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西沙海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沙海戰
中越邊境衝突#海上邊界衝突的一部分

西沙海戰示意圖
日期1974年1月19日至20日
地點
西沙永樂群島海域
結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
領土變更 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對西沙群島所有島礁及附近海域的控制權
參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  越南共和國
 美國(顧問)
指揮官與領導者
中國 魏鳴森
海軍榆林基地副司令員)
越南共和國 何文鍔 上校
(黃沙特遣隊指揮官)
參戰單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中國 中國民兵
越南共和國海軍
越南共和國海軍陸戰師
兵力

水面艦艇
2艘6604型反潛護衛艇
2艘6610型掃雷艦
2艘037型獵潛艇

列表
  • 271「錦州」號港口獵潛艇
  • 274「瀘州」號港口獵潛艇
  • 389號掃雷艦
  • 396號掃雷艦
  • 281號獵潛艇
  • 282號獵潛艇

步兵

武裝民兵4個排
海軍守備部隊3個連
1個兩棲偵察隊
陸軍第131師6個連[註 1]

水面艦艇
2艘巡防艦
1艘護航驅逐艦
1艘掃雷艦


步兵

海軍陸戰師1個連
1個爆破隊
1個民兵排
傷亡與損失

2艘掃雷艦受損
2艘獵潛艇受損


18人陣亡
67人受傷

1艘掃雷艦沉沒
2艘巡防艦受損
1艘護衛艦受損[1]


75人陣亡
16人受傷
49人被俘[註 2]
西沙海戰發生的地區永樂群島

西沙海戰,中方稱西沙自衛反擊戰[2]:4811方稱黃沙海戰越南語Hải chiến Hoàng Sa),指1974年1月19日和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越南共和國軍西沙永樂群島海域發生的戰鬥。時值農曆癸丑臘月,故亦稱癸丑海戰[3]。中國方面形容西沙海戰為中國軍民捍衛領土主權,反擊南越軍隊入侵西沙群島的戰鬥[2]:4811。而越南方面則「一再重申....越南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和歷史証據來肯定越南對長沙群島和黃沙群島的主權」[4]

在此次戰鬥中,越南共和國海軍陸戰隊戰敗退卻。中國人民解放軍奪取西沙永樂群島中原由越南共和國控制的珊瑚甘泉金銀三島,實際控制整個西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

背景

[編輯]

西沙群島主體分為東部的宣德群島和西部的永樂群島(該群島主體由金銀島珊瑚島甘泉島廣金島琛航島晉卿島等島礁組成)兩部分。中國方面稱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歷來是中國的領土[2]:4811。越南則稱西沙群島為黃沙群島並聲稱擁有其主權。自二十世紀初開始,西沙群島的主權已引起各國爭議,詳細論述見西沙群島條目。

中法戰爭期間(1884-1885年),中國挫敗了法國將西沙和南沙納入法屬印度支那的企圖,正式宣布對南海諸島具有現代意義上的主權。最初,法國承認清朝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權,換取中國承認越南為法國領土。1932年,即大日本帝國侵略中國東北一年後,法國實際控制西沙群島的部分島嶼。1938年,日本從法國手中奪取了這些島嶼,並在島上駐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中華民國管轄,1946年起中華民國國軍在西沙群島的最大島嶼永興島(位於宣德群島)駐防。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海南島之後,國軍於5月8日撤離永興島解放軍隨即進駐該島[5]

1950年代越南共和國(南越)聲稱對西沙群島擁有主權。1956年4月,南越軍隊接替法軍占領了西沙永樂群島的珊瑚島[2]:4811

1958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重申西沙群島是中國領土。1959年,海南行政公署設立了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後南越守軍曾一度從甘泉島琛航島金銀島撤走,但占據着珊瑚島[5]

1973年1月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和平協約簽定,美國開始從越南撤軍,南越政府得到美軍移交包括軍艦在內的剩餘軍事裝備,增強了海軍實力。1973年8月份開始,南越海軍軍艦在西沙海域不斷地驅趕和抓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民,企圖佔領島嶼。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了邊防鬥爭中一貫的策略,派出武裝的「漁民」(實際上是海南島漁業基幹民兵)堅持在永樂群島從事傳統的漁業生產、登島避風,與南越海軍針鋒相對。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方同蘇聯軍事對峙,負責西沙群島的南海艦隊面臨很大壓力。[6]

經過

[編輯]

戰前情況

[編輯]

1973年12月底,設在海南島白馬井廣東省水產廳下屬的南海水產公司派出南漁402號(船長黃亞來)、南漁407號(船長楊貴)漁船,拖帶兩艘機艇、10艘玻璃鋼小艇,由南海水產公司革委會副主任張秉林帶隊共計97人赴西沙永樂群島羚羊礁附近海域進行捕撈作業,在琛航島上設立加工廠和後勤組,架設通信電台。1974年1月10日,張秉林率南漁公司部分漁民登上了甘泉島升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豎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容侵犯」的木牌。

1974年初,南越政府宣布要在西沙群島海域勘探石油。

1974年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聲明對西沙南沙的主權。

1974年1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要求榆林海軍基地(駐廣東省崖縣,現海南省三亞市)組織一次西沙巡邏。這是自1959年3月以來南海艦隊第77次對西沙巡邏。榆林海軍基地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魏鳴森西沙巡邏海上編隊指揮組(簡稱「海指」)指揮員,指揮2艘獵潛艇趕赴西沙永樂群島海域巡邏。

1月15日,瓊海903號漁輪也派出部分漁民登上甘泉島

1月15日,上午10時30分,南越海軍16號艦「李常傑」號巡防艦英語USS Chincoteague (AVP-24)(Ly Thường Kiệt,舷號HQ-16)駛進永樂群島,與中國大陸南海水產公司捕魚船「南漁402、407」輪發生對峙,其後砲擊甘泉島上升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然後在離402漁船二百多米遠的海域停靠,當日17時許,南越16號艦放下一艘小艇,載7名武裝陸戰隊員,1名海關人員帶著報話機嘗試登上402漁船進行臨檢。在402號漁船的反抗下,南越小艇調頭駛回。

1月16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4時,南越16號艦在金銀島附近游弋。1月16日下午,南漁407號漁輪由永興島回到永樂群島,與402輪匯合。兩漁輪堅持在羚羊礁附近海域生產作業,與南越軍艦對峙。

1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所有部隊行動統一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並在榆林海軍基地成立作戰指揮班子。

1月16日上午,榆林海軍基地召開緊急會議,獵潛艇73大隊大隊長王克強表示可以立即派兩艘獵潛艇出航趕赴西沙。隨後獵潛艇73大隊立即進行緊急戰備動員,當日14時完成備戰,派出獵潛艇73大隊的271、274號獵潛艇編隊,設立海上編隊指揮所,271艇為指揮艇,274艇為預備指揮艇。當時南海艦隊榆林海軍基地戰鬥力最強的護衛艦1大隊,其中「南寧」號已超期服役,正在廣州廠修;3條65型護衛艦因設備故障正在準備塢修[7][8]。同時,當時命令規定的任務性質是在西沙永樂群島執行第77次巡邏,保護漁民和永樂群島琛航廣金晉卿各島的安全[9]。16日19時30分271編隊出航,隨艇帶去7卡車物資和帳篷等。17日10時30分,獵潛艇編隊到達永興島,準備接載西南中沙人武部派遣的武裝民兵2個排進駐琛航島晉卿島

1月16日下午,海南軍區奉命派出地面作戰部隊準備登船支援西沙作戰。西南中沙人武部永興島從守島基幹武裝民兵中準備一個武裝民兵排40人,隨時準備登船赴永樂群島作戰。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派出殲擊機到西沙上空巡邏警戒,掩護海軍艦艇和漁船,廣州軍區空軍則派出部分飛機進駐海南島進行空中支援。

1月16日,廣州海軍基地奉命派出川島水警區的掃雷艦10大隊的396、389號掃雷艦,其中,389艦在船廠修理完尚未來得及調試即於1月16日晚回到母港[7]。編隊於1月16日23時30分出航,1月17日23時抵達榆林港,為永樂群島守島武裝民兵運送的淡水與給養,然後與271編隊會合執行西沙永樂群島的巡邏任務。1月18日7時,人民解放軍海軍396、389掃雷艦編隊由榆林基地直接駛向永樂群島海域增援。

1月16日18時,中央軍委命令汕頭水警區派出獵潛艇74大隊的281,282號獵潛艇,以281艇為編隊指揮艇,中途經榆林基地補給,1月18日5時30分開赴西沙永興島執行待機與支援任務。281艇艇長李錦林、副艇長吳隆興;282艇艇長謝春林,副艇長馮應銓。

1月17日上午,南越16號艦派陸戰隊佔領金銀島。1月17日、1月18日,南越軍隊占領甘泉、金銀等島嶼,1月19日再進攻琛航島、廣金島,打死打傷多名中國漁民、民兵[2]:4811

1月17日下午,南越海軍4號艦「陳慶餘」號護航驅逐艦(Trần Khánh Dư,舷號HQ-4)到達。在珊瑚島南越16號驅逐艦會合。17日14時20分,4號艦放下2艘小艇,載27名軍人,登上甘泉島,並取下了中國漁民升掛在島上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南越國旗。之後,南越4號艦、16號艦驅逐正在甘泉島羚羊礁附近海域的中國漁船,但未能成功。

雙方兵力

[編輯]

越南共和國方面有4艘軍艦:驅逐艦李上傑號(HQ-16)、護衛艦一濤號(HQ-10)、驅逐艦陳平仲號(HQ-5)、驅逐艦 陳慶都號(HQ-4)、1艘海軍艦艇越南共和國海軍突擊連、多支海軍突擊隊(海軍突擊隊)和1個地方陸軍排正在黃沙島防守。[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有4艘軍艦直接參戰:02型6604級(仿蘇聯喀琅施塔得級)輕型反潛艦,編號274和271,02型掃雷艦。010(仿蘇聯克朗施塔特級), 02型掃雷艦。[10] 關於登島兵力,中方還有海軍陸戰隊第10團和偵察兵力(約500人)。戰鬥結束前,282號反潛艦和281號反潛艦作為增援抵達參加戰鬥。

越南共和國的戰艦與裝備:

  • HQ-05 Tran Binh Trong:以前是巴尼加特級驅逐艦。排水量 2,800 噸,最大速度:18 節(33.7 公里/小時)。 1門127公厘機頭炮,10門40公厘速射砲管,其中指揮所周圍雙管砲4門,後方兩側火砲2門。另外還有6門20毫米加農炮連續射擊。
  • HQ-16 Ly Thuong Kiet:以前是巴尼加特級驅逐艦。排水量 2,800 噸,最大速度:18 節(33.7 公里/小時)。配備1門127公厘火砲、6挺40公厘機槍、4挺20公厘機槍、2門81公厘多用途迫擊砲。
  • HQ-10 Nhat Tao:排水量 650 噸,最大速度 14 節(27.4 公里/小時)。配備1門76公厘機砲、4門40公厘速射機砲、6門20公厘速射機砲。
  • HQ-04 Tran Khanh Du:艾德索爾級驅逐艦,排水量1,590噸,最大航速21節(39公里/小時)。該艦有3個砲塔,每個砲塔有1門76.2毫米火砲,自動裝彈,因此射擊速度非常快(20發/分鐘)。此外,該艦還擁有2門40毫米火砲和8門20毫米火砲,全部連續射擊。 HQ-4配備了三門76.2毫米自動裝彈砲,並擁有能夠自動檢測角度和距離的控制雷達(雷達控制),以「鎖定」目標,這在當時已經是相當現代的技術了。

中方有:

  • 2艘6604型反潛護衛艇(仿製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蘇聯喀琅施塔得級反潛艦)。每艘艦排水量只有320噸左右,航速18節,配備1門85毫米火砲,該炮最大射程15000米,射速每分鐘15-18發;2門37毫米火砲,最大射程9,400米,射速每門360—400發/分鐘,均為二戰時期的火砲型號,操縱、瞄準和裝填均由人工完成。[11]
  • 2艘6605型掃雷艇排水量560噸,最高航速14節,配備兩門雙聯37毫米炮,最大射程9,400米,射速每門360—400發/分鐘;兩門雙聯25毫米炮,有效射程:2,778米,射速:每門800-900發/分,只能手動控制、瞄準和裝填。
  • 2艘037型反潛護衛艇(戰鬥基本結束之後到達的增援艦隻):標準排水量375噸,航速30節,主炮採用了當時中國最好的雙連裝66式57毫米高平雙用艦炮,艦艏與艦艉各設置一門,該炮在1963年研製完成,最大射程達12公里,加裝水冷裝置後射速可達120發。副炮則採用雙連裝61式25毫米高射炮。兩種武器都是採用全手動操作瞄準,未裝設穩定系統,亦未與與射擊指揮裝制或雷達連線控制。但是達到艦載導彈成熟之前,小型艦艇的火力最強布局。

對峙

[編輯]
中方6610型掃雷艦
中方037型反潛護衛艇

1月17日13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海指」在永興島召開緊急戰備會議,決定組成西沙戰備指揮所,主要任務是守備永興島、支前和其他戰勤保障。17日14時,廣州軍區命令271、274艇各載一個武裝民兵排由永興島駛向晉卿島琛航島登島設防守備。但西南中沙人武部只準備了1個民兵排,再準備1個民兵排時間來不及,因此這個備便的武裝民兵和物資都裝上274艇運往晉卿島;另一個民兵排準備好後,再由西漁705船運往琛航島。為了減少指揮層次,「海指」與271編隊指揮部合併。

1月17日15時,人民解放軍海軍271、274獵潛艇編隊運送一個排武裝民兵從永興島出發。18時許271、274編隊到達在永樂群島海域,與南越海軍4號艦英語USS Forster (DE-334)陳慶餘」號對峙,並與南漁402、407漁輪匯合。為解決登島民兵的淡水問題,271、274艇所有能裝水的工具都裝上了淡水。17日21時30分至次日凌晨2時30分,第一批武裝守島民兵攜帶一個月口糧換乘南漁402號、407號漁輪的8條小舢板星夜登上晉卿島設防,開設前線守島作戰指揮部,同時海軍派了一個信號兵上島擔任艦島之間的聯絡工作。武裝民兵排登上晉卿島後立即搶挖戰壕和修築工事,共開通道路1200米,挖戰壕40米,修炮位3個,輕重機槍掩體各2個,單人掩體21個,搭帳篷6頂,做好抗擊敵人登陸的準備。

1月17日晚上,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二批武裝民兵1個排36人乘「西漁705號」運輸船從永興島啟航,於18日上午9時登上琛航島設防,並派出了一個10人的武裝民兵班進駐琛航島西側的廣金島(兩島位於同一礁盤上)。

1月18日凌晨,人民解放軍海軍274艇突然逼近南越4號艦,距1,半小時後南越4號艦駛向珊瑚島(永樂群島西部)。6時,南越16號艦到甘泉島珊瑚島南約2海里)錨泊。1月18日早晨,中國南越海軍艦艇沿雙方控制區(南越控制永樂群島西部珊瑚甘泉金銀三島,中國控制永樂群島東部晉卿琛航廣金三島)中間警戒線進入二對二的對峙。9時許,南越4號艦與中國「南漁407號」漁船左舷碰撞,南越4號艦炮口歸零並掛出操縱失靈旗號,後互相脫離[9]

18日中午,人民解放軍海軍281、282獵潛艇編隊抵達永興島待命,艦艇靠岸後關閉了電台轉為岸上電台通訊。19日凌晨呼叫281艇電台下達出發增援的命令直到19日晨282艇調試電台才被收到。[12] 由於通訊問題導致281、282編隊未在第一時間接到命令,直到戰鬥爆發當天才出發前往永樂群島海域。

1月18日14時30分,南越海軍5號艦「陳平仲」號巡防艦英語USS Castle Rock (AVP-35)(Trần Bình Trọng,為旗艦,舷號HQ-5)到達珊瑚島海域。

1月18日21時,南越總統阮文紹復電旗艦「陳平仲」號部署登陸琛航島並授權還擊開火的命令。

1月18日22時,396編隊滿載補給物資(後甲板都被占用),抵達西沙指定海域,與海上指揮所及271編隊取得通信聯繫。

1月18日23時,中共中央軍委廣州軍區下發命令授權可自衛還擊,但絕不能打第一槍。

1月18日午夜時分,隨同5號艦來到的南越10號艦「日早」號英語USS Serene (AM-300)(Nhật Tảo,舷號HQ-10)[13] 到逹甘泉島海域。18日晚上,16號艦的單邊帶語音電台突然故障,此後只能通過PRC-25步話機(有效通聯距離10海里)與10號艦進行通訊,無法直接獲得旗艦(5號艦)的命令。

1月18日晚21時,西南中沙人武部派出第三批武裝民兵2個排,乘坐西漁705號漁輪離開永興島永樂群島

1月19日凌晨,周恩來電話指示葉劍英召集五人小組(蘇振華亦參加)研究商討作戰方案,部署自衛反擊事項:[14][15]

葉劍英得到報告,立即給廣州軍區指揮員打電話,了解詳情,然後,向周恩來作了報告。周恩來在電話中指令葉劍英:「立即組織領導小組,由你負責,到總參謀部指揮作戰!」接着,周恩來提出了領導小組的名單,其中有鄧小平陳錫聯等人【引者注釋:以及張春橋王洪文蘇振華,共計六人】。早上7點多鐘,葉劍英第一個到達作戰指揮室,有關人員立即向他報告情況。不一會兒,鄧小平等陸續到達。葉劍英即同大家一起聽取匯報,研究敵情,調配兵力,向前線發出一道道命令。

交火

[編輯]

1月19日6時左右,南越海軍中華人民共和國705號漁輪運來滿滿一甲板的武裝民兵準備登島,南越16號艦、10號艦從廣金島西北方向,5號艦、4號艦從羚羊礁西南方向,呈鉗形態勢接近廣金島琛航島,打算驅逐西漁705號漁輪,人民解放軍海軍各艦緊急起錨並發出戰鬥警報。6時45分,人民解放軍海軍271編隊、396編隊駛向南越海軍16號艦、10號艦,逼其外撤。7時27分,人民解放軍海軍271編隊向琛航島以南機動,駛向南越海軍5號艦、4號艦,留396編隊在琛航島西北海域與南越16號艦、10號艦周旋。[16] 7時40分,南越海軍4號艦派2艘小艇載23名陸戰隊軍人登上琛航島,守備琛航島西南中沙人武部的武裝民兵排第2、第3班與其爭辯,最後雙方未發生交火衝突,於8時45分南越軍人退回4號軍艦。9時許,南越5號軍艦又派21名陸戰隊員乘2艘橡皮舟登上廣金島,10名守島民兵鳴槍警告,其中一名機槍手以為命令是開火射擊,擊死南越軍黎文東中尉,打傷2人,其餘登島南越軍人抬着兩具屍體撤回其軍艦,守島民兵繳獲南越軍丟下的兩挺機槍、一支自動步槍和一些彈藥。南越登島軍人被殺後,局勢驟然緊張,705號漁輪停止了民兵換乘,立即起錨防備南越軍艦的報復性炮擊。

19日8時05分,南越16號艦「李常傑」號與攔截的人民解放軍海軍389號艦碰撞。

19日當天上午,人民解放軍海軍396、389編隊在廣金島西北與南越海軍16號艦「李常傑」號、10號艦「日早」號英語USS Serene (AM-300)對峙;人民解放軍海軍271、274編隊至廣金島東南海面與南越海軍5號艦「陳平仲」號、4號艦「陳慶餘」號對峙。9時4分,南越海軍4號艦後甲板機槍鳴槍2發,9時20分,登島南越軍全部撤回。9時30分,南越艦隊得到了開火命令[17]。9時34分,5號艦、4號艦離開琛航島海域駛向深水區,廣金島西北的16號艦、10號艦也轉向羚羊礁甘泉島方向航行。

9時58分,人民解放軍海軍281、282編隊由永興島啟航駛往永樂群島海域增援。[16]

10時20分南越海軍5號艦、4號艦展開戰鬥隊形相背而行,同時,16號艦、10號艦也展開成戰鬥隊形轉向人民解放軍海軍396編隊外側方向。[16] 10時23分,南越海軍16號艦炮擊人民解放軍海軍396、389編隊(越方對首先開火另有說法,為10時24分5號艦炮擊人民解放軍海軍271艇),人民解放軍海軍396艦後37炮隨即開火(中方記錄是10點22分),389艦首先命中「李常傑」號的一部主機使其停止工作。人民解放軍海軍271、274編隊誤判對方旗艦,集中火力攻擊南越海軍4號艦「陳慶餘」號,271編隊首先把「陳慶餘」號的雷達打壞,導致「陳慶餘」號自動艦炮難以瞄準開火;南越海軍也對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指揮艦艇出現誤判,認為兩個編隊的各自後艦為指揮艦艇。

11時,南越海軍4、5號艦輕傷、16號艦重傷主動撤離(傾斜15度,舯部冒起濃煙,戰後檢查艦上共有大小彈痕820處)[18],10號艦艦長魏文他陣亡,失去機動力和開火能力。396艦即駛出澙湖南下支援271編隊,11時25分南越4號、5號艦又從預警雷達上發現人民解放軍海軍增援艇隊,4號、5號艦向東南方向撤離戰場。人民解放軍海軍271艇輕傷[19];274號艇重傷仍可作戰;396艦後甲板被南越16號艦的一枚127毫米炮彈命中;389號艦重傷操縱失靈(艦體後部被南越10號艦撞上),271艇上的「海指」指揮員魏鳴森目視觀察到389艦情況危急後命令其沖灘,389艦於11時50分搶灘擱淺。11時30分,中國海軍281、282編隊抵達,12時12分,攻擊南越10號艦,12時30分,南越10號艦的彈藥庫被命中爆炸[20],於當日14時52分沉沒於羚羊礁以南海域。

1月19日午後海戰結束,西漁705號漁輪搭載的第三批守島武裝民兵,從海軍271號、274號、396號艦艇上把傷員救出抬上705號漁輪包紮、救護,由西漁705輪送回永興島救治。當夜第3批守島民兵全部登上晉卿島修工事加強防禦。

登陸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軍各一部,在民兵配合下反擊,1月20日收復被占的全部島嶼[2]:4811

海戰後,中國海軍暫時取得了制海權。中共中央軍委其後決定佔領所有島嶼,一舉解決西沙問題。1月18日晚,榆林要塞區機動部隊守備150團從駐地調至田獨待命。1月19日上午8時許,中央軍委和廣州軍區下達攻占西沙永樂群島敵占島嶼的命令:

  1. 海南軍區司令員江雪山率軍區機關部份人員和海、空軍有關人員組成西沙自衛反擊作戰基本指揮所(簡稱西沙基指)進駐榆林要塞區機關。廣州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焦玉山也下派進駐西沙基指。
  2. 海南軍區副司令員江海率軍區和榆林要塞區機關部分人員組成西沙自衛反擊作戰前線基本指揮所(簡稱西沙前指)隨參戰部隊開進,負責前方指揮。
  3. 榆林要塞區派出加強營規模擔任攻占西沙永樂群島敵占島嶼作戰任務。

榆林要塞區按上級命令與預案,決定要塞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劉殿臣、作訓科副科長李社農、偵察參謀孫書庚、通信參謀周福生組成指揮小組參加西沙前指;守備第一五0團團長馮懷憲、二營營長邢福宏帶領該團二營四連、五連、一營一連、要塞區直屬兩棲偵察隊、要塞區直屬工兵營一個工兵排、第一、二守備區直屬14.5毫米雙管高射機槍各一個排、後勤醫療保障分隊,共500餘人組成的加強營擔任攻占西沙永樂群島敵占島嶼作戰任務。守備第一五〇團主力並加強水陸坦克連、82毫米口徑迫擊炮連和120毫米迫擊炮連,為後梯隊在榆林港戰備侯船待航。[21]崖縣人民武裝部動員500名支前民兵在榆林軍港擔任碼頭裝卸載、抬擔架救護傷員任務。考慮到要塞區部隊攻占敵占西沙島嶼之後轉為島嶼堅守防禦時,生活物資供應與和構築工事掩體戰備建材可能一時跟不上問題,要塞區後勤部門向地方預定2萬個椰子以備島上部隊飲食,還預定了10萬塊磚石。

1月19日下午16時,登陸部隊乘艦艇從榆林軍港出發。海南軍區副司令江海帶着兩個參謀及陸軍一個兩棲偵察連登上643艇。1月20日上午8時航渡至永樂群島海域。江海副司令員離開643艇,登上海上前指魏鳴森的271獵潛艇,陸海軍聯合兩棲作戰指揮。

1月20日,永樂群島海況與氣象良好。參加登陸作戰的艦艇包括:

  • 271艇、396艦、281艇、282艇
  • 運送登陸部隊的海軍護衛艦一大隊的232「南充」號護衛艦、獵潛艇73大隊的275號獵潛艇
  • 護衛艇42大隊的4艘62型護衛艇組成的653編隊:653、643、663、673艇
  • 護衛艇44大隊的4艘護衛艇:639、619、629、649艇。

西沙前指決心首先以一個連的兵力在海空軍和西沙守島基幹民兵的支援下,乘橡皮舟奪占被南越佔領的甘泉島,爾後依次奪取珊瑚島金銀島[22]甘泉島上駐有南越軍一個排,無堅固工事,無營房,是由越軍16號艦臨時派駐的。1月20日9時30分,解放軍海軍四艘護衛艇對甘泉島實施火力準備,同時南海航空兵殲擊機編隊也飛臨海區空域實施空中掩護。9時55分,守備第150團第二營第四連在連長梁進理帶領下,從輸送艦艇換乘橡皮舟和舢板向灘頭衝擊,僅幾分鐘就占領灘頭陣地,未遇敵抵抗,二排排長陳澤群,班長梁仕軍帶領六班在一、三排配合下迅速向縱深搜索前進,接近島中間時,機槍射手呂亞仁發現一股敵人伏臥在水井附近,一邊報告「水井邊發現敵人!」一邊勇猛衝到敵前端着機槍大喊:「繳槍不殺!」班長梁仕軍也同時帶領全班戰士從左右兩側逼近敵人,驚呆狀敵人未反應就當了俘虜。10時10分四連占領甘泉島、俘敵14名。戰後,四連榮立集體二等功,四連六班榮立集體三等功,黎族戰士呂亞仁榮立一等功,二排長陳澤群榮立二等功。

擔任攻擊珊瑚島任務的是守備一五〇團二營五連和榆林要塞區直屬兩棲偵察隊。島上為南越軍的一個保安中隊,30餘人,中隊長武中尉,下轄兩個排,裝備M16步槍等輕武器。島上有法國人占領時期修的鋼筋混凝土炮樓和營房,分軍官宿舍和士兵宿舍,還有廚房,倉庫,每棟房子地下都修有地下層,平時是儲存雨水的水池,戰時可作隱蔽工事。島的周邊構築有簡易工事和塹壕。島中間有一眼水井,水質較好,可供50人以上常年用水。島上植被為1.2米高茂密的灌木草叢。五連是守備150團的訓練先行連,連長符之頡,副連長鄒解平先前是要塞區作訓科的參謀。連隊整體軍事素質高。20日10時35分,我海軍護衛艦和掃雷艦奉命對珊瑚島實施艦炮火力準備。五連和兩棲偵察隊即換乘橡皮舟分別從珊瑚島的正南和西南發起攻擊。偵察隊嚴昌良隊長,副指導員鄒妃豪帶二、三排迅速向灘頭衝擊;指導員王和恆帶領一排為第二梯隊不等輸送一梯隊的橡皮舟返回接駁,跳下海中,武裝泅渡跟進。從艦艇到灘頭約1000米的距離,一排的戰士們只用20多分鐘,在二、三排占領灘頭陣地之後,登上了珊瑚島的沙灘。兩個連隊在灘頭未遇到敵方有組織的抵抗,即迅速向島的縱深攻擊前進,偵察隊副指導員鄒妃豪,帶鍾振國、李春城兩個班向炮樓進攻,這是一座三層鋼筋混凝土炮樓,連着士兵宿舍樓,首先占領士兵宿舍樓,爾後從宿舍樓向炮樓發起攻擊,以衝鋒鎗、機槍集中火力從炮樓後門向藏身於炮樓頂層的敵人射擊,很快就攻上了炮樓頂層,俘敵5名,占領了炮樓和士兵宿舍頂層,控制了珊瑚島的制高點,機槍火力可覆蓋全島。五連和偵察隊迅速插向小島縱深,以班和戰鬥小組為單位,在叢林中搜索殲滅敵人。五連戰士吳日祥和戰友們一起先後俘敵7名。五連班長王道喜,副班長梁國輝正帶領全班戰士搜索前進,戰士李兄、黃進忠發現前方不遠處樹叢晃動端着40火箭筒猛撲過去用越語大喊「繳槍不殺!」躲在樹叢後面的兩名敵軍繳槍投降,其中一名少校軍官。至此珊瑚島敵軍35名官兵悉數俘獲,其中有一名美軍中校。過後得知,這名少校叫範文鴻,戰前幾天陪同美軍中校到島上檢查工作的。至此,五連和偵察隊完全占領了被外敵占領近40年的珊瑚島。江海副司令員率西沙前指進駐珊瑚島。戰後,兩棲偵察隊榮立集體二等功、二營五連榮立集體三等功。兩棲偵察隊副指導員鄒妃豪、六班長鍾振國榮立二等功。

1月20日下午,守備第一五〇團第一營第一連攻占了金銀島金銀島西北高東南低,最高處海拔約6米。島上大部分為茂密灌木草叢,西北較高地段長有高大喬木,以麻風桐為主,直徑30-50厘米,高10餘米,雜生有苦楝樹、野枇杷等,在島中部幾棵粗大海棠樹下有一眼水井,水質佳。戰前通報稱島上有南越海軍陸戰隊員一個班10人。第一連登島後拉網式搜索未發現敵人。原來1月19日海戰後守島之敵下海隨艦撤走。

登島戰鬥中國方面無傷亡,俘虜南越軍少校范文鴻以下官兵48人及美國駐峴港領事館聯絡官傑拉爾德·埃米爾·科什[22]

1974年1月20日下午,南越當局在甘泉島珊瑚島被中國軍隊攻占後,派出「麒麟」號軍艦搭載1個營的兵力增援珊瑚島。中國南海艦隊和廣州軍區空軍亦作好迎戰的態勢。南越當局擔心「麒麟」號軍艦的增援有去無回,下令「麒麟」號軍艦半途返航。其間,南越方面呼籲在北部灣海域活動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干預,但被拒絕。

2月10日,參加西沙自衛反擊作戰的全體軍民在榆林要塞區隆重舉行祝捷慶功大會,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將軍給作戰有功單位和立功人員代表頒發了獎狀。廣州軍區政治部印發《西沙之戰》一書,向全軍區表彰了部分參戰立功單位和個人的英雄事跡。守備第150團四連、榆林要塞區直屬兩棲偵察隊榮立集體二等功。守備第150團第四連黎族戰士呂亞仁榮立個人一等功。要塞區直屬兩棲偵察隊副指導員鄒紀豪、某部偵察隊班長鍾振國榮立個人二等功。

1974年2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遣返上述俘虜,又出動戰機115批,401架次空中掩護,期間有兩架強-5飛機迷航未能返回陵水機場。中國軍隊以較少的傷亡迅速控制了整個西沙群島以及周邊海域。

1974年下半年,解放軍守備分隊進駐中建島

1974年10月1日,海南軍區西沙前線指揮所撤消,西沙守備任務移交海軍西沙水警區。1975年1月守備150團守島分隊撤離西沙群島歸建。

參戰艦艇及其戰損

[編輯]

271(船名「錦州」)、274(船名「瀘州」)號為04型港口獵潛艇(西方稱為「喀朗施塔得」級,國產化為6604型獵潛艇),標準排水量320噸,航速18節,85mm口徑炮1門,37mm口徑炮2門,12.7mm口徑機槍。271艇為「海指」指揮員魏鳴森乘坐的指揮艇。274艇為預備指揮艇,被擊中127毫米炮彈5發,76毫米以下炮彈十餘發。

281、282號037型獵潛艇:標準排水量375噸,航速30節,兩座雙聯57毫米70倍徑艦炮,兩座雙聯30毫米65倍徑艦炮,4座5聯裝1200型火箭深彈發射裝置,兩個深水炸彈投放器。

396、389號6610型掃雷艦,排水量570噸,航速15節,兩座雙聯37mm口徑炮,兩座雙聯25mm口徑炮,14.5mm口徑機槍。389號艦將原艦艏雙聯37mm炮改為1門85mm口徑炮。[23]

5號艦「陳平仲」號英語RVNS Tran Binh Trong (HQ-05)(Trần Bình Trọng,HQ-5,旗艦;西貢陷落後被菲律賓海軍接收為「達俄輝號英語BRP Francisco Dagohoy (PF-10)」)、16號艦「李常傑」號英語RVNS Ly Thuong Kiet (HQ-16)(Ly Thường Kiệt,HQ-16;最初為美國海軍巴奈加特級水上飛機支援艦英語Barnegat class seaplane tender,後改為美國海岸警衛隊巡邏艦「白令海峽」號):標準排水量2040噸,1門127mm口徑炮,1座雙聯40mm口徑炮,2門20mm口徑炮,2門迫擊炮。海戰中,陳平仲號的127主炮方向機被打壞無法瞄準,兩門40炮一門裝彈部分被打壞無法開火,另一門也被打傷,退出戰鬥時已經喪失了火力輸出。16號艦艦長 Lê Văn Thự 中校稱,海戰中16號艦被重創,左傾15°,嚴重進水,一台主機損壞,停電,19日傍晚修復電台向海岸一區司令部報告了戰艦狀態,返回峴港途中無法與4號、5號艦的通聯。

4號艦「陳慶餘」號英語USS Forster (DE-334)(Trần Khánh Dư,HQ-4):標準排水量1253噸,2門76mm口徑艦炮(艏部為自動艦炮,艉部為手動艦炮),1座雙聯40mm口徑炮,8門20mm口徑炮。艏部76毫米自動炮開戰時就發生故障未能開火,艉部的手動76炮被274艇擊毀。戰後檢查,直徑15厘米以上彈洞37個;直徑15厘米以下彈洞42個;彈片擦傷700餘處;76mm艦炮在峴港無法修復。何文鍔回憶,陳慶餘號的受損情況是:右舷7個直徑大於15厘米的洞,4個直徑小於15厘米的洞,30處彈痕;左舷26個直徑大於15厘米的洞,27個直徑小於15厘米的洞,700處彈痕;甲板4個直徑大於15厘米的洞,11個直徑小於15厘米的洞,30處彈痕。

10號艦「日早」號英語USS Serene (AM-300)(Nhật Tảo,HQ-10):原美國海軍上將級掃雷艦英語Admirable class minesweeper。與1946年中華民國海軍接收永興島的美援「永興」號巡邏艦同屬一級[23]。「日早」譯自該艦在美國海軍時的艦名「寧靜」英語USS Serene (AM-300)。越南國語字有時誤寫為「Nhựt Tảo」。當時中國方面曾一度稱之為「怒濤」艦。標準排水量650噸,1門76mm口徑炮,2座雙聯40mm口徑炮,6門20mm口徑炮。該艦艦橋被解放軍炮火擊中,艦長重傷死亡,副艦長重傷失去戰鬥力,艦橋起火後無人組織撲救。

戰後調查

[編輯]
被擊沉的越軍10號艦「日早」號(前美軍掃雷艦

關於海上交火誰先開炮的問題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堅稱是南越方先開炮,南越在戰後表示是中方先開炮。 人民解放軍海軍271、274、389艦艇的85mm口徑炮主要配備的是爆破彈(根據中方指揮官戰後回憶,認為最得力武器是271、274、389號艦艇上的85mm口徑炮),396艦的雙管37mm口徑炮用的也多是爆破彈,後來趕到的281、282艇的雙管57mm口徑炮使用穿甲彈擊沉了南越海軍10號艦。[24]南越軍艦炮擊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小型艦艇時主要使用的是穿甲彈,穿甲彈往往會「貫穿而過」,其毀傷效果不如爆破彈。

雙方傷亡俘

[編輯]

陣亡18人:

  • 馮松柏:274艇政委,274艇被40毫米炮彈擊中指揮台,前額中彈片犧牲。
  • 周錫通:274艇副艇長,274艇被40毫米炮彈擊中指揮台,中彈犧牲。
  • 曾端陽:271艇倉段兵,前甲板運送彈藥時,被敵人小口徑炮彈擊中犧牲。
  • 王成芳:389艦水雷班班長,後甲板運送炮彈時被炸犧牲。
  • 姜廣有:389艇掃雷電工兵
  • 王再雄:389艦艙段兵,在機艙中彈燃起的大火中犧牲。
  • 林漢超:389艦艙段班班長,在機艙中彈燃起的大火中犧牲。
  • 文金云:389艦副機兵,在機艙中彈燃起的大火中犧牲。
  • 黃有春:389艦主機兵
  • 李開友:389艦主機兵
  • 郭順福:389艦炊事班班長
  • 郭玉東:389艦後住艙被命中炸開一處15厘米直徑的彈洞,艙內起火,海水湧入,郭玉東以身體拼死堵漏,死後仍保持堵漏的姿態,被發現時僅見其軟組織在漏洞上的痕跡以及少量頂骨碎片。後被追授一等功並被譽為「海上黃繼光」。[25]
  • 楊松林:389艦掃雷電工班班長。中甲板運送37毫米炮彈,被越軍炮彈命中腰部犧牲。
  • 羅華勝:389艦報務班班長,運送炮彈時腹部中彈犧牲。
  • 周友芳:389艦水雷兵,在中甲板運送37毫米炮彈,被越軍炮彈彈片擊中頸部死亡。1968年兵,即將退伍。
  • 曾明貴:389艦電工兵
  • 何德金:389艦電工班班長
  • 石造:389艦副機兵 ,在機艙中彈燃起的大火中犧牲。

琛航島上修有烈士陵園。中國方面亦有67名參戰人員受傷。

此役共斃傷南越軍隊300餘人,俘48人;擊沉軍艦1艘,擊傷3艘;戰後被俘南越軍人全部遣返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引用必須填寫name屬性:4811

死亡人數曾有53人至100餘人的不同說法。現,南越軍隊共有75人陣亡[26]

  • 10號艦就有64人陣亡,包括艦長魏文他(Ngụy Văn Thà)等58人與艦同沉,副艦長等5名重傷者死在海上,獲救後傷重不治亡1人;
  • 4號艦2人陣亡;
  • 5號艦3人陣亡,負傷16人;
  • 16號艦2人陣亡(註:16號艦戰前派出艦員15人登陸金銀島,戰後劃小船逃走,海上死亡1人,未計入);
  • 陸戰隊蛙人4人陣亡。其中黎文東中尉屍體留在廣金島上,在海上被民兵擊傷3人,被南越軍艦救起後3人均死亡。

海戰結束後,1月20日,荷蘭油輪「科皮奧內拉」號("Kopionella")救起了在海上漂流的23名南越10號艦官兵[27]。一艘越南漁船救起14名10號艦官兵。1月29日,南越漁民在歸仁附近海域還救起了15名乘救生筏逃離琛航廣金島陸戰隊員。

1974年1月23日,南越俘虜在榆林港由曙光03號船運往廣州。1月27日,新華社宣佈:「中國政府決定,1月19日、20日在西沙群島的自衛反擊戰中,中國軍民俘獲入侵的南越西貢軍隊官兵48名、美國人1名,均將分批遣返」。1974年1月31日12時,南越傷病俘5名、美國病俘1名,在深圳被遣返出境,中國紅十字會代表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代表、美國紅十字會代表辦理了交接手續。1974年2月27日12時南越俘虜43人也在深圳被遣返出境,中國紅十字會代表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代表由英屬香港羅湖口岸辦理了交接手續。

評價

[編輯]

力量對比

[編輯]

戰爭爆發時的中國經濟困難,南海艦隊兵力十分薄弱,而且中國艦艇也相當陳舊。中國文件指出[28]: 6604級獵潛艇,其設計「完全複製」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生產的喀琅施塔得級獵潛艇。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到了1974年,潛艇的最快航速是這艘船僅有的還剩12節(21公里/小時)。1974年,南海艦隊的兵力還很單薄,可以說是非常困窘了。6艘6604級獵潛艦當時正準備「退役」,只留作練習。戰鬥前,中國海軍挑選了兩艘狀態最好的6604艦,集結了所有好的裝備,組裝成編號為271和274的兩艘艦參加黃沙海戰。

隨後,越南共和國司令河文玉上校在戰鬥中描述:中方擁有多達11艘軍艦,其中包括攜帶反艦飛彈的奧薩艦,同時中國出動了4架米格-23和米格21轟炸黃沙。但對比文獻發現,越南共和國的描述有些誇大:中方參戰的只有4艘艦艇,四艘艦艇均沒有導彈,也沒有中國飛機參加了此次戰鬥。(中國當時只有MiG -21,沒有MiG-23)。[11]

因此,主戰場力量對比:

從數量來看,主戰場雙方都有4艘直接參戰的戰艦。 在軍艦的品質和尺寸方面,越南共和國具有優越的優勢,他們的軍艦更大、更現代化。最大的兩艘艦艇 HQ-05 和 HQ-16 比中國艦艇大 6 倍(HQ-05 和 HQ-16 的排水量比所有四艘中國艦艇的排水量總和還要大)。最小的艦艇是 HQ-10,這也是中國船隻的兩倍大。越南共和國的4艘艦艇總排水量7,840噸,是中方的四倍半。

從速度來看,越南共和國艦艇的航速都高於中國艦艇(最慢的是HQ-10一濤號,可以跑27.4海里/小時,而中國艦艇最高只能跑21海里/小時)。

裝備方面,越南共和國軍艦均配備雷達,即使在霧天或黑夜也能自動探測目標。中國艦艇雷達技術落後,主要用雙筒望遠鏡和肉眼搜索目標。

在火力方面,越南共和國的艦艇配備的火砲數量是中國的三倍。大砲也更大、發射速度更快、更準確。僅就大口徑火砲而言,越南共和國共擁有2門127毫米加農炮和4門76毫米加農炮,自動裝彈和瞄準,由雷達控制(當時相當現代的技術),可以從遠方精確射擊敵艦。即使在黑暗中,距離也可達14 公里。中方只有兩門85毫米炮,都是手動瞄準和裝彈,無法在3公里以上的距離上精確射擊。127毫米火砲只需1-2次命中就可能擊沉500噸級的中國軍艦,而中國的85毫米火砲則需要數十次命中才能擊沉越南共和國一艘2800噸級的驅逐艦。

此外,越南共和國的戰艦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優勢:它們在戰鬥中最先開火。越南共和國軍艦只要第一輪齊射準確,就能重創甚至擊沉所有中國船隻。

戰爭基本結束後,中方另有兩艘037型獵潛艇(排水量375噸)增援到達,並將失去機動力和開火能力的HQ-10擊沉。037型軍艦的航速和火炮發射速度都高於南越艦艇;但是噸位,火炮口徑,自動裝彈,和雷達自動瞄準方面有巨大優勢的三艘南越艦艇,在中方這兩艘艦艇到達之前已經撤退。

南越海軍戰敗的原因

[編輯]

整體而言,西沙海戰力量對比和戰鬥結果與黃海海戰 (1894年) 表面上有些相似;北洋水師常被誤認為更強大,實際上艦隊的總噸位,航速和火力均落後於日本海軍;而在西沙海戰中,南越海軍的軍艦確實比中國海軍更強,它完全由於內部弱點而慘遭失敗:軍官、指揮官毫無準備,士兵戰鬥士氣低落,部分艦艇主動脫離編隊逃離戰場。[來源請求]

中國官媒評論西沙海戰時指出:

雙方實力相差巨大,這在海戰史上是罕見的。越南共和國海軍被認為擁有世界前十的實力。而中國戰機沒有足夠的航程到達西沙(黃沙),南海艦隊在這場戰鬥中不得不單獨承擔最大的責任。[29]

河文玉上校表示,從參數來看,越南共和國軍艦部隊憑藉裝備優勢,可以輕鬆擊敗中國海軍。然而,這場戰鬥的結果是越南共和國迅速失敗,原因如下:

  • 越南共和國的指揮官沒有準備好一旦發生交火事件的作戰演習計劃,導致戰鬥被動。
  • 在戰鬥中,第一編隊(包括兩艘最現代化的艦艇HQ-4和HQ-5)只是留在外面「觀望」,由於太懼怕中國,HQ-5隻向港灣開了5-7次炮,就和HQ-4一起撤退了。[29]
  • HQ-5的砲彈擊中了HQ-16艦,對這艘軍艦造成了嚴重損壞。短短幾分鐘的戰鬥,越南共和國軍就因己方砲火重傷了己方的一艘艦艇,這艘受傷的軍艦和HQ-4和HQ-5一起掉頭逃跑。只剩下HQ-10了,但這卻是最弱的小船,當HQ-10的船長受傷後,一些膽怯的水手放棄了繼續戰鬥,棄船跳海。海戰因此失敗。[11][30][31]
  • 當中國士兵登陸該島時,越南共和國士兵沒有組織還擊,而是逃入島中部的灌木叢中投降。光是上午10時至中午,中國軍人不費一槍一彈就抓獲了島上49名俘虜,迅速完成了對島嶼的佔領。[32][33]
  • 越南共和國空軍相當強大(包括120架諾斯羅普F-5戰鬥機),但沒有參加戰爭。[34]

各方反應

[編輯]

1974年1月19日,海戰爆發後當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約翰·金表示,在戰事問題上「我們不支持任何一方。當然,我們確實強烈希望和平解決,但是我們並沒有介入西沙海戰。」[35] 美國國務卿基辛格1月21日從中東回到華盛頓的翌日,在記者招待會上他重申了國務院之前的聲明,宣布美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南越之間的軍事衝突中不支持任何一方,但是「對使用武力表示遺憾」。[36]1月23日,中美兩國在華盛頓舉行會談。美方派出國務卿基辛格、國務院政策計劃室主任洛德以及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代理助理國務卿恆安石參加,中方則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聯絡處代理主任韓敘和參贊冀朝鑄參與。會談中,基辛格就3個問題發表了看法:在西沙的主權爭端上,「美國沒有支持南越對這些島嶼提出的要求」。[37]在外交領域上。「南越政府向國際組織提出了一些抗議,其中有東南亞條約組織和聯合國。我們想讓你知道,我們沒有支持這些抗議」。[38]在戰俘問題上,美國希望能夠儘快遣返。韓敘表示「中國從來不侵略別國,只有在受到別國侵略的時候才會進行自衛還擊。」1月25日上午,基辛格主持召開由國務院、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中情局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諸多官員參加的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會議,會議一致同意「美國不應介入西沙與南沙事務。」[39]

1月20日晚,南越政府駐聯合國觀察員阮友志奉命向聯合國安理會抗議「中國對其領土主權的侵犯」,指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挑起戰爭,要求安理會的所有成員關注事件的進展,但並未有要求安理會為此召開會議。1月21日,阮友志提請安理會主席注意「中國武力侵略造成的緊急局勢」,請求主席和聯合國秘書長採取相應的措施,並要求安理會就此召開聽證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及其安全理事會的代表黃華則反對召開聽證會。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西沙是中國無可爭議的神聖領土,西沙問題屬於中國內政,無需聯合國討論。」1月23日,安理會主席、哥斯達黎加外長賽高里達稱「安理會並不具備解決西沙群島主權問題的職能,建議將該問題提交給國際法院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堅持一貫的傳統立場——不接受由第三方或國際多邊途徑來解決中國與鄰國的領土與邊界問題。至1月25日,支持召開聽證會的安理會理事國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哥斯達黎加,反對的國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白俄羅斯、伊朗;棄權的國家有法國、喀麥隆、肯尼亞、毛里塔尼亞和秘魯;奧地利傾向支持,印度尼西亞傾向反對。[40]

1月19日,南越海軍作戰副參謀長杜劍上校飛抵藩朗,向正在度假的南越總統阮文紹匯報西沙海戰10號艦「日早」號英語USS Serene (AM-300)被擊沉,艦長魏文他已經陣亡。阮文紹說:「不用擔心,劍上校,我會給你再補一艘艦艇。」1月20日,阮文紹峴港坐鎮指揮。「大規模軍事集結,不僅從峴港派出6 艘軍艦向西沙群島方向機動,而且又加派2 艘驅逐艦開往峴港增援,同時命令該地區的南越陸海空三軍全部進入戰備狀態」。[41]

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對西沙地域做好了打第二仗、第三仗的準備,集結了一批艦船飛機與各類物資。[42]

1974年1月30日,南越南沙群島派出「陳興道號」護衛艦英語USS Camp (DE-251)及其他2艘軍艦組成的艦隊,200名海軍陸戰隊員占領了其中的5個島嶼。[43]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表示強烈抗議。美國外交發言人公開表示,美國沒有參加南越的艦隊,也沒有美國人登陸南沙群島。1974年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聲明,指「南越西貢當局侵占南沙群島、進行新的軍事挑釁,表示強烈的譴責和抗議。」同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對南越軍隊在南沙群島一些島礁登陸提出口頭抗議。

西沙海戰結束後,北越政府立即電文中國政府,表示感謝中國海軍幫助其解除了來自南越的海上威脅。1974年1月21日,經授權的北越官員對法新社記者說「維護領土主權對每一個國家都是神聖事業。鄰國之間在邊界和領土問題往往是複雜的爭議,需要仔細和周密的研究。有關國家應通過談判以平等、互相尊重、友好、睦鄰的精神來解決這種爭端。」但北越黎筍政府煽動老百姓在內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擅自發動西沙海戰的行為進行了秘密的示威遊行抗議活動。

1974年1月26日,越南南方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公布三點立場:[44]

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每一個民族的神聖問題。

二、在邊界和領土問題中,各鄰國之間經常會發生由歷史遺留下來的爭執,有時是很複雜的,應仔細研究。

三、各有關國家應根據平等、互相尊重、友好和睦鄰關係的精神來研究這些問題,並通過協商來解決。

1974年1月31日,越南南方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代辦陳平在北京對法新社記者談西沙之戰,以1月21日北越政府一樣的措辭闡述了其態度。

1974年2月9日,越南南方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駐西貢代表團發言人陳日忠中校回答記者提問,重申了1月26日的三點立場。

1974年1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發言人李浩發表談話,稱

西貢當局就像在一頭公牛面前搖動着的紅旗」,引起一些亞洲國家政府間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我們在等待這些消息的證實。所有駐在近海島嶼上的部隊都有責任保衛我們的領土,但是我現在不能講更多的話。」

1974年1月20日《中央日報》第2版發表題為《共匪與越軍昨在西沙群島發生海陸戰鬥 雙方各有一艘艦艇遭擊沉》的報道。1974年1月21日《中央日報》發表題為《匪機掩護共軍登陸 越軍撤出西沙群島 雙方艦隻仍在海面對峙 阮文紹終止出巡注視情勢發展》的報道。1974年1月22日《中央日報》發表題為《匪與越南西沙之戰雙方損失均重 傳美一氣象專家在西沙失蹤》的報道。此後數日《中央日報》沒有對西沙之戰的報道,直至1974年1月29日《中央日報》發表題為《越調大批軍艦包圍西沙群島 超音速機群調駐峴港基地》的報道。

1974年2月8日,《中央日報》發表題為《我們對南中國海諸島的立場》的社論:

中越同為反共國家,方今面臨共同的敵人,誠可謂同雨同舟,利害一體;正應和衷共濟,團結作戰,以鞏固民主陣營保衛自由與安全的力量。當此大避危急之秋,從亞洲抗共的全盤戰略得失而言,越南方面的行動,徒令親者痛而仇者快。所以我們在此懇切呼籲越南方面,應經由外交途徑妥善處理。中華民國政府對此事件始終表現高度理性而自制的態度,應為越方所了解。我們相信,以阮文紹總統及其堅決反共政府的目光與胸懷,必須洞明利害而知所取捨。
至於之盤踞西沙,乃是我們的內政問題。我們應特別警覺的是,毛共在對外推行笑臉攻勢之同時,採取這一行動,主要為轉移其內鬥視線,自有其用心之所在。因此對其此後的行動,更應加以嚴密的注視。

1974年3月5日《中央日報》刊登了蔣經國接受美《時代雜誌》專訪的報道,題為《西沙南沙為我固有領土 國軍駐防之地守土有責 美維護在亞洲利益應保持與我關係》,內稱

「我必須指出,凡有我中華民國武裝部隊駐防之地,國軍守土有責,不容置疑。」

1974年1月22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恩里萊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南越的這場領土爭端「以友好的方式」解決。

1974年2月4日,印尼外長馬立克同記者談話,稱只承認一個中國,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屬於中國。[45]

戰爭影響

[編輯]

海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了對整個西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的控制權。而南越對西沙群島的領土宣稱及曾經對其的控制,成為了越南戰爭之後北越統一越南的政府對該地區領土要求的主要依據之一。[46]

西沙海戰烈士陵園位於三亞市紅沙歐家園村南500米處。1975年興建。陵園坐南向北,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陵園由大門、紀念碑和烈士墓組成。紀念碑方形,鋼筋水泥結構,高4.95米,紅五星浮雕下刻三行豎排隸字,首行隸字著明紀念人員「西沙永樂群島自衛反擊戰光榮犧牲的烈士」,中行四個大字「永垂不朽」,尾行為落款「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碑後安葬烈士的墓群,墓前分別立有石碑。陵園四周建有2.5米高的圍牆。系三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沙海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次在「白天、遠海、深水與外國海軍」進行的海上作戰。當時,海軍東海艦隊曾派出艦艇編隊增援南海艦隊。1月22日,艦艇編隊通過台灣海峽中華民國海軍全程監控,未做出軍事反應。此前,因中華民國軍事封鎖台灣海峽,人民解放軍海軍亦不能通過台灣海峽。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水面艦艇第一次通過台灣海峽。1990年代後,有關於蔣介石允許人民解放軍海軍過台灣海峽的說法——西沙戰事緊流傳[47]

腳註

[編輯]
  1. ^ 僅在海戰結束後乘橡皮舟奪占被南越佔領的甘泉島,爾後依次奪取珊瑚島金銀島
  2. ^ 其中1人為美國軍事顧問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Danh sách các quân nhân Việt Nam Cộng Hòa hi sinh trong Hải chiến Hoàng Sa 1974, Thanh Niên Online, 09/01/2014|}}
  2. ^ 2.0 2.1 2.2 2.3 2.4 2.5 辭海編輯委員會 (編). 《辭海》(1989年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 ISBN 978-7-5326-0083-0. 
  3. ^ 西沙癸丑海戰. [2020年9月21日]. [失效連結]
  4. ^ 人民軍隊:范秋恆強調,正如一再重申的那樣,越南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和歷史證據來肯定越南對長沙群島和黃沙群島的主權。2023/06/10,18:50[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5.0 5.1 Frivel, M. Taylor. Offshore Island Disputes. Strong Borders, Secure Nation: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hina's Territorial Disput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67–299. 
  6. ^ 西沙海戰的背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浪文化·讀書, 第46期。
  7. ^ 7.0 7.1 西沙海战:中方小艇打败南越4艘美式战舰. [201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8. ^ 情报处译电员亲历西沙海战:一份情报为胜利赢得先机. 2016-04-08 [2022-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9). 
  9. ^ 9.0 9.1 網易. 西沙海战前线指挥官魏鸣森将军. war.163.com. 2009-04-12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5). 
  10. ^ 10.0 10.1 Tường thuật trận hải chiến lịch sử Hoàng Sa, Hà Văn Ngạc, Nguyệt San Đoàn Kết, Austin, Texas.
  11. ^ 11.0 11.1 11.2 Sự Thật Về Trận Hải Chiến Hoàng Sa, Lê Văn Thự, báo Thời Luận, Los Angeles, 3/2004.
  12. ^ 親歷西沙之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張毓清口述│楊東曉整理。
  13. ^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0號艦是南越海軍在西沙海戰中被擊沉的那艘,國內一般稱呼為「怒濤」號,但實際上按照越南語的標準翻譯寫作漢字應該是「日早」。「怒濤」二字對應的越南國語字為 Nộ Đào,而非10號艦艦名 Nhật Tảo。
  14. ^ 《周恩來年譜》,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ISBN:7-5073-0409-4
  15. ^ 《葉劍英傳》,葉劍英傳編寫組,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11月版,ISBN:7800922995
  16. ^ 16.0 16.1 16.2 魏鳴森的西沙之戰指揮口令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魏鳴森, 《西沙自衛反擊作戰陣中日記》部分口令內容摘要.
  17. ^ 搜狐博客. earththree.blog.sohu.com.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4). 
  18. ^ 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战详解. [2012-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9). 
  19. ^ 西沙海战花絮之数弹痕. [2012-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4). 
  20. ^ 親歷西沙之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張毓清口述│楊東曉整理。
  21. ^ 蓝文新:“守卫榆林港三十五载——榆林要塞区纪事”,《榆亚别集》,海南省史志网。. [2021-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2). 
  22. ^ 22.0 22.1 1974 中越南海之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文史參考》,2011-07。
  23. ^ 23.0 23.1 西沙海战双方兵力对比表.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9). 
  24. ^ 历史的回闪---参战老兵讲述西沙之战[图]--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职业人士门户. web.archive.org. 2015-03-26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6. 
  25. ^ 西沙海战“黄继光+邱少云”英雄:遗骨一碰就成灰. 中新網. 2014-03-19 [2014-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中文(簡體)). 
  26. ^ 越南《青年報》網站列出所能核實的全體戰歿人員名單。Danh sách các quân nhân Việt Nam Cộng Hòa hi sinh trong Hải chiến Hoàng Sa 1974. [2020年7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9日). 
  27. ^ 中国海战史上的奇迹:西沙之战. [2012年7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13日).  有文章把救起南越士兵的荷蘭油輪誤作丹麥油輪。
  28. ^ Tài liệu Trung Quốc về Hải chiến Hoàng Sa: Lần đầu hé lộ về vũ khí | Hải chiến Hoàng Sa | Thanh Niên. [2024-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7). 
  29. ^ 29.0 29.1 中越南海之戰:你爭我奪的1974年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1-27.
  30. ^ Soái hạm HQ5 và trận hải chiến Hoàng Sa, Bùi Ngọc Nở, Website Ủy ban Hoàng Sa.
  31. ^ 存档副本. [2024-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32. ^ Template:Chú thích web
  33. ^ 中越南trung海之戰:你爭我奪的1974年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5-28.
  34. ^ Template:Chú thích báo
  35. ^ 美聯社:「Saigon Says China Bombs 3 Isles and Lands Troops」,New York Times,Jan 20,1974,p. 1 /10.
  36. ^ 尤洪波:「美國對中越西沙海戰的反應」,發表於《南洋問題研究》2011年第3期,第20-28頁。
  37. ^ Discussion with Chinese Representative,January 23,1974,KT01010,Database: 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hereinafter cited as DNSA)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p. 3.
  38. ^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January 23,1974,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hereinafter cited as FRUS)1969-1976,Volume XVIII,China 1973-1976,p. 452 (PDF). [2014-02-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6-04). 
  39. ^ /frus1969-76v10.pdf Minutes of Washington Special Actions Group Meeting,January 25,1974,FRUS 1969-1976,Volume X,Vietnam,January 1973-July 1975,pp. 507-512. [201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40. ^ 「Matter Termed Closed at U. N. 」, in Bernard Gwertzman,「Peking Reports Holding U.S. Aide」,New York Times,Jan 26,1974,p. 4.
  41. ^ 廣東海防史編委會編:《廣東海防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0年,第421頁。
  42. ^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廣東省志:軍事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第749、750 頁。
  43. ^ Reuters,「American Captured On Disputed Island Is Freed by China」,New York Times,Jan 31,1974,p. 4.
  44. ^ 1979年9月28日越南外交部白皮書《越南對於黃沙和長沙兩群島的主權》
  45. ^ 法新社雅加達1974年2月4日電
  46. ^ 中國海軍對越南的兩次亮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浪文化·讀書, 第46期。
  47. ^ 西沙战事紧哪:1974年我海军战舰首次过海峡为何台军不拦截. 鳳凰網. 2017-06-14 [2019-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簡體中文). 

來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