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

座標35°12′N 127°36′E / 35.2°N 127.6°E / 35.2; 127.6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
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在大韓民國的位置
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
震中
震中
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 (大韓民國)
日期1936年7月4日
發生時間6時02分
規模M 5.0(NOAA[註 1]
MW 5.3[1]
震源深度10千米[2]
震央日本 日治朝鮮智異山
35°12′N 127°36′E / 35.2°N 127.6°E / 35.2; 127.6[3][4]
類型具有相當大的走滑分量的逆沖斷層[1]
影響地區日本 日治朝鮮
最大烈度5,JMA[5]
傷亡9人死亡

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是指1936年7月4日發生於朝鮮半島南部的地震。該次地震震中位於今韓國智異山國立公園(北緯35.2度,東經127.6度),震級為5.0至5.3級,震源深度約為10千米,最大烈度為5[1][3][5]

發震背景

[編輯]

朝鮮半島的地震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朝鮮地震歷史記錄在高麗王朝時期李氏朝鮮時期以後逐漸詳細和完整。根據日本學者的早期研究結果以及朝鮮學者的研究結果,從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中合計發現了1843次地震的記載[6]。20世紀,學者們通過對朝鮮半島的歷史地震活動進行研究,認為發生在朝鮮半島的破壞性地震的震中中生代構造活動期間形成的斷層以及朝鮮半島東北部較低的地震活動密切相關[7]。除了1936年至1938年受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的影響導致地震活動活躍外,20世紀朝鮮半島的地震能量釋放情況相當穩定[8]。21世紀初,基於之前的研究,韓國地震學家李基和(이기화)得出結論,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地震發生在中生代形成的斷層上,而這些斷層是受到歐亞板塊印度板塊邊界的喜馬拉雅山脈東南部以及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之間的日本琉球海溝傳來的應力的共同影響之下所形成的。因此,朝鮮半島的破壞性地震的震源機制有可能是具有相當大走滑分量的逆沖斷層[8]

1984年,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島崎邦彥教授在中國北京舉辦的大陸地震活動和地震預測國際研討會上,針對遠東地區的板內、板緣和板塊邊界等類型的地震進行了報告。在該報告的韓國地震部分中,島崎邦彥根據其他學者先前的研究,對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的震源機制得出了結論,該次地震被認為是具有相當大走滑分量的逆沖型地震[1]

震害情況

[編輯]

根據1940年的朝鮮中央氣象台匯報期刊,該次地震的最大日本氣象廳震度階級為5[5]。這次地震不僅使得韓國部分地區有震感,日本中央氣象台設置在長崎縣對馬島嚴原的觀測點也觀測到了相當於烈度2的搖晃[9]

受地震影響,智異山發生了一場大型滑坡。同時,坐落於智異山的雙溪寺韓語쌍계사的天花板坍塌,寺廟周圍的石牆與之倒塌[10][11]。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記錄,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共造成當地9人死亡,而受傷者人數不詳[3]

注釋

[編輯]
  1. ^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自然災害數據庫的記錄,該地震的震級度量已無從考證,其數據庫以「Unk(Unknown)」作為標識,故此處震級僅使用「M」進行標註。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1.3 島崎邦彥. Mid-plate, plate-margin, and plate-boundary earthquakes and stress transmission in far ea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tinental Seismicity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 1984: 132–147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8) (英語). 
  2. ^ 崔在和; 佐藤裕. 朝鮮半島における歴史被害地震. 地震. 1995, 48 (2): 483–486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4) (日語). 
  3. ^ 3.0 3.1 3.2 Significant Earthquake - 1936-07-03 - SOUTH KOREA.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英語). 
  4. ^ Event 903729 South Korea. 國際地震中心.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英語). 
  5. ^ 5.0 5.1 5.2 Hayata, K. Report of the Ssanggyesa strong earthquake on the southern foot of Mount Chiri. Bullet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Government General of Tyosen. 1940, 1: 145–157 (日語). 
  6. ^ 吳忠良. 韩国地震学研究的基本情况简介. 國際地震動態. 1996, (2): 21–24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2) (中文(簡體)). 
  7. ^ Lee, K. Earthquakes. D. S. Lee (編). Geology of Korea. Korea: Kyohaksa Publishing. 1987 (英語). 
  8. ^ 8.0 8.1 Lee, K. Earthquakes in Korea from 1905 to 1945.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3, 93 (5): 2131–2145 [2019-02-12]. doi:10.1785/01200201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2) (英語). 
  9. ^ 1938/08/22 09:46:27.0 - 朝鮮半島南部 - M4.8. 日本氣象廳.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6) (日語). 
  10. ^ 우리 역사 속 강력했던 지진은?. YTN사이언스. 2014-04-01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8) (韓語). 
  11. ^ 강석기. 한반도는 지진의 안전지대인가. 동아사이언스. 2004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1) (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