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羅伯·佛萊厄提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伯·佛萊厄提
出生Robert Joseph Flaherty
(1884-02-16)1884年2月16日
美國密芝根州鐵嶺英語Iron Mountain, Michigan
逝世1951年7月23日(1951歲—07—23)(67歲)
美國佛蒙特州達默斯頓英語Dummerston, Vermont
死因腦血栓
職業導演

羅伯·約瑟夫·佛萊厄提, FRGS英語Fellow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英語:Robert Joseph Flaherty,1884年2月16日-1951年7月23日)是美國導演。他導演及製作首部取得商業成功紀錄長片——北方的南奴克(1922),此電影為帶來的成功是他的事業高峰。雖然他繼續發展敘事紀錄片,發表以南太平洋為背景的莫阿納英語Moana (1926 film)(1926)、於愛爾蘭阿倫群島拍攝的阿倫人英語Men of Aran(1934),但始終都無法超越前作。佛萊厄提被後世視為紀錄片及民族誌電影之父。

1914年,他與作家弗朗西斯·佛萊厄提結婚,一直直到他於1951逝世。弗朗西斯曾參與製作幾部她丈夫的電影,並憑路易斯安那故事英語Louisiana Story(1948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故事提名。

佛萊厄提正在拍攝, 魁北克省因努克瓦克,1920-21年

早期生活

[編輯]

佛萊厄提的父親為從事探礦愛爾蘭新教徒羅伯特·亨利·佛萊厄提,母親是德國天主教徒蘇珊·克洛克納,父母共育有七名子女。

自小受父親鐵礦探索者的工作影響,佛萊厄提對人和文化產生好奇, 他長大後在多倫多成為知名的攝影師,他在旅途上拍攝美洲印第安人和野生動物,間接令他後來拍攝的大受好評的北方的南奴克。他對這些人的熱情和興趣,正引領他開創新電影類型。[1]

這個目標佛萊厄提並不能獨力完成,在1914年,他迎娶了弗朗西斯·伯德,伯德來自受過高等教育家庭,父親是傑出的地質學家,而她則在賓夕法尼亞州布林莫爾學院畢業,並負笈巴黎學習音樂和詩歌,也是地區女性參政權組織的秘書長。 羅伯·佛萊厄提得以在電影事業取得成功,弗朗西斯功不可沒。結婚以後,弗朗西斯負責導演剪接和發行電影的角色,甚至簽訂與英國拍攝官方電影的合同。[2]

在1909年,他分享了從因紐特人Wetallok聽聞的故事。當佛萊厄提前往哈得森灣搜索鐵礦石,他遇上了Wetallok,在他的故事中佛萊厄提更附上因努伊特區域的詳細地圖,以及從Wetallok得知的海灣資料,他的文章後來輯錄成書《我的愛斯基摩人朋友:「北方的南奴克」》。[3]

北方的南奴克

[編輯]

在1913年,當佛萊厄提遠征貝爾徹群島,他的僱主威廉麥肯齊爵士建議他帶同電影攝影機,於是他就帶上一部Bell and Howell手動攝影機。佛萊厄提對因紐特人特別感興趣,並且花了很多時間拍攝他們,甚至開始對正職工作置之不顧。 當佛萊厄提回到多倫多,他帶回的30,000英尺的硝酸鹽菲林膠片,卻因為他在工作室點燃香煙而燒毀,電影菲林完全燒毀,而他的雙手亦因而燒傷。雖然他救回用作剪接的菲林拷貝,但佛萊厄提並不滿意效果:「(這些片段)完全欠缺技巧,只是一些零碎的場景,(它們之間)沒有關係,沒有故事線或連續性,觀眾感到無聊和分心是理所當然,當然我也感到無聊。」[4]

佛萊厄提決意製作一部新電影,追蹤一個典型因紐特人和其家人的生活。 1920年,他從法國皮草貿易公司Revillon Frères獲得資金,拍攝成果後來就成為北方的南奴克[5] 1920年8月15日,佛萊厄提在抵達魁北克的哈里森港,他帶了兩部Akeley電影攝影機,[6] 還帶同沖曬、印刷及投影設備,以便他在拍攝同時,亦能向因紐特人展示他的電影。

拍攝北方的南奴克期間,佛萊厄提邀請數名當地人試鏡,形式類似劇情片的演員試鏡。為了展示傳統因紐特生活,他亦安排當地人演出其中幾幕,包括電影結尾:飾演南奴克Allakariallak和他電影中的家人,必須趕及尋到或築起容身之處,否則或有生命危險。拍攝事前冰屋已經建成,還為了拍攝而切去一邊。佛萊厄提堅持因紐特人並不會使用步槍打獵,但其實當時已經甚為流行。 他更還裝作聽不到獵人求助,而繼續拍攝他們的掙扎,令他們置身更危險的情況。 

梅蘭妮·麥格拉思寫道,佛萊厄提在魁北克北部居住拍攝北方的南奴克的一年間,曾與電影女主角,即飾演南奴克妻子的年輕因紐特女子發生關係。佛萊厄提離開該地數月後,女子生下了他的兒子Josephie(1921年12月25日–1984年),他從來沒有承認這個兒子。1950年加拿大政府將因紐特人遷移至極北的努勒維特格賴斯峽灣,生活情況非常惡劣。根據麥格拉思的說法,佛萊厄提知道他兒子面對困境,但沒採取任何行動。[7] 此說法難以佐證,因為佛萊厄提本人從來沒有提及此事。

好萊塢

[編輯]

北方的南奴克 (1922年)獲得成功,亦令佛萊厄提備受歡迎。他與派拉蒙影業簽下合約,製作一套近似北方的南奴克的新作,為此他前往薩摩亞拍攝電影莫亞那(1926年),他帶同妻兒在薩瓦伊島的沙方村(Safune)居住和拍攝,歷時一年。工作室反覆要求他展示在該地拍攝的片段,但他卻遲遲未開拍,因為他打算先在村落居住一段時間,了解村民的生活方式,才開始處理劇本和拍攝。他亦留意到島上並無任何內部衝突,或會欠缺題材,最後,他決定圍繞男人的成人禮拍攝電影。佛萊厄提由1923年4月至1924年12月在薩摩亞逗留,而電影在1925年12月完成,並在翌月發行。電影的成績雖然不及北方的南奴克,但卻在歐洲廣受歡迎,亦啟發約翰·格里爾遜命名此類電影為紀錄片

莫亞那發行之前,佛萊厄提獲得私人資助,在紐約拍攝了另外兩部短片:陶器製造廠(1925年)和二十四美元島(1927年)。歐文·托爾伯格米高梅邀請他開拍南海白影(1928年),電影與W.S.范戴克合作,但結果不歡而散。佛萊厄提決定離開製作團隊,並轉到福斯電影公司,佛萊厄提花了八個月,拍攝美國原住民紀錄片阿科馬的天空之城 (1929年),但是製作被終止,隨後佛萊厄提的片段在工作室的火災付諸一炬。其後,他同意合作與F·W·穆瑙合作,拍攝另一部以南太平洋為題的電影——禁忌 (1931),但事實證明,這對組合更加水火不容,佛萊厄提雖然對故事作出重大貢獻,但電影完成以後卻屬於茂瑙,並由派拉蒙電影公司發行。

英國

[編輯]

在禁忌一片之後,佛萊厄提再無法留在好萊塢,同時其妻弗朗西斯·弗萊厄蒂聯絡了倫敦帝國商品推銷局電影部的約翰·格里爾遜,他邀請佛萊厄提拍攝英國工業的紀錄片(1931年)。相比格里爾遜和他的部門,佛萊厄提平常的工作方式所涉及的菲林,遠比最終完成的電影為多。由於計劃超資,格里爾遜只能終止佛萊厄提的職務,並將片段交由他人剪接成三部短片。

當監製亞歷山大·科達將他逐出象童(1937年)的製作團隊,並將電影重新編排成商業娛樂片,佛萊厄提在英國的職業生涯亦告終止。

愛爾蘭

[編輯]

製片人邁克·巴爾孔(Michael Balcon)邀請佛萊厄提導演艾蘭島之人 (1934年),描繪愛爾蘭西岸以外的阿倫群島居民的傳統刻苦生活,這部電影取得重大成功,部份人認為此作超越了北方的南奴克。然而相同的是,艾蘭島之人亦展現了在極端條件下,人類為生存付出的努力。島上的土壤稀薄,居民只能將海藻從海中運送到地面,建構田地種植。佛萊厄提邀請當地人演出各種虛構角色;為求戲劇效果,安排演出過時的行為:電影其中一段,展現村民在小艇上,用魚叉狩獵鯊魚,但實際上,此方法已經式微好幾十年。他亦安排了三個男人在小船上,穿過石多的海面,努力劃回到岸邊。

後期作品

[編輯]

回到美國以後,美國電影部(United States Film Service)的佩爾·洛倫茲雇用了佛萊厄提,為美國農業拍攝紀錄片,計劃後來成為土地一片。佛萊厄提與妻子所及之處達100,000英里,拍攝超過25,000英尺菲林,拍下一系列美國農村的壯觀影象。影片提出的主題有農地侵蝕帶來的挑戰、沙塵暴 (以及通過改善保存水土,開始有效對應問題)、機械化,以至農村失業問題,以及北美大平原大規模移民到加利福尼亞州的情況。佛萊厄提強調墨西哥和菲律賓移民和美國本地人之間,對農業就業機會的競爭。

此電影遇到一系列障礙,在製作開始後,美國國會撤除了美國電影部,而該項目被分流到 美國農業部 (USDA)。 隨著美國即將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農業部官員(和影片剪接)都希望將日異月殊的官方信息,加入佛萊厄提拍到的片段之中,包括將關注從戰前農村失業,改為戰時勞工短缺。珍珠港事件之後,官員擔心電影會在國際社會為美國帶來負面印象。雖然1942年在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盛大首映,但電影從來未獲授權公開發行。[8]

後世貢獻

[編輯]

後世視佛萊厄提為紀錄片的先驅,他是將紀錄片、近似劇情片的敘述方法和詩化處理結果的第一人。

佛萊厄提自許為探險家,後來因為發現哈德森灣,而入選英國皇家地理學會

哈得孫灣貝爾徹群島其中一島為紀念佛萊厄提,因而命名為弗萊厄蒂島

佛萊厄提研討會是為獨立電影人和電影愛好者而設的年度國際論壇,每年六月中旬在紐約科爾蓋特大學舉行,此研討會由佛萊厄提遺孀於1955年成立。[9]

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為紀念佛萊厄提夫婦,將國際競賽單元首獎命名為「羅伯與法蘭西斯·佛萊厄提獎」。

獎項

[編輯]

主要電影

[編輯]
北方的南奴克扮演妻子角色的Nyla和她的孩子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 McLane, Betsy. A new history of documentary film 2nd ed. New York: Continuum. 2012. ISBN 9781441124579. OCLC 758646930.  引文格式1維護:冗餘文本 (link)
  2. ^ 1937-, Christopher, Robert J.,. Robert and Frances Flaherty : a documentary life, 1883-1922. Flaherty, Frances Hubbard., Flaherty, Robert Joseph, 1884-1951. Montreal [Qu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773528768. OCLC 191819179. 
  3. ^ Map of Belcher Islands. 1909 [201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4. ^ The World of Robert Flaherty, Richard Griffith
  5. ^ The Innocent Eye, Arthur Calder-Marshall
  6. ^ Year of the Hunter CBC documentary
  7. ^ Throughout Melanie McGrath's The Long Exile: A Tale of Inuit Betrayal and Survival in the High Arctic. ISBN 0-00-715796-7 (London: Fourth Estate, 2006). ISBN 1-4000-4047-7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7).
  8. ^ Film Reference: "The Land." Accessed on 4/22/11 at: http://www.filmreference.com/Films-Kr-Le/The-Land.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The Flaherty. [2018-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 
  10. ^ BAFTA's Robert J. Flaherty Award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3-25.
  11. ^ Christopher, Robert J.; Frances Hubbard Flaherty; Robert Joseph Flaherty. Robert and Frances Flaherty: a documentary life, 1883-1922. McGill-Queen's Press. 2005: 128. ISBN 0-7735-2876-8. 
  12. ^ Released as a VHS videotape; see The Land (VHS). Film Preservation Associates. OCLC 1022784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