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星際之門:SG-1)
200 | |
---|---|
《星際之門:SG-1》分集 | |
劇集編號 | 第10季 第6集 |
導演 | 馬丁·伍德 |
編劇 | 布拉德·懷特、羅伯特·庫珀、約瑟夫·馬洛茲、保羅·穆利、卡爾·賓德、馬丁·格羅、阿蘭·麥卡洛 |
製作代碼 | 1006 |
首播日期 | 2006年8月18日 |
客串演員 | |
《200》是美國科幻電視劇《星際之門:SG-1》第10季的第6集,也是全劇的第200集。與其它絕大多數劇集更為嚴肅的劇情風格相比,《200》更為輕鬆,戲仿《星際之門:SG-1》的同時也惡搞了其它多部科幻題材節目,以及包括《綠野仙蹤》在內的其它娛樂作品。
《200》在2007年星座獎角逐中獲「2006年科幻電影或電視劇最佳整體劇本獎」[1],還獲得2007年雨果獎短劇類最佳戲劇呈現獎提名[2]。本集還是《星際之門:SG-1》初版人物傑克·奧尼爾(李察·狄恩·安德森飾)自第9季開場以來的首次亮相。
本集平均吸引了1.9%的家庭收看,是第10季中少數收視率超過上季平均值的劇集[3]。《200》的劇本表現和幽默幾乎贏得評論界的普遍好評,但這集表現雖佳,Sci Fi 頻道仍然在播出後不久宣布不會再續訂《星際之門:SG-1》的第11季[4]。
劇情
[編輯]由外星人變成的好萊塢編劇馬丁·勞埃德(Martin Lloyd,威利·加森飾)從SG-1返回星際之門司令部,他打算把電視劇《蟲洞極端》(Wormhole X-Treme)改編成電影,所以隨身帶着正在撰寫的劇本,希望能獲得幫助[5],這部電視劇曾在之前的劇集中提及[6]。但是,司令部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必思來幫勞埃德,特別是米切爾中校(Lt. Colonel Mitchell,本·布勞德飾),他正準備執行下一個任務,前往另一個世界,這也會是他第200次通過星門。由於出現技術故障,他們無法順利啟程,只能按蘭德里將軍(General Landry,博·布里奇斯飾)的命令待在簡報室,原來這個任務是五角大樓為星際之門計劃設計的掩護,他們覺得成功拍攝蟲洞星際旅行題材電影可以讓人們相信星際之門計劃只不過是科幻片。
任務組各成員很快就開始提出自己對《蟲洞極端》改編電影的構想。米切爾的設想是殭屍入侵;薩曼塔·卡特(Samantha Carter,阿曼達·泰平飾)則提出一項前所未見的任務,傑克·奧尼爾(Jack O'Neill)還能隱形;瓦拉·瑪爾·多倫(Vala Mal Doran,克勞迪婭·布萊克飾)的建議是向《綠野仙蹤》和《遙遠星際》(Farscape)「致敬」,提爾克(Teal'c)還希望自己在電影中是私家偵探。除此以外,受製片方提議更換原版《蟲洞極端》演員的影響,劇中還插入一段每個隊員都更加年輕的替代劇情;根據馬丁的建議製作的一段內容同《星際迷航》非常相似,但其中的科學內容卻很不靠譜;《星際之門:SG-1》的試播集《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Gods)也成為素材,所有人物都變成提線木偶,外形仿佛電視劇《雷鳥》中的人物;另一個想象的婚禮場景則有奧尼爾將軍(General O'Neill,李察·狄恩·安德森飾)回歸。
最終,製片方決定還是續訂《蟲洞極端》,不拍電影,因此上面的所有設想都打了水漂。節目的末尾已是10年之後,《蟲洞極端》的演員和劇組一起慶祝電視劇拍到第200集,並繼續設想改編電影應該怎麼拍。
製作
[編輯]根據執行製片人羅伯特·庫珀(Robert C. Cooper)最初的設想,《星際之門:SG-1》的第200集與之前並不會有顯著區別。但他很快就意識到,無論選擇哪位編劇來創作第200集的劇本,這都會顯得像是某種特別優待。在這樣的情況下,劇組決定把這集製作成類似《周六夜現場》形式的多段式混合短劇,每個編劇都可以創作一段小品。[7]眾編劇決定讓之前劇集中曾經提及的《蟲洞極端》和馬丁·勞埃德回歸,《200》至此基本成形,整集節目將以多段設想的形式呈現[8]。劇本創作完成時,《200》已經變成「向演員、劇組和鐵杆粉絲致敬」的節目[7]。
《星際之門》的製片人起初不確定李察·狄恩·安德森是否會願意回歸出演本集,所以他們設計了許多同安德森的角色有關,但並不需要他出鏡的情節[8]。安德森之後回歸併在多個鏡頭亮相,庫珀對此在DVD特別花絮《星際之門:SG-1:第200集幕後故事》(Stargate SG-1: Behind the 200th)中表示:「對於我們來說,有(他)回歸第200集是非常重要的。顯然我們都覺得這事兒沒他就成不了」[7]。
雖然劇情結構存在顯著不同,但《200》的拍攝周期並不比往常的一集更長,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情節都發生在簡報室內[9]。不過,這種多段式的情節設計還是令本集製作成本相對而言要高得多。例如劇中一場惡搞戲段使用的牽線木偶就是由曾為《美國戰隊:世界警察》(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製作木偶的奇奧多兄弟製作,每個木偶要價2萬5000美元,但由於這些木偶的效果不夠理想,所有相關鏡頭只能在後期製作中以計算機成像重新渲染[10]。本集還動用了多個已有外景地,例如「奧德賽號」(Odyssey)飛船的艦橋就在《200》中用於惡搞《星際旅行:原初》;姐妹劇集《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Stargate: Atlantis)的一處外景則在本集中作為《綠野仙蹤》的大廳[10]。
庫珀和劇集主創布拉德·懷特(Brad Wright)在就《星際之門:SG-1》第10季接受採訪時表示,以往劇集中的幽默都還有一定的限度,防止劇集變得太坎普風,但《200》中的情況並非如此,劇組多次有意跨越幽默和坎普風的界限。幾位製片人甚至曾考慮再現《灼熱的馬鞍》中突破第四面牆的情節,但最終因馬匹花費太高而作罷。[11]
在幾位製片人的共同努力下,《200》的宣傳工作十分到位,並通過多種方式暗示安德森扮演的奧尼爾一角將會回歸[10]。執行製片人喬·馬洛茲(Joe Mallozzi)也在接受採訪時稱,劇迷可以在這集看到早在第2季時就有提及,但一直都沒有出現過的神秘種族福靈人(Furlings)[6][10][12]。雖然製作過程中已經拍攝多個情節上較為奇特的場景,但由於時間上的制約,許多編劇喜歡的內容都來不及製作。據庫珀回憶,劇本中有一段取材《蓋里甘的島》(Gilligan's Island)的小品就是因此被剪。[8]
文化參照
[編輯]《200》的大部分情節都是參照《星際之門:SG-1》之前的劇集或其它作品。首先,片頭比之前的大部分劇集都要短,這主要是取笑《迷失》等節目以及Sci Fi 頻道[8],該頻道此前曾將《星際之門:SG-1》第9季的片頭縮短,之後因劇迷抗議又改了回去[13]。馬丁得知電影的原訂主演已經退出後,SG-1任務組成員提出多種建議,讓影片可以在沒有這位主角出鏡的情況下繼續,這裡是參照《星際之門:SG-1》第6季沒有邁克爾·山克斯回歸的類似情況[8],安德森也曾在第8季最後1集的結尾開過類似玩笑[14],當時製作第9季的計劃尚未確定,這集本會是電視劇的大結局[10]。《200》的最後一組鏡頭是對《蟲洞極端》演員的採訪,劇本中起初沒有這場戲,是在之後新增的[10],其中還有真實演員的解說,只不過純屬斷章取義,表面看是內幕消息,實際上純粹是玩笑[10]。
《200》還有多個涉及其它科幻作品的情節。傑克遜博士(Dr. Jackson)在節目開場後不久詢問,為什麼沒有人把某部只拍了3集的電視劇改編成電影,提爾克還稱這部電視劇的DVD銷量很好,這指的是電視劇《螢火蟲》[15],該劇一共拍了14集,但福克斯公司高管在僅播出3集後決定取消,不過在決定取消後又播了8集,所以一共播出的有11集。《螢火蟲》的DVD銷量甚高,所以之後又改編成電影《衝出寧靜號》。[16]馬丁·勞埃德之後還表示不會在電影版中採用電視劇《蟲洞極端》的素材,稱「這是電影,不是什麼片段展示。」這也是意指《螢火蟲》和《衝出寧靜號》,喬斯·溫登當時堅持不在電影中採用電視劇的片段,因為《衝出寧靜號》「不是片段展示」。此外,《200》中還有惡搞原版《星際迷航》的情節,由《星際之門:SG-1》的任務組成員代替《星際旅行:進取號》中的船員[8]。布拉德·懷特在劇中出鏡,詮釋工程師蒙哥馬利·史考特[10]。劇中還有取笑《遙遠星際》的內容,把該劇中經常出現的「發明」髒話情節也模仿過來[8]。有關《遙遠星際》的內容實際上是冷笑話,因為出演《星際之門:SG-1》的本·布勞德(Ben Browder)和克勞迪婭·布萊克(Claudia Black)都曾是《遙遠星際》的演員,並且布萊克在《200》中的扮相就是之前《遙遠星際》的同一角色,只是布勞德扮演的是另一個人物,他原本在《遙遠星際》中的角色改由邁克爾·山克斯飾演。非科幻類影視作品也是《200》的惡搞對象,如1939年的《綠野仙蹤》,情節大致相同,只是其中人物都換成SG-1的隊員,幾位編劇是根據他們辦公室牆上一幅有趣的畫作想到惡搞《綠野仙蹤》的主意[8]。節目中取笑的其它節目包括:《24》(滴答作響的時鐘)[8]、《雷鳥》和《美國戰隊:世界警察》(劇中人物全部成了牽線木偶,風格同以上兩部作品類似)[10]。
反響
[編輯]《200》在2007年星座獎角逐中獲「2006年科幻電影或電視劇最佳整體劇本獎」[1],還獲得2007年雨果獎短劇類最佳戲劇呈現獎提名[2]。
《200》獲得評論界的普遍好評。IGN宣稱本集是這年電視季里最有趣,同時也最聰明的節目之一[17],文中還特別稱讚《200》不但惡搞其它影視作品,還惡搞《星際之門:SG-1》的做法[17]。《芝加哥論壇報》的莫琳·瑞恩(Maureen Ryan)也有類似看法,她還覺得劇中嘲弄的科幻作品陳辭濫調都很淺顯易懂,觀眾即便沒有看過多少《星際之門》劇集,也不會在理解上面臨障礙[9]。《日蝕雜誌》(Eclipse Magazine)指出,雖然這集「並不是喜劇作品」,但仍然是《星際之門:SG-1》中最優秀的喜劇風格劇集[18]。《200》首播的宣傳工作十分到位,平均吸引到1.9%的家庭收看,比前1集大幅提升了36%,也是第10季中達到或超過上季1.8%收視率的第1集[3]。當時平均每集《星際之門:SG-1》在美國首播時可以吸引約330萬觀眾[19]。
停播
[編輯]《200》播映後不久,GateWorld宣布Sci Fi 頻道已經決定來年不再續訂《星際之門:SG-1》[4]。Sci Fi 頻道之後確認這一消息,同時宣布《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會繼續播出[20]。許多劇迷譴責GateWorld不該在演員及其他劇組成員還在慶祝《200》獲得成功時宣布劇集被砍[4],同時也反對取消劇集的決定,因為第10季的收視率雖然不及上季,但觀眾數量還是相同可觀,例如這季平均每集在澳大利亞都有200萬觀眾收看,其中半數是在18至49歲年齡段。Sci Fi 頻道對此表示,取消劇集並未是因收視率不佳,而是因為節目已經完成了使命[21]。《星際之門:SG-1》的部分主要角色之後還在《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和《星際之門:宇宙》中出現,還參演了直接通過DVD發行的續集電影《星際之門:真理之盒》(Stargate: The Ark of Truth)和《星際之門:時空連續》(Stargate: Continuum)[22]。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Looking Back At... The 2007 Constellation Awards. The Constellation Awards. [2016-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9).
- ^ 2.0 2.1 Nippon 2007 Hugo Nominees. Nippon 2007. [2016-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6).
- ^ 3.0 3.1 Sumner, Darren. '200' ratings give Stargate needed boost. GateWorld. 2006-08-21 [2016-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 ^ 4.0 4.1 4.2 McNamara, Mary. Sci Fi's Stargate SG-1 Said to Be Axed. Multichannel News. 2006-08-21 [2008-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0).
- ^ O'Hare, Kate. 'Stargate SG-1' Gets Spacey at 200. Zap2It. 2006-08-17 [2012-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3).
- ^ 6.0 6.1 Brad Wright (writer), Joseph Mallozzi (writer), Paul Mullie (writer) and Peter DeLuise (director). Wormhole X-Treme!. Stargate SG-1. 第5季. 第12集. 2001-09-08.
- ^ 7.0 7.1 7.2 Cooper, Robert C., Wright, Brad. Stargate SG-1: Behind the 200th (DVD). 2006.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Cooper, Robert C., Wright, Brad. Audio Commentary for "200" (DVD). 2006.
- ^ 9.0 9.1 Rayn, Maureen. 200 laughs in a memorable 'Stargate SG-1' episode. Chicago Tribune. 2006-08-16 [2016-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2).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Wood, Martin. Audio Commentary for "200" (DVD). 2006.
- ^ McNamara, Mary. Commanders in Chief- Anatomy of a Hit: Stargate SG-1.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6-08-16: 1 [2008-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
- ^ Robert C. Cooper (writer) and David Warry-Smith (director). The Fifth Race. Stargate SG-1. 第2季. 第15集. 1999-01-22.
- ^ Sumner, Darren. SCI FI to reinstate full-length openings. GateWorld. 2005-09-01 [2016-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7).
- ^ Brad Wright (writer), Robert C. Cooper (writer), Joseph Mallozzi (writer), Paul Mullie (writer) & Peter DeLuise (director). Moebius. Stargate SG-1. 第8季. 第20集. 2005-02-22.
- ^ Szymanski, Mike. SG-1 Winks At Serenity. SciFi Weekly. 2006-08-03 [200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5).
- ^ Whedon, Joss. Serenity: The Official Visual Companion. Titan Books. 2005: 17. ISBN 978-1-84576-082-3.
- ^ 17.0 17.1 Van Horn, Jason. Stargate SG-1: "200" Advance Review. IGN. 2006-08-16 [2016-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8).
- ^ Wiebe, Sheldon. Stargate SG-1 Hits 200 With Riotous Romp!. Eclipse Magazine. 2006-08-17 [2006-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21).
- ^ McNamara, Mary. Science-Fiction Series 'SG-1' Is Cable's First to Reach Historic Milestone. Multichannel News. NewBay Media. 2006-05-08 [200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5).
- ^ SG-1 Ends Run; Atlantis Back. SCI FI Channel. 2006-08-01 [2009-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6).
- ^ Staff. Stargate dropped into black hole. The Courier-Mail. 2006-08-30: 4.
- ^ Vanderklippe, Nathan. B.C. films: The sequel; Direct-to-video production proving to be a lifeline for West Coast film industry. National Post's Financial Post. 2007-03-31: 3.
外部連結
[編輯]- 官方網頁(由米高梅官方網站提供)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200》的資料(英文)
- scifi.com劇集介紹
- Screenplay [劇本] (PDF). Distributed by MGM. [2009-02-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