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野牛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野牛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 74.5–74 Ma
野牛龍的想像圖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科: 角龍科 Ceratopsidae
亞科: 尖角龍亞科 Centrosaurinae
族: 厚鼻龍族 Pachyrhinosaurini
屬: 野牛龍屬 Einiosaurus
Sampson, 1995
模式種
前彎角野牛龍
Einiosaurus procurvicornis

Sampson, 1995

野牛龍屬學名Einiosaurus)是角龍科下的中型恐龍,屬於角龍亞科,其化石美國蒙大拿州雙麥迪遜組發現,年代為上白堊紀,約為7,500萬年前。屬名是阿爾岡昆語「野牛」與古希臘文蜥蜴」的意思,而種小名則是拉丁文古希臘文「向前彎的角」的意思。

化石

[編輯]
野牛龍的重建頭顱骨,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
正模標本頂骨

野牛龍的化石只有在美國蒙大拿州被發現,所有已知的化石現都存放在蒙大拿州落磯山博物館。目前已發現最少有15頭不同年齡的野牛龍化石,包含三個頭顱骨,以及發現於兩個低密度屍骨層的上百件骨頭。這些化石都是由傑克·霍納(Jack Horner)在1985年發現,並由落磯山博物館的挖掘隊伍在之後4年間陸續挖出。這些屍骨層原先被認為包括了戟龍的新種化石[1]。在1990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在一份文獻裡用「"Styracosaurus makeli"」,使用在這些化石,但沒有經過正式研究的發表,因此是個無資格名稱[2]。在1992年,傑克·霍納將個屍骨層的角龍類化石,分類為Type A、B、與C,共計三個未命名種[3]。在1995年,史考特·山普森(Scott D. Sampson)將Type B正式描述及命名為野牛龍屬,正模標本為編號MOR 456標本;他也把相同屍骨層的Type A命名為河神龍屬[4]

描述

[編輯]

野牛龍是草食性恐龍,身長被估計可達4.5公尺長,體重被估計約1.3公噸[5]。野牛龍的口鼻部狹窄、前端尖,牠們通常被描繪成有一個低矮、大幅向前彎的鼻角,就像一個開瓶器,不過這個角可能只在成年個體中才有。野牛龍與有明顯額角的角龍科(如三角龍)不同,牠們的額角是較低、較短。野牛龍的頭盾較小型,頂端有一對大的頸盾緣骨突,向後方延伸。

埋葬學及古生物學

[編輯]

低密度的屍骨層代表有群體動物在災難(如旱災或洪水)中集體死去。這證實了野牛龍及其他的尖角龍亞科(如厚鼻龍尖角龍)都是群居的動物,就像現今的美洲野牛角馬。相反地,開角龍亞科(如三角龍牛角龍)通常被發現的是單獨的化石,因此牠們被認為是獨居的動物,不過有足跡化石推翻這種假說[1]。在2010年,一群科學家研究野牛龍的多個化石,發現野牛龍的成長快速,直到三至五歲時,生長速率才緩慢下來,可能是未達到性成熟[6]

就像其他的角龍科,牠有複雜的齒系可以咬碎最粗糙的植物[7]。野牛龍生存於內陸環境[8]

野牛龍的化石發現於蒙大拿州雙麥迪遜組,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晚期的坎潘階中晚期,約7450萬到7400萬年前。同期的恐龍包括:基礎鳥腳下目奔山龍鴨嘴龍科亞冠龍慈母龍原櫛龍甲龍科埃德蒙頓甲龍包頭龍暴龍科懼龍,以及小型的獸腳亞目斑比盜龍纖手龍傷齒龍反鳥亞綱鳥龍鳥,及角龍科的短角龍河神龍。野牛龍生活於溫暖及半乾燥的季節性環境。其他與野牛龍一同發現的化石包括有雙殼綱腹足綱,野牛龍的骨頭被認為是埋在淺湖之中。

不同個體的鼻角化石

種系發生學

[編輯]

野牛龍在尖角龍亞科中的種系發生學位置有些爭議,這是由於野牛龍頭顱骨有幾個過渡性的特徵,牠們的最近親應為尖角龍戟龍,或是河神龍厚鼻龍。後來有假說指出野牛龍是厚鼻龍族演化過程中的最早期物種,其後為河神龍及厚鼻龍,鼻角逐漸演化成圓形隆起,而頭盾亦發展得更為複雜[3]。不論哪一個假說是正確的,野牛龍似乎是在尖角龍亞科演化的中間位置。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Rogers, R.R. Taphonomy of three dinosaur bone bed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Two Medicine Formation of northwestern Montana: evidence for drought-related mortality. Palaios. 1990, 5: 394–413. 
  2. ^ Czerkas, S.J. & Czerkas, S.A., 1990, Dinosaurs. a Global View, Dragons』 World, 247 pp
  3. ^ 3.0 3.1 Horner, J.R., D.J. Varricchio, and M.J. Goodwin. Marine transgress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Cretaceous dinosaurs. Nature. 1992, 358: 59–61. 
  4. ^ Sampson, S.D. Two new horned dinosaur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Two Medicine Formation of Montana; with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Centrosaurinae (Ornithischia: Ceratopsidae). J. Vert. Paleontol. 1995, 15 (4): 743–760. 
  5. ^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62
  6. ^ Reizner, J., 2010, An ontogenetic series and population histology of the ceratopsid dinosaur Einiosaurus procurvicornis.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pp 97
  7. ^ Dodson, P., C.A. Forster, and S.D. Sampson. Ceratopsidae. Weishampel, D.B., P. Dodson, and H. Osmolska (eds.) (編).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8. ^ Lehman, T. M., 2001, Late Cretaceous dinosaur provinciality: In: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edited by Tanke, D. H., and Carpenter, 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 310–32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