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討論:道德/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未命名的討論一

又一個把美德和道德混淆。

美德和道德根本不同,好像勇氣之類只能算是美德,但可和不符合道德的。道德是在負的意義上要人遵守,而不像美德是在於把人的價值上加分。所以才會有「殺千萬人才是英雄」之說。

Gx9900gundam (留言) 2008年7月31日 (四) 16:57 (UTC)

道德本身可以分美德、丑德。不同的人群擁有不同標準的道德。一個社會的美德,放到另一個可能就是丑德。某件事情符合這個人群的道德,但是拿到另一個人群去,可能就不符合這個人群的道德。 -四方來客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11:22 (UTC)

我指的是邏輯結構上的道德和美德,而不是你那些偶然在某時地流行的道德和美德,總之美德本來就不同道德的東西。這美德在維基上有專門的條目,和美德相對的不是丑德而是惡德,例如一些陃習或偏見之類。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8月17日 (一) 17:03 (UTC) 道德的定義很大程度上與理性是聯繫在一起的,只有為大多數具有理性思維的人所承認的規範,才有可能被稱為道德。但這也不意味着道德的高尚化,當一個人很明顯發了瘋之後我們再與他談論道德是不合適的,

整個條目怎麼都在歪曲、醜化中國道德?

「存天理,滅人慾」,是指把人民爭取生存權利的鬥爭說成「人慾」?整個條目怎麼都在歪曲、醜化中國道德?如果有人說中國道德虛偽,那麼外國道德就不虛偽嗎?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看法,有的人發自內心,有的人虛偽,怎麼能以偏概全,以假充真? -四方來客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08:18 (UTC)

請不要宣傳封建思想!

中國之所以落後就是被這些封建社會的奴隸道德給毒害了!維基百科應該是宣傳進步觀念的地方,不是擺放封建垃圾的博物館!近代的教訓還不夠深嗎?還要用這些愚民道德毒害下一代?

什麼叫封建?什麼叫封建道德?怎麼毒害?-四方來客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11:08 (UTC)

我認為,「封建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共產黨過去實行思想專制、迫害中國思想造出來的一個詞彙。 -四方來客 (留言) 2008年11月14日 (五) 09:39 (UTC)

Fate2015為何撤銷我的編輯

Fate2015為何撤銷我的編輯? -四方來客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11:14 (UTC)

維基百科是中立觀點的地方,你沒有權利毀掉別人的勞動成果,更不能以偏蓋全,魯迅就是認識到了中國人的假仁假義所以才寫下了狂人日記,要講道德應該跟統治者講,中國人道德那麼高尚怎麼會有五千年的奴隸史?

你說得對,維基百科是中立觀點的地方。我認為魯迅說得完全不對,中國有五千年的奴隸史不符合事實,所以我刪除了。如果你要補充上去,也沒有問題,但是同時要允許和魯迅的意見相反的觀點存在。就如一個事情,你一定要加入不符合事實的一句話或者可能是是不符合事實的,那麼就應該列出另外一種說明這個事情不符合事實或者可能不符合事實的意見。所以,保留魯迅的說法沒有問題。另外,為何要刪除我的貢獻? -四方來客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11:26 (UTC)

關於西方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問題以及對中國道德的批判

條目目前存在兩個互相矛盾的獨立部分,為了合一,有必要討論。希望大家來參與。

我認為,西方馬克思主義,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馬克思主義者對中國文化儒家思想的批判,倒是有很大問題。首要要弄清楚概念。

  • 一種學說,可能主張壞道德。比如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專政似乎是符合馬列主義者的道德的,但我個人認為那是一種壞道德。
  • 也有可能,一種好的學說,被統治階級歪曲、利用。
  • 或者一種學說裡面,有好的部分,也有壞的部分。

另外

  • 不要把一種社會現象混同於社會道德。
  • 儒家思想是歷代中國社會道德的依據,但並不是說各個時代所有的社會道德都完全符合儒家思想。一種思想主張是否屬於某個學說,應該以這個學說的經典、代表人物的思想為準。

不管怎麼說,首先我們應該尊重事實,不應該歪曲中國文化儒家學說,也不應該否認中國社會存在或者曾經存在的負面、黑暗的一面。事實上,一個社會存在的黑暗的一面,往往也是一個社會道德譴責的對象,當然,一個社會的一些道德標準本身可能是負面、黑暗、有缺陷的。中國也不例外。

另外,不應當以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為標準來評判中國文化、儒家思想,即使作評判,也是一家之言,可以提供相反的意見。而目前看到的,是大量的歪曲中國文化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並沒有階級剝削、勞資不共榮、階級暴力鬥爭等等許多西方馬列主義的主張或者分析方法。-四方來客 (留言) 2008年11月14日 (五) 08:29 (UTC)

對中國道德的批判的回覆

世界上的大多數古代國家都是以宗教作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唯有古代中國的儒家學說強調「以德治國」。儒家素倡德主刑輔,因為道德教化可以「防患未然」,比嚴刑峻法更有利於統治。不但可以麻痹人民鬥志,而且有利於使統治階級的思想成為整個社會的統治思想。

第一句話,「世界上的大多數」,「唯有」,我想請問,難道你認為以宗教作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比儒家學說先進嗎?這句話顯然是誤導,把落後的誤導成先進的,把先進的誤導成落後的,讓人誤以為以其它宗教作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比用儒家學說先進。
至於「以德治國」,我查到共產黨提出了"以德治國"理念,並提到「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

儒家又重義輕利,特別是宋明理學鼓吹「存天理,滅人慾」,把人民爭取生存權利的鬥爭說成「人慾」,也就嚴重地壓抑了人們的權利觀念。統治者一方面為了自己的利益為所欲為,另一方面卻要求人民「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大義滅親」,就算犧牲生命或殘殺親人也要遵守符合統治者利益的仁義道德。被犧牲者得到的補償僅僅是事後的精神慰藉而已。

這是不是歪曲?值得回復嗎?

中國古代社會的道德特點是把宗法觀點和皇權至上合二為一,也就是讓皇權統治和家長制統治互相呼應,強調子女必須要嚴守「孝道」,絕對服從家長的命令,而皇帝則被視為全國的君父,全國的人都必須絕對服從他。孝親的目的就在於培養忠君的感情,以期移孝作忠。忠孝不能兩全時要以忠君為上,必要時「大義滅親」。

這是不是歪曲?值得回復嗎?

這些封建道德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忠孝節義四個字:

忠:臣子必須絕對服從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暴君也不得反抗。

這是不是歪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要說不是儒家思想的主張,而且毫無道理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得不到當時社會道德的肯定吧?

孝:子女必須絕對服從家長,「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家長毆打虐待子女被看作理所當然的權利。

子女必須絕對服從家長是儒家思想嗎?是中國社會道德肯定的嗎?家長毆打虐待子女被看作理所當然的權利?家長毆打虐待子女是中國社會道德肯定的?

節:中國封建社會中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卻被要求守身如玉、從一而終。

三妻四妾是長期被社會道德接受包容的,但是顯然不是儒家的主張。從一而終的確是社會道德所肯定的內容。但是,這也不是儒家思想的主張,而且,法律也規定了某些情況下女子可以離婚的權利,而且有些時代還非常自由,所以這種說法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守身如玉是一種美德吧?現在也還是如此吧?

義:指被統治者必須誓死服從道德規範,為了統治者的利益必須毫不猶豫的犧牲自己的生命。

這樣歪曲值得反駁嗎?

魯迅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中借狂人之口指明了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要表達什麼意思?是說仁義道德是吃人的東西嗎?仁義道德是吃人的?如果仁義道德都是吃人的,還有什麼東西不是吃人的?那麼是否我們現在開始不要仁義道德?
他翻開的歷史,是中國歷史嗎?沒有年代,那麼是將來還是過去?還是過去將來所有時代?何必這麼隱晦?如果說是中國歷史,請問,你們認為中國五千年歷史都是吃人的嗎?如果是吃人的,為什麼吃到現在吃出了13億人?能這樣以偏概全嗎?能這樣一葉障目、對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歷史視而不見嗎?其他民族的歷史是否也是吃人的歷史,現在有多少人?

那麼,是否這些批判者認為任何道德都是虛偽的?社會不應該有道德?不需要道德?如果需要,你們認為什麼才是社會需要的道德?什麼才是不虛偽的道德?什麼才是不「吃人」的道德? -四方來客 (留言) 2008年11月14日 (五) 09:29 (UTC)

應當避免批判特殊化的道德方向寫本條目

本條目最大的問題是批判各地歷史上的特殊化道德,而忽略了即使是現代人也認同的道德和其共同之處,這涉及一堆元倫理的問題,即沒有一般的道德就不會出現本條目中特殊化的道德,而這些特殊化的道德之所以站不穩住腳,其實便是過分特殊化。

這些特殊化的道德,很明顯只在某個朝代流行,但無法放諸於四海皆準。

如果忽略了一般的道德,我想包括起先寫本條目的那位,都無法安睡的。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8月17日 (一) 16:57 (UTC)

本文結構的一些問題

本文結構過分側重於對於中國道德的闡述和批判,而沒有對於普遍道德,道德哲學,道德與社會等等的闡述。愚以為對於具體的道德原則和批評應該一筆帶過。由於對於道德這樣具有極大複雜性的問題的闡述,要保持概括性和中立性的確很困難。建議,是否講文中的某些部分,例如對中國道德的闡述和批判,另起一個條目,可以叫做『中國道德』或者『中國傳統道德』,也可以是『中國傳統儒家道德』。甚至,如果大家更有興趣或者有足夠材料的話,可以建立類似『五四時期對於中國道德批判』的這類條目來收錄魯迅的話,這樣也不失公允。 ---「Sinanshi留言2013年4月14日 (日) 09:36 (UTC)

理性道德

在社會中不乏存在感性的道德理念,道德的基礎應該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道德是一個整體,或者公認的認知下進行的一種理念做法,評價。夾雜感性方面的理解往往會使道德有些衝突,或者與認知不同,從而引起的誤解等原因。59.172.218.154留言2013年4月23日 (二) 13:52 (UTC)路客

2018年10月的修訂

花了一個多星期,藉由翻譯英語維基的對應頁面,將學界的道德觀點、道德哲學等內容融入至原本的條目中。並試著對原本就存在的中國傳統道德進行整理。相信目前的條目應該足以讓讀者對哲學上道德架構有基礎的了解。不過包括文言文呈現的方式,羅馬帝國道德的敘述,我還沒有辦法有系統的整理或做更好的呈現,希望也有夥伴能一起加入修改。此外,英語維基中關於腦神經科學的道德內容也超過我的理解範圍,如有相關專業領域者幫忙翻譯就太感謝了!--Mrjiang2留言2018年10月9日 (二) 14:46 (UTC)