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shdot效應
Slashdot效應(Slashdot effect)也稱作slashdotting,指的是當一個受眾廣泛的網站介紹了另一個小眾的網站後,小眾網站流量激增的現象。小網站流量的激增使得它的訪問速度變慢或者一時間完全不能訪問。這個效應的名字來源於科技新聞網站Slashdot,因為每當Slashdot鏈接到其他的網站時就會給其他網站帶來很多流量。這個效應也能應用到其他的網站和元博客(metablog),例如Fark、Drudge Report、Reddit、Twitter和Digg,衍生了一批詞彙例如Farked、Drudged、以及受到「Reddit效應的影響」。Google doodle由於會將人引導至和Doodle相關的搜索結果,也會導致相關搜索結果頁面的流量激增[1]。通常,不那麼強固的網站因無法處理如此巨大的流量而導致網站無法訪問——常見原因有缺乏足夠帶寬、服務器無法處理這麼多並發請求、配額(quota)已滿等。建在虛擬主機上的網站遇到Slashdot效應時往往會變得無法訪問。
flash crowd這個詞彙更一般地描述了網絡或者主機遇到大量流量的現象。這有些時候是因為博客和新聞欄上出現了一個網站[2][3][4]。
命名
[編輯]根據Jargon File,「Slashdot效應」這個詞指的是當著名新聞網站Slashdot在一篇有趣的文章裡報道了一個網站後許多人紛至沓來把它幾乎擠爆的現象。這個詞和flash crowd這個更一般性、更合適的詞對應[5] 。
「flash crowd」這個詞是1973年Larry Niven在他的短篇科幻小說Flash Crowd中生造出來的。小說預言了廉價的瞬移技術會使得一大群人都會傳送到有趣的新聞故事發生的地方從而導致擁堵。20年後,這個詞在互聯網上被廣泛用於指當網站有了能吸引許多人的東西之後其服務器系統資源使用量成指數增長。在此之前,Alfred Bester在他的小說The Stars My Destination中也預計到了這種效應[6]。
來歷
[編輯]諸如Slashdot、Digg, Reddit、StumbleUpon和Fark這樣的站點是由許多「用戶提交的帖子」和帖子下面用戶討論組成的。系統通過用戶評分制度隱藏不合適的回帖。最典型的帖子介紹了一個有趣的新物品或新網站,然後貼一個到源地址的外部連結。結果,絕大多數讀者都會自然而然地跑去看那個外部連結。來自讀者的、隨之湧來的洪水般的頁面請求可能會超過網站的可用帶寬或者其服務器的回覆請求的處理能力,使得網站暫時無法訪問。
程度
[編輯]大型新聞網站或公司網站往往都被設計為能夠同時處理大量請求,因而通常不會出現這種效應。本效應的受害網站或是host在家庭內服務器上,或是提供了大的圖片、影音文件,或是有動態內容而動態內容生成效率低(例如,許多數據庫對於每個web請求都會進行查找,即使它們請求的是同一頁面)。這樣的網站經常在Slashdot的一帖出現後沒過幾分鐘(甚至在Slashdot上還沒有人來得及回帖的時候)就無法訪問了。有的時候,付費的Slashdot讀者(他們可以比免費用戶更早讀到新帖)能在某貼公開給絕大多數免費用戶之前就把網站擠爆。
很少有確定的數字能夠精確地衡量Slashdot效應的影響程度,不過估計湧入的最大頁面請求量在幾百、幾千次點擊/分鐘[7][8][9]。通常,當對應的文章處於網站首頁最上面的時候,會帶來最大的流量,在新帖出現後效應有所減少。在文章離開首頁(約在最初發表的12~18個小時之後發生)之前,流量通常都會維持在較高水準。但是某些人氣旺盛、有新聞價值、有趣的文章明顯會有更長的生命周期。
在2005年,有人報道說Slashdot效應在趨於消失[10]。但是,有人報道,當某些被關注人數多的Twitter用戶提到一個網站時,會發生類似的效應[11]。
社區
[編輯]當被提到的網站是基於社區的網站的時候,本效應還可以指一大群新用戶突然前來註冊、參與社區引發的次生效應。有的時候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某些時候先前的高端用戶會覺得受到冒犯,因為大量純新人帶來了許多原有用戶並不希望的東西,例如小白、破壞和菜鳥行為泛濫。這類似於1990年代Usenet俚語裡的「永恆九月」。
解決辦法
[編輯]對於出現了Slashdot效應的網站,有許多應對辦法[12]。
有一些系統能自動鏡像任何Slashdot鏈接到的頁面,以保證網站內容在原網站失效的情況下還能繼續訪問[13]。正在被Slashdot效應影響的網站可以通過臨時重定向一些頁面請求到這些鏡像站的方法來緩解本效應。Slashdot自身不會把他人的站點鏡像到自己的服務器上,也不會在官方發表第三方解決方案。鏡像網站可能導致侵犯著作權的行為,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會導致原網站廣告收入減少。
參看
[編輯]腳註
[編輯]- ^ Williams, David E. "Google's unknown artist has huge follow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NN. July 19, 2006. Retrieved on July 19, 2006.
- ^ Ismail Ari, Bo Hong, Ethan L. Miller, Scott A. Brandt, Darrell and D. E. Long. Managing Flash Crowds on the Internet (PD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Storage Systems Research Center. October 2003 [15 March 2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5-09).
- ^ Chenyu Pan; Merdan Atajanov, Mohammad Belayet Hossain, Toshihiko Shimokawa, Norihiko Yoshida. FCAN: Flash Crowds Alleviation Network Using Adaptive P2P Overlay of Cash Proxies (PDF). 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s. April 2006 [15 March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2-02).
- ^ Xuan Chen; John Heidemann. Flash Crowd Mitigation via Adaptive Admission Control Based on Application-Level Observations (PDF). University of Colorado Colorado Springs College of Engineering & Applied Science. July 2004 [25 Ma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7-15).
- ^ Eric S. Raymond. slashdot effect. The Jargon File, version 4.4.8. [21 Ma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3).
- ^ Eric S. Raymond. flash crowd. The Jargon File (version 4.4.7). [25 Ma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3).
- ^ Stephen Adler. The Slashdot Effect: An Analysis of Three Internet Publications. [19 April 2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2).(mirr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lashdotting graphs. Princeto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strophysical Sciences. [13 January 2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7).
- ^ Aaron Benoy. Ruins in ASCII. [27 September 2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9).
- ^ Olga Kharif , Less Impact from the "Slashdot Effec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loomberg Business Week, March 2, 2005
- ^ Paul Douglas, How Stephen Fry takes down entire websites with a single twe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ech Radar, March 3, 2010
- ^ Jeremy Elson; Jon Howell, Handling Flash Crowds from your Garage (PDF), Microsoft Research, 2008 [2012-08-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10-01) – A research paper describing strategies for handling the Slashdot Effect
- ^ Daniel Terdiman. Solution for Slashdot Effect?. 1 October 2004 [2011-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