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通鑑紀事本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寶祐五年趙與𥲅湖州刊元明遞修本,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通鑑紀事本末》,南宋袁樞所撰,凡四十二卷。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之徵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原文,只是撰寫方式改易。取《通鑑》所記之事,區別門目,分類編排。專以記事為主,每一事詳書始末,並自為標題,共記239事,另附錄66事。開「紀事本末體」之先河。為了方便閱讀,分為戰國至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

袁樞本無著書之意,惟讀《通鑑》時,感到每件史事分散開,首尾難以稽考,為方便研讀,便「因司馬光《資治通鑑》,區別門目,以類排纂,每事各詳起訖,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因此,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成書於嚴州郡學。

此書與《通鑑》一樣,具有強烈的正統立場。雖主要是抄錄原文,但他所加的239個標題,採用了「平」、「據」、「滅」、「叛」、「亂」、「篡」等各式的褒貶詞彙,充分表現他抱持著濃厚的正統觀念。如兩漢時,以劉氏為正統,褒揚漢室,力貶對漢室不利的事。

他只希望重整《通鑑》的結構,及方便讀者檢索和閱讀,並不打算改動原文。因此,此書的內容都是抄錄《通鑑》原文,他只是加上標題,不擅加一字。

由於《通鑑》記「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史事,而此書與其為本,所以內容也自然以政治和軍事為主,其它事一概不錄。在239個主題中,絕大部分是關於政治和軍事,關於經濟的則只有唐的《奸臣聚歛》和《兩稅之弊》,文化方面更是完全欠缺。

此書重視亂世歷史,如兩漢時只有43個標題,但魏晉時竟有103個標題,幾乎占全書標題數量的一半,可見袁樞側重分裂時期歷史的意向。而以朝代論,則注意「興」、「衰」史。因此,此書中各朝代的份量都是「兩頭大,中間小」,與《通鑑》「窮探治亂之跡」的宗旨一致。

朱熹另據《資治通鑑》編《通鑑綱目》,以蜀漢為正統。

評價

[編輯]

《通鑑紀事本末》史學地位崇高。袁樞編此書,旨在使君主容易閱讀,發揚司馬光《通鑑》「有資於治道」的精神,同時代的呂祖謙亦稱他:「掇其體之大者,區別終始,使司馬公之微旨,自是可考。躬其難而遺學者易。」因此,宋孝宗閱讀後,也賜給太子及統帥,更贊曰:「治道盡在是矣!」

「紀事本末體」的創立,對於重大事件有明確的標題,又依時間先後敘述,內容扼要,免去紀傳體的重複及編年體的支離破碎,省去讀者檢索的時間,對史料的整輯排比更有不少功勞。因此,此體裁與「紀傳體」、「編年體」鼎足而三,成為後世史家不可偏廢的成法。

朱熹稱此書:「其部居門,始終離合之間,又皆曲有微意。」、「錯綜溫公(司馬光)之書,乃國語之流」而《四庫全書總目》更言:「經緯明晰,節目詳具。前後始末,一覽瞭然,遂使紀傳、編年貫通為一,前古之所未有也。」梁啟超縱使不欣賞他,但卻言「善抄書者,可以為史學」,他認為「紀事本末體」最優,最符合其所謂「新史學」的理想。因此,他的史學地位,不在於發現新史料,也不在史識的高明,而在開創新的編寫史書方法。

自「紀事本末體」創立之後,後人不斷仿作。在南宋至明清為止,比較著名又流傳後世的紀事本末史著就不下幾十部,成為一個獨立的史學體系,期間更發展為「朝代紀事本末」與「專史紀事本末」兩類。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和清來保平定金川方略》皆為兩者的例子。

但紀事本末也有不少缺點。錢穆指出:

總結,此書的面世,是中國歷史編纂上的創舉,開創了與紀傳體、編年體鼎足而三的紀事本末體。因此,此書有著重要的史學地位。

主題

[編輯]
  1. 三家分晉
  2. 秦併六國
  3. 豪傑亡秦
  4. 高帝滅楚
  5. 諸將之叛
  6. 匈奴和親
  7. 諸呂之變
  8. 南越稱藩
  9. 七國之叛
  10. 梁孝王驕縱
  11. 漢通西南夷
  12. 淮南謀反
  13. 漢通西域
  14. 武帝伐匈奴
  15. 武帝平兩越
  16. 武帝擊朝鮮
  17. 武帝惑神怪
  18. 巫蠱之禍
  19. 謀逆
  20. 霍光廢立
  21. 趙充國
  22. 匈奴歸漢
  23. 用事
  24. 成帝淫荒
  25. 決之患
  26. 用事
  27. 董賢嬖倖
  28. 王莽篡漢
  29. 光武中興
  30. 光武赤眉
  31. 光武平漁陽
  32. 光武平
  33. 光武平
  34. 楚王英之獄
  35. 馬後抑外家
  36. 竇氏專恣
  37. 西域歸附
  38. 兩匈奴叛服
  39. 諸羌叛服
  40. 鮮卑寇邊
  41. 嬖倖廢立
  42. 梁氏之變
  43. 宦官亡漢(黨錮之禍董卓之亂)
  44. 黃巾之亂
  45. 之叛
  46. 袁紹公孫瓚
  47. 曹操篡漢
  48. 孫氏據江東
  49. 劉備
  50. 吳蜀通好
  51. 諸葛亮出師(平南中
  52. 吳侵淮南
  53. 魏平遼東
  54. 明帝奢靡
  55. 司馬懿曹爽
  56. 吳易太子
  57. 諸葛恪寇淮南(孫綝逆節)
  58. 魏滅蜀
  59. 淮南三叛文欽毌丘儉諸葛誕
  60. 司馬氏篡魏
  61. 晉滅吳
  62. 羌胡之叛(樹機能齊萬年
  63. 陳敏之叛
  64. 西晉之亂(賈氏、諸王、胡羯、江左中興)
  65. 劉淵據平陽(殺太弟義
  66. 慕容據鄴
  67. 成李據蜀
  68. 張氏據涼
  69. 王敦平湘漢
  70. 石勒寇河朔
  71. 前趙平秦隴
  72. 石勒滅前趙
  73. 氐據仇池
  74. 祖逖北伐
  75. 王敦之亂
  76. 蘇峻之亂
  77. 燕討段遼(討宇文
  78. 趙魏亂中原(冉閔石氏
  79. 江左經略中原
  80. 桓溫伐燕
  81. 桓溫滅蜀
  82. 桓溫廢立
  83. 苻氏據長安苻堅篡立)
  84. 苻秦滅涼
  85. 苻秦滅燕
  86. 慕容叛秦復燕(肥水之役姚萇滅秦、慕容滅西燕
  87. 丁零叛燕
  88. 拓跋
  89. 魏伐後燕慕容德據廣固)
  90. 偽楚之亂
  91. 盧循之亂
  92. 譙縱之亂
  93. 呂光據姑臧
  94. 乞伏據金城
  95. 禿髮據廣武
  96. 蒙遜據張掖
  97. 秦滅後涼
  98. 馮跋滅後燕
  99. 蒙遜滅西涼
  100. 乞伏滅南涼
  101. 蒙遜伐西秦
  102. 劉裕南燕
  103. 劉裕滅後秦
  104. 赫連據朔方
  105. 魏滅北燕
  106. 魏滅夏
  107. 魏滅北涼
  108. 魏平仇池
  109. 劉裕篡晉
  110. 元魏寇宋
  111. 廢立
  112. 彭城王專政
  113. 宋文圖恢復
  114. 宗愛逆節
  115. 太子劭弒逆
  116. 南郡王之叛
  117. 竟陵王之叛
  118. 廢帝之亂
  119. 宋明帝北伐
  120. 蕭道成篡宋
  121. 魏遷洛陽
  122. 蕭鸞篡弒
  123. 元魏寇齊
  124. 蕭衍篡齊
  125. 南北交兵
  126. 魏伐柔然
  127. 用事
  128. 邢巒寇巴西
  129. 梁魏爭淮堰
  130. 元乂幽後
  131. 六鎮之叛
  132. 元顥入洛
  133. 元魏之亂
  134. 魏分東西
  135. 高氏篡東魏北齊
  136. 宇文篡西魏後周
  137. 侯景之亂
  138. 梁氏亂亡(陳霸先篡梁)
  139. 西魏取蜀
  140. 蕭勃據嶺南
  141. 王琳奔齊(陳伐齊)
  142. 齊顯祖狂暴(常山王篡立)
  143. 安成王篡立(頊)
  144. 周陳之叛
  145. 宇文護逆節
  146. 周伐齊(周齊爭宜陽)
  147. 吐谷渾盛衰
  148. 周滅齊
  149. 楊堅篡周
  150. 始興王謀逆
  151. 隋滅陳
  152. 隋易太子
  153. 突厥朝隋
  154. 隋討高麗
  155. 煬帝亡隋
  156. 高祖興唐
  157. 唐平東都(李密王世充
  158. 唐平河朔(竇建德
  159. 唐平隴右(薛舉
  160. 唐平河西(李軌
  161. 唐平河東(劉武周
  162. 唐平江陵(蕭銑
  163. 唐平江淮(杜伏威李子通沈法興輔公祏
  164. 唐平山東(劉黑闥
  165. 太宗平內難
  166. 太宗易太子
  167. 太宗平突厥
  168. 唐平鐵勒
  169. 唐平西突厥
  170. 太宗龜茲
  171. 太宗平高昌
  172. 太宗平吐谷渾
  173. 貞觀君臣論治
  174. 唐平遼東
  175. 吐蕃請和
  176. 突厥叛唐
  177. 唐平契丹
  178. 之禍
  179. 太平公主謀逆
  180. 李林甫專政
  181. 奸臣聚歛
  182. 楊氏之寵
  183. 安史之亂
  184. 劉展之叛
  185. 李輔國用事(張後程元振
  186. 僕固懷恩之叛(周智光
  187. 元載專權
  188. 吐蕃入寇(代宗幸陝)
  189. 兩稅之弊
  190. 裴延齡奸蠹
  191. 吐蕃叛盟
  192. 藩鎮連兵(涇原之變李懷光之叛)
  193. 用事
  194. 憲宗平(劉闢)
  195. 憲宗平吳(李錡
  196. 魏博歸朝(田弘正
  197. 憲宗討成德王承宗
  198. 憲宗平淮蔡吳元濟、德宗討吳少誠
  199. 憲宗討淄青李師道
  200. 河朔再叛
  201. 南詔歸附
  202. 宦官弒逆(甘露之變
  203. 朋黨之禍
  204. 武宗平澤潞
  205. 裘甫寇浙東
  206. 龐勛之亂
  207. 回鶻叛服
  208. 吐蕃衰亂(唐復河湟)
  209. 蠻導南詔入寇
  210. 李克用歸唐
  211. 黃巢之亂
  212. 藩鎮之亂
  213. 楊行密據淮南
  214. 王建據蜀
  215. 諸鎮相攻
  216. 朱溫取淄青
  217. 朱溫篡唐(崔胤誅宦官)
  218. 郢王篡弒
  219. 李氏據鳳翔蜀相攻)
  220. 錢氏據吳越董昌僭逆)
  221. 王氏據閩中
  222. 劉氏據廣州
  223. 高氏據荊南
  224. 徐氏篡
  225. 馬氏據湖南
  226. 晉王滅
  227. 後唐滅梁
  228. 莊宗滅蜀
  229. 鄴都之變李紹琛之叛)
  230. 安重誨專權
  231. 秦王之亂(潞王篡弒)
  232. 契丹入寇
  233. 孟知祥
  234. 石晉篡唐
  235. 范楊之叛(范延光楊光遠
  236. 契丹滅晉(劉知遠復汴京)
  237. 三叛連兵
  238. 郭威篡漢(劉旻據河東)
  239. 世宗征淮南

參考書目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本作品原文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通鑑紀事本末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通鑑紀事本末 (四部叢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