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語言/Selected topic
話題列表
Selected topic 1
Portal:語言/Selected topic/1 口吃(俗稱「結巴」、「磕巴」、「口吃」,在台灣,中華民國標準國語念作「ㄎㄡˇ ㄐㄧˊ;Kǒu jí」;中國大陸普通話與新加坡標準華語則唸作「ㄎㄡˇ ㄔ;Kǒu chī」;古漢語中叫謇。),是一種言語障礙,表現為言語頻繁地與正常流利的人在頻率和強度上不同、且非自願的重複(語音,音節,單詞或短語)、停頓、拖長打斷。術語「口吃」通常是與非本意的語音重複相聯繫的,但是它也包括言語前的反常猶豫或停頓(被口吃者稱為「語塞」)和某些語音的拖長(通常為元音)。口吃的許多表現不能被他人觀察到;這包括對特定音素(通常為輔音)、字和詞的恐懼,對特定情景的恐懼,焦慮,緊張,害羞和言語中「失控」的感覺。
術語「口吃」可以涵蓋從最輕微而難以察覺的障礙程度一直到最嚴重、足以阻礙大多數語言交流的障礙程度。
與發音障礙不同,口吃患者通常在發出語聲方面沒有障礙。且與失語症(Aphasia)等其它一些言語障礙不同,口吃者通常能夠正常地組織詞序、語法和語句。與人們通常想象地不同,口吃這一疾病和智力高低沒有直接關係。大多數口吃患者除了言語有障礙,身心其他各方面都可以相當健康。而且,焦慮、自信缺乏以及緊張等心理因素通常不是口吃這一疾病的導致因素,而更大程度上是這一疾病的結果。這些心理因素是口吃在一些情況下成為嚴重殘疾的主要因素。口吃者對自身口吃反應出的情緒狀態經常形成失常中最難校正的方面。
口吃患者的言語流利程度可能隨情境而變化。這和情境所造成的焦慮程度有關。比如在打電話時,一些口吃患者的病狀可能會加重。在一些特定的活動,例如唱歌、自言自語或朗讀時,一些口吃患者的病狀會顯著減輕。(有學者認為在這些特定活動中,言語發生的神經機制和其它情境中的不同。)
對於許多中度或重度口吃患者來說,該疾病是生活和事業上的一個巨大障礙。
口吃這一疾病的病理機制尚未完全探明,目前認為和遺傳,神經生理,家庭和社會多方面都有關係。
雖然現在有許多針對口吃的治療和校正方法(參見言語治療),但是尚未找到治癒口吃的有效手段。
Selected topic 2
Portal:語言/Selected topic/2 元音,或稱母音,是音素的一種,與輔音相對。元音是在發音過程中由氣流通過口腔而不受阻礙發出的音。
發元音時,氣流從肺部通過聲門衝擊聲帶,使聲帶發出均勻震動,然後震音氣流不受阻礙地通過口腔、鼻腔,通過舌、唇的調節而發出不同的聲音。發元音時聲帶必然震動,這叫做濁音。也有的語言發元音時聲帶不振動,發出清元音(voiceless vowel)。
元音並非在所有的語言中都與元音字母一一對應,一些元音字母的組合也可以表示特殊的元音,比如漢語中的某些複韻母;某些語言中一些元音字母在某些情況下不發音,如法語中元音字母「e」在詞末。
元音分兩大類: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大多數元音都是舌面元音,如國際音標的[a]、[e]、[i]、[o]、[u]等等,而漢語很多方言中有一類在其它語言中很少見的舌尖元音,發音時舌尖緊張,包括平舌音(或者稱舌尖前音)如漢語拼音zi、ci、si的韻母,和翹舌音(或者稱捲舌音、舌尖後音)如漢語拼音zhi、chi、shi、ri的韻母。
Selected topic 3
Portal:語言/Selected topic/3 搭嘴音(英語:click consonant),亦作吮吸音、咂嘴音、喌(拼音:zhōu,注音:ㄓㄡ)音等,是發音方法的一種,泛指口腔內任何一個發聲部位發出的一種吸氣聲音。發音時口腔中兩個位置同時閉塞。後面的閉塞位置處於軟顎,起着隔斷口腔和其他共鳴腔(鼻腔和咽腔)之間的氣流通路的作用。
Selected topic 4
Portal:語言/Selected topic/4 字母系統是拼音文字系統當中最小的,數量最少的區別性單位,即字位,如拉丁字母源自拉丁語採用的字母、阿拉伯字母源自阿拉伯語採用的字母。字母系統的特點是字母大致上對應該語言口語中的音位。這部份和音節文字(每一個文字代表一個音節,如日文)和語素文字(每一個字位表示一個語素,如中文)不同。
若按照一定順序把字母排列起來,就形成了字母表。世界上各種拼音文字所使用的字母都起源於閃米特字母(Semitic alphabet)。
需要注意的是,在漢語中並沒有字母這個概念,漢語拼音及注音符號之類的漢字拉丁化體系都只是一套用字母來標音的符號,而不是字母。
所有字母的共同祖先閃米特字母來自於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聖書體。但到底腓尼基字母跟烏加里特字母誰先發明仍未有定論。下面的表格就是聖書體中24個聲符及其讀音。
Selected topic 5
通俗拉丁語(拉丁文:sermo vulgaris,意為「通俗話」,又叫民間拉丁語,或流行拉丁語),是古典拉丁語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羅馬尼亞等地的民間通俗變體。中世紀早期開始分化,至九世紀成為羅曼語支的一支。
通俗拉丁語的語法比古典拉丁語簡單得多,在語言學上體現了古典拉丁語作為一種綜合語到今日的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等語言作為一種分析語的過渡。
今日羅曼語族諸語言都是直接從通俗拉丁語演變而來。
Selected topic 6
Portal:語言/Selected topic/6 手語(sign language、signed language、signing)是一種不使用語音,而使用手勢、肢體動作、臉部表情表達意思的語言。主要使用者和使用對象是失聰者。
對一般大眾而言,手語不算通用;在聾聵人士的社群,手語則是相當常見的溝通方式。手語並非世界共通,手語會像口語一樣,依照地區的不同,發展一套屬於各該地區的手語。隨著各種手語發展,如今有數百種手語在聾人社會中通用。
Selected topic 7
國際音標(英語: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早期又稱萬國音標,是一套用來標音的系統,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來作為口語聲音的標準化標示方法。國際音標的使用者有語言學家、言語治療學家、外語教師、歌手、辭書學家和翻譯學家等人。
按照國際音標的設計,它只可以分辨出口語裡下列音質的對立成分:音位、語調以及詞語和音節的分隔。若要表示諸如咬牙、咬舌和由唇顎裂所發出聲音的音質,則有另一套獲廣泛使用的國際音標擴展系統(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
直到2007年,國際音標共有107個單獨字母,以及56個變音符號和超音段成分。國際語音學學會偶爾會增刪一些符號,或者修正某些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