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廟與戲樓 (劉公島)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 |
---|---|
龍王廟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山東省威海市 |
分類 |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1888-1895年 |
編號 | 3-9 |
認定時間 | 1988年1月13日 |
龍王廟與戲樓,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劉公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之一。現隸屬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1]。
歷史
[編輯]龍王廟與戲樓位於北洋海軍提督署以西100米[1]。始建於明朝,準確年代已不可考。1888年北洋海軍成立,海軍提督丁汝昌及陸軍將領戴宗騫、張文宣等捐資,駐島軍民重修龍王廟,格局保留至今[2][3]。沿海居民信奉龍王,舊時農曆正月初一或六月十三日龍王生日,島內外漁民來此進香,祈求龍王保佑平安。船隻凡在島上停靠,均來此拈香。節日期間常在此演戲。北洋海軍同樣信奉龍王,每次出海都來此祭祀[2]。
1895年甲午戰爭威海衛保衛戰中,丁汝昌自殺殉國,靈柩曾經暫厝龍王廟西廂房內,靈柩運走後,島民在此設丁汝昌牌位,四時祭祀,所以龍王廟又稱丁公祠[2]。
1898年到1940年,英國強租劉公島42年,龍王廟被英國人占用,曾一度又被稱作劉公廟,因為廟門處立了塊木牌,上書「劉公劉母廟」。其實建於明代的劉公廟本來位於劉公島東村以東路北的一個小高地上。英國人不遵租約約定,在1917年至1918年間將劉公島上的於、叢、姜、苗、王五大姓200多戶逐出島外,將這些島民在島上的土地、墳地全部收購。英國人怕島民以拜廟為名再登島,乃「神隨廟移」,把島上全部廟神遷到島外的北溝村。在島外的廟宇建成前,劉公廟的劉公劉母神像暫移龍王廟內。島上的劉公廟原廟址被市區神道口人王金玉租用改為「三和飯店」,後來又被英軍改為排長的娛樂處。島外的劉公廟建成後,劉公劉母神像遷到島外,龍王廟被改為英國大醫官辦事房,另外替英國人當「大寫」的榮成人邵景耀也住在此處,民眾都叫他「邵帖寫」(後來他去了北平)。一些廣東人也常借這裡聚會,一度給這裡掛上「嶺南會館」(又稱「廣東會館」)的牌子[2]。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3月22日,日偽軍占領劉公島,霸占島上全部建築。為利用丁汝昌的影響力拉攏青年參加汪精衛政權海軍,乃將龍王塑像移到島外陳家後溝,將龍王廟闢為「丁公紀念室」,正面牆上懸掛丁汝昌畫像,供桌上擺放木主牌,前面擺放花圈及輓聯等。正房西側豎有丁汝昌「柔遠安邇」功德碑[2]。
1944年爆發了劉公島汪偽海軍起義。該年春夏,威海發生旱災。汪偽海軍威海衛要港司令鮑一民定在農曆五月十三日(民間傳說關帝磨刀之日)求雨,從威海衛請來戲班在龍王廟前演戲。祈雨儀式結束後,軍官和太太小姐們坐在龍王廟南倒廳里看戲,士兵們只能汗流浹背地在露天看戲,汗臭味熏天。鮑一民的妻子大罵:「臭當兵的!這股酸臭味喲!……」士兵們聽了極為生氣。這時忽然下雨,士兵們又被雨淋,場面騷動。鮑一民的妻子見狀又罵:「臭當兵的,沾光看戲還不老老實實看!」鮑二小姐也跟着罵。這次士兵們看戲受辱罵成為1944年11月5日鄭道濟領導的汪偽海軍起義的導火索。起義部隊後參加八路軍,成立為膠東軍區海軍支隊[2]。
1999年維修戲樓,重新彩繪油漆。2000年,根據歷史照片資料恢復了龍王廟正門前兩側旗杆[1]。
建築
[編輯]龍王廟平面呈中軸對稱,為四合院布局,有大門、倒座房、正殿、東西廂房等,合計房屋14間。龍王廟大門前約17米處,有戲樓一座。龍王廟、戲樓及廣場占地面積大約1700平方米。戲樓是龍王廟的附屬建築,類型為神廟戲樓,由前台和後台構成,前台和後台建在毛石砌築的台基上[3]。前台平面呈正方形,面積約34平方米,挑檐式歇山頂,用四根高4米的青石柱支撐,柱上陽刻楹聯為:「龍袍烏紗帽如花石斑斕輝光照耀玉皇閣,奏響管弦聲似波濤洶湧音韻傳聞望海樓。」正中拱額為「寰海鏡清」。後台有化妝室,兩開間,南面兩窗,北面西間開門。該戲樓是威海僅存的清式戲樓。戲樓西北有株朴樹,樹齡超過百年,高12米,樹圍1米多[2][1]。
龍王廟有前後殿、東西廂房,均為舉架木磚結構[4]。龍王廟正殿朱門漆柱,屋頂為一殿一卷式,屋脊上有吻獸。殿內供奉東海龍王塑像,兩旁分別是龜丞相、巡海夜叉。東西兩側內山牆上分別彩繪《三國演義》和《封神演義》情節壁畫。現在廟內塑像是1987年重塑[2]。
東廂房內的「柔遠安邇」、「治軍愛民」兩塊石碑,是光緒十六年(1890年)夏季劉公島紳商分別為海軍提督丁汝昌和北洋護軍統領張文宣立的德政碑,文化大革命期間,「柔遠安邇」碑被砸斷,兩碑被當作鋪路石,1980年代被發現,移存龍王廟東廂房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