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
 
和平標誌,亦被稱作反戰標誌,它們由英國核裁軍運動組織設計和首先使用,後來成為這場反文化運動的標誌性符號[1][2]。  
日期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中期
地點全球
結果數場文化運動,包括
英倫入侵
嬉皮士運動英語History of the hippie movement
普羅格英語Progg
性革命
搖擺的六十年代英語Swinging Sixties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以及一系列的抗議活動
反核運動
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
奇卡諾運動
美國印第安運動
美國亞裔運動英語Asian American movement
紐約波多黎各運動英語Nuyorican Movement
言論自由運動
同性戀解放運動
對美國介入越南戰爭的反對運動
第二波女性主義

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英語:1960s counterculture movement)是一種反文化反體制行為,這種現象首先發生在英國美國,之後在19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在西方世界大規模傳播。倫敦紐約舊金山是早期反文化活動的溫床。隨着美國民權運動的演進,反文化運動獲得了進一步發展,並隨着美國政府對越南軍事干預的擴大而演變為一場革命性的運動。[3][4][5]自1960年代以降,美國在一些社會議題上也出現了廣泛的緊張態勢,其中例如體現在人類性行為婦女權利精神藥物實驗、對傳統權威的態度以及對美國夢的詮釋。與這些爭議問題有關的運動在1960年代的反文化潮流中誕生以及發展。

隨着這場運動的發展,許多新的文化形式、亞文化先後誕生,波希米亞主義嬉皮士等另類文化及生活方式應運而生。這種現象在英國入侵時期尤其明顯,披頭士樂隊和其他一些電影製作人的作品受到審查制度的限制。除了創造流行趨勢的披頭士樂隊,其他許多的創意藝術家、作家和思想家,在許多行業和專業內部,推波助瀾地定義反文化。

有幾個因素將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與以前的反獨裁運動區分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嬰兒潮[6][7]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數量的潛在的對社會不滿的年輕人,他們作為美國社會的潛在參與者,重新思考了美國民主主義發展的方向。戰後美國國內充裕的財富也使得他們不必過於關注自身及家庭的財政狀況,而這些物質必需品是他們主要生活在大蕭條時期的父母所必須關心的。[8]這個時代值得注意的是,這場運動中的一系列行為和其起因的很大一部分很快被主流社會所吸收,特別是在美國。[9][10][11]

反文化運動基本始於1963年11月肯尼迪總統被刺殺事件,它伴隨着美國軍事介入東南亞的終止和1973年徵兵法案的終止而融入流行文化,最終結束於1974年8月尼克松辭去美國總統一職。

廣義上看,19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從多方面來講作為一個社會催化劑,使那個時代產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

背景

[編輯]

戰後地緣政治

[編輯]

反文化運動主要是因為韓國內戰的發生(1950年)導致發展中西方國家,包括英國以及美國等世界強權,在國家盛行的人道主義思想的引導下,人們逐漸透過小說、書本、文章等方式,反對這場戰爭的進行,並且透過人道主義的價值觀阻止這場戰爭。美國當時為南韓的援軍,導致反文化運動在當時的美國社會特別盛行。

各種運動

[編輯]

民權運動

[編輯]

言論自由

[編輯]

新左派

[編輯]

反戰

[編輯]

女權主義

[編輯]

學校自由運動

[編輯]

環保主義

[編輯]

同性戀解放

[編輯]

文化和生活方式

[編輯]

嬉皮

[編輯]

大麻等藥物

[編輯]

性革命

[編輯]

媒體替代

[編輯]

飛盤替代運動

[編輯]

前衛藝術和反藝術

[編輯]

音樂

[編輯]

電影

[編輯]

科技

[編輯]

宗教、精神和神祕感

[編輯]

批評和影響

[編輯]

重要名人

[編輯]
1970年社會運動者傑里·羅賓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

以下人士因為參與19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而著名(民權運動人士不在此列):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iungman, Carl. Dictionary of Symbols. Santa Barbara, CA: ABC-CLIO. 1991: 253. ISBN 978-0-87436-610-5. 
  2. ^ Westcott, Kathryn. World's best-known protest symbol turns 50. bbc.co.uk. BBC. 2008-03-20 [2014-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1). 
  3. ^ Hirsch, E. D. (1993). Th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Literacy. Houghton Mifflin. ISBN 978-0-395-65597-9. p. 419. "Members of a cultural protest that began in the U.S. in the 1960s and affected Europe before fading in the 1970s ... fundamentally a cultural rather than a political protest."
  4. ^ Anderson, Terry H. The Movement and the Six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19-510457-8. 
  5. ^ Landis, Judson R. (編).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Social Problems Third.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73: 2. ISBN 0-534-00289-7. Culture is the "social heritage" of society. It includes the complex set of learned and shared beliefs, customs, skills, habits, traditions, and knowledge common to the members of society. Within a culture, there may be subcultures made up of specific groups that are somewhat separate from the rest of society because of distinct traits, beliefs, or interests. 
  6. ^ Birth Rate Chart (GIF). CNN (CNN). 2011-08-11 [2017-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7). Annotated Chart of 20th Century US Birth Rates 
  7. ^ Baby Boom population - U.S. Census Bureau - USA and by state. Boomerslife.org.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5). 
  8. ^ Churney, Linda. Student Protest in the 1960s. Yale-New Haven Teachers Institute: Curriculum Unit 79.02.03. 1979 [2014-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9). This unit focuses on student protest in the 60s 
  9. ^ Frank Kidner; Maria Bucur; Ralph Mathisen; Sally McKee; Theodore Weeks. Making Europe: People, Politics, and Culture, Volume II: Since 1550. Cengage Learning. 2007-12-27: 831– [2017-02-23]. ISBN 0-618-004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10. ^ Professor Joan Shelley Rubin; Professor Scott E. Casper.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03-14: 264– [2017-02-23]. ISBN 978-0-19-97643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11. ^ Roger Kimball. The Long March: How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f the 1960s Changed America. Encounter Books. 2013-10-10: 82– [2017-02-23]. ISBN 978-1-59403-39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