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隆化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隆化戰役是1947年5月與1948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兩次進攻熱河省隆化縣城中華民國國軍的戰鬥。[1]

第一次隆化戰役

[編輯]

1946年初國軍3個軍進入熱河,1946年8月26日占領承德,8月31日占領隆化

1947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夏季攻勢東北民主聯軍總部要求冀察熱遼軍區將下屬部隊集中為野戰部隊,開展大部隊作戰,以牽制位於承德、熱西的國軍第十三軍赤峰、熱東、熱遼的第九十三軍,不讓其東調遼西、南滿戰場。為此,冀察熱遼軍區成立了以程子華為首的前方作戰指揮部,集中了冀察熱遼軍區第5、13、16、17、18旅和騎兵旅,開始發動夏季攻勢。前線指揮部決定首先圍殲在圍場被孤立起來的第十三軍第4師第10團第3營和當地保安隊。5月15日,冀察熱遼軍區第13旅激戰一天後殲滅圍場縣城守軍,圍場縣各股潰匪結夥向北逃跑,製造了柴胡欄子事件。前方指揮部命令冀察熱遼第17旅乘勢奪取隆化縣城。

  • 第17旅:旅長周仁傑 政委謝鏜忠 副師長吳瑞山 參謀長宋映真 政治部主任李直
    • 第49團 團長王星 政委李濟宗。前身是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團第一營、陝甘寧教導二旅第一團第一營。
    • 第50團 團長王建國 政委劉雪初。前身是冀中第18團
    • 第51團:剛剛組建,未參加第一次隆化戰鬥。
    • 17旅配屬的炮兵營只有幾門日式山炮和平射炮,炮彈僅有36發。

第十三軍第4師第10團團部、第一營、第二營駐守隆化(第10團副團長帶第三營剛剛在圍場縣城被殲)。城西苔山為全城制高點;伊遜河在城區和苔山之間流過;城北、東為山地和丘陵;城南為開闊地;城內無高大建築物,多為磚瓦土坯平房。隆化中學位於隆化城西北,西鄰伊遜河,三面為開闊地。第10團以一個營駐守隆化中學,團部和另一個營配屬團屬迫擊炮連駐守苔山主陣地,地主保安隊駐守城區。

1947年5月19日黃昏時分,冀察熱遼獨立第17旅占領了隆化東南、東北的進攻出發陣地。5月20日零點開始總攻,第49團迅速占領了東山和城東南保安隊前沿陣地,至黎明打垮了保安隊突入隆化城內,在隨後半天的白晝戰鬥中奪取了一半城區。城區內的冀察熱遼部隊遭到苔山守軍炮火的覆蓋殺傷,只能進入居民房舍中鑽牆打洞隱蔽推進。5月21日夜,17旅幾乎占領了全部隆化城區。5月22日上午,第16旅第47團奉命援助第17旅。5月22日夜,3個團同時發動總攻苔山未取得效果。5月23日,冀察熱遼軍區前指參謀長黃志勇到一線察看,決定把16旅剩下2個團調來從苔山西側進攻,與17旅攻西夾擊苔山守軍。5月24日凌晨,第17旅第三次總攻,遭到隆化中學和苔山守軍兩面火力夾擊,傷亡很大;而苔山西面的16旅又未準時發起進攻,戰鬥再次失利。5月24日白天,前指副指揮黃永勝也到前線觀察。5月24日晚,程子華召集開會,徵求意見,最後決定再調第5旅第13團參戰,由黃永勝親自指揮攻擊。5月25日夜、5月28日,動了第四、第五次進攻,16旅對苔山南半部攻擊;17旅從城區進攻,5旅13團從城北進攻隆化中學,第一連在5月26日夜晚一度攻進隆化中學,因後續部隊不能及時跟進,突破口被守軍封鎖,突擊隊在27日白天彈盡糧絕損失。5月29日夜,發動了最後一次攻擊也沒有結果。冀察熱遼軍區前指令各旅撤離隆化,趕往赤峰截擊難逃的第九十三軍暫編第21師。隆化戰鬥結束。

這次戰鬥,斃傷守軍500餘人,俘敵200餘人。冀察熱遼部隊傷亡2500餘人。

第二次隆化戰役

[編輯]

1948年5月,為配合華北野戰軍第二兵團出擊平古路、冀東,牽制承德的第十三軍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司令員賀晉年、政治委員陳仁麒)配屬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6師、冀察熱遼炮兵旅(榴炮7門,山炮21門)奉命進攻隆化城。

隆化城守軍為第十三軍第89師第265團(團長湯池,欠第一營)及師屬工兵連、戰防炮連和保安團,共計2000人。城西的苔山為防禦重點,265團團長湯池帶領團部、第三營、戰防炮連(戰防炮4門)和迫擊炮連駐守苔山主陣地;第二營駐守隆化中學,是隆化城內核心據點;工兵連和保安團在隆化城區東南碉堡群,為一線防守兵力。共軍國軍兵力對比為十三比一。

1948年5月8日第十一縱隊從朝陽地區寧城縣西進。5月16日取得承德城北象鼻子山戰鬥勝利。5月18日對隆化城實施分割、包圍。第十三軍軍長石覺電示守軍指揮官「鞏固部隊本身之立足點為兵力部署之第一要義」,"基本要旨在任何情況下隆化應以確保苔山、龍頭山及隆化中學諸要點。」第十一縱隊用六天時間修築交通壕戰壕近迫作業。

5月25日凌晨4時28分,第十一縱隊向隆化城發起炮火準備,首發命中苔山頂峰塔狀碉堡。30分鐘炮火準備後,5時整總攻:

  • 第31師:師長歐致富,政委謝鏜忠。在冀察熱遼軍區炮兵旅配合下,在城西的西頭營子,主攻隆化城西的苔山制高點。
    • 第91團尖刀一連和六連僅35分鐘即奪取苔山769制高點。此戰中,戰士李萬餘使用爆破筒強行塞入槍眼炸毀地堡,1950年9月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後歷任第163師師長、第55軍副參謀長。
    • 第92團尖刀6連應沿苔山西坡進攻苔山南山。但南山守軍以密集火力封鎖西坡,92團突擊部隊被壓制在山脊上動彈不得。第31師副師長兼第91團團長李榮順(1917-1948,湖北省荊門縣橋頭村人)、第91團副團長王星親率第91團第1、第3連支援,李榮順被一顆子彈從左眼角射進,從右耳邊穿出,當場犧牲。李榮順遺體後安葬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隆化縣城內一條大街命名為「榮順街」。
    • 第92、第93團從城西南向西山和龍頭山守軍展開攻擊
  • 第32師:師長李光輝。第94、96團為縱隊預備隊在城北監視。第95團配屬給第33師。31師奪取苔山主峰、33師攻占鎮區後,這兩個團在城北投入戰鬥。
    • 94團從33師突破口迂迴經過鎮區到敵側翼也沒能完全清除城北所有的守軍工事。隆化中學進攻戰鬥進行當中,苔山南側的守軍3門戰防炮突然開炮導致第94團四連連長高興貴以下30餘人當場陣亡。
    • 第96團從隆化城東北展開進攻,沒有任何炮火支援,突擊部隊只能靠人工爆破摧毀守軍工事。經過20分鐘連續爆破5個碉堡群。守軍將主力收縮到隆化中學及其周圍的各據點,固守待援。第96團向隆化中學攻擊。第32師第96團第6連負責炸衝擊路線上的暗河上的橋形碉堡。幾個爆破組都倒在了衝擊途中。六連指導員派遣董存瑞爆破組出擊。接近途中,董存瑞爆破組的兩名戰士被機槍打中。董存瑞單人攜15千克黃色炸藥包運動到碉堡橋底下。下午15時30分,第94團、第96團的衝鋒時間到了,橋型碉堡6挺重機槍把突擊隊牢牢壓制住。董存瑞手托炸藥包抵在橋型碉堡的底部拉火炸掉了這個火力點。在隆化中學殲敵130餘人。
  • 第33師:周仁傑(第十一縱副司令員兼)。第33師一部和第32師炮兵營(山炮4門)在城東南石灰窯溝一帶,突破敵89師工兵連與地主武裝據守的碉堡群。伺機攻城。並負責在城東南阻擊可能援敵與逃竄之敵。
    • 第98團第一營未等炮火準備結束就擅自發起衝擊,遭到炮火誤傷。緊急情況下,33師指揮所被迫改變原定計劃,急忙命令炮兵延伸射擊。這時98團一營第一連已經連續進行了兩次爆破,破壞了鐵絲網。在繼續爆破外壕的時候,守軍開始火力封鎖,爆破手犧牲,連隊遭到重大傷亡,歷盡千辛萬苦才炸開一個缺口,尖刀連此時只剩下不到40人,依然迅猛發起進攻,僅用15分鐘突入城區,在該營第二梯隊配合下開始了巷戰。
    • 5月26日凌晨3時,苔山南部龍頭山殘餘守軍突圍南撤,被第33師第99團截殲大部,僅20餘人逃往承德。
  • 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6師自1948年3月組建後一直在承德的東郊、北郊圍困守軍第十三軍。隆化戰鬥時,獨立6師部署於高寺台地區,阻擊由承德可能北援隆化之敵。

至5月26日凌晨3時,進攻隆化城結束,共殲守軍第265團團部、2個營、1個工兵連1690人,其中斃103人,傷337人,俘1250人,繳獲戰防炮3門,機關炮3門,迫擊炮5門,火箭炮5門,六零炮18門,擲彈筒2具,輕重機槍身12個,重機槍12挺,輕機槍54挺,步馬槍466支,短槍24支,衝鋒鎗46支,槍榴彈4枚,刺刀109把,各種炮彈3000發,各種子彈375 410發,地雷40個,手榴彈5680枚,照明彈455發,電台4部,電話10部(內小總機1台),皮線20里,望遠鏡51架,馬32匹。算上地主保安團隊,共1900餘人。

隆化戰鬥後,駐守承德市區的第十三軍立即收縮外圍據點兵力,以圖固守承德。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趙艷玲 於多珠:「兩次隆化攻堅戰始末——紀念隆化解放四十周年」,《承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第16-20+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