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艾比湖

座標44°53′N 83°00′E / 44.883°N 83.000°E / 44.883; 83.0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比湖
艾比湖衛星影像
艾比湖在北疆的位置
艾比湖
艾比湖
艾比湖在新疆的位置
位置中國新疆
座標44°53′N 83°00′E / 44.883°N 83.000°E / 44.883; 83.000
湖泊類型內流湖鹹水湖
主要流入奎屯河
博爾塔拉河
四棵樹河
集水面積50621平方公里
所在國家 中國
最大長度60公里
最大寬度24公里
表面積805平方公里(2018年)
平均深度1.4米
最大深度2.8米
水體體積7.3億立方米(1987年)
表面海拔189米
參考地圖

44°53′N 83°00′E / 44.883°N 83.000°E / 44.883; 83.000 艾比湖位於中國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境內,鄰近中華人民共和國哈薩克斯坦邊境,是新疆面積最大的鹹水湖。該湖地處準噶爾盆地西南部,是博爾塔拉河精河奎屯河等多條內流河的匯聚中心。海拔189米,為準噶爾盆地最低點。

艾比湖畔是由胡楊林、梭梭林構成的原始生態區,有馬鹿、黃羊、野兔和野鴨等野生動物本息,2007年4月6日,國務院批准艾比湖濕地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保護,到2018年10月份艾比湖已經恢復到805平方公里。 [1]

水文

[編輯]

艾比湖集水面積50621.0km2,補給係數97.0。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奎屯河四棵樹河精河阿卡爾河大河沿子河博爾塔拉河等23條河流,河流年總徑流量37.46×108m3,其中5.6×108m3入湖,而31.86×108m3被引入灌區、滲漏地下和消耗於地面蒸發與植物蒸騰。

歷史上,艾比湖水面面積曾超過1200平方公里,年入湖水量達12億立方米。但近半個世紀以來,由於農田灌溉大量需水,湖濱地區沙漠化程度加劇,再加上處於風力極強的阿拉山口的下風向,艾比湖成為中國沙塵暴主要策源地之一。入不敷出,湖泊萎縮,1987年水面萎縮至499平方公里。2009年水面805平方公里以下 [2],平均水深1.4米,最深處僅為3米。隨着水量的減少,湖水的礦化度現已達到75~90克/升,不適合魚類的生存。但在匯入艾比湖的博爾塔拉河等淡水河中分布有裸黃瓜魚等魚類[3][4]

氣候

[編輯]

湖區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均氣溫7.8℃,1月平均氣溫-16.0℃,極端最低氣溫-36.4℃(1955年1月3日);7月平均氣溫25.0℃,極端最高氣溫41.3℃(1987年7月31日);多年平均無霜期190d,日照時數2 722.6h;降水量90.9mm,最大年降水量163.9mm(1958年),最小年降水量28.5mm(1957年);蒸發量1 662mm。湖盆西北部為阿拉山口,全年大風日數164d,最多185d,最大風速55.0m/s。

生態

[編輯]

艾比湖干縮導致的地下水位下降,使該流域周邊地區荒漠化大大加快,荒漠化速度已高達每年38平方公里。大風從艾比湖底捲起的沙塵和鹽塵每年高達480萬噸,進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位於艾比湖旁的精河縣浮塵天氣平均達到112天,是六十年代的9倍,每年降塵達每平方公里289噸。數百公里以外的烏魯木齊地區也受到風沙侵害。精河縣在過去的十年中,被沙化、鹼化的草場占全縣可利用草場面積的70.2%;給當地農牧業造成巨大損失。不僅如此,大風捲起的鹽塵降在輸電線路上,造成年平均大面積停電近30次,僅精河縣,每年因風沙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5000萬元,間接損失達數億元。由於風蝕路基,沙埋路面,已迫使艾比湖附近的312國道三次改道,沿艾比湖西畔通過的140公里鐵路也經常因流沙埋壓鐵軌而中斷運行。

艾比湖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的供需矛盾引起的。專家分析說,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由於人口增加和大規模水土開發,使艾比湖流域的主要河流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被攔截斷流,精河博爾塔拉河入湖量減少。艾比湖僅靠精河、博爾塔拉河每年補給的6億立方米地表水只能維持湖面在500平方公里左右。博州水資源可利用總量20億立方米,其中工農業及城市用水總量13億立方米,補給艾比湖最多只有7億立方米。據測算,維持艾比湖湖面和濕地現狀每年共需水量至少在8億立方米以上。

艾比湖平均水深僅1.4米,每增減1億立方米入湖水量,湖面即增縮80平方公里。為了維持艾比湖現有湖水水面,博州每年節水2000多萬立方米,保證每年6億立方米入湖補給水量。但隨着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博州水資源將日益緊缺。據初步測算,要對乾涸的湖底進行注水全覆蓋,必須在現有補給量的基礎上再增水10億立方米。2004年起在博爾塔拉河上遊人工增水作業區。在每年冬季(12月至次年3月)和夏季(6月至8月),用火箭、高炮發射催雨彈,增加降水,補給入湖水量。通過保護,到2018年10月份艾比湖已經恢復到805平方公里。 [1]

資源

[編輯]

艾比湖是一個資源蘊藏豐富的湖泊。湖區中有豐富的鹽、芒硝硫酸鎂等非金屬礦藏。鈉鹽儲量有1.25億噸,鉀鹽為200多萬噸,芒硝9700萬噸,硫酸鎂1億噸以上。湖表滷水密度1.079,pH值8.49,礦化度112.4g/L;晶間滷水密度1.237,pH值6.91,礦化度377.73g/L,屬中、新生代構造斷陷形成的硫酸鈉亞型鹽湖。鹽類礦床主要是石鹽、芒硝。其中石鹽主要以小鹽湖或鹽灘形式分布在湖南、東南部湖灘,沙泉子鹽灘最大,長10.0km,寬1.0km,面積10.0~15.0km2,平均厚0.35m,以石鹽為主,伴生芒硝、無水芒硝、石膏和鎂鹽等。芒硝主要分布在湖北、南部,其中北部原生芒硝沉積帶,長10.0km,寬1.0m,層厚0.05~0.10m,白色球粒狀,質地純淨;南部湖灘地帶有次生芒硝沉積,面積不大,但鹽層集中,質量好,利於小規模開採。儲量石鹽1.25×108t,KCl200×104t,硫酸鈉700×104t,硫酸鎂1.07×108t,B6×104t,Br2×104t,I400×104t。早在清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清政府就以「官督商辦」的體制,在這裡開辦鹽業;民國年間,這裡的鹽業也十分興旺。50年代後,艾比湖的鹽業發展突飛猛進。總曬場面積達到201.31公頃;能源、通訊、交通設施完備;提水、抽鹵、積鹽、運輸,已實現了動力化、機械化。建有艾比湖鹽化總廠,生產原鹽、粉精鹽、加碘鹽和水氯鎂石等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為:原鹽5萬噸,粉洗加碘精鹽1.5萬噸,產硭硝3萬噸,氯化鎂1000噸。鹽業已成為精河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生物資源中,首屈一指的要屬魚、蝦、蟹的良好活餌料鹵蟲。艾比湖的鹵蟲資源量在全國100多個鹽湖中,名列榜首。蟲體的年存量在4000噸左右;純淨乾燥卵的年存量有200噸到400噸左右。精河縣與科研、生產單位聯合開發鹵蟲產業。2000年實現產值1400萬元人民幣。

注釋與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塞罕坝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07〕20号). 2007-04-06 [200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2. ^ 新疆艾比湖严重萎缩 成盐尘暴策源地. 中國新聞網. 2009-02-28 [2009-02-28] (中文(中國大陸)). 
  3. ^ 新疆-艾比湖地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局網站. [200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3) (中文(中國大陸)). 
  4. ^ 新疆博尔塔拉河冬季鱼类群落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2-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7). 
  • 王蘇民、竇鴻身主編,《中國湖泊志》,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ISBN 7-03-006706-1,343-3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