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狐入侵
赤色黎明 Red Dawn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約翰·米利厄斯 |
監製 | Sidney Beckerman Buzz Feitshans |
編劇 | 凱文·雷諾斯 約翰·米利厄斯 東尼·格萊 |
劇本 | 約翰·米利厄斯 Kevin Reynolds |
故事 | Kevin Reynolds |
主演 |
|
配樂 | Basil Poledouris |
攝影 | Ric Waite |
剪輯 | Thom Noble |
製片商 | United Artists |
片長 | 114 分鐘[1]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俄語 西班牙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MGM/UA Entertainment Co. |
預算 | 420萬美元 |
票房 | 38,376,497美元[1]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赤色黎明 |
臺灣 | 天狐入侵 |
新加坡 | 赤色黎明 |
《赤色黎明》(英語:Red Dawn)是一部1984年美國戰爭片,由約翰·米利厄斯導演兼編劇,凱文·雷諾茲編劇,派屈克·史威茲、C·托馬斯·豪威爾、莉亞·湯普遜、查理·辛和詹妮弗·蓋雷出演。
劇情
[編輯]蘇聯發生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小麥失收。蘇軍入侵發生暴亂的波蘭。古巴和尼加拉瓜大舉擴軍,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淪陷。墨西哥發生革命。北約解散,美國處於孤立。[2]
9月份的一個早晨,來自蘇聯集團的傘兵在科羅拉多州小鎮卡魯梅降落,他們向當地一所高中的師生開火,學生們慌忙走避。入侵者佔領了卡魯梅鎮。古巴軍上校貝拉命令克格勃前往當地的體育用品商店,獲取美國煙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的槍支交易記錄,從而可以得知哪些人擁有槍械。
捷德和馬特·埃克特兄弟,以及他們的朋友羅伯特、丹尼、達利爾和阿拉德瓦爾克從羅伯特父親的體育用品店中獲得裝備後,匆匆逃入山區。在林中呆了數周後,他們潛回鎮內;捷德和馬特得知父親被關押在勞改營中。兩人前往該地透過圍欄與他交談。埃克特先生深知自己劫數難逃,要求兒子替他「報仇」。
孩子們與梅森一家碰面,知道自己身處敵人後方的「美國被佔領區」內。羅伯特的父親因為被揭發店裡存貨下落不明而被處決。梅森先生讓他的兩個孫女托尼和艾麗卡跟着捷德和馬特離開。他們在山中被蘇聯士兵發現,最終殺死了那些士兵,隨後開始武裝抵抗占領軍,根據高中的吉祥物給自己改名為「狼獾」(Wolverines)。占領軍最初嘗試復仇戰術,「狼獾」小隊每發動一次襲擊,就處決一批平民。在一次大規模的行刑中,捷德、馬特和阿拉德瓦爾克的父親遇害。達利爾的父親、市長貝茨選擇與占領軍合作。儘管占領軍採用報復戰術,然而仍一籌莫展。
「狼獾」小隊救助被擊落的美軍飛行員安德魯·坦納中校時,中校告訴了他們戰爭的現況:包括華盛頓特區在內的數個美國城市被核武毀滅;戰略空軍司令部被古巴間諜破壞;假冒的商用飛機把傘兵空投到關鍵的地點,準備從墨西哥和阿拉斯加發動後續攻擊。美國三分之一的地區被占領後,雙方戰線開始穩定下來。美國僅存的盟友是英國和中國。戰爭雙方擔心放射性落下灰的危害,沒有進一步動用更多核武器。
坦納幫助「狼獾」小隊組織針對蘇聯的突襲。不久後,一次上前線時,坦納和阿拉德瓦爾克在坦克交火時遇害。達利爾因為被父親出賣而被蘇軍抓獲。克格勃官員運用酷刑讓達利爾吞下一個追蹤裝備,隨後讓他重新加入游擊隊。攜帶便攜式三角測量無線電設備的俄羅斯特種部隊被送入山區,遭到「狼獾」小隊的伏擊。小隊發現追蹤訊號來自達利爾,達利爾承認事實並懇求寬恕,羅伯特在捷德殺死一名蘇軍俘虜後將達利爾處決。
殘存成員遭到Mi-24的襲擊,羅伯特和托尼遇害。捷德和馬特為了讓丹尼和艾麗卡逃進美軍控制區活下去,襲擊了蘇軍在卡魯梅的總部以分散對方注意。計劃奏效了,但捷德和馬特受到致命重傷。儘管貝拉上校遇到了這對兄弟,他還是無法下決心殺死他們,終於放走他們。最後兩兄弟在兒時遊玩的公園裡死去。
艾麗卡講述了美國後來粉碎蘇軍入侵的經歷,背景裡出現了游擊隊員們的紀念碑,上面刻下了每個戰死的愛國者的名字。石碑被圍起來,星條旗在旁邊飄揚。石碑上書:「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其中大部分是兒童的游擊隊員在這塊岩石上留下他們失去的人的名字。他們獨自在這裡戰鬥,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才使得『這個國家沒有從地球上消亡。』」
評價
[編輯]參見
[編輯]- 赤色黎明,2012年的重製版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Red Dawn (1984). Box Office Mojo. [December 5,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 ^ Three Communists Weigh In on ‘Red Dawn’. [2022-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3).
- ^ Red Dawn. Rotten Tomatoes. [December 5,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