仙遊縣興化縣
邵武軍 邵武縣 光澤縣泰寧縣建寧縣 

元朝

[編輯]
元朝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管轄下的福建道宣慰司
亦思巴奚兵亂前期形勢圖(1359年—1361年)
亦思巴奚兵亂後期形勢圖(1362年—1366年)

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泉州行宣慰司,治泉州,轄境相當今福建省。

十五年(1278年),改泉州行宣慰司為泉州行中書省;同年六月,江西等處行中書省併入泉州行省;同年七月,省治一度遷往贛州

十七年(1280年)正月,置福建等處行中書省,治福州;同年,復置江西行省,一度出現福建、泉州、江西三省並立的情況;同年五月,泉州行省併入福建行省,同時福建行省遷治泉州[7];同年七月,江西行省併入福建行省,置江西道宣慰司,福建行省又遷治隆興(今南昌)。

十八年(1281年),福建行省還治福州;同年十月前,復置泉州行省。

十九年(1282年),罷江西道宣慰司,復置江西行省;同年五月,泉州行省併入福建行省,福建行省還治泉州;同年六月,江西行省併入福建行省。

二十年(1283年)三月,福建行省還治福州。

二十一年(1284年)二月,復置泉州行省;同年九月,泉州行省併入福建行省。

二十二年(1285年)正月,復置江西行省,福建行省併入江西行省,置福建道宣慰司

二十三年(1286年),復置福建行省,旋即併入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置福建道宣慰司。

二十五年(1288年),復置福建行省。

二十八年(1291年)二月,福建行省併入江西行省,置福建道宣慰司。

二十九年(1292年),復置福建行省,治福州。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為謀圖攻占琉求(今台灣島[7],改稱福建平海等處行中書省,遷治泉州。

三年(1299年)二月,福建行省併入江浙行省,置福建道宣慰司。

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恢復福建等處行中書省。

十八年(1358年),福建行省參知政事訥都赤分省泉州,置泉州分省;福建行省右丞朵歹分省建寧,置建寧分省

十九年(1359年),前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三旦八和前興化路總管安童在興化路自設興化分省[8]

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陳友定分省延平,置延平分省

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福建行省與江西行省合併為福建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宋末,由於蒲壽庚棄宋降元,使泉州港沒有受到破壞,反而發展成國際著名的港口,市內形成大批外僑(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定居的居留地「蕃坊」,當年留下的清淨寺一直保留至今。天主教也於元代傳入泉州,元代中國天主教僅有兩個主教區,一個在泉州,建於皇慶二年(1313年),另一個在北京。蒲壽庚大力拓展泉州海外貿易,使泉州成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稱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

1357年,亦思法杭人賽甫丁阿迷里丁憑其領導的民兵組織亦思巴奚軍和豐厚的貿易收入,割據泉州;隨後,亦思巴奚軍捲入元朝福建行省內部的政治鬥爭,並北上攻打興化、福州,試圖建立「亦思法杭國」。1366年,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陳友定攻滅亦思巴奚軍,長達九年之久的亦思巴奚兵亂遂告平息。亦思巴奚兵亂導致泉州港經濟文化的大衰退以及泉州伊斯蘭教的衰落。

明朝

[編輯]
明鄭勢力範圍圖(鄭成功時期)

元年(1367年),朱元璋派大將湯和率軍從寧波經海路攻取福建,並在次年正月消滅割據福建的元朝軍閥陳友定的勢力。

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置福建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福建行省改置為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下設8個府、1個直隸州和57個縣:福州府9縣、建寧府8縣、泉州府7縣、興化府2縣、邵武府4縣、延平府7縣、汀州府8縣、漳州府10縣、福寧州(1473年起)2縣。

洪武三年(1370年)以後,政府實行海禁政策,福建正常的海上貿易受阻,民間走私貿易發達,走私的中心是漳州龍海月港。較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海外移民也從明朝開始產生,移民目的地包括了台灣東南亞琉球日本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二月,鄧茂七沙縣發動農民起義,連破二十餘縣,「控制八閩」,次年被平定。

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倭寇活動漸盛,福建沿海受害嚴重。1557年和1558年,省府福州曾兩次被倭寇攻陷。

隆武元年六月二十八日(1645年7月19日),鄭芝龍擁立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福京天興府)登基,年號隆武。隆武二年八月十日(1646年10月6日)隆武帝被清軍俘虜。此後,鄭成功家族先後以廈門台灣為基地繼續抵抗清軍大約40年之久。1646年,監國魯王朱以海在福建長垣島(今南竿島)建立臨時政權,其勢力在福建抵抗清軍至1649年初。

附郭縣 散州、廳
福州府 閩縣侯官縣 / 福清縣長樂縣永福縣閩清縣連江縣羅源縣古田縣
建寧府 建安縣甌寧縣 / 建陽縣崇安縣浦城縣松谿縣政和縣壽寧縣
泉州府 晉江縣 / 南安縣惠安縣同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 
興化府 莆田縣 / 仙遊縣
邵武府 邵武縣 / 光澤縣泰寧縣建寧縣
延平府 南平縣 / 順昌縣將樂縣沙縣永安縣尤溪縣 大田縣
汀州府 長汀縣 / 連城縣永定縣上杭縣武平縣寧化縣清流縣歸化縣
漳州府 龍溪縣 / 海澄縣漳浦縣長泰縣南靖縣平和縣詔安縣龍巖縣 漳平縣 寧洋縣
福寧州 / / 寧德縣福安縣

 

清朝

[編輯]
明末清初的福建君主
清朝福建省地圖,含今福建省及台灣地區。
廈門英租界

清朝在福建省增設了福寧府台灣府龍巖州永春州。共設10個府、2個直隸州和63個縣、5個廳:福州府10縣(閩縣侯官福清長樂永福閩清連江羅源古田屏南)、建寧府7縣(建安甌寧建陽崇安浦城松溪政和)、泉州府5縣(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1廳(馬巷)、興化府2縣(莆田仙遊)、邵武府4縣(邵武光澤泰寧建寧)、延平府7縣(南平順昌將樂沙縣永安尤溪)、汀州府8縣(長汀連城永定上杭武平寧化清流歸化)、漳州府7縣(龍溪海澄漳浦長泰平和南靖詔安)1廳(雲霄)、福寧府5縣(霞浦寧德福安福鼎壽寧)、台灣府4縣(台灣嘉義彰化鳳山)3廳(淡水噶瑪蘭澎湖)、龍巖州2縣(漳平寧洋)、永春州2縣(德化大田)。

清初,福建先後隸屬南明的南京弘光政權和福州隆武政權,並作為朱以海鄭成功的抗清基地。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在大陸失勢,轉而進攻荷蘭人占據的台灣,並於永曆十六年(1662年)占領台灣。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成功控制的金門廈門易手於清軍,清朝控制福建全境。清朝在福建設置閩浙總督福建巡撫

清廷為斷絕沿海人民與鄭成功聯繫,不准本地商船運貨出海,又下詔沿海地區內遷三十里。至清政府統一台灣後,才准許商民出海貿易,福建對外貿易轉至以廈門為中心。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頒布遷界令,福建沿海大量居民被迫流離失所,直至1669年復界以後才得以重返家園。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從明鄭政權手中奪取台灣,並於二十三年(1684年)增設台灣府。至光緒十二年(1886年)台灣單獨設省。

清朝時福州是中國與琉球國貿易的規定口岸。福建也是清朝茶葉出口貿易的主要省份。福建在清朝時糧食無法自給,需要從外省輸入,特別與台灣的貿易關係十分密切[9]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南京條約》簽訂,將廈門和福州均闢為通商口岸,向外國商人開放。1852年,開闢廈門英租界;1899年,開闢福州日租界;1902年,開闢鼓浪嶼公共租界

洋務運動中,左宗棠開辦福州船政局船政學堂,成為近代中國海軍的搖籃。

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期間,法國襲擊了馬尾軍港

清代福建的科舉文教興盛,進士數量居全國前列,培養出大批官員和文人。到了清末新學興起,福建作為船政學堂的所在,也產生了大量近現代知識分子。

清朝,福建人持續向海外移民,海外福建籍華人人口劇增。到了清末,部分海外福建華人回國創辦實業甚至資助中國革命。

福建還是近代西方傳教士人數最多也最活躍的省份。19世紀,基督教新教有6個主要教派進入福建:美以美會、英國聖公會美國公理會以福州為基地,傳入福建大部分地區;歸正會倫敦會英國長老會以廈門為基地,傳入閩南地區。

附郭縣 散州、廳
福州府 閩縣侯官縣 平潭廳 福清縣長樂縣永福縣閩清縣連江縣羅源縣古田縣屏南縣
建寧府 建安縣甌寧縣 / 建陽縣崇安縣浦城縣松谿縣政和縣
泉州府 晉江縣 馬巷廳 南安縣惠安縣同安縣安溪縣
興化府 莆田縣 / 仙遊縣
邵武府 邵武縣 / 光澤縣泰寧縣建寧縣
延平府 南平縣 / 順昌縣將樂縣沙縣永安縣尤溪縣
汀州府 長汀縣 / 連城縣永定縣上杭縣武平縣寧化縣清流縣歸化縣
漳州府 龍溪縣 雲霄廳 海澄縣漳浦縣長泰縣南靖縣平和縣詔安縣
福寧府 霞浦縣 / 寧德縣福安縣福鼎縣壽寧縣
台灣府 台灣縣 淡水廳噶瑪蘭廳澎湖廳 嘉義縣彰化縣鳳山縣
龍巖直隸州 / / 漳平縣寧洋縣
永春直隸州 / / 德化縣大田縣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編輯]

民國初年

[編輯]
閩南護法區控制區域圖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福建提督兼福建新軍第十鎮統制孫道仁、福建新軍第二十協協統許崇智於九月十九日(11月9日)起義,控制福州,殺死福州將軍樸壽,迫使閩浙總督松壽自殺。二十一日(11月11日)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閩都督府(又稱福建都督府、福建軍政府)。二十三日(11月13日),革命軍授予孫道仁「中華民國軍政府閩都督之印」,總理全省軍事和政務[10]。民國二年(1913年)7月,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討袁行動,孫道仁和許崇智於7月19日通電宣佈福建獨立。在蘇、川等地討袁失敗後,孫道仁於8月9日通電宣佈取消福建獨立。北洋軍將領李厚基帶兵入閩,任福建鎮守使。

袁世凱死後,福建省先後為皖系軍閥(李厚基、王永泉)、直系軍閥(孫傳芳周蔭人)的勢力範圍。民國六年(1917年),孫中山率革命黨人南下廣州,建立護法軍政府,組織護法軍討伐段祺瑞北洋政府。先後在湖南、湖北、四川、廣東、福建等地進行護法戰爭。1918年9月,陳炯明率援閩粵軍閩南建立了閩南護法區,維持至1920年8月。

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等從廣東出兵福建。至12月初,北伐軍攻克了整個福建。

民國初年,福建政局動盪,戰事頻繁,出現許崇智臧致平郭錦棠郭鳳鳴盧興邦張毅張貞陳國輝等割據福建部分地區的軍閥。

這一時期,福建出現一些地方政黨,包括:福州的共和國民會國民平權會(成立於1912年5月,由社會黨人發起)、福建自強黨,泉州的共和促進會福建民黨(所在地不詳)[11]

反圍剿戰爭與閩變

[編輯]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福建省控制區域圖(1933年)
閩贛省控制區域圖(1933年)
中華共和國疆域圖
閩東革命根據地控制區域圖(1934年)

民國十八年(1929年)初,國民政府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以3個旅兵力,企圖圍殲紅四軍於贛南地區。此時,閩西及閩南的國軍大部,正在廣東潮汕地區同粵軍與地方紅軍交戰,閩西守備力量薄弱。紅四軍為避敵鋒芒,決定挺進閩西,攻佔長汀後,分兵龍巖、永定、上杭、連城、武平等縣,建立起閩西革命根據地。紅四軍在長汀召開萬人群眾大會慶祝,會後發動群眾沒收土豪劣紳的財產、糧食,分發給貧苦的工人、農民。在閩西、贛南20餘縣範圍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建立工農政權,閩西地區的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由此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由於革命形勢迅速發展,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為消滅中國共產黨,民國十九年(1930年)起,對位於福建、廣東、江西等省份的「革命根據地」區域實行閩、 粵、贛「三省會剿」,先後實行五次軍事圍剿。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軍將領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聯合其他反蔣勢力,發動閩變,成立「中華共和國」,定都福州,將福建劃分為2個特別市(福州特別市廈門特別市)和4個省(閩海省興泉省龍汀省延建省)。蔣介石以大軍鎮壓。由於福建事變未取得其他勢力支持,十九路軍內亦有反對意見,在兩方實力懸殊下終告失敗。最後十九路軍主力被國民政府的軍隊擊破。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冬,中央紅軍突圍長征後,國民政府集中了16個師約20萬兵力,撲向福建各個革命根據地,輪番對紅軍和游擊隊進行「清剿」。福建的地方紅軍和游擊隊,在當地中共組織的領導下,於閩西閩北閩東閩南(包括靖和浦安南永德饒和埔詔)和閩中建立五個游擊區,獨立堅持了三年艱苦的反「清剿」游擊戰爭。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不得不和中國共產黨再次合作,福建的紅軍遊擊隊才被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第2、第3支隊和軍部特務營,成為在大江南北進行抗日戰爭的重要武裝[12]

抗日戰爭

[編輯]

抗日戰爭期間,因日軍與國軍在長江流域對峙,在福建地區抽不出足夠的兵力來進行佔領,僅在福建沿海部分地區的港口及腹地進行小規模作戰,並派軍機轟炸福州、莆田和閩南地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春,為配合進攻武漢,日軍決定佔領廈門和廣州,企圖遮斷國際對中國的供應線。5月,廈門失守。日本在占領區先後建立廈門治安維持會廈門特別市福州治安維持會福州市政委員會傀儡政權

第二次國共內戰

[編輯]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軍設立閩東、閩南、閩西、閩北、閩中五個綏靖區,部署保安團等部隊進攻中共革命根據地和遊擊區。福建各地中共組織一面發動和平民主運動,反對內戰;一面分散隱匿中共游擊隊,與國府軍周旋。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集中兵力進攻東北、華北的解放區,福建兵力空虛,福建各地中共組織積極發動群眾運動,開展遊擊戰爭,配合全國的國共內戰。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閩浙贛區委(中共福建省委於1947年1月改稱閩浙贛區委,同年9月又改為閩浙贛省委)領導人和武裝力量分赴福建各地開展遊擊戰,並發動反抽丁、抗徵糧和打穀倉等群眾運動。並於6月18日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總隊」(簡稱粵東支隊)。解放軍日益活躍,地方治安不復平靜;是年底,全省行政區劃為7行政督察區、67縣、2市、10市轄區、899鄉(鎮)。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底 中華民國政府在廣東松口成立「閩粵邊區剿匪總指揮部」,以塗思宗為總指揮。將福建的武平、上杭、龍巖、永定、平和列為「匪區」。因應「剿共」需要,於2月實施戰時體制,恢復福建省保安司令部。8月至9月,集中3個保安團,在各縣地方保安隊等配合下,對中共據點實行大規模的掃蕩[12]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長江,迅速攻占蕪湖、南京、鎮江等地,取得渡江戰役勝利後,乘勝南下,國軍兵敗如山倒。第三野戰軍佔領上海後,向東南沿海進軍。5月下旬,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第二野戰軍轉向西南進軍,命令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進軍福建,佔領福建。中共閩浙贛省委和閩粵贛邊區委隨即領導福建各地遊擊隊,全力配合和支援南下野戰軍攻佔福建大陸和沿海島嶼。8月,駐閩國軍福州市退往金門。8月17日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葉飛攻佔福建省省會福州,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和福建軍區。

行政督察區 專員公署駐地
省直轄地區 / 福州市 林森縣閩清縣永泰縣長樂縣福清縣連江縣平潭縣羅源縣
省直轄地區 / 廈門市 /
第一區 福安縣 / 福安縣霞浦縣福鼎縣寧德縣壽寧縣周寧縣柘榮縣
第二區 南平縣 / 南平縣尤溪縣沙縣順昌縣將樂縣建寧縣泰寧縣古田縣屏南縣
第三區 建陽縣 / 建陽縣建甌縣浦城縣邵武縣崇安縣松溪縣政和縣水吉縣光澤縣
第四區 晉江縣 / 晉江縣莆田縣仙遊縣南安縣同安縣永春縣惠安縣安溪縣金門縣
第五區 龍溪縣 / 龍溪縣雲霄縣漳浦縣詔安縣海澄縣長泰縣東山縣南靖縣平和縣華安縣
第六區 永安縣 / 永安縣大田縣德化縣三元縣寧化縣清流縣寧洋縣明溪縣
第七區 龍巖縣 / 龍巖縣永定縣長汀縣上杭縣武平縣漳平縣連城縣

當代

[編輯]

1950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控制了除金門馬祖烏坵等島嶼之外的福建省絕大部分地區。國共內戰後,福建省分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實質管轄,雙方的行政區劃中也都設有福建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管轄福建省大部分地區,省會設在福州市;中華民國福建省實際管轄金門、馬祖和烏坵,省會設在金門縣。

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解放軍的渡海作戰受挫之後,解放軍受限於海空軍力量不足,在東南沿海島嶼的戰事中,大體處於守勢。1950年初,解放軍準備再進攻金門。為孤立金門守軍,造成再戰金門的有利態勢,命解放軍將領周志堅率31軍並指揮32軍94師和炮兵14團3營,於5月初佔領東山島[13]。6月朝鮮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擊敗北朝鮮,大舉越過三八線,進抵鴨綠江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暫停攻台計劃,將主力部隊調往朝鮮,與美軍對峙。美國開始認識到台灣對牽制中國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台灣重新納入防禦體系,並派遺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中華民國政府獲得大量美援,得以進一步鞏固其統治基礎,借機加緊在沿海島嶼進行游擊戰。1953年7月,韓戰停戰協定簽署前,國民政府將領胡璉率1萬多名軍隊,對位於福建和廣東二省交界處的東山島突然發起了登陸進攻作戰。解放軍擊敗國軍,取得東山島戰役的勝利。戰役後,蔣中正反攻大陸」的軍事作戰行動至此告終[需要較佳來源]。雙方在福建沿海曾發生過數次戰鬥,包括了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

1967年—1968年,福建出現兩大造反派組織: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員會[14]

多山的福建在近代一直未能修建鐵路(直到1956年建成鷹廈鐵路),因而阻礙了該省經濟的發展以及與內地的聯繫。在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之前,福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前線省份,基礎建設落後,經濟不發達。改革開放以後,福建省依靠民營企業和海外投資,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注釋和參考文獻

[編輯]
  1. ^ 汀江流域的南海国. [202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2. ^ 《南海国封地考》. [2017-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6). 
  3. ^ 隋文帝平王国庆之乱_《福州市志》. [2023-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3). 
  4. ^ 福州市志(第6册). [2023-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1). 
  5. ^ 《福建通史:第2卷 隋唐五代》,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6. ^ 趙伯澤墓誌沒記載這兩名郡馬的名字,墓誌只記載徐氏所出之一子七女,兩名郡主未知是否繼室所出。另,趙孟姬生年有問題,未知是否福建那邊記載錯誤。因趙伯澤生卒年是1137至1218。
  7. ^ 7.0 7.1 建置沿革.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8. ^ 福建省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胡夏米. 明清福建商帮的性格与归宿. [2008-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2). 英國人一般很少認識沿海貿易對於中國人有巨大的意義,更不知道中國某些地區的人的生活必需品整個兒是仰仗沿海貿易供應的。例如,福建省就是從富庶的台灣(台灣不愧為所謂中國的穀倉之一)吸收大米以滿足其大部分消費需要的。當我們一八三二年四月泊在廈門港的時候,我每天看見有一二十艘三百至五百噸的帆船進港,裝載大米和糖。我又令人計算船數,在七天內進口一百至三百噸不等的帆船共不下四百艘,其中大部分是從滿洲來的沿海商船,裝載各種穀物,也有不少是從[麻六甲]海峽來的,裝有很值錢的貨物。 
  10. ^ 徐曉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 ^ 張玉法. 民国初年的政党. 長沙: 嶽麓書社. 2004-10-01: 499、502. ISBN 9787806654873. 
  12. ^ 12.0 12.1 《福建通史 大事記》. [2012-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3. ^ 國共在大陸的最後一戰發生了什麼. [2012-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0). 
  14. ^ 黃肇嵩.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176. ISBN 7-5004-2626-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