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裴其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裴其勳(1864年—1933年)[1]堯田河南光山人。清朝中華民國軍事將領。[2][3][4]

生平

[編輯]

裴其勳自幼入私塾學習,青年時代喜武,廣交朋友。其父曾親歷中法戰爭[3]。1885年[3](一說1884年[4]),裴其勛入天津武備學堂學習軍事。(一說1887年自北洋武備學堂畢業[2]。)1891年成為盛軍軍官,教習督操[3]。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隨軍東征,同日軍作戰幾十次,因多次立戰功而升為千總[4]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4][3](一說為1896年[2]),任中國駐日本使館武備隨員[4][3]。在日本期間,為考察日本軍政新法,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4][3]。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歸國,寫成《留日考察軍政報告書》二十四章,呼籲朝廷效仿日本進行軍事改革,該報告書上呈朝廷,獲得朝廷嘉獎,升為守備加游擊銜[4][3]。時值直隸提督聶士成創辦開平武備學堂,裴其勳獲聘為監學[4][3]。(一說1900年歸國,任直隸武備學堂監督[2]。)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山東巡撫袁世凱為了訓練新軍,任命裴其勳為山東督操營務處提調。新軍訓練方法多由裴其勳制定。後來,裴其勳歷任武衛右軍先鋒營後路前營幫帶、中路炮營管帶,後升任都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江西巡撫胡廷幹奏調裴其勳創辦新軍,裴其勳歷任江西督練處參議、江西陸軍步隊第一標第一營管帶、陸軍第一標標統等職務。[4][2]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江北提督蔭昌奏請調裴其勳任江北巡防營統領,統領江北江蘇各營。當時,海州地區饑民四起,裴其勳率部至海州「定法制、靖匪氛」,鎮壓江淮饑民暴動,剿撫兼施立下功勳,獲授參將。[4][3][2]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裴其勳調往奉天,因為間島界務交涉形勢危急,清廷命吳祿貞持節操辦,以裴其勳所部陸軍赴延吉「從而佐之」。當時日軍強行渡過圖們江,企圖占領間島,裴其勳和吳祿貞據公法條約據理力爭,日軍被迫中止入侵行動。裴其勳到延吉、琿春地區後,先肅清了潛伏的日本俄國入侵分子,隨後在該地區行使中國的行政權。黑頂子一帶,俄國入侵分子經常偷移中俄界碑,以侵占中國領土。裴其勳乃親自實地考察疆界,整理繪圖,按本來的國界恢復疆土200多里。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延吉界務解決,中俄界約簽署。裴其勳因禦敵護疆有功,宣統三年(1911年)晉升陸軍督統,移鎮吉林防務。[4]

1912年,俄國入侵外蒙古,策動庫倫方面脫離中國宣布獨立內蒙古部分地區響應。裴其勳奉奉天都督趙爾巽之命前往抗擊。裴其勳偵得俄國艦船駛往蒙邊,隨即率部追趕,至柴火堆截獲俄國艦船,艦上暗藏山炮8門,步槍千支。裴其勳譴責俄國入侵分子侵犯中國主權,策動叛亂,依照中國法令將武器沒收。在內蒙古,裴其勳依靠當地各族民眾,爭取高層愛國人士支持,先後收復札旗、鐵旗、麻子濠、那罕明、後舍利、陶什堡等要地,並且建議中華民國政府召集十旗王公會議,宣布共和真義,獲得哲里木十旗的支持。為此,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授裴其勳二等文虎章,晉升陸軍少將。[4]

1913年,裴其勳任東北第一混成旅旅長,駐長春。1914年,獲授陸軍少將加中將銜。1915年,升任吉長鎮守使,仍然兼任混成旅旅長。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北京政府擬將中東鐵路管理權收回,任命裴其勳為總指揮。不到兩個月,該工作成功完成。1918年,裴其勳獲授陸軍中將。1919年,裴其勳任吉長鎮守使兼第一師師長。[4]

1919年,裴其勳辭職[5]。1920年1月18日,成為將軍府將軍[6]。後來應趙倜邀請,出任河南清鄉督辦,但很少到職視事[4]

1933年[3](一說1927年[4]),裴其勳在北京病逝[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民國人物大辭典》作生於1864年,卒年不詳。《裴其勛對民初邊務的貢獻》作生於1864年,卒於1933年。《河南省志·人物誌》作生於1870年,卒於1927年。
  2. ^ 2.0 2.1 2.2 2.3 2.4 2.5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雷近芳,裴其勛對民初邊務的貢獻,史學月刊1997年06期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河南省志·人物志 第二章军事. [2015-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31). 
  5. ^ 郭卿友主編,中華民國時期軍政職官志,甘肅人民出版社,1990年
  6. ^ 1920年1月19日第1413號//《政府公報》第一五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