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客串演出列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國電影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在其職業生涯中執導的五十多部電影裡客串了三十九次[1][2]。他的首次客串是在1927年上映的《房客:迷霧籠罩的倫敦故事英語The Lodger: A Story of the London Fog[a]中,起初這些客串演出對劇情具有實際意義,但後來逐漸成為希區柯克電影的標誌性特色[4]。他常在客串中出現的兩個元素是攜帶樂器或使用某種交通工具。另一方面,儘管1934年上映的《擒凶記英語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34 film)[b]、1936年上映的《間諜英語Secret Agent (1936 film)[c]以及同年上映的《怠工英語Sabotage (1936 film)[d]中也被認為有他出場客串,但目前尚未得到證實[2]。這些客串表演通常帶有喜劇色彩,但有些表演還承擔了其他的功能[2]

一些作者認為,希區柯克的客串出演是他在推廣自己品牌和個人形象的努力的一部分,這最終使他成為「那一代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此外,希區柯克還負責了《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電視專場英語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e]劇集的開場介紹和結尾[8][9],甚至在第三季的其中一集《賭門深似海》(Dip in the Pool[f]里出現在劇中雜誌的封面上[2]。儘管希區柯克客串的角色通常不在故事情節中說話,但在1956年上映的《伸冤記英語The Wrong Man[g]中的客串是他唯一一次有台詞的表演[12],1929年的《敲詐英語Blackmail (1929 film)[h]和1937年的《年少無知英語Young and Innocent[i]則是他在所有客串中戲份最長的[14]。在1964年上映的《豔賊》中,他唯一一次打破了第四面牆。在1946年上映的《美人計》中,他的出場推動了故事的發展,而在1951年上映的《捉賊記英語To Catch a Thief[j]中,影片主角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直視希區柯克客串的角色。另一方面,此類客串可能也影響了其他電影製片人,例如弗朗索瓦·特呂弗約翰·卡彭特

描述

[編輯]

在法國電影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的著作《希區柯克的電影》[k]中,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聲稱,他在《房客:迷霧籠罩的倫敦故事》(1927年)中的首次客串完全是出於「實用性,因為需要填補屏幕空間」。然而,後來這逐漸變成了「迷信,然後成了一個笑料。但現在這個笑料相當尷尬,為了讓觀眾能夠安心觀看電影,我特意在影片的前五分鐘內顯眼地登場」[17]。然而,根據麥吉利根(McGilligan)的說法,希區柯克給出的另一個解釋是他對D·W·格里菲斯在其早期作品中客串演出的致敬,同時也是對查理·卓別林在1923年電影《巴黎一婦人英語A Woman of Paris[l]中的表演致敬[16][18]

1950年,希區柯克在《紐約時報》的《懸念大師:內省》一文中寫道[19]

I have wormed my way into my own pictures as a spy. A director should see how the other half lives. I manage that by shifting to the front side of the camera and letting my company shoot me, so I can see what it is like to be shot by my company.
「我像間諜一樣潛入了我自己的電影中。導演應該看看另一面是如何運作的。我通過走到鏡頭前,讓我的團隊拍攝我,這樣我就能體會被自己的團隊拍攝的感覺。」

根據沃克(Walker)的說法,《敲詐》(1929年)、《謀殺!英語Murder![m](1930年)和《年少無知》(1937年)奠定了一種模式:在大多數客串演出中——超過三分之二——希區柯克會出現在街道、酒店或公共交通工具等場所,且常常以「一個(通常不被注意的)客人、乘客或路人」的身份出現[14]。同樣,這些客串演出發生的時間點也很引人注目,許多情況下是出現在影片開始的最初幾分鐘,並且「通常標誌着一個過渡點」,例如在1943年的《疑影英語Shadow of a Doubt[n]中,希區柯克出現在載着查理叔叔(約瑟夫·科頓飾演)前往聖羅莎的火車上。當他的客串出現在電影後半部分時,通常「暗示地理或劇情的轉折」,比如在1963年上映的《衝破鐵幕英語Torn Curtain[o]中,希區柯克的客串登場出現在情節轉移到哥本哈根之前[20]。希區柯克的客串表演中有兩個反覆出現的元素:與「交通工具」以及「樂器」的關聯[2][21]。前者後者如在《火車怪客》開頭部分。另一方面,阿布拉姆森(Abramson)指出,希區柯克的客串也經常涉及試圖進入或者離開門窗,例如《愛德華大夫[p](1945年),《西北偏北》(1959年)或《群鳥[q](1963年)——或者靠近門窗,如《驚魂記》(1960年)[21]

在電影《愛德華大夫》(1945年)中,希區柯克客串的角色正走出電梯。
《愛德華大夫》的原始預告片

沃克(Walker)和雅科瓦爾(Yacowar)都強調了一些作品中喜劇的一面,例如在《勒索》(1929年)中,希區柯克被一個孩子騷擾;而在《家庭陰謀》(1976年)中出現了他的剪影以及「粗魯的手勢」[22][23]。然而,後者補充說這些演出也造成了「敘事流中的波動,電影表面的擾動」,並增強了虛構與現實之間的緊張關係[23]。麥克基特里克(McKittrick)將這些演出分成四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路過的希區柯克」,出現了19次,其中8次是步行,如在《水性楊花英語Easy Virtue (1928 film)[r](1928年)以及《蝴蝶夢》(1940年)中,還有11次是在汽車或公共交通站點,如《貴婦失蹤記》(1938年)以及《西北偏北》(1959年)中[25];「作為旁觀者的希區柯克」,如《摩羯星下英語Under Capricorn[s](1949年)以及《狂凶記》(1972年)[25];「作為角色的希區柯克」,在這種情況下,他飾演的角色似乎與故事更為貼近,總共有四部作品,分別是《慾海驚魂英語Stage Fright (1950 film)[t](1949年)、《捉賊記》(1951年)、《後窗》(1954年)以及《豔賊》(1964年)[26];而「作為演奏者的希區柯克」時,他通常在片段中演奏樂器。對於後者,麥克基特里克指出這與電影導演本人關於「懸念的編排及其對觀眾的操縱」的一些說法是一致的[27]。然而,麥克基特里克也警告說這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分類方案,並且並非希區柯克所有的客串出場都符合這幾項劃分類別[28]

相比之下,雅科瓦爾(Yacowar)根據其功能將希區柯克的客串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象徵性方式發揮作用,概括了電影的主題」,另一類「依賴於我們將他視為世界的創造者」[29]。前者的例子是《驚魂記》(1960年),在這部影片中希區柯克可以代表一個「麻木不仁的父親形象……他的冷漠在充滿偷窺者、竊聽者和間諜的環境中顯得高貴而突出」[30]。後者的代表是《懺悔記英語I Confess (film)[u](1953年)——希區柯克「最具神學色彩的電影」之一——在這部電影中,希區柯克朝着與交通標誌相反的方向行走,「堅決地逆流前進……遠離世俗的擔憂、規定、矛盾和嚴格的規則」[32]

對於沃克(Walker)來說,希區柯克的一些表出場演也與某種特定動機相關聯,如《群鳥》(1963年)中與狗的表演以及在《懺悔記》(1953年)中樓梯上的演出[33]。而其他出場則出現在主角面臨考驗之前,例如《愛德華大夫》(1945年)以及在《衝破鐵幕》(1963年)中,希區柯克酒店在酒店大堂的場景預示了之後涉及「情侶和外部威脅」的房間場景[34]。另一方面,在《艷賊》(1964年)中,希區柯克唯一一次通過直視鏡頭打破了第四堵牆[27]。在《美人計》(1946年)中,他通過喝香檳來推動情節的發展[12][21]。沃克(Walker)認為希區柯克在《擒賊記》(1951年)中的出場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本片的主角在情節中盯着客串的希區柯克並引起了「對他存在的注意」[35]。而根據麥克基特里克(McKittrick)的說法,在《狂凶記》(1972年)中,希區柯克出現在政客發表講話的人群中,利用庫里肖夫效應,「鏡頭在侃侃而談的政客與在附近河上漂浮着的裸女間切換,給觀眾帶來不同感受」[26][36]

分析

[編輯]

根據迪克森(Dixon)的觀點,希區柯克的出場是「作者身份的刻意標記」,可能影響觀眾對作品的接受,同時帶有諷刺意味,仿佛提醒觀眾「電影中的謀殺是虛構的」[37]。對此,雷奇(Leitch)同意他的觀點,他指出導演希區柯克的客串只是為了尋求觀眾的認可,「通過確認他們意識到這畢竟只是一部電影來豐富他們對電影的享受」[38]。在《尋找導演與其他希區柯克遊戲》(Find the Director and Other Hitchcock Games)中,雷奇進一步提出,這些客串演出具有「提醒觀眾電影製片人的權力及其影片作為一種精心設計的作品,而非透明敘事的地位」[39]。在此背景下,雷奇(Leitch)認為客串是希區柯克「有趣的敘事方式」的一部分,類似一場捉迷藏遊戲,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尋找導演」的遊戲[39]

懷特(White)也強調了導演親自客串演出中的宣傳作用,就像在《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電視專場》中使用他的剪影一樣他指出這些客串「強調了一種純粹人為的角色表現,其中圖形效果、熟悉的聲音和極具表現力的無表情面容共同創造了一個標誌性品牌」[40]。同樣,惠蒂(Whitty)提道,至少從《房客:迷霧籠罩的倫敦故事》(1926年)開始,希區柯克就開始塑造個人品牌和形象,因此他的客串表演是這種「形象」的一部分[41]。因此,在他早期英國工作時期,作為他努力發展個人形象的一部分,這位電影導演從未在他的喜劇或劇情片中客串出演,而只出現在他的懸疑電影中[41]。這些客串最終成為所謂的「希區柯克風格」的一部分,成為導演與觀眾之間「契約關係」的元素之一,也成為其敘事風格和他作為講述者可見性的體現[42]

另一方面,尼維斯·莫雷諾(Nieves Moreno)分析了一些例子,認為在《房客:迷霧籠罩的倫敦故事》(1926年)中,希區柯克的出場表明他是「組織電影情節的人」,同時將「電影虛構與新聞信息」聯繫起來[43]。在《後窗》(1954年)中,希區柯克調整時鐘的動作可以被解讀為一種對觀眾的警告,「他是擁有掌控時間和觀眾感官的力量的人」[43]。斯特里特(Sterritt)認為希區柯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接近痛苦的普通角色」,他的表演旨在「象徵性地保持對敘事的控制,隱喻性地窺視着他的角色,表明他與他們的親密關係[44],並在服務於「各種戲劇性、象徵性或主題性的目的」的同時「提醒人們」我們(希區柯克)是一位無法克制的諷刺家[45]。麥基特里克(McKittrick)則推斷,希區柯克的出現具有「療愈功能,超越了敘事的作用……它們證明了希區柯克不僅屬於他的演員和工作人員,也屬於他所創造和展現的角色,以及電影的可見世界」[46]

客串演出列表

[編輯]

電影客串

[編輯]
  • 注釋:
      疑似客串出演,未經證實。
年份[47][48] 片名 片名中文譯名[v] 登場時間[12] 客串表演描述[2][50]
1926 The Lodger: A Story of the London Fog 房客:迷霧籠罩的倫敦故事英語The Lodger: A Story of the London Fog 00:04:57 與一群記者在新聞辦公室,背對着攝像機坐在桌子後面打電話。

部分來源指出希區柯克在影片中還有第二次出場(01:25:07),作為一個圍觀房客被逮捕的吃瓜群眾。然而這可能並不是希區柯克本人。[12][41][16]

1928 Easy Virtue 水性楊花英語Easy Virtue (1928 film) 00:21:17 一個在網球場外拄着手杖走路的行人。[51]
1929 Blackmail 敲詐英語Blackmail (1929 film) 00:10:30 一位倫敦地鐵的乘客,位於鏡頭的左側,被一個小男孩騷擾[52]。這也是他最長的客串之一,時長達十九秒。
1930 Murder! 謀殺!英語Murder! 00:59:40 一名行人,與一名女子一起走過犯罪現場。[53]
1934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擒凶記英語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34 film) 00:33:00[50] 一名行走在人行道上的路人,身旁有一輛公交車駛過。[41][54]
1935 The 39 Steps 三十九級台階 00:06:37 一名正往一輛公交車前扔垃圾的路人,而此時理查·漢內英語Richard Hannay羅伯特·多納特飾演)和安娜貝拉·史密斯(露西·曼海姆英語Lucie Mannheim飾演)正在從劇院逃跑。[12][55]
1936 Secret Agent 間諜英語Secret Agent (1936 film) 00:08:00[50] 一名在理查德·阿什登(約翰·吉爾古德飾演)之前從跳板上走下船的男子。[50]
1936 Sabotage 怠工英語Sabotage (1936 film) 00:09:00[50] 一名走在人行道上的男子,燈光亮起時抬頭向上看。[50]
1937 Young and Inocent 年少無知英語Young and Innocent 00:15:38 一名攝影記者在法院外試圖拍攝照片,此時羅伯特·蒂斯德爾(德里克·德·馬尼英語Derrick De Marney飾演)成功逃脫。[12][56]
1938 The Lady Vanishes 貴婦失蹤記 01:32:00[50] 一位走過維多利亞車站的路人。[50][57]
1940 Rebecca 蝴蝶夢 02:01:36 一名從傑克·費維爾(喬治·桑德斯飾演)和一名警察身後走過的路人,可能也是希區柯克最短的一次客串[12]。據沃克(Walker)的說法,可能是在製片人大衛·O·塞爾茲尼克的要求下,最終版剪掉了片尾的又一次客串出場,當時的費維爾正在打電話,而希區柯克則出現在電話亭外[56][58]
1940 Foreign Correspondent 海外特派員 00:11:56 一名邊走邊看報紙的人,經過記者約翰·瓊斯(John Jones)身邊。[41][59]
1941 Mr. & Mrs. Smith 史密斯夫婦英語Mr. & Mrs. Smith (1941 film) 00:41:00 一位路人,走過大衛·史密斯(羅伯特·蒙哥馬利英語Robert Montgomery (actor)飾演)和安·克勞斯海默·史密斯(卡洛爾·隆巴德飾演)居住的建築前。[59]
1941 Suspicion 深閨疑雲英語Suspicion (1941 film) 00:45:10 向郵箱中投遞了一封信的人[56][60]。此外部分來源還提到有另一個出場鏡頭 (00:04:00),此時的希區柯克牽着一匹馬從鏡頭前經過[50]
1942 Saboteur 海角擒凶英語Saboteur (film) 01:01:57 一名站在藥鋪外的男子,似乎在用手語與一名女子交談[56][60]。惠蒂(Whitty)還提到另外兩個希區柯克原計劃客串的角色,其中一個未獲批准,另一個則原本打算與多蘿西·帕克一同出演,但最終改由其他演員演出[41]
1943 Shadow of A Doubt 疑影英語Shadow of a Doubt 00:15:57 一名在開往聖羅莎的火車上打橋牌的男子,這是唯一一次有其他角色與希區柯克說話的場景。[12][61]
1944 Lifeboat 救生艇英語Lifeboat (1944 film) 00:25:02 報紙上虛構減肥產品「Reduco」廣告中照片上的瘦身男子。[62]
1945 Spellbound 愛德華大夫 00:37:16 一個拿着小提琴和雪茄出電梯並來到帝國酒店的大堂的男人。[63]
1946 Notorious 美人計 01:01:48 在亞歷山大·塞巴斯蒂安(克勞德·雷恩斯飾演)的派對上喝着一杯香檳的男人。[64]
1947 The Paradine Case 帕拉亭案件英語The Paradine Case 00:36:24 一個與安東尼·基恩(格里高利·派克飾演)一樣從坎伯蘭車站出來的男子,手裡提着一個大提琴的琴盒。[56][65]
1948 Rope 奪魂索 00:01:54 一位路人,陪伴着一名女性,走在故事情節發生的公寓樓下的人行道上。[12]
00:53:02 出現在霓虹燈招牌前的一個男人。[12][66]
1949 Under Capricorn 摩羯星下英語Under Capricorn 00:03:00 穿外套和帽子觀看遊行的其中一人。[67]
00:13:00 與另外兩個人一起在政府大樓的台階上。[12]
1949 Stage Fright 慾海驚魂英語Stage Fright (1950 film) 00:38:14 一個路人,當伊芙·吉爾(珍·惠曼飾演)走向夏洛特·英伍德(瑪蓮娜·迪特利希飾演)的家時,他回頭看了她一眼。[67]
1951 Strangers on a Train 火車怪客 00:10:08 在蓋伊·海恩斯(由法利·格蘭傑飾演)下車後,他帶着一個低音提琴的琴盒登上了火車。[68]
1953 I Confess 懺悔記英語I Confess (film) 00:01:29 播放片頭字幕時,遠景中樓梯上的男人[2][69],正在樓梯的頂部從右向左走[56]
1954 Dial M for Murder 電話謀殺案 00:12:41 一個出現在托尼·溫迪斯(雷·米倫飾演)畢業照片上的男子。[69]
1954 Rear Window 後窗 00:25:09 一名在音樂家公寓裡為鬧鐘上發條的男子。[70]
1955 To Catch a Thief 捉賊記英語To Catch a Thief 00:09:38 一名坐在公交車上的乘客,坐在約翰·羅比(加里·格蘭特飾演)旁邊。[71]
1955 The Trouble with Harry 哈里的麻煩英語The Trouble with Harry[w] 00:21:18 一名經過藝術收藏家的豪華轎車的男人[71]
1956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擒凶記 00:24:19 一名背對着鏡頭的男子,在馬拉喀什的集市廣場上觀看雜技表演。[73]
1956 The Wrong Man 伸冤記英語The Wrong Man 在電影開頭以剪影的形象介紹了故事開篇並強調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2][74]。這是希區柯克在所有客串出場中唯一一次說話[2]。此外這也是希區柯克最嚴肅最刻意的一次客串[41]
1958 Vertigo 迷魂記 00:10:51 一名走過造船廠前的男子,手裡提着一個裝法國號的箱子。[75]
1959 North by Northwest 西北偏北 00:02:03 片頭結束時,一個錯過公共汽車的人。[76]
1960 Psycho 驚魂記 00:06:23 一位站在洛厄里房地產辦公室外,頭上牛仔帽的男人。[56][76]
1963 The Birds 群鳥 00:02:13 一名帶着兩隻㹴犬從寵物店鍾走出的男人,而梅蘭妮·丹尼爾斯(蒂比·海德倫飾演)則朝相反的方向走去。[77]
1964 Marnie 艷賊 00:04:48 一名在蒂比·海德倫帶着行李員走過後,起身離開酒店房間的男子[2]。在鏡頭中,希區柯克先是看向海德倫,然後再看向鏡頭[56][27]
1966 Torn Curtain 衝破鐵幕英語Torn Curtain 00:07:58 一名坐在酒店大堂抱着嬰兒的男子[2]。從他的動作和手勢看到一表明孩子正在撒尿[56]
1969 Topaz 黃寶石 00:32:27 一位在拉瓜地亞機場坐在由護士推着的輪椅上的男人。[78]
1972 Frenzy 狂凶記 00:03:08 一名河堤上聽着倫敦郡會堂前演講的男子,不久之後就看到了漂浮在泰晤士河上的裸着的屍體。[2][12]
1976 Family Plot 家庭陰謀 00:38:57 民事登記處外面的一名男子,其剪影透過磨砂玻璃顯現出來。[79]

電視客串

[編輯]
年份 電視劇系列 劇集 角色 播出時間
1958年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電視專場英語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賭門深似海》(Dip in the Pool 倫肖先生所閱讀的雜誌封面上的人。[80] 1958年6月1日

影響

[編輯]

卡普西斯(Kapsis)認為,希區柯克對電視節目和電影的參與為「希區柯克的傳奇增添了另一面:一個具有幽默感、肥胖但可敬的英國資產階級」。這位作者指出,到了20世紀60年代,希區柯克的名字「已經成為懸疑類型的代名詞」,因此他在發展個人形象的過程中取得了成功[81]。從這方面講,鄧肯(Duncan)也同意「他堅持不懈而專業的自我宣傳」——包括他的客串演出——「使他成為他這一代最著名的電影製作人之一」[82],而迪克森(Dixon)則認為希區柯克「故意打破了好萊塢電影製作中的陳詞濫調,習慣性地將自己置於群演角色中,[...][通過他的客串打破了]好萊塢空間的傳統統一性和等級性」[37]。這些表演可能影響了其他電影導演,例如約翰·卡彭特彼得·傑克遜[83]弗朗索瓦·特呂弗在《阿黛爾·雨果的故事英語The Story of Adele H.》(1975年)中的創作[84]

腳註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希區柯克傳》[3]
  2.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5]
  3.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6]
  4.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6]
  5. ^ 譯名參考自《希區柯克傳》[7]
  6. ^ 譯名參考自《希區柯克傳》[10]
  7.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1]
  8.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3]
  9.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1]
  10.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5]
  11. ^ 譯名參考自《希區柯克傳》[16]
  12. ^ 譯名參考自《希區柯克傳》[16]
  13.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5]
  14.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5]
  15.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5]
  16.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5]
  17.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3]
  18.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24]
  19.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1]
  20.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15]
  21. ^ 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31]
  22. ^ 除非另外說明,所有簡體中文均譯名參考自《重訪希區柯克》[49]
  23. ^ 譯名參考自《希區柯克傳》[72]

引文

[編輯]
  1. ^ WATCH: Director Alfred Hitchcock’s 39 Cameos in His Movies. BBC America. AMC Networks. 2015-08-13 [2020-05-10] (英語).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Hitchcock's Cameo Appearances in His Own Films — Part 1. filmsite.org. AMC Networks. [2020-05-09] (英語). 
  3. ^ 梁卿 & 蘇茂叢 (2005),第425頁.
  4. ^ Retrospective: The Films Of Alfred Hitchcock Pt. 1 (1925-1939). IndieWire. 2012-10-30 [2020-05-10] (英語). 
  5. ^ 5.0 5.1 徐展雄 (2013),第646頁.
  6. ^ 6.0 6.1 徐展雄 (2013),第647頁.
  7. ^ 梁卿 & 蘇茂叢 (2005),第302頁.
  8. ^ Verevis (2006),第18頁.
  9. ^ 梁卿 & 蘇茂叢 (2005),第303-304頁.
  10. ^ 孫長江 & 孫微納 (2021),第318頁.
  11. ^ 11.0 11.1 11.2 徐展雄 (2013),第649頁.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de Semlyen, Phil. Alfred Hitchcock's Movie Cameos. [2020-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1) (英語). 
  13. ^ 13.0 13.1 徐展雄 (2013),第642頁.
  14. ^ 14.0 14.1 Walker (2005),第88頁.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徐展雄 (2013),第648頁.
  16. ^ 16.0 16.1 16.2 16.3 梁卿 & 蘇茂叢 (2005),第62頁.
  17. ^ Truffaut (1966),第44頁.
  18. ^ McGilligan (2003),第86頁.
  19. ^ Hitchcock, Alfred. Master of Suspense: A Self-Analysis. The New York Times. 1950 [2020-05-13] (英語). 
  20. ^ Walker (2005),第88-89頁.
  21. ^ 21.0 21.1 21.2 Abramson (2015),第233-235頁.
  22. ^ Walker (2005),第89頁.
  23. ^ 23.0 23.1 Yacowar (2010),第217頁.
  24. ^ 徐展雄 (2013),第643頁.
  25. ^ 25.0 25.1 McKittrick (2016),第59-60頁.
  26. ^ 26.0 26.1 McKittrick (2016),第61頁.
  27. ^ 27.0 27.1 27.2 McKittrick (2016),第62頁.
  28. ^ McKittrick (2016),第63頁.
  29. ^ Yacowar (2010),第218頁.
  30. ^ Yacowar (2010),第222頁.
  31. ^ 徐展雄 (2013),第644頁.
  32. ^ Yacowar (2010),第224頁.
  33. ^ Walker (2005),第90頁.
  34. ^ Walker (2005),第92頁.
  35. ^ Walker (2005),第95頁.
  36. ^ 梁卿 & 蘇茂叢 (2005),第393頁.
  37. ^ 37.0 37.1 Dixon (2002),第290-291頁.
  38. ^ Leitch (2002),第186頁.
  39. ^ 39.0 39.1 Leitch (1991),第6, 8, 10頁.
  40. ^ White (2011),第196頁.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Whitty (2016),第51-54頁.
  42. ^ Belton (2006),第237頁.
  43. ^ 43.0 43.1 Nieves Moreno (2011),第88-89頁.
  44. ^ Sterritt (1993),第14頁.
  45. ^ Yacowar (2010),第225頁.
  46. ^ McKittrick (2016),第64頁.
  47. ^ Walker (2005),第432-459頁.
  48. ^ McDevitt & San Juan (2009),第374-393頁.
  49. ^ 徐展雄 (2013),第642-649頁.
  50.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Hitchcock's Cameo Appearances in His Own Films — Part 2. filmsite.org. AMC Networks. [2020-05-09] (英語). 
  51. ^ McGilligan (2005),第944頁.
  52. ^ McGilligan (2005),第947頁.
  53. ^ McGilligan (2005),第949頁.
  54. ^ Walker (2005),第438頁.
  55. ^ McGilligan (2005),第953頁.
  56. ^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Walker (2005),第440-457頁.
  57. ^ McGilligan (2005),第955頁.
  58. ^ McGilligan (2005),第957頁.
  59. ^ 59.0 59.1 McGilligan (2005),第958頁.
  60. ^ 60.0 60.1 McGilligan (2005),第959頁.
  61. ^ McGilligan (2005),第960頁.
  62. ^ McGilligan (2005),第961頁.
  63. ^ McGilligan (2005),第962頁.
  64. ^ McGilligan (2005),第963頁.
  65. ^ McGilligan (2005),第964頁.
  66. ^ McGilligan (2005),第965頁.
  67. ^ 67.0 67.1 McGilligan (2005),第966頁.
  68. ^ McGilligan (2005),第967頁.
  69. ^ 69.0 69.1 McGilligan (2005),第968頁.
  70. ^ McGilligan (2005),第969頁.
  71. ^ 71.0 71.1 McGilligan (2005),第970頁.
  72. ^ 梁卿 & 蘇茂叢 (2005),第271頁.
  73. ^ McGilligan (2005),第971頁.
  74. ^ McGilligan (2005),第972頁.
  75. ^ McGilligan (2005),第973頁.
  76. ^ 76.0 76.1 McGilligan (2005),第974頁.
  77. ^ McGilligan (2005),第975頁.
  78. ^ McGilligan (2005),第978頁.
  79. ^ McGilligan (2005),第980頁.
  80. ^ Hitchcock (2003),第liii頁.
  81. ^ Kapsis (1989),第15-35頁.
  82. ^ Duncan (2003),第9頁.
  83. ^ Parkinson, David. Hitchcock's cameos make him a wallflower compared to today's directors. The Guardian. 2009-01-20 [2020-03-16] (英語). 
  84. ^ Vest (2002),第341頁.

參考來源

[編輯]

書籍

[編輯]

期刊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