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抗日根據地
外觀
中國共產黨蘇北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江蘇北部地區建立的抗日根據地,主要包括包括淮海、鹽阜兩個地區,總面積為4.2萬平方公里,管轄人口450萬。轄約20個縣級政權,為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所在地,是中共華中敵後抗日戰場的政治領導和軍事指揮中心,也是中共兩隻武裝力量:華北的八路軍和南方新四軍的聯絡的重要樞紐[1][2]。
歷史
[編輯]194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要求新四軍部隊長江南北現存部隊就地發展建立根據地,而江南的陳毅等人應努力向蘇北開拓。
1940年7月中旬,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改稱蘇北指揮部。
1940年5月,為配合新四軍在蘇北開闢抗日根據地,黃克誠率八路軍武裝力量約1.2萬餘人,從冀魯豫根據地南下,並同在皖北地區的部分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組建成八路軍第四、第五兩個縱隊。10月10日,由黃克誠率領的八路軍第五縱隊南下占領鹽城,同時新四軍陳毅部也北上進抵東台,兩軍的在鹽城、東台之間的白駒鎮會合,這使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蘇北敵後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八路軍和新四軍成功連接,成為了華中最大的一塊抗日根據地[3],同時該根據地也成為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重要聯絡點,並且加強了在陝北地區的中共中央對南方新四軍的控制[2]。
1940年11月17日,為了統一在華中地區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領導,中共在在蘇北海安設立華中八路軍和新四軍總指揮部,葉挺任總指揮,劉少奇任政治委員,陳毅任副總指揮,不久後華中總指揮部遷到鹽城,鹽阜地區成為抗戰時期中共華中軍事力量的指揮中心。
皖南事變發生後,1941年1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蘇北鹽城重建。
1943年春,淮海地區的日本侵華部隊,向蘇北抗日根據地展開大規模「掃蕩」。[4]
參考文獻
[編輯]- ^ 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党的建设. www.tiejunmedia.com. [2021-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6).
- ^ 2.0 2.1 CCTV.com-永远的丰碑:苏北抗日根据地. news.cctv.com. [2021-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6).
- ^ 纪念苏北抗日根据地开辟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_江苏社科规划网. jspopss.jschina.com.cn. [2021-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6).
- ^ 刘老庄连:血战到底,全连82人全部殉国_军事_央视网(cctv.com). military.cntv.cn. [2021-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