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里吉-勒杜克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里吉-勒杜克效應(英語; Righi-Leduc effect)是一種物理現象。

概述

[編輯]

沿導體的溫度梯度垂直的方向加磁場,則導體在和原有溫度梯度和磁場平面垂直的方向又形成一個新的溫度梯度。意大利物理學家奧古托斯·里吉(1850-1920)和法國物理學家安納托拖·勒杜克(1856-1937)於1887年幾乎同時發現里吉-勒杜克效應。

產生這種效應的物理原因是導體的溫度梯度的「熱流」電子在磁場所產生的洛倫茲力作用下,向垂直溫度梯度和磁場合成的平面方向運動,衝擊晶格點陣而造成新的溫度梯度;原理和霍爾效應的相似,只不過霍爾效應產生電場梯度是由於電流的電子受洛倫茲力的作用,而里吉-勒杜克效應受洛倫茲力作用的是「熱流」電子。因此,里吉-勒杜克效應也可看成熱霍爾效應

里吉-勒杜克效應的大小可用里吉-勒杜克係數表示,此係數的表達式為:A(RL)=et/mc;這裡,t是電子平均自由時間;e是電子所帶電荷;m是電子有效質量;c是光速。A(RL)的符號由載流子的性質決定;A(RL)《0,載流子為電子;A(RL)》0,載流子為空穴。

A(RL)和霍爾常數R及電導b有近似的關係;A(RL)=Rb.

參考文獻

[編輯]
  • Lalena,John N:Cleary,David A(2010).Principles of Inrganic Materials Desgn(2nd ed.)John Wiley and Sons.P.272 ISBN 0-470-40403-5 Retrieved 201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