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汗謝洪化學武器襲擊事件
2017年汗謝洪化學武器襲擊事件 | |
---|---|
敘利亞內戰的一部分 | |
位置 | 敘利亞伊德利卜省汗謝洪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據點[1]及自由沙姆人伊斯蘭運動控制區[2] |
座標 | 35°26′20″N 36°39′4″E / 35.43889°N 36.65111°E |
日期 | 2017年4月4日 06:30 EEST[3](UTC+03:00) |
類型 | 空襲、化學襲擊(沙林) |
死亡 | 83-89[4] |
受傷 | 300-400+[4] |
2017年4月4日,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控制城鎮汗謝洪[5][6][7][8]遭受猛烈的空襲後,大量平民化學中毒[9]。伊德利卜省衛生局表示,被釋放的毒氣疑似沙林,至少造成83人死亡,逾300人受傷。是自2013年古塔化武襲擊事件以來,敘利亞內戰中死傷最慘重的化武襲擊事件。
聯合國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10]。俄國大使轉述俄羅斯國防部以及敘利亞政府的聲明,重申慘劇是因敘利亞政府軍空襲時擊中反政府組織的化武工廠意外洩漏的。敘國大使也否認造成此事,表明手中的化學武器庫存已經全數銷毀,化武是土耳其轉移至反叛武裝勢力的。而俄國與敘政府的軍事行動遭到英美共同質疑,英國認為不該繼續支持阿薩德政權,美國則暗示可能自行採取行動阻止[11],法國則認為俄敘空襲時低估了可能造成的危害,此外英大使里克羅夫特還指責了2月底安理會投票時中方的姑息態度,引來代表劉結一的強烈抗議,劉結一並說中方立場與聯合國一致,不容歪曲[12]。隨後,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和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直接指責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及其俄羅斯聯軍是製造襲擊的兇手[13][14]。美國海軍於數日後的4月7日,對空襲中戰機起降的機場執行了打擊行動。[15]
背景
[編輯]敘利亞當地媒體和聯合國都確認敘利亞內戰中化學武器的使用。戰爭期間這樣的致命襲擊曾在2013年8月大馬士革郊區的古塔襲擊和2013年3月阿勒坡郊區的坎安薩爾襲擊中出現過。然而,兩次襲擊均沒有組織宣稱負責,而敘利亞復興黨因藏有大量化武,而被列為主要嫌疑者。聯合國調查團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調查委員會同時調查了兩起事件。聯合國特派團在坎安薩爾(2013年3月19日)、薩拉凱卜(Saraqib,2013年4月29日)、東古塔(Ghouta,2013年8月21日)、約巴(Jobar,2013年8月24日)和阿什拉菲亞特薩納亞(Ashrafiyat Sahnaya,2013年8月25日)找到神經毒氣沙林可能使用的痕跡。同樣,人權理事會委員會認為坎安薩爾襲擊中使用的沙林毒氣,跟古塔襲擊中用的沙林毒氣一樣具有「獨一無二的標誌」,表明肇事者可能取得敘利亞軍隊的化武庫存。
兩起造成千人死傷的襲擊促使國際社會在2014年迫使敘利亞武裝力量在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監督下銷毀化學武器。儘管有武器銷毀進程,然而之後敘利亞境內再度出現數十起疑似使用化學武器的事件,敘利亞政府軍、伊斯蘭國乃至敘利亞反對派軍隊均被指為嫌疑人。
2016年8月,聯合國機密報告明確指責巴沙爾·阿薩德指揮的政府軍於2014年4月和2015年3月分別在塔米恩斯鎮(Talmenes)和薩民鎮(Sarmin)鎮投放化學武器[16],也有其他的襲擊事件被據稱、報告或調查。2017年3月30日,距汗謝洪15公里處的哈馬省北部拉米那鎮遭受空襲後,當地70多人感染未知的化學毒氣,出現噁心、躁動、吐白沫、肌肉痙攣和瞳孔縮小等病症。兩名受害者心搏停止[17],一名骨外科醫生死亡[18]。
襲擊
[編輯]事發於4月3日上午6:30許,是時居民尚未出門上班上學[3][19]。目擊者稱,數輪火箭打擊及空襲過後十分鐘許聞到一股怪味,接着便出現可見的中毒症狀[20]。醫務人員和目擊者表示,此次襲擊有別於他們以往遭遇的氯氣襲擊,氯氣一般會在密閉空間和建築物中釋放造成人員死亡,而此次襲擊中有很多人死在戶外。死者均表現出瞳孔縮小的症狀,是為神經毒劑或其他毒劑的標誌性症狀;[21]同時還伴有四肢發冷、心率降低、低血壓。[20]一些緊急響應人員當場死亡[21],也有一些與受害者接觸時感到噁心[19]。
事發後伊德利卜省的醫療資料顯示,超過58人死亡,當中11人為兒童,超過300人受傷[4] 。
7點30分,100名傷者抵達當地的野外醫院。衛生部長穆罕默德·費拉斯·賈迪(Mohamad Firas al-Jundi)表示,受害者出現呼吸困難、肺部流液、口吐白沫、失去意識、痙攣和癱瘓症狀[21]。事發數小時後,鄰近的一家治療受害者診所受到空襲襲擊。當地最大的醫院兩天前已被炸毀[21]。救援22名傷員的Abdel Hay Tennari醫生稱,傷者的症狀與沙林中毒症狀所差無幾。據報道,傷員接受氯解磷定這種沙林解毒劑後僅一小時,其情況就已穩定。[22]
4月5日,現場的當地醫生和救援人員表示,死亡人數已升至74人,600人受傷[23]。同時,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和法國駐聯合國大使弗朗索瓦·德拉特雷則表示100多人死亡[24]。
救援人員已將土壤、組織樣本送至西方情報機構以便分析[25][26]。4月6日,土耳其衛生部稱,根據送進土耳其的傷員所受的肺損傷判斷,本次襲擊使用的化學物質為沙林。[26]
責任
[編輯]長期在敘利亞展開救援行動的白頭盔在4月7日的推特上發布聲明,表示毒氣襲擊事件至少導致有89人喪生,500多人受傷[27]。人權觀察之後於5月發布聲明,稱至少有90人在事件中喪生,近300人受傷[28]。
敘利亞政府廣泛地被西方媒體認為是襲擊的責任人[29]。俄羅斯指政府空襲一處化武工廠造成毒氣外泄引發人員死亡[30],而敘利亞空軍在「上午11點30分到凌晨12點30分期間」困在汗謝洪,目標是「恐怖分子的大型彈藥庫」[31][32]。然而,生還者告訴記者他們看到飛機投放炸彈[30]。
後續
[編輯]2017年9月,聯合國戰爭罪調查員正式指責敘利亞政府對汗謝洪的沙林襲擊事件中,造成83人死亡,近300人受傷。 由聯合國管理的敘利亞問題國際調查委員會在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編寫的報告中,表示調查委員會進行了43次目擊者訪談,並分析了衛星圖像、襲擊當天的關鍵時間和炸彈殘餘物,將已知的前蘇聯向敘利亞軍隊提供的彈藥類型進行匹配。 調查委員會報告發現,4月4日上午6點45分,一架由敘利亞空軍駕駛的蘇-22噴氣機攜帶三枚常規炸彈與一枚攜帶了致命的神經毒劑炸彈進行了四次空襲。當攜帶致命神經毒劑的炸彈擊中一條道路後,被柔和的風向帶到了600米之外。 報告表明,4月4日上午6點45分的天氣條件非常適合投放化學武器,因為風速剛剛超過3公里/小時,沒有下雨,幾乎沒有雲層。在這樣的條件下,毒劑雲會順着該地點的地形特徵緩慢地飄向山下。化學襲擊後的敘利亞阿薩德政府一再否認使用化學武器,但報告稱,敘利亞政權對事件的說法,即一個未知的武器庫被擊中,是 「極其不可能的」。調查委員會報告表明,在這種情況下儲存的沙林大多會被燒掉或被瓦礫吸收,但沒有證據表明該建築受到了污染。汗謝洪當地人聲稱空襲發生在早上6點45分左右,這一點得到了國際調查委員的認可。國際調查委員稱俄羅斯和敘利亞對事件的說法是襲擊發生在當天上午11點30分,武裝團體在化學炸彈爆炸的地區有一個武器庫,然而國際調查委員沒有發現任何證據支持這樣的說法。上述證據壓倒性地表明,沙林毒氣是在早上6點45分左右釋放的。所有的現有證據使委員會得出結論,有合理的理由相信敘利亞軍隊在汗謝洪投下了一枚散布沙林毒氣的炸彈。國際調查委員也表示,該委員會記錄了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敘利亞發生的25起化學襲擊事件,其中20起是由政府軍實施的,主要是針對平民[33]。
各方反應
[編輯]超國家和非政府組織
[編輯]- 國際特赦組織表示證據表明這是一次「空中化學襲擊」[34]。
- 歐洲聯盟: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代麗卡·莫蓋里尼稱襲擊「嚇人」,表示巴沙爾·阿薩德政府對此應負「主要責任」[35]。
-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表示「嚴重關切」,駐敘利亞調查特派團已經「搜集並分析所有出自可用來源的信息」。次日,該組織的技術秘書處向媒體要求《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所有成員國共享初步「指證在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伊德利卜省汗謝洪地區使用化學武器」的現有信息[36]。
-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他對伊德利卜省化學襲擊的報道「深感不安」,指出國際法禁止使用化學武器[37]。
- 世界衛生組織:受害者帶有暴露於神經毒氣的症狀[34]。
國家
[編輯]澳大利亞[38]、捷克共和國[39]、埃及[40]、法國[41][42]、伊朗[43]、以色列[44]、意大利[45]、巴基斯坦[46]、卡塔爾[47]、沙特阿拉伯[48]、俄羅斯[49]、瑞士[50]、土耳其[51] [52]、英國和美國[53][54]等國均表態譴責此次襲擊,其中美國向沙伊拉特空軍基地發射巡航導彈[15]。教宗方濟各亦發聲為受害者祈福。
參考文獻
[編輯]- ^ اشتباكات هيئة تحرير الشام وتنظيم جند الأقصى تخلف نحو 70 قتيل بين الطرفين… والأخير يخسر 9 بلدات وقرى خلال الـ 48 ساعة الفائتة.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1).
- ^ Charles Lister, Ahrar al-Sham is the principal opposition force in Khan Sheikhoun - which was hit by a chemical (suspected nerve agent) attack today. 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3.0 3.1 Francis, Ellen. Scores reported killed in gas attack on Syrian rebel area. Reuters (Beirut). 2017-04-04 [201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 ^ 4.0 4.1 4.2 Syria conflict: 'Chemical attack' in Idlib kills dozens. BBC. 2017-04-04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 ^ SOHRkhan. اشتباكات هيئة تحرير الشام وتنظيم جند الأقصى تخلف نحو 70 قتيل بين الطرفين… والأخير يخسر 9 بلدات وقرى خلال الـ 48 ساعة الفائتة. 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 2017-02-14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1).
- ^ Charkatli, Izat. Over 2,000 radical rebels defect to ISIS following intra-rebel deal. 2017-02-23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Search for the dead begins in Idlib after Islamic State-linked brigade leaves for Raqqa. Syria Direct. 2017-02-22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9).
- ^ Chris Tomson. Jund al-Aqsa completely besieged by rival rebel factions around two towns in Idlib. al-Masdar News. 2017-02-16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6).
- ^ Syria ‘toxic gas’ attack kills 100 in Idlib province. Al-Arabiya & AFP. 2017-04-04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9).
- ^ 存档副本.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 ^ 存档副本.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8).
- ^ 存档副本.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5).
- ^ Theodore Schleifer and Dan Merica. Trump: 'I now have responsibility' when it comes to Syria. cnn.com.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Syria chemical 'attack': Russia faces fury at UN Security Council. bbc.com.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 ^ 15.0 15.1 Syria war: US launches missile strikes following chemical 'attack'. BBC News. 2017-04-07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7).
- ^ Syria Used Chlorine in Bombs Against Civilians, Report Say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August 25, 2016.
- ^ Breaking: Chemical Weapons Attack in Latamneh, Hama Injures 70. Union of Medical Care and Relief Organizations. 2017-03-30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4).
- ^ Warplanes strike near Syria's Hama as army counter-attacks. Reuters. 2017-03-30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19.0 19.1 Meuse, Alison. The View From Khan Shaykhun: A Syrian Describes The Attack's Aftermath. NPR. 2017-04-05 [2017-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 ^ 20.0 20.1 Dozens Dead in Syria Chemical Attack.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7-04-04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21.0 21.1 21.2 21.3 Barnard, Anne and Gordon, Michael R. Worst Chemical Attack in Years in Syria; U.S. Blames Assad.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4-04 [201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4).
- ^ Alexandra Bradford. The Aftermath of an Alleged Chemical Weapon Attack in Idlib. News Deeply. 2017-04-05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
- ^ Death Toll in Suspected Syria Gas Attack Ris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U.N. Security Council Meets on Syrian Chemical Attack; Death Toll Over 100.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Loveluck, Louisa; Zakaria, Zakari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yria chemical attack likely involved nerve agent. The Washington Post.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26.0 26.1 Banned Nerve Agent Sarin Used in Syria Chemical Attack, Turkey Says.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4-06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
- ^ https://mobile.twitter.com/syriacivildef/status/850323422894850048. Twitter.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2) (中文). 外部連結存在於
|title=
(幫助) - ^ Death by Chemicals. Human Rights Watch. 2017-05-01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5) (英語).
- ^ Louisa Loveluck and Zakaria Zakari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yria chemical attack likely involved nerve agent. The Washington Post. 2017-04-05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30.0 30.1 Dewan, Angela; Yan, Holly. Survivors of Syrian attack describe chemical bombs falling from sky. CNN.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Syria chemical 'attack': What we know. BBC.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8).
- ^ Мин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и. 2017-04-04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 Syrian regime dropped sarin on rebel-held town in April, UN confirms. the Guardian. 2017-09-06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8) (英語).
- ^ 34.0 34.1 Dewan, Angela, Kareem Khadder and Holly Yan. Survivors of Syrian attack describe chemical bombs falling from sky. CNN.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Assad regime responsible for ‘awful’ Syria ‘chemical’ attack: EU’s Mogherini. Al Arabiya. 2017-04-04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9).
- ^ [Note verbale of the Technical Secretariat of the OPCW NV/ODG/209302/17 dated 5 April 2017
- ^ Syria: UN chief 'deeply disturbed' by reports of alleged chemical attack; OPCW investigating. UN News Centre. 2017-04-06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9).
- ^ McIlroy, Tom. 'A shocking war crime': Malcolm Turnbull condemns chemical weapons deaths in Syria.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7-04-05 [2017-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PM Sobotka condemns chemicals attack in Syria. Praguemonitor.com. 2017-04-06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
- ^ Egypt strongly condemns 'indiscriminate bombardment' in Syria's Idlib. Ahram Online.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7).
- ^ France wants U.N. Security Council meeting after suspected Syria chemical attack. Reuters. 2017-04-04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 ^ France Seeks Emergency UN Meeting After Suspected Chemical Attack in Syria. Maine Public. 2017-04-04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4).
- ^ Iran condemns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in Syria. The punch.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Israel condemns Syria chemical attack, calls it a ‘stain’ on humanity. The Indian Express.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Syrian chemical attack crime against humanity, says Italy. Business Standard. 2017-04-04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4).
- ^ FO condemns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in Syria, urges for peaceful resolution of conflict. DAWN.COM. 2017-04-07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8).
- ^ Khatri, Shabina S. ‘Shame on humanity’s silence’ – Qatar condemns gas attack in Syria. Doha News.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Saudi condemns chemical attack in Syria. Al-Arabiya.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
- ^ News MEA Chemical attack in Idlib draws international condemnation. TRT World. 2017-04-04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 ^ Switzerland calls for truth behind Syria chemical attack. Swiss Info. 2017-04-05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5).
- ^ No Syrians will be left to decide Assad’s fate if attacks continue, FM Çavuşoğlu says. Daily Sabah. 2017-04-04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4).
- ^ Turkey condemns Syria’s gas attack, urges Russia over Astana process. Ankara: Hurriyet Daily News. 2017-04-04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4).
- ^ ;Statement from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The White House. 2017-04-04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7).
- ^ Remarks by President Trump and His Majesty King Abdullah II of Jordan in Joint Press Conference. The White House. 2017-04-05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